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潜入梦(校对)第23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7/431

  “……真够丑的啊!”洪涛跟着王教授进到实验室里,在一台电脑前面看到了一个见棱见角的怪物。它足有一个烟灰缸大小,外壳是用透明的有机玻璃手工粘的,里面还闪烁着红色的光芒,如果没有那条鼠标线,洪涛真认不出来这玩意就是鼠标。
  “嗨,这个只是试验品,别光看外表,来,试试看,感觉下。”王教授对洪涛的评价很不在意,对他来说,设计思路和数据最重要,外壳美观什么的根本不是他的工作。
  “……嗯,伯伯,这个鼠标……还有点问题吧。”洪涛有着使用光电鼠标的经验,所以一上手,立刻就感觉到了缺陷。他这还是很客气的说法,如果不是顾着王教授的面子,这个话说出来应该是这样的:操!什么玩意!指针有些抖不说,尼玛只要鼠标一抬起来,指针就四处乱跳,想使用还得重新满屏幕去找那个光标去!
  最让洪涛不能忍受的是,这个鼠标还得使用反射率不太高的鼠标垫,在桌面上根本无法使用。
  “问题当然还很多,不过在我看来,这些问题都不再是问题了。分辨率和采样率还可以通过硬件和软件来提高,这只是一个时间问题。有了这个合格的试验品,新的光学成像软件正在编写,换上新的数字处理芯片,刷新速度还可以提高。我觉得达到二千次到三千次应该还是没问题的,那样的话,这个精度就会提高很多。”王教授倒是没洪涛那么悲观,信心还是很足的。
  “还需要多长时间可以投入生产?还有专利的问题呢?”洪涛关心的比较实际,理论上的东西他不感兴趣。
  “投入生产嘛……大概还得一个月到三个月左右,第二批定制的芯片还没到货,来了之后还要进行最终测试,如果软件有问题,还得改进。至于专利嘛,其实现在就可以开始申请,我们几个这些日子就在弄这个东西,这里面的专利项目可不少啊,不算那些结构上的,就光是这个数字成像处理器,就有十多项专利吧。据我所知国外的专利申请更细化一些,具体我还说不清,需要找专业人士了。”王教授一边说一边打开了桌子下面的一个保险柜,从里面拿出四五本文件夹。
  “这些都是?”洪涛看着就有点眼晕,这得有好几百页了吧,其中好多都是手写的,光是这个文案工作就够繁复的了。
  “这些只是总的概论,细节不在这里,我都存到学校的档案室里去了,那里的安全性更高。如果你要开始申请专利,我就把这些材料都拿给你。”王教授的保密观念还是挺强的,这也和他这几年逐渐接触了外面的世界有关,吃亏太多自然就精明了。
  “别……您别那给我啊,我就是个投资人,申请专利太学术了,我连说都说不清楚,怎么去申请啊!王伯伯,我觉一事不劳二主,干脆这个专利申请也由您来吧!我派人帮您去办手续,直接去美国,到了地方该请律师请律师,该请律师团就请律师团,我在那边正好有朋友就是做相关工作的,可以提供很多帮助。”洪涛觉得申请专利要比投入生产还急切一些,只要这个专利申请下来,这个玩意就算是自己的了,什么时候生产可以再说。
  “让我去?可是……可是光我一个人也不成啊,我只是个帮忙的,具体的研发全是他们干的,很多东西我也不是很清楚。”王教授没想到洪涛会这样干,在他看来,这些理论上的东西更宝贵,要是他的发明,他爬也得自己爬过去。
  “这样啊……没关系,您和他们商量商量,让他们抽出一个人来跟您一起去,最好是不耽误这边的工作,咱们两边一起进行成不成?”洪涛没有王教授这些顾虑,他想的只有速度。
  “我去问问……对了,还有一个事情……我怎么说呢……”王教授这时候露出了为难的表情。
  “您和我亲大爷差不多,和我爸又是老哥们,还有什么不好说的呢?有关酬劳问题?还是待遇问题?”洪涛觉得能让王教授说不出口的,应该只有一个字儿:钱!
  “哦,不是不是,待遇已经很好了。我是觉得吧,他们虽然都流落在异国他乡,但毕竟也是我的同行,我想问问你,能不能在专利上加上他们的名字?干我们这一行的,一辈子不求别的,什么工资、房子那都是次要的,我们想的只是能有自己的一个作品,这是一辈子的追求啊。”王教授拉着洪涛出了实验室,甚至走出了休息室,然后才说出了他的想法。
  “嗨!就这个事情啊,您看这样成不成,这个专利必须控制在我手里,具体署上谁的名字,我无所谓啊。咱们换一种说法吧,只要这个专利的所有权给我,那这个发明人写谁都成。现在得我请求您,您问问他们,愿意不愿意在他们名字后面加上我的?我就是跟着凑个热闹,这样一来,我拿给我爸看,也让他高兴高兴不是。”洪涛听了王教授的话,顿时轻松了,这根本不算事儿啊,自己压根也没想过要剽窃这些苏联专家的劳动成果,相反,他还想搭个顺风车呢。
  “啊!就这么简单?”王教授让洪涛的思维模式弄懵了,他没想到洪涛会这么容易放弃这个荣誉,这就是价值观的不同,王教授是个纯知识分子,洪涛是个奸商,两个人的诉求正好互补。
  “嗯,我那个合同只是为了保证我的投资安全,并不是要剥夺他们的权利。”洪涛当初在投资办这个实验室的时候,已经和每位专家都签了协议。在这座实验室里的所有研究成果,所有权都是归电脑公司所有的,这个东西在九十年代的中国还不普及,但是对于重生者洪涛来说,那都是最基本的保障。
  “这我就放心了,我去和他们说,你去安排吧,我一会就去和学校请假。”王教授听了洪涛的话,立刻就不那么愁苦了,又恢复了刚才的高兴劲儿,浑身都是干劲儿。
  “等等,王伯伯,您看能不能这样,咱们这个专利在国内也得申请,您问问学校这边,有没有兴趣也加入进来,他们什么都不用付出,这个专利在国内申请的时候,可以算我的公司和学校共同的研究成果,他们有署名权,但是没有所有权。”洪涛叫住了这个风风火火的老头,又提出一个很奇怪的建议。
  “你都把我搞糊涂了,这件事儿和学校有什么关系?”王教授没明白洪涛的用意。
  “以后很可能就有关系了,一旦到了生产阶段,我打算在国内投资办厂,很可能是外资企业,到时候我得拉着学校这张大旗去公关啊。其实学校并不吃亏,他们平白落个成绩,我还可以用电脑公司的名义给学校捐一笔钱,而我只要这个幌子,具体他们会得什么科技奖,我都不参与,荣誉全是他们的。”洪涛想得更远一些,他现在还不知道外商独资企业能不能开起来,所以他要给自己留条后路,如果一旦独资不成,那就和学校合资,毕竟和这些老师们合作,要比和政府合作要容易得多。
  “哦,这样啊,那成,我去问问……你比我们这一代强啊,我和你爸都只会做学问,不会拿学问当武器。你要是能多上几年学就好啦……唉!”王教授他们这一代人其实什么都明白,就算第一次不明白,吃过一次亏之后也会明白。不过他们明白是明白,有些事儿到了他们头上还就是做不出来。
  后世里经常有人说他们傻,其实他们不傻。怎么说呢,这应该算是有操守吧,明知道占便宜但是不去做,在后世人眼里确实是傻,但是这种傻对社会到底是有益的还是有害的,很难说啊。比起后世里那些只要挣钱,什么都能干的人来说,傻一点好像更可爱。
  洪涛这个白给学校送科研成果的主意不出意外的被校方接受了,然后校方免掉了实验室所用房屋租金和水电费,也算是一种回馈吧。虽然相比较起来,这点东西不足以抵偿那个科研成果的价值,但学校毕竟是个事业单位,穷就一个字儿!洪涛当然不会去剥削学校里那些穷老师们,不光不剥削,他还得给他们送温暖,就在韩雪去和校方谈专利问题的时候,顺便还给学校带去了三十万全的无偿捐助,专用于购买实验室设备和改善科研环境。
第614章
我要当寄生虫
  为了把校方牢牢的拉在自己身边,光是送荣誉、送钱这两样洪涛觉得还不太够,于是他又让爱国者电脑公司和北师大结成了科研互助关系。具体说就是由爱国者电脑公司每年提供一定的研究经费给校方自由支配,而校方所需要付出则是在必要的时候,要对爱国者电脑公司的实验室开放学校里的研究资源,比如说一些资料储备、借用名义、科研教师和学生资源。而且爱国者电脑公司还可以在如何把学校的科研成果转换成产品并进行销售方面给于学校帮助,当然了,这些就不是无偿的了,具体比例就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七月底,王教授带着那位苏联女专家办妥了手续,踏上了前往洛杉矶的航班,他们将在那里和韩燕会和,然后进行初步的专利申请准备。主要就是把那些专利文件整理一下,再用打印机打印成正式文件。最后和当地的专利律师一起,开始走申请的程序。
  按照美国的法律,发明型专利的申请必须在一年内结案,保护期为20年,欧洲各国的结案日期稍微长一点,保护期一样。不过由于申请的专利有好几十项,既有发明型的也有使用型或者外观型的,这个过程可能还要长一点儿。不过这都不是问题,王教授他们只需要按照当地的法律,完善并递交完材料之后就可以回国了,剩下的事情会由那些专利律师来帮助完成。
  就在洪涛忙碌着专利和工厂的事情时,中国的南方遭受了一次大面积的水灾,刚开始是从淮河流域开始普降大雨,然后有蔓延到长江流域,五六省同时受灾。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按照惯例,京城的每个街道都开始号召商户捐款,各个企事业单位内部也开始让职工个人捐款。
  由于有了后世的所见所闻,洪涛对这种捐款不报什么太大的兴趣。这就是一笔烂账,总捐助多少、花了多少、花在那里,别说明细账了,就连个总账都没有。中国的红十字会可能是世界上最牛逼的红十字会了,你把钱捐给它之后,它就不再搭理你了。
  既然是热脸贴人家冷屁股,那洪涛就别当这个贱骨头了,谁爱去贴谁贴吧。别的店面、公司捐多少,那我也捐多少,绝不比别人少,但是也绝不多一分钱。咱也别玩那个捐一千万然后实际给二十万的操蛋事儿了,洪涛不需要往脸上贴这个金,这个金也不是每个人想贴就能贴上的,贴不好就变成翔了。
  不过洪涛也没闲着,金寨县那里也是受灾的地区,据留守在当地的工程人员说,有两段修好的路基又被山洪给冲毁了,山区里面和外界的交通基本已经断了,只能是靠一些山间小路徒步进出。虽然洪涛管不了其它地方,但是对于自己修的这条路,洪涛觉得还是有责任的,他让小五从设备租赁公司抽调了几台挖掘设备,然后运往金寨县,帮助当地的村民先把路打通再说。
  而这几台挖掘设备就不用再运回来了,跟着设备过去的租赁公司驾驶员会在当地挑选一些村民,培训他们一段时间,然后这些设备就归大山里的那几个村子所有了,自己维护、自己使用。像他们那种山区就算不发大水也难免有个塌方什么的发生,以后他们就可以自己来为自己疏通道路。至于这些设备的手续什么的,那就得让他们自己和当地政府去协调,洪涛只管挖坑不管埋,他连自己的事情都不愿意去麻烦政府,就更不会因为别人的事情去打扰人民管家们工作。
  对于这几台设备的损失,洪涛将会自己出钱从秀水贸易公司那边再进一批新的补充上。进入九一年之后,苏联那边虽然还在苟延残喘,但是从各种迹象看,估计也扛不过今年,现在卢布这种货币在边贸中彻底被剔除了,就连卖烤白薯的大爷也不会收这种一日三贬的玩意,当墙纸都嫌太硬了。
  但是对于秀水贸易公司来讲,苏联那边越乱,它的收益就越大。现在江对岸的苏联倒爷越来越多,能提供的货物种类也多了起来。凡是苏联能拿得出手的产品,他们都能帮你搞到,只要你手里有货,不管是服装鞋帽还是零食白酒,他们都要,数量还不嫌多。
  现在秀水贸易公司已经不再见什么换什么东西,大姨夫的上级单位也开始和秀水做起了生意。他们的胃口很大,只要是钢材、木材、机器设备、水泥都要,就算秀水二十四小时往这边发货,也喂不饱他们。现在两头都是喂不饱的饿狼,秀水贸易公司就是站在两头饿狼中间的那个人,等于是从狼嘴里抠出一点利润,虽然看着很风光,不确定性也很大。
  六月底的时候,南斯拉夫发生了内战,国内打成了一团。对于这个国家,洪涛也是很留恋的。《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桥》、《苏捷斯卡战役》、《黑名单上的人》这些老电影在洪涛的记忆中占了很重要的一块儿,啊朋友再见、啊朋友再见!啊朋友再见吧、再见吧、再见吧……
  所以说吧,文化的入侵是看不见、摸不到、很具欺骗性的。从洪涛父亲那一辈人,包括洪涛的小舅舅,还有洪涛自己,从小到大都是看着这些影片长大的。不管他们自己乐意不乐意,在价值观里就会不由自主的更偏向苏联、南斯拉夫这样的国家,因为他们那些电影也好、歌也好,就是他们的文化、价值观的延伸。
  同样,当后世里那些小朋友们从小看着日本动画片、美国电影长大之后,不管他们乐意不乐意,他们的价值观也会同样有倾向性。这种东西不是你想给抹去就能抹去的,有时候你自己可能都意识不到,但它已经深深的渗到骨头里去了。
  七月一日,就在党的生日这天,世界上两个最大的军事组织之一的华沙条约组织正式宣布解散,同时冷战也就结束了。从这一天开始,世界上就只有一个超级大国了,那就是美国。世界上的主旋律也不再是东西方的武力对抗,而是进入到了经济领域里的明争暗抢。
  这还不算完,在八月十九日,苏联又爆出了一个大新闻,它的国内居然发生了政变。一部分苏共的强硬派扣押了当时的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宣布总统由于健康原因不能履行总统职务,从即日起将由苏联副总统亚纳耶夫代行总统职务。同时宣布成立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行使国家全部权力,在苏联部分地区实施为期6个月的紧急状态。
  这次政变其实是苏联人的最后一次自救,如果成功了,他们可能还能继续维持一个松散的大国状态。可惜的是俄罗斯总统叶利钦这时候站了出来,坚决反对苏联副总统亚纳耶夫为首的强硬派,并号召全国举行罢工抗议。三天之后,戈尔巴乔夫复出,同时也意味着这次政变失败了。
  不过戈尔巴乔夫也没在总统位置上坐稳,不到一周,他就宣布辞去了苏共总书记职务,同时建议解散苏共。然后苏联又进入了新的一轮大清洗,败光了最后一口气。随后尤里娅的祖国、拉脱维亚正式宣布脱离苏联,然后是白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墙倒众人推,没救了。
  当洪涛在电话里把这个消息告诉谢尔盖,并且还附上了自己的看法之后,谢尔盖沉默了半天也没说话。不过洪涛在话筒里听了一阵哭声,不光是谢尔盖一个,他的屋里还有其他人,因为哭声很大,是好几个人的声音。而当洪涛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尤里娅之后,得到的却是不同的反应,她马上给她的父母都打了电话。虽然也是流了泪,但是洪涛怎么也看不出她是在悲痛,更像是一种解脱,还带着喜悦。
  就洪涛个人来说,对于这个结果很不满意。他不希望两个坏蛋打来打去,打了好几十年,结果以一方彻底失败,另一方毫发无损为结局。俗话讲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嘛,既然苏联人没完成这个任务,那就由自己来接着干吧。他当然没力量去和老美真刀真枪的肉搏,不过他可以采取一种更阴损的办法,那就是去糟蹋美国老百姓的养老金,把他们兜里的钱变成自己的。每多变过来一美元,就等于咬了老美一小口,至于最终能咬下来多少肉,洪涛自己也不清楚,不过他有这个决心,只要自己还有一口气在,就要不停的咬下去。
  其实他的第一口肉已经算是咬到了,现在谭晶、黑子名下的微软股票已经有了二十七万多股,买入价十八美元,价值五百多万美元;另外还有十万多股戴尔公司股票,买入价20美元;三万多股英特尔公司股票,买入价59美元;五万多股思科公司的股票,买入价24美元;总价值一千一百多万美元。
  谢尔盖这次还是和以前一样坚决跟进,他也买了差不多三百万美元的微软公司和戴尔公司的股票,用他的话说,如果这笔钱赔了,那他就偷渡到中国来,然后住进洪涛家里不走了,后半辈子就让洪涛养着他。
第615章
脑子里是空的
  洪涛丝毫不担心会有赔钱的情况发生,他记得不是九二年就是九三年,微软的Windows
3.1就会发布,和之前的Windows
3.0比,这个操作系统更稳定,更成熟。一直到Windows
95发布之前,Windows
3.1几乎就是一统天下的节奏。如果这样微软的股票还不猛涨,那洪涛也没辙了,他不信就凭自己这一千多万美元,就能引起微软公司或者美国政府的警觉,故意公司业绩来黑自己。
  不过洪涛觉得这一口咬得还不太过瘾,丝毫没感觉到肉味儿,所以他对鼠标的事情分外关心。除了关注专利申请的问题之外,还对实验室里的那几位苏联专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要求在鼠标上添加一个滚轮并开始研发无线传输数据。
  可惜的是,当苏联专家查阅过相关资料后,给了洪涛当头一棒。鼠标的无线控制技术早在八四年就已经被罗技公司开发出来了,只不过一直都没进入实用阶段。那个滚轮倒是头一次听说,应该还没专利注册,可以试试看。
  这一棒并没给洪涛打晕,而是把他给打醒了,他原以为很多后世里使用的技术都是后世发明的,现在看来好像不太靠谱。就像这个无线鼠标一样,居然84年就开始研发了,而且研发出来还不用,这不是坑人嘛!鉴于这种情况,洪涛决定先把自己脑子里能想起来、能用的东西捋一捋,然后等王教授回来再让他去查一查,看看哪些是还没有申请专利的,再看看能不能自己研发出来。
  可是这一想洪涛才发现,原来自己脑子里真正有用的干货并不多,能用上的更少。相对于其它行业来说,洪涛对这个计算机还算稍微熟悉一点儿,既然已经有了光电鼠标这个起点,继续在这个点上起步应该是更合适也更容易。可是他脑子里知道的计算机知识是不少,能用的却不多。
  你说咱发明个液晶显示器?基本没可能,先不说有没有这个财力,就算有钱,也没地方找那么多技术人员去。发明个外设接口系统IEEE1394与USB吧,洪涛没这个胆子,据说这个玩意发明之初是联合了康柏、IBM、Intel和Microsoft共同推出的,别说这四家一起,就算是其中一家,洪涛也没把握能说服他们用自己研究出来的新标准,所以想也是白想,这玩意牵扯到芯片组的指令问题,你就算发明出来,没人不用也是白搭。
  从USB这里洪涛很自然的又想到了U盘,这个玩意好像可以啊!先抛开连接协议不管,把闪存存储这一块儿搞好,然后等着USB接口开发出来,直接一结合不就完了嘛。技术上难度小、市场广泛,还不太引人注目,不会遭到业内巨人的强烈抵触,很符合自身的条件。
  为此洪涛又跑到了实验室,请那些专家帮他查了查NAND
FLASH芯片是否已经开发出来了。结果很振奋,早在前年,日本的东芝公司就已经把NAND
FLASH技术构架发布出来了,和以前的NOR
FLASH相比,NAND
FLASH更像硬盘,更适合大数据量的存储,成本也更低,就是不能让处理器直接读取,需要驱动程序而已。
  虽然这个时候的NAND
FLASH芯片容量很小,价格很高,一片1M容量的芯片光采购价就要300多块钱,但是洪涛并不气馁。他现在不需要很快研究出来这个玩意,还要等USB协议出来,这个东西才能派上用场。所以现在他巴望着NAND
FLASH越贵越好,这样才没有别人也去动心思研发这个东西,自己才有机会领先一次。
  不过这个构思他暂时只是停留在纸面上,并没有给那些苏联专家看,这个东西还是要等王教授回来,然后先给他看看为好。而且现在实验室里满打满算只有7个人了,继续完善那个光电鼠标人手都不富裕,也没功夫再来搞这个存储控制的研发。
  就在洪涛整天琢磨着如何能当一位科学家的时候,好几个月都没露面的周通和林笛居然同时出现在了办公楼里。周通的万通公司已经做完了第二笔生意,这次的总价在110万美元左右,设备全部是积水潭医院采购的,这家医院利用这些设备专门成立了一个烧伤门诊,而万通公司光是差价就赚了八十多万人民币。
  同时周通还和六家医院签订了代采购合同,专门提供一些手术用具和消耗品,每年的采购额在二百万美元左右,万通公司的纯利就有二百多万人民币。这样算下来,万通公司就算一年一笔医疗设备进口的买卖也没做成,周通的收入也在百万以上。而且随着万通公司在京城医疗系统里的名声越来越响,加入这个集体采购的医院只能是越来越多。
  因为这样采购起来,价格更低、质量也有保证,对医院来说也是一件大好事。最主要的还是这个出国考察的机会难得啊,哪位院长、副院长不愿意用公款去美国或者日本转一圈呢,既然都是公家的钱,买谁的不是买啊。再说了,就目前而言,像万通这么专业、这么贴心的医疗进口公司也还真不多,不看僧面看佛面,就冲着周院长的面子,选择万通也是一个明智的决定。
  总得说来,周通这次的创业很成功,不光能赚到钱,还有了一个很被人尊敬的身份。现在不管他走到哪家医院,对方接待的等级最次也得是个副院长,主任都不带玩了。就算是去部里办事,他也能去处长办公室里坐一坐、聊一聊了。而他的那位院长父亲,对他目前的状态也是非常满意,有点浪子回头金不换的意思。
  林笛那个丽声公司没周通发展得这么快,满打满算也刚开业了一个多月,生意倒是接了一笔,是大姨夫那边转过来的一个单位内部多功能厅的改造项目,总价也就不到二十万,用不到太多进口设备,油水不大。而且这个工程还得年底才能干,因为那座楼的装修还没结束,怎么也得等快完工的时候才能进场。
  “这两块料难道以前认识?”人逢喜事精神爽!洪涛还没走到韩雪办公室门口,就已经听到了周通和林笛的笑声。可是他想不出周通怎么会和林笛凑到一起,看样子他们还不是今天偶遇,很熟悉的感觉嘛,怪事儿啊!
  “哎呦,这是什么风儿把两位老总一起吹过来啦?而且这个风还肯定小不了,否则也吹不动我们林总啊!哈哈哈哈……”光自己想是没用的,想破脑袋也想不出答案来。洪涛在门口略微停留了一下,就快步走了进去,同时脸上也绽放出了热情洋溢的笑容,嘴里更是打着招呼,也是很高兴的样子,丝毫看不出有其它的意思。
  “哎!我说洪涛啊,这样就不对了啊,你总不能老拿哥哥我这一身肉开涮啊!我也不想要,可是它们就不走,我也没辙!”林笛还是他原来那身文艺圈的打扮,这玩意一时半会儿改不过来,而且他那个音像公司也没完全不干,目前还在维持着,就是前途不太光明,可是从他的表情上看,丝毫没有愁苦的意思。
  “就是就是,你这张嘴太臭,光得罪人了,还是我们韩总好,进门就一直夸我们俩呢。”周通也跟着林笛一起表示了抗议,顺便还夸了夸韩雪。
  “拍那个马屁没用了啊,想让韩总高兴,就赶紧拿出点儿干货来,想凭着嘴填唬人,做梦吧!你们二位今天这是?……”洪涛很没样子的一屁股坐在了韩雪的办公桌上,一条腿还晃来晃去的,再加上他那一身亚麻裤褂的打扮儿,不仔细看以为一个拉板车的呢。当然了,懂行的人还是能一眼看明白的,先不说他这身衣服做工如何、材质如何,光他手腕子上戴的那块朗琴表,价格也能买辆126P了。
  洪涛现在怎么算也是个亿万富翁了,可是他的很多生活习惯还是上辈子那个都市小市民的作风。比如说他很不愿意穿正装,别说领带皮鞋了,他连西裤都不乐意穿,觉得太板得慌。天热的时候,永远是一身米黄色的亚麻衣裤,外加一双圆口千层底布鞋。天气一凉,他就是牛仔裤配棉布衬衫了,顶多出门再套上一件皮夹克或者裘皮大衣,旅游鞋和短靴是他的标配。
  这还是出门或者见客才有的打扮,要是他自己在办公室的时候,直接就是短裤、拖鞋、棉布小坎肩了,有时候甚至连拖鞋也不穿,就光着脚满屋转,反正他的办公室里也没什么人,整天能有三个人进来就算是热闹的。
  “那肯定是有好事儿啊,这件事儿和我关系不大,主要是林总发财,还是让他和你说吧。”周通比较有个上位男人的样子,短袖衬衫、深色西裤,小皮鞋锃光瓦亮,随身还带着一个小皮包,标准的大买卖人打扮。
  “别别别,这件事儿还得是周总来说,如果没您想着我,我一分钱也挣不到!”林笛听了周通的话,居然还推让了起来。
第616章
缘分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7/43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