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潜入梦(校对)第23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6/431

  由于知识层面和记忆的限制,洪涛想不出来太华丽的手法。比如说趁着金融危机去洗劫国外那些大投资机构、对一些跨国企业进行并购、研发某些高科技产品然后畅销全世界,让小布什都得冲着自己谄媚的笑……
  这些玩意在洪涛看来,简直就是神话。先不说小布什会不会这么贱骨头吧,就算是国外那些大的金融机构也不会坐视几十亿、几百亿的美金忽然就消失不见了,全都进入一个不知名的小公司里了,这不是笑话嘛!
  如果真要是出了这种情况,那这个小公司估计连两天都挺不过去,就得被各国政府列为黑名单,然后不管用动用经济手段还是政治手段,把它查一个水落石出,最终消灭得干干净净,连国家都保不了它。都说战争就是政治斗争的延伸,其实金融也一样,它在一定层面上是公司与公司之间的争斗,但是量变可以促成质变,当钱多到一定程度是,这就是事关国家金融安全的问题了,也就是说,这是一个政治问题了。
  既然没有华丽的手法,洪涛也就只能采用笨法子了。那就是踏踏实实的去买股票,买那些在他记忆里如雷贯顶的大牛、特牛的外国公司股票。这个方法虽然来钱慢点,但还是在洪涛的容忍范围之内,他还不到二十岁,之所以从幼儿园就开始折腾,不就是为了笨鸟先飞嘛。按照他的计划,当互联网迎来第一次发展高峰时,他也就到了收获的季节。
  现在是一九九一年,这时候不管是在西方发达国家还是中国,互联网这个新生事物还处于研发试验阶段,真正的Internet在一九八九年才刚刚诞生,还未大规模用于商业领域。所以大多数互联网公司也还没成立或者刚刚处于起步阶段,绝大多数人还没有意识到这个Internet将会长成一个什么样儿的大怪物,在这个时候有选择性的向一些注定会成功的互联网公司投资,应该还是一个受益很大的举措。
  不过洪涛还有一个问题比较忧虑,这就是那个所谓的蝴蝶效应。他担忧如果此时就大规模向那些新生的互联网公司投资,会不会影响了它们发展的轨迹啊?因为它们的体量还太小,还是个小婴儿,要是营养太充足,恐怕就不一定能健康成长为后世里那些庞然大物了,这必将会影响他自己的收入。
  所以洪涛还必须得有选择的进行投资,不能瞎扔钱,这样不仅不会带来受益,搞乱了历史的进程,那他唯一一个比别人强的地方也就不复存在了,这是自己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这种傻事他不能干,那怕只有很小的风险他也不能去尝试。
  那究竟要怎样投资才成呢?洪涛觉得想要现在投资的话,就必须投给那些已经发育好了的公司。也就是说投给那些体量比较大的公司,这些公司资产总额很高,自己那几百万上千万的小钱钱进去根本就砸不起来什么浪花,也就不会影响它们的发展轨迹,哪怕受益相对低一些、慢一些,洪涛也乐意,安全第一嘛。
  按照这个宗旨,洪涛从妮娜给他发回来的一份已知在美国上市的公司名录里,筛选出来了几个目标,做为这次行动的主要投资对象。首选的对象自然是微软了,比尔盖茨这个名字在九十年代就是一个神话,虽然洪涛不玩股票,也不玩金融,但是喜欢计算机的人没一个会忽视掉这个人,也没有一个不想成为下一个比尔盖茨。
  洪涛也是其中的一个,为此还特意关注过比尔盖茨的生平什么的,打算从人家的成功中找出一点能复制的因素。可惜他文章看了无数,自传也读了N多遍,成功的因素还是没复制出来,该是个屌丝还是个屌丝,不过对于微软的大概发展脉络倒是记得一些。
  微软的股票大概是八十年代末期才上市,具体那年洪涛也记不清了。反正到了2000年,它的股价上升了55000%。也就是说如果洪涛现在买一块钱的微软股票,到了2000年,最少也有四五百倍的回报。用八年多的时间换取五百倍的回报,而且每分钱都是清白无比的,洪涛觉得这个速度自己完全可以接受,风险已经小得不能再小了。
  其实还有一个公司也在洪涛的关注之中,那就是被咬了一口的大苹果,洪涛很想也上去咬一口。可是最后他还是忍住了,苹果经历过一段儿没有乔布斯的时期,当时股价波动得很厉害,在九七年老乔回归之前,洪涛不敢去咬这个大苹果,怕把牙磕掉。
  除了微软之外,洪涛还知道另一个和计算机产业相关的公司,它在九十年代也是高歌猛进。自从386芯片发布之后,就成了世界第一的芯片厂商,具体它的股票上升了多少,洪涛并不清楚,不过他觉得不会比微软少的。这两个公司一个玩软件系统,一个玩硬件芯,一会儿软一会儿硬,把全世界弄得胡说八道,它就是英特尔。
  在妮娜给洪涛发过来的名单中,洪涛还看到了另一个很熟悉的名字,Cisco思科!它和英特尔一样,全是硬件方面的厂商,英特尔是研发芯片,Cisco是玩路由器,一个致力于计算机,一个是网络设备巨头。在全世界范围内,恐怕没有一个机房里没有Cisco的产品,从这一点上来说,它比英特尔和IBM还要厉害,洪涛好像记得它用了十几年的时间,总市值就已经超过了IBM,如果不买它的股票,天理不容啊。
  最后,还有一家公司的股票也被洪涛看中了,那就是戴尔。这家计算机整机制造商比微软上市还晚,但是势头比微软一点不弱,只用了两年多一点的时间,就从每股8.5涨到16.8了,而且还在涨。洪涛觉得按照后世里戴尔电脑那个销售量,自己现在买了肯定不亏。
第611章
好的规则
  “怎么全是和计算机有关的公司?可口可乐、通用、AT&T、飞利浦摩尔斯这些都不考虑吗?就算是你喜欢计算机,那IBM呢?它比你这几个公司可要稳固多了吧?”尤里娅看到了洪涛的这份儿名单,眉毛立刻就皱起来了。这些天她也在研究美国股市,光是这个跨洋长途就没少打,她和妮娜很容易沟通,两个人也私下里拟出了一份名单,但是和洪涛这份名单可以说是格格不入,连一个一样的都没有。
  “你说的也有道理,不过我只对这些公司有分析能力,其它公司的业务我看不懂。至于IBM嘛……这么说吧,中国有句古话,叫船小好调头,IBM太大了,个人计算机又是一个新生行业,我不看好它能及时跟上这个潮流。我研究过过去几十年的美国股票市场,凡事有新生事物出现时,必然有很多老牌公司跌到,然后又有新生力量补充上来。我挑的这几个公司,就是新生力量的代表,它们的上升空间更大,更符合我们的利益。”洪涛毕生的成就,就都在这张嘴上了。
  他研究过毛的美国股票市场,还几十年,几天都没看过!这番话里一个字实话也没有,不过这也不能怪他喜欢和身边的人撒谎,他只能是编瞎话骗人,总不能说我是从三十年后来的吧?说了谁信?很多时候,假话更容易让人相信,真话反倒容易被当成弥天大谎。
  “这四家公司是平均购买,还是集中买其中的一两个?”尤里娅显然让洪涛这番很具专业味道的分析给说服了,既然老板这么坚持,那她也只能把自己的意见保留,然后多关心关心具体操作问题。
  “拿出一半儿来买微软,剩下的平分……”洪涛对于微软最有信心,其它三家公司只能说是知道涨,但是涨幅他可不清楚,所以少买一些试试看。
  “这个购买比例是不是也有经过严格计算?”尤里娅忽然觉得她这个中国老板挺懂金融的,所以打算虚心请教请教。
  “是我扔色子决定的……对了,我看了微软的股价,现在都70多美元了,你说要是五年后它涨了一百倍,那一股还不得好几万美元啊?可是我没见过那么贵的股票啊,这里有没有什么说道?”洪涛这次连撒谎都懒得撒了,直接改无赖了,不过他有一个优点,就是脸皮厚,不懂的东西直接问。
  “……天啊,你、你一点儿股票知识都不懂?就靠扔色子去决定大笔投资?”尤里娅的脸都绿了,差点把那张清单扔到洪涛脸上。
  “现在就是考验你对我信任度的时间了,她们都很信任我,所以都成功了。你是打算把这个消息透露给谢尔盖呢,还是藏在自己心里?”洪涛早就看惯了这种表情,见怪不怪,反倒将了尤里娅一下。
  “……这些股票如果升值的很快,那么它的发行公司就会进行拆分的,一股拆成三股、五股或者更多,然后增发,这样股价有可能还会下降,但是价值不会降的。真要像你说的那样上涨一百倍,那就会拆分很多次。”尤里娅咬了咬牙,把这口气咽了下去,耐心的和洪涛讲起了股票的基本知识,看来她是不打算去和谢尔盖告密了。
  “也就是说我现在买了一百股,每股价值十美元,总价值是一千美元。要是涨到三十美元一股,发行公司就会开始拆分,一股拆成了三股,那我手里就有三百股了,每股股价还是十美元。虽然单股的股价没变动,但我的投资就变成了三千美元,增加了三倍是吧?”洪涛觉得自己听明白了,这个玩意很好理解嘛。
  “可以这样理解,不过拆分的时候还有很多情况,但有一点是确定的,只要拆分了,你的投资就只能上升,不会下降。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每年都会有股票分红的,比如说每股配30美分之类的,这个要看公司打算拿出多少利润来分红,这些都是要提前公开说明的。如果你买的股票真的涨那么高,那你的股票价值就是小头儿了,光是分红的钱你就能赚很多。当然了,也有可能不是钱,而是多给你股票,这个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尤里娅肯定了洪涛的理解,然后再给他详细的讲了讲。
  “OK,那咱就等着拆分吧,股票当然是越多越好,我打算投进去就不动了,先放五年再说!”洪涛没兴趣听太多金融知识,他天生就不喜欢这个玩意,如果不是真找不到快速挣钱的方式,他才不去玩这个呢。
  “这样不成,美国的证监会有规定,一旦你持有一家公司的股票超过百分之五,那就要亮牌了……就是要在股东名单登记你的名字,还得对你的个人、或者公司财务进行严格的审计。如果你想成里一家投资公司的话,这个不是问题,如果你想个人持股的话,最好能避免这个问题。”尤里娅并没放弃对洪涛的普及教育,她做为一个专业人士,还是很尽职的。
  “还有这么操蛋的规矩?那我把股票转给别人成不?”洪涛还是头一次听说这个规矩,现在他觉得留下这个尤里娅已经值了,就光这一个提醒,就已经把她的价值体现了出来,这几个月的工资没白给!
  “当然可以!”尤里娅耸了耸肩。
  “那就没事儿,我就是人多,每人百分之四点五,加一起也得够他们公司的一半儿了吧!”洪涛脑子里并没有一个金融概念,都是自己想当然。
  “这个恐怕也不成,每个公司的持股账户是有硬性规定的,少于200个持股账户,这个公司就要退市了。你这样做等于把上市公司收购了,基本没可能,你也没有那么多的资金,还有很多其它的麻烦,你最好不要有这个打算。”尤里娅让洪涛问得一愣,她可能还没听到过这么无知无畏的问题,但是问的人是她老板,再无知也得解释。
  “好吧,以后再有这样的问题,及时提醒我,就算我正和美国总统谈买卖,你也要马上提醒我,别在意我的脸面,我根本就没脸面。你提醒我、让我丢脸了,我奖励你!你给我留脸、不提醒我,我把你从帝国大厦上推下去!”洪涛觉得自己从来也没有这么需要过这个尤里娅,如果没有她,哪怕是韩燕回来,估计也不会懂这么多自己不知道的事情,而且这些事情还很致命。
  “那当然,这是我的工作,我是您的秘书!”尤里娅让洪涛这句话给说乐了,还冲着洪涛舔了舔嘴唇。
  “先去干活儿吧,以后有的是时间引诱我……如果谢尔盖有什么不同意见,让他闭嘴就成了,或者让他自己玩,我那个投资目标和比例一个百分点都不能变!”洪涛直接把和加拿大那边沟通的任务交给了尤里娅,如果她在这次事情中不搞鬼,那洪涛就会认为她基本忠诚。因为这一千万已经是自己所有的外汇储备了,要是想黑自己,此时就是最好的机会。
  洪涛不介意用这一千万去试试一个人的忠诚度,尤其是一个对自己以后很有用的人。再说了,这笔钱最终的掌管人是谭晶、妮娜和黑子,没她们三个的全体同意,谁也拿不走一分。
  “我还想提醒您一个问题,就是不要用大笔资金进行短线操作,如果在一年之内,您的资金取得了盈利,证监会是不允许您把资金从股市里抽出去的,还要对您进行严格的审查,原因就是怀疑您有内部交易的嫌疑。这种调查很麻烦,而且以后还会成为黑名单上的人,您在美国的一举一动,都会被他们关注。”尤里娅受到了洪涛的表扬,立刻就来了劲儿头了,非但没走,还凑到洪涛身边,又开始给洪涛讲课。
  “还尼玛有这个规定?!唉……这是个好规定啊!”洪涛之前还真没听说过股市里还有挣了钱不让拿走的,这尼玛不是明抢嘛!可是转念一想,美国政府这个规定真的是在为美国老百姓考虑的,这个方法能很有效的避免有人用内幕交易来盈利,想短期内从股市里套利更是要冒很大的风险,也就不会出现某个股市没隔几年,就会割一遍自己国家老百姓的韭菜的事情了。
  一直到了洪涛重生那一天开始,我们国家的股市里好像还没有这种强制保护老百姓投资的规定。是我们国家的金融规则制定者脑子笨,想不到类似的办法吗?肯定不是,咱们自己不是老说我们是几千年文明的国家,聪明又智慧嘛。可是为什么就没有切实可行的办法来制止这种掠夺老百姓血汗钱的行为呢?
  答案只有一个,因为掠夺老百姓血汗钱的人,就是这些制定规则的人,谁也不会自己弄规则来碍自己的事儿,这也是洪涛明知道国内股市挣钱,但就是不愿意进去的原因。我惹不起你们,我躲着你们总可以了吧?因为这种类似的原因,每年带着自己的财富、带着自己的智慧,背井离乡去国外生活的人也不在少数。
第612章
尤里娅立功
  “我还有一个建议……现在加拿大是半夜,我们还有时间,您想听听我的建议吗?”尤里娅看到洪涛没轰她,干脆拉着一张椅子,凑到了洪涛的身边。
  “她要干嘛!”韩雪就坐在洪涛右边,他们两个共用一张办公桌,看到尤里娅的举动,韩雪很警惕。
  “你放心,不会再有第三个人在这张桌子上办公的。”洪涛给了韩雪一个坚决而明确的答案,然后韩雪又低下头去忙她自己的了。英语这个玩意,让她看还凑合,听和说不成,尤其是说快了,她基本一句也听不懂,所以她也不关心两个人在说什么,有洪涛这句话就足够了。
  “说吧,我听着呢。”洪涛还特意给尤里娅让出一块地方,让她也能把手里的本子放到桌面上来。
  “我这几个月,仔细看了公司的账目,大概搞清楚了您的意图,您是在把您的资产往外转移,手里尽可能多的存着外汇是吧?”尤里娅先是提出了一个问题。
  “没错!”洪涛都没解释为什么要这样做,他觉得尤里娅应该自己就能分析出来,这并不难。
  “您这个办法过于……慢了,还有别的办法可以更快的解决这个问题。”尤里娅估计是想说笨这个词儿,不过她不光在学习中文,也在学习中国的习惯,看来还是有成果的。
  “哦?什么办法?违法的最好别沾啊,我需要我的钱是清白的!”洪涛还真让尤里娅这句话给勾起了兴趣,他现在确实在发愁如何把自己资产转移到国外去,仅仅一千万美元,就是涨五百倍,也才五十亿,而且还得等七八年。要是自己手里的美元更多,那就能挣更多,还能缩短这个时间。
  “其实您已经在做了,可是我不明白,为什么您做了一半儿又停下来了。”尤里娅看着本上的东西,把她的辫子稍咬到了嘴里。这个女人有个习惯,她一旦有什么事情想不通,就会往嘴里咬东西。什么铅笔啊、钢笔啊、尺子啊,她摸到什么咬什么,实在没的可咬,就咬辫子,不过洪涛好像还没发现她咬过手指头。
  “你说明白点儿,我没听懂。”洪涛还真是没听懂尤里娅在说什么,自己干什么干了一半?
  “比如说这个电脑公司吧,您完全可以办一个合资企业,然后在国内销售,这样您的利润会有一部分可以通过银行结算直接变成外汇的。另外您还可以通过抬高零部件的采购价格,来多获取一些外汇,反正比现在的速度要快很多,因为销量大了很多。”尤里娅说出了她心中的不解。
  “操!还有这个说法!我怎么不知道?”洪涛听了尤里娅的话,就好像被人抽了一个大嘴巴,脸居然都有点红了。
  “啊!不知道!?上帝啊!”尤里娅也终于解开了心中的疑团,以前她一直认为这是洪涛有意为之的,是有目的的,现在她才明白,合算她的这位老板不光对国际金融和股票一窍不通,就连国内的很多规则也是个二把刀啊!
  “你等等啊,我问问……”洪涛就是脸皮厚,他居然当着尤里娅的面儿,就拿起电话给蒋女士打了过去,把刚才尤里娅说的这个意思和蒋女士说了一遍。
  结果蒋女士给他的回答基本和尤里娅说的一样,只不过蒋女士劝他最好别这么干。因为现在国家的外汇储备并不多,不会大规模的办这种电脑工厂,几乎全部的配件都要进口,就算办,也不会弄合资或者独资企业,这样外汇损失太大了。目前的趋势是挣外汇,比如说你可以合资或者独资一家企业,在中国生产产品,然后再卖到国外去,这样一部分外汇就会留在国内。要是像尤里娅说的,直接在国内销售,这不是帮着国家花外汇呢嘛,国家不缺花钱的人,缺挣钱的,这也是蒋女士为什么一直没提醒洪涛的原因。
  “……哦,我明白了,是我想的简单了,我对中国的政策还不太熟悉,抱歉……”当洪涛把蒋女士的话转达给尤里娅听之后,她马上明白了这个道理,很不好意思的和洪涛道上了谦。
  “别,这件事儿我得奖励你!我给你……给你父亲一辆汽车吧……你这个建议对我帮助很大!”洪涛显得很兴奋,坐都坐不住了,在韩雪和尤里娅之间来回的溜达,一拍脑门,谭晶留下的那辆车就归尤里娅父亲了。
  “……为什么要奖励?”尤里娅还真是一个直性子,凡事都要问个为什么。
  “因为你这个建议让我有了一个好点子!现在我还不能告诉你,用不了多久你就会看到的!我给你一个电话,这位女士是一位国际商业方面的专家,你和她多聊聊,帮我问问有关外商独资或者合资企业的成立规则,具体项目嘛,就算是计算机外设产品吧。如果我要在中国办厂,专门生产计算机产品,然后出口到国外,你们给我拿出一个方案来。雪姐,你也一起参与,国内的问题你来跑,国外的问题尤里娅跑,不懂的就问蒋姐。”洪涛这次是用的中文,然后给尤里娅和韩雪安排了一个合作的项目。
  “生产计算机外设?外设是什么?我们现在有这个能力吗?这种厂子如果要从头建立,那是要花费很多钱的,而且诶还得有足够的技术储备,您能再说明白一点儿吗?”尤里娅还没反应过来,她也跟不上洪涛的节奏。
  “该问的问,不该问的别问!干活!”韩雪和尤里娅的反应截然相反,她很少问问题,让干嘛就干嘛,主要是她经历的这种情况太多,都麻木了。
  洪涛安排完工作就不管了,至于韩雪和尤里娅这对儿冤家凑到一起工作会不会打起来,他毫不担心。韩雪是个没野心也没权利欲的女人,她之所以不喜欢尤里娅,主要是出于本能,不会带到工作上去。而尤里娅也不是笨蛋,她非常清楚她是斗不过韩雪的,所以她也不会去独自挑衅,没有洪涛在场的时候,她基本都是待机状态,从来不招惹韩雪和谭晶。
  洪涛的心情很好,尤里娅的那个建议为他解决了一个大问题,如果这个计划成功,那他就不用再为外汇问题担心了。不过要想实现这个计划,还得有一个最重要的条件,那就是实验室的研究工作能有一个成果出来,否则全是白搭。
  这个计划就是光电鼠标的生产问题。原本洪涛打算在加拿大建厂生产的,然后在销往北美和欧洲,国内他根本没考虑。因为这种鼠标刚出来的时候,价格肯定贵,不适合国内普及,再有一个就是他不想挣国内的钱,他还是愿意坑外国人钱,那样坑着特别痛快,卖多少钱他都不嫌高。
  现在这个问题有了转机,既然能在国内生产,还能获取外汇,那何乐而不为呢。要是把工厂建在国内,首先生产成本就降低了,生产效率还提高了,顺便还给国家带来一部分外汇收入,又解决了就业,简直就是大家全赢的局面啊!说不定政府也会高兴,再给自己弄个优惠政策啥的,别的玩意洪涛不清楚,外资企业有个什么二免三减的政策他还是略有耳闻的,大概意思好像是说外资头两年是免税的,后三年是减税的。这样一来,生产成本就更低了,自己赚的不是就更多了吗。想到这里,他坐不住了,叫上大力直接就去了实验室。
  实验室的研发进度洪涛并不是很清楚,自从四月份开始进行这项研发以来,时隔两个月的时间,洪涛只来过一次,主要是怕打扰到研发工作的正常进行。而且这个项目也是他突发奇想的产物,之前并没有明确的规划,连个研发周期都没有,所以他并不是很着急。
  但是现在不同了,他已经有了明确的目标,甚至前期准备工作都已经开始了,所以这个鼠标的成功与否对他今后的影响还是很大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他在以后的好几年时间里,都需要靠这个小小的鼠标来为自己获取足够的外汇,然后继续投入到美国股市中去。
  “呵呵呵,小涛啊,做为一个年轻人,你的定力还是很不错的。这么大的事情,居然没有三天两头跑来查看,也算是难得啊!”洪涛来到休息室的时候,王教授正和几个苏联专家谈笑风生,看样子情绪不错。这也让洪涛心里一喜,研究人员高兴,那就说明研发过程比较顺利啊。
  “这不是有您坐镇呢嘛,我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呢。我今天就是顺路过来看看,王伯伯,那个除四害计划进行得怎么样了?”洪涛照例先拍了拍王教授的马屁,然后开始询问研发进度。这个除四害只是个项目的代号,主要是为了对外保密,防止在一些文件或者通话中泄露具体研发内容,一看这个风格就是洪扒皮的力作!
第613章
丑陋的试验品
  “哈哈哈哈,计划进行得很顺利,其实你已经把其中的大部分工作都做了,连大体结构都画出来了,那个光照射角度也很完美,定位很精准,我们只需要按部就班的把数据测出来就可以。喏,走吧,去看看我们的四害去。”王教授笑得很畅快,看来研发工作已经不能用顺利来形容,这个老头虽然很和气,但是这种小孩子一样的情绪还是很少见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6/43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