还看今朝(校对)第87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76/895

  “现在市里正在全力打造一个最适宜投资创业的环境,硬件设施环境都在其次,那无外乎就是持续的投资问题,但是软环境呢?这才是真正的核心关键,解决不了软环境的问题,解决不了我们的干部作风和办事效率问题,冷、硬、横、推现象不得到根本性改善,庸、懒、散、浮、拖状况不得到彻底扭转,我们中州要想我们自己确立的几个追赶目标竞争,就是镜花水月,一场空。”
  中州把武汉、成都、汉都这三个内陆城市定位为自己的竞争对手不是秘密,各区县的领导们更是早就熟知这一情况,而且中州也提出了要想深圳学习创新意识,向苏州学习产业培育,可谓目标宏大,这也获得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认可,认为中州忽视应当要确立自身的高高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出中州对全省乃至中部地区的引领作用,也才能为未来的中原城市圈打好基础,
  现在中州的一切工作都是围绕着发展来转,打造一个优越的软硬发展环境是当前中州市委市政府头等大事,而这位沙市长不但大手笔对代表硬环境的基础设施建设加以投入,而且对软环境的建设更是提到了一个空前重视的高度。
  这顿饭对于龚中元和刘天来说可谓吃得如坐针毡。
  在龚中元和刘天看来这简直就是一颗螺丝打坏一锅汤,乔庄乡的这几万块钱烂账毁了沙市长对官泊的好印象,而要挽回这个好印象,不知道还得要花费多少心思。
  问题还不少。
  “雷先河的事情,恐怕包部长那边还得要去专门汇报一下。”龚中元站在车门前,阴沉着脸“这要报上去,只怕沙市长就要觉得这是咱们在故意和他作对了,这个蠢货,这种低级错误也会犯,枉自浪费对他的看重!”
  刘天也有些沮丧。
  雷先河其实能力不差,担任交通局长这几年,也表现很出色,当然沙正阳含蓄点到的问题雷先河的确存在,那些建筑公司对雷先河也是咒骂声不断,主要就是修建之前态度比谁都好,但说到拿钱的时候就翻脸了,百般拖欠,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是县里如此交代的,他雷先河也不过是代人受过,说准确一点就是龚中元和刘天的授意,否则既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可财力又不够,怎么办?
  “龚书记,老雷也是帮县里在做事情,……”刘天解释了一句。
  “我不是说县里的事情,那些情况你以为沙市长就不懂?他也是当过县长的人,县里的那些把戏能瞒得过他?无外乎就是强调要诚信要对企业讲诚信罢了,他批评的是雷先河在乔庄的事儿,没听说么?对老百姓,对民意缺乏基本的敬畏,哼,这个话可不轻。”龚中元皱着眉头,背负着手,他还在想这事儿怎么来避免更坏的影响。
第092章
看齐,领先
  雷先河这几年算是为县里背了不少黑锅,也为龚中元和刘天二人挡了枪,想都能想得到,一个区县要发展,尤其是要在基础设施建设这一块加大投入,而且还是要在财力不足的情况下加大投入,怎么玩?
  当然是玩垫资建设这一手了。
  要玩这一手也不简单,你得要把这些企业都给糊弄进来,让他们心甘情愿的入套,然后在慢慢收套,但你也不能把套收紧了,那很容易激起企业的愤怒。
  实际上接这一类政府项目企业肯定是有一些思想准备的,这年头哪个政府不是玩这种套路?只要你不太过分,和企业是能够维持这种共生共存的关系的。
  一般说来企业只要不走投无路,也是不会和政府彻底撕破脸的,就像是九建司,虽然也到市政府反映过问题,也和县里大闹过几次,但都在可控范围之内,国企么,你敢多不讲原则乱来?所以不怕。
  龚中元和刘天来之前也都商量好了,一旦沙市长说这事儿,那么实在不行的情况下,再多付一些也不是不可以,但是要说全部一下子付完,那是万万不行的。
  哪怕拼着挨沙市长一顿臭骂,那也值得,日后慢慢再把印象通过努力工作挽回来就行了。
  雷先河在交通局长位置上干得不错,这是龚中元和刘天都一致认同的,甚至连市交通局长刘国庆都说雷先河在处理这类情况上是恰到好处,既没有超越企业的忍耐底线,又最大限度的“维护”了县里的利益。
  正因为如此,去年年底市委组织部来考察县里后备干部推荐人选问题时,龚中元和刘天二人都同意推荐雷先河作为副县长候选人。
  市委组织部今年以来也做了两轮考察,反映都不错,如果不出意外,今年年底市委可能就要研究这一轮人事调整时,雷先河就有可能在翻了年之后担任副县长,最起码要担任县政府党组成员、县长助理。
  甚至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包建刚也专门了解过了雷先河的情况,估计也应该还有一些其他原因,龚中元和刘天二人虽然不太清楚,但都为此做了很好的评价。
  没想到现在却出了这么一遭事儿,这可就麻烦了。
  处理不好这个事儿,雷先河的副县长不但没戏,而且弄不好也会让沙市长和包部长对官泊有看法,若是弄得两位领导为此起了隔阂,只怕龚中元和刘天二人就真的要“百死莫赎”了。
  问题是这种事情怎么来处置?如果是九建司修路或者县一中大楼的欠账问题,龚中元和刘天觉得他们都还可以硬着头皮去扛一扛,这在乔庄乡的破事儿,你怎么扛?
  沙市长明确表示这件事情他会盯着处理结果,这可怎么办?
  雷先河这挂账的几万块钱餐饮费,很显然不是他雷先河一个人吃了的,肯定是各种上面检查或者公务接待的费用,为什么各种拖延甚至刁难而不给别人结账?
  这个问题需要好好捋一捋。
  这个事情性质说严重也不严重,无外乎就是欠账而已,该付就付,说不严重也严重,上升到你对人民群众毫无敬畏之心,完全没有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心上,这个帽子一戴上,只怕你雷先河就不是当不当副县长的事情了,而是你这个交通局长还能不能当的问题了。
  “那怎么办?”刘天心里也是发憷。
  他很少看到沙正阳声色俱厉的时候,但有人说沙正阳这种半冷半热的态度比声色俱厉更危险,往往都是对一个人不满意到了极点,甚至不太想多花心思来批评的时候才会如此态度。
  “的确不好办。”龚中元也头疼。
  沙市长来中州时间不太长,大家对这位擅长经济工作的市长了解不算太多,尤其是在私人关系上大家好像都不太熟悉,接触的过程基本上都是以工作上的联系居多,而问题是像这类问题,恐怕就不是你纯粹的去办公室公事公办的汇报沟通能解决的了,起码难以达到最佳效果。
  要了解沙市长对这件事情的真实看法,还得要通过其他一些渠道更合适一些。
  龚中元大略还是知晓目前市里边的一些微妙变化的,沙正阳和雷仕群关系不错,对孙韶华很欣赏器重,这从中原新区被转到孙韶华来负责就看得出来,嗯,蒋胜宽似乎比较受沙正阳的器重,但这种事情上,他这个才上任的市长助理分量还是轻了点儿,未必能插得上话。
  “老刘,我看这样,我去找一下子安书记和雷市长,你去找一下孙市长,讲一讲我们县里的具体情况,先承认错误,这边那几万块钱的餐饮欠账,还是要按照规矩审核一下,不能说沙市长批评了咱们,咱们就不按规矩来了。”龚中元毕竟是县委书记,敢于拍板一些,“尽快审核清楚,如果的确没问题,县里财政先垫付了,至于乔庄那边该砍下来就要砍下来,谁有责任,也要分清楚,……”
  “龚书记,其实我们都知道这伙食欠账肯定不是老雷的问题,他也就是处理方式不妥,忽视了人家老百姓的利益和难处,哎,……”刘天摇摇头,“行吧,我这边安排审计局去审核,嗯,孙市长那里我去汇报一下,看看能不能把问题说轻一些,……”
  ……
  “市长,老龚和老刘这一趟可是被你给训得一头雾水了,他们可能做梦都没想到你会为这几万块钱发这么大火。”蒋胜宽不无感慨,陪着沙正阳从市政府里走出来。
  沙正阳没说回家,肯定就是心里有事,他也只得陪着。
  “嗯,我也觉得我好像有些吹毛求疵了,但转念一想,我这边敢开一寸口子,他们就敢开一尺口子,我开一尺口子,他们就敢开一丈口子,所以啊,严一点没坏处。”沙正阳摇摇头,“这不是问题大小问题,而是一个观念和态度问题,而且可以说,这一点很重要,如果内心没有真正意识到这一点,我觉得这领导职务越高,就越危险,日后给工作带来的问题和麻烦会越大越多。”
  蒋胜宽沉默不语。
  “胜宽,是不是觉得我有些过于苛刻了?”沙正阳侧首问道。
  “嗯,有点儿,我觉得这不是某一个人的问题,而且我也可以肯定,像李长庚的这类情况可能不同程度的在我们全市范围内都存在,甚至也不完全局限于餐饮欠账,还有一些其他方面的,政府需求嘛,这是一块不小的馍馍,谁都不愿意轻易放弃,但你要和政府打交道,似乎就必须要接受强势政府的这些不合理要求和条件,这也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应该是从八十年代以来或多或少带来的这种固有观念,嗯,我们政府就是父母官,就是管理者,就是有特权,而现在按照您说的,这就需要一个极大的观念转变,从管理型强势型政府转化为服务型和相对弱势一些的政府,……”
  “不,胜宽,你说的不完全对,服务型政府没错,但是相对弱势这个用词不太合适,不太准确,如果说我们的政府依法行政,我觉得强势一点没坏处,但如果说你不讲道理,不守规矩,还要强势,那就真的有问题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政府依法行政应该是首当其冲的,你要求老百姓遵纪守法,但你政府却经常违法违规,这怎么当表率?就目前的情形来看,我们的各级政府这一类问题还很多,而且关键是我们很多领导还不以为然,或者说轻描淡写满不在乎,这就真的很危险了。”
  沙正阳一针见血的指出问题:“其实这个问题中央早就意识到了,而且不断的在加强这方面的工作,但是不得不说,我们两千多年封建社会历史给我们很多人留下了太多的这种沉淀,所以包括我本人在内,一样在不同程度都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一些特权思想,实事求是的说,从九十年代一来,这种观念在不断的纠正,但距离我们改革开放的要求却还有比较大的距离,特别是一些基层政府和基层领导,在这方面还做的比较差,我感觉在沿海地区,沐浴改革开放春风较早较为深入的就要好得多,而内陆地区的情况就要差一些,所以我们平原,我们中州要想在内陆地区改革开放和发展上独占鳌头,那么就必须要在这一类的问题上率先突破,要在整个内陆地区领先于其他城市,做到真正和沿海地区看齐,……”
  蒋胜宽越发感觉到沙正阳的勃勃雄心了。
  这不仅仅是单纯的经济发展那么简单了,沙正阳是要让中州从干部的思想理念到政府的服务体系和制度都要彻底与沿海发达城市看齐,只有这样,中州才能从内陆众多城市的竞争中突出重围,光靠产业上的比拼是远远不够的,或者是根基不牢的,只有从最基础的思想观念、体系制度上领先于内陆其他城市,才能真正做到一直领先。
第093章
公信力很关键
  这一步要走出去很难,要走好更难。
  谁都知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句古谚,实际上这就是说人的性格,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性格也就是一个人自小多年养成的习惯,对于一个政府乃至政府领导们来说,亦是如此,多年以来大家约定俗成养成的这种思维定式和心理惯性,岂是哪个领导一句话就能随便彻底扭转的?
  尤其是这类内陆地区,长久以来的惯性积淀已经深入骨髓,要彻底改变这种,非要有刮骨疗伤的勇气和痛定思痛的决心乃至持之以恒的韧劲方能见效。
  “所以您就打算从政府率先体现诚信来启动来作为塑造政府公信力的举措,以此作为改造提升我们中州市发展软环境的契机?”蒋胜宽问道。
  “嗯,正有此意。”沙正阳也不掩饰什么,“说句不客气的话,拉几个项目来投资,简单,但是这却难以长久,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打造发展软环境亦是如此,你拉几个项目来,相当于授人以鱼,而你把软环境改造好了,提升了整体服务环境,那么栽下梧桐树,自有凤凰来,也就相当于授人以渔了,自然就有源源不断的项目自己来。”
  沙正阳很难得的多解释了几句,“千万不要小看了口碑相传,只要有那么几家企业在我们中州落地站稳了脚跟,我们中州的软硬环境如何,尤其是软环境如何,很快就会传遍他们这些无孔不入的商人们,他们会相互交流各自的投资经验以及在这些地方落地发展的情形,进而迅速寻找到最适合他们的地方,我相信只要我们有大决心、大魄力来解决这些问题,中州的发展环境完全可以力压群芳,和沿海地区媲美比肩。”
  “这我知道,可是市长,要解决这些具体问题,恐怕也不是大家你一句我一句的没有一个定性,怎么来处理,都需要有一个更周全更密切的分方案。”
  蒋胜宽这也是实在话,这一类的问题积压多年,不是靠你沙正阳一个人一挥手就能解决的,而且虽然这些问题大致相似,但是内里却也有许多具体原因,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沙正阳用这一手来开一个头是好的,但是如果你要指望用这种方式来亲力为之,逐一解决,恐怕你这个市长就别干其他事情了,最好的办法莫过于拿出具体方略来,有针对性的予以解决,另外就是要有一个可信可靠的监督解决机制,确保下边人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不走偏不敷衍。
  沙正阳当然清楚这种事情的难度,但是他需要给下边人拿出一个姿态来,这是关乎政府公信力的头等大事,也是他沙某人最关心最看重的一个打造软环境的焦点,不允许任何人在里边耍小聪明小花招!
  市里边既然定了,下决心要解决这个问题,那么大家就应当立即行动起来,分门别类因地制宜的拿出解决方案来,务求达到实效,也能够通过此项专项工作为下一步中州打造优佳环境打好基础。
  “嗯,胜宽,你也考虑得很周到,这是一个现象性甚至带有一定普遍性的问题,积累经年,我也知道一蹴而就不可能,但我们要有解决这些问题的决心和魄力,我看这样,这种每月3号的接访,我看要坚持一段时间,我不敢保证一下子就把这些问题全部解决掉,但起码我们姿态要摆足,要让大家看到希望,所有来信来访,你们分门别类筛选出来,明确应该办且可以办的,我来签字,立即交下去,存疑的,有争议的,我们一起讨论,拿出一个意见来,明显存在分歧和不合实际的,或者和事实不符的,也要做好解释工作,……”
  沙正阳的工作方式还是让蒋胜宽很佩服的,没有开一个头做一个秀就了之大吉,而是开了头就要坚持下去,而且他也没有像有些领导那样空口白牙说大话,但实际上落到实处的时候却没法解决,不大包大揽,而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切实解决问题为主。
  “市长,我看市委督查室可以参与进来,把这个担子挑起来,既然您要亲力亲为,我觉得可以这样,简单的,易处理的,或者没啥争议的,尽快交下去督办,复杂的,存疑的,有争议的,要汇集多个相关职能部门来共同研究,最终形成一个会议纪要,另外就是您说的最后一种,也包括明显双方意见不一致,我们一时间也难以做出判断的,要主动对接法院,请他们来介入,或者说让双方通过司法程序做出裁判,这样更显得我们依法治市,……”
  蒋胜宽的这个建议很妥帖,沙正阳也很满意,点点头:“嗯,我看可行,我们也不能包打天下,一些复杂难以判断的还是要通过司法程序来解决更合适,政府也要依法行政,不能越俎代庖,只是法院程序相对复杂,耗时太长,我们能做的就是把一些不需要进入法院的,或者是本来就该是我们政府办好兑现的事情做好而已。”
  ……
  沙正阳12月3日的这一次接访还是在全市引起了很大的震动,毕竟像这种事情在中州市还是开天辟地第一遭。
  市长亲自解决这些债务问题,当然主要是指政府和职能部门的债务问题,直面这种带有普遍性但是又是最棘手最难已处理好的问题,很不简单。
  起码省里领导都给予了足够的关注,效果如何,大家都看着。
  但是在对官泊县乔庄乡这桩事儿,还是触动了不少下边区县的政府乃至乡镇一级,不少乡镇主动梳理自己在餐饮帐,该兑现的去兑现,一时间难以兑现的,也和这些小本经营的饭馆协商一致,避免再发生像乔庄乡那样的情况,那才是得不偿失。
  沙正阳对欠账问题的一番观点也发人深思,上升到了对全市招商引资和经济发展的软环境上来,政府公信力这个观点,也都引起了很多人的深思。
  2003年还不算是群体性事件多发的年份,但在基层已经有一些不太好的苗头,而群体性事件很大程度就是几类因素造成,其中最关键的一个因素就是基层政权威信差,战斗力薄弱,很大程度也就是一个政府公信力的问题。
  你经常说话不算话,在老百姓心目中形成了固定印象,关键时候谁还会听你的信你的?
  如果你在老百姓心目中说一不二,吐一口唾沫就是一颗钉子,你试一试?就算是有什么问题苗头,也许就是你一个人出面,甚至一句话就能解决的,但很多地方恰恰最欠缺的就是这一点,或者说很难做到这一点,亦或是根本就没有想到过这一点。
  只有出了事情,他们才会意识到这一点,但那个时候已经晚了,政府公信力丧失之后再想要重建,那会困难十倍百倍都不止,不知道要付出多大的努力经历多少年的积累才能做到。
  前世中沙正阳也经历过很多,本身很多问题都不算是什么大问题,或者说只要下决心解决,都能解决好,但是就是这种小事情,往往一开始没处理好,反而拖到最后,政府说的话没有人肯信,最后不得不依靠更高一层面的政府来背书才最后解决处理好,造成了很坏的影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76/8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