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不咳嗽(校对)第18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7/267

  “走,今天我请客,请你们俩吃一顿好的……走啊,我真请客!不信是吧?你们看,我有钱!”总体上讲,帝国目前的政府还算不错,执行力也很强,洪皇帝很满意。心情一好,就容易大手大脚。看到两名护卫不太相信自己真要请客,洪涛把手伸进衣服里面,在裤腰上摸索了半天,掏出两枚金光闪闪的金币。它们的形状已经有点弯曲了,看得两个士兵使劲眨巴眼,都在猜测皇帝把钱藏在哪儿了。
  “别猜啦,我腰带上有个夹层。这叫救命钱,懂不?回去让你们老娘也给你们做一个,别说没用,指不定什么时候就能救你们一命呢。爹有娘有不如自己手里有,至理名言懂不?”洪涛一看两个卫兵总是盯着自己的腰部看,就明白他们在想什么。
  “呦,您二位一看就是稀客啊!我们这儿是金河湾里最大、最好的酒楼,天上飞的、地上跑的、东边的日本菜、西边的大食菜、大秦菜,应有尽有!如果两位是请客,还有雅间。我给您推荐一个稀罕玩意,听说过麒麟没?神兽啊!我们这儿也有,来个烤麒麟肉如何?撒上点辣椒面,嘿,别提多香了!”店小二眼光不错,一眼就从军装上认出了两名卫兵是啥部门的,显得格外热情。皇家海军的工资很高,而陆战队的工资还要高一些,消费能力强,再加上这些陆战队员平时跟着战舰走南闯北的,见识也广,不拿出点真材实料,真蒙不了他们。
  “别扯淡了,还麒麟肉,你们就蒙人吧,陛……必须不能信!”陆战队员们还真是不好蒙,见多识广了,明白的就多。什么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他们是全不信,毕竟跟着皇帝转悠了十多年,啥都见过,唯独就是没见过神兽。按照洪皇帝的说法,世界上就没神兽,为了证明自己的理论,洪皇帝每到一个地方,碰上啥有可能像神兽的动物,都会弄死几只吃掉。他带头吃,谁敢不吃就不许上船。
  “小哥,把你说的麒麟端上来我看看是何物。咱俩打个赌吧,如果我说对了它的出处,就不给你小费了。如果我猜错了,我们三个人一人给你一份,咋样?你可是以一博三,占大便宜了。”小二口中的麒麟到底是什么,洪涛不知道,但是利用这个事儿赌一把的乐趣还是有的。洪涛觉得自己来大宋这么多年,也有点被大宋的文化给入侵了,赌兴越来越大。
  “客观您这口音可真够怪的,我从来都没听过,敢问您老的家乡在何处?尊姓大名?”店小二听完洪涛的话,没说赌也没说不赌,而是问起了洪涛的来历。
  “我的家乡嘛……伊拉克,我叫侯赛因.萨达姆!”洪涛又开始胡说八道了,他现在已经开始怀疑这个店小二,因为就在几秒钟之前,他从店小二眼睛里看到了一种熟悉的光芒。这种眼神以前在监察部的很多人眼睛里都见过,这个店小二来历不简单啊。
  “伊拉克……是大食国吧?麒麟个头太大,拿不上来,客官要是想看,我们这里有麒麟图,我去柜台上取来,请稍后……”听了洪涛的回答,店小二的脸上又多了一层阴霾,但还保持着职业性的微笑,告退去了柜台。
  “你们俩刚才把我的身份暴露给别人了吧?成,你们俩个小子等着,哪天我再当上舰队司令之后,会让你们俩尝遍每片海域的海水是啥滋味,多的能让你们俩写本书!”趁着小二去拿麒麟图的功夫,洪涛从窗口眺望了一下商业码头的景色,然后就发现了一个他很不乐意见到的面孔,慈器穿着便装混在对面茶馆前的人群里。既然他来了,周围肯定布满了监察部内务局或者警察局的特殊人员,这说明自己行踪暴露了。洪涛对自己的化妆术很有信心,所以让自己暴露的肯定是这两个卫兵,慈器就是他们去帮自己买衣服头巾时叫来的。
  “陛下,这是您自己定的规矩,我们只不过是在执行……”两个卫兵不敢大意,他们深信只要再发生战争,这位皇帝肯定有办法再当上海军司令的。而且这位皇帝记性很好,尤其是记仇。
  “我现在给你们俩一个将功赎罪的机会,就看你们能不能抓住了……”洪涛不想等那么久才报仇,他要现世报。
  “……您点菜吧,我们请客!”两名卫兵对视了一下,就明白这个机会是啥了,抠门皇帝又要蹭饭!
  “嘿嘿嘿……这多不好意思,本来是应该我请你们的……”蹭饭还得要脸。
  “是我们强烈要求的,请陛下务必给我们一次机会!”两名卫兵很坚持。
  “那好吧,我先看看这个麒麟是啥……得,小二啊,你今天挣不到我的小费了。这是河马,非洲大陆上很多,你们这个是来自开普敦海外领的吧?”洪皇帝盛情难却,勉强答应了卫兵替自己付账的请求,然后接过小二递过来的一副图画,只看了一眼,就把小二的小费给看没了。
  “陛下圣明,如果知道是您来了,我都不敢和您打这个赌,白白没了小费……”店小二笑得很贱。
  “……你怎么知道我的身份!”洪涛一愣,把目光又看向了两名卫兵,他们通知慈器也就算了,怎么连店小二都告诉呢!
  “陛下别怪他们俩,是您脖子上的身份证露出来了……”店小二没有去难为两名卫兵,马上解答了洪涛的疑问。
  “……别声张,也别笑得那么没品,去给我弄一份儿烤麒麟肉,再来点小菜,一壶大食葡萄酒,他们倆付账!”洪涛这才意识到是自己大意了,刚才喝茶的时候把头巾撩开一半,不小心露出了脖子根。看来这位店小二在监察部的级别还不低呢,能通过身份证下面一行密码就读出别人的身份,都是受过特殊训练的人。
第三十二章
听墙根
  别看洪涛上山打过棕熊、下海捉过蛟鲨,但还真没吃过河马肉。这玩意在后世是保护动物,成群结队的生活在非洲的河流和沼泽里,捕杀不太容易,也没什么经济价值,很少有人会花钱去杀河马玩。上上辈子去非洲,狮子、羚羊、角马、斑马都打过,就是没打过河马。
  河马肉啥味道呢?没啥味道,和烤鳄鱼肉差不多,别看河马满身肥膘的德性,它的肉倒是挺细腻的,肥瘦适中。只是这些经过长途运输的河马肉都腌制过,香料和盐没少放,很难吃出原有的味道。
  坐在窗边,吃着可口的菜肴、喝着凉丝丝的葡萄酒、吹着金河上略带咸味的海风、居高临下看着商业码头上的人来人往,很有点闹中取静的感觉。洪涛又加上了一条,饭后一支烟、赛过活神仙!吃饱了肚子,喝口茶再嘬一根,口腔里有了油脂,烟草的辛辣味会被消减很多,剩下的味道就更香醇了。
  一手端着茶杯、一手拿着雪茄、眼睛看着窗外、嘴里哼哼着谁也听不懂的曲调,洪涛全身上下就没一个闲地方,连脚都打着拍子。看到皇帝这幅德行,两名卫兵就轻松多了,用幅度很小的手势背着洪涛向楼下打着手势,估计是在向慈器汇报楼上的情况,让他放心。
  “来来来……翁总管,您先请、您请……”金河湾就这么大点地方,想不碰见熟人都难,就在洪涛全身心放松,沉浸在自己的状态里时,唯一闲着的耳朵突然支楞了起来。身后的雅间门口新来了一拨客人,正在互相寒暄着,其中一个人的称呼有点耳熟。
  “金老板,咱们这边不兴叫总管,直呼名号即可,或者按照帝国的习惯叫我经理吧。”果然是熟人,不是太熟,但洪涛大概知道是谁。说话这位是化工集团里的一个经理,翁家人,具体是啥亲戚自己也搞不清楚,他们圈套圈的关系太复杂,没兴趣打听。
  “对对对,翁经理、翁经理,我听海峡公司里的同行也是这么称呼的,这么叫体面、大气、有身份!”其他两个人的声音洪涛听不出来是谁,但是可以确定,他们应该是南宋海商,不像金河国人,因为口音不对。除非是刚从大陆上移民过来的人,可是以商人身份移民的名额几乎没有。
  翁家人基本都在化工集团里任职,这倒不是她们故意要垄断一个行业,而是历史遗留问题。金河湾初建时,劳动力严重不足,男人们都出海捕鲸、砍伐树木建房子去了,留下来熬制鲸油的大多都是妇人,而且以翁家妇人最多,因为她们家的男丁非常少,成年的几乎全死光了,出头露面的全是妇女。后来洪涛搞来了石油,需要分馏,干脆也交给了翁家这些熬鲸油的妇女,不为别的,就因为她们把这行做熟了。
  慢慢随着金河湾化工产业越来越大,翁家就实际上控制了这个行业,手艺好的老师傅全是她们家的人,再加上这个行业危险性、毒害性很大,一般人想插进去也不现实。那些经验、窍门、数据都是翁家两三代人拼死拼活换来的,传授不传授给外人,得人家自己说了算,洪涛去了都得好好商量,命令是没用的。
  当然了,翁家并没因为自己实际掌握了化工集团而自我膨胀,其实在金河湾这些元老大家族里,翁家是最低调、最不显山露水的一家人,同时她们对洪涛也最感恩戴德的一家人。每次洪涛主张什么,她们都不带过多询问的,更不用等皇帝上门来打招呼,只要家里的老太太一点头,立马全体同意,让投票投票、让举手举手,绝无二话。
  翁家现存的几位老太太都拿洪涛当干儿子加恩人看待,如果没有洪涛的出现,她们家族这一支很可能就断了香火,就算她们和泊家、黄家、布家、欧家都沾亲带故也一样。当时的疍家人全是以家庭为单位生产生活,家里没了男人,就等于没了劳动力,谁家都吃了这顿没下顿,全指望别人接济是不可能的。
  富在深山有远亲、穷在闹市无人问。
  古人云的很有道理,自打翁家成了化工集团的管理层,家里很多女人都成了政府官员,至少也是个国企管理人员,前来投奔她们的远亲就越来越多了。吃尽了家族人丁凋落的苦,翁家有点饥不择食,只要是姓瓮,愿意认祖归宗的,她们全接纳。不光当保人,还帮着安排工作,别的部门没法塞,就往化工集团里塞。
  对于翁家这种举动,洪涛以前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愿意和这些孤儿寡母太较真儿,只要不影响正常生产、不违反帝国法律、不在集团里明目张胆的搞家族那一套就成。
  这个翁小乙就是被荣翁翁从海上招来的疍家人,来的时候就哥俩和一个瞎眼老妈,全是光棍儿。不过他命好、嘴甜又姓瓮,没多久就娶了翁家一位寡妇,算是翁家男人里比较核心的人员之一,在化工集团里专门管理后勤运输,负责把石油从文莱港运回来,再把化工集团产生的废料用船运出去。
  由于工作原因,洪涛和他接触过几次,人还可以,踏实肯干,这些年风里来雨里去的,在后勤原料供应上从来没耽误过生产。让洪涛最满意的就是他严格遵守帝国的法律,从来不因为偷懒而把那些有毒有害的化工废料随便乱扔,都是装进木桶之后,用船送到民都洛岛附近的废料堆集场去。
  他和大宋海商有交往,洪涛一开始并不在意,很正常嘛,常年在大海上跑来跑去运货,难免在什么地方碰上几个谈得来的朋友,更何况他本身就是管后勤工作的,交往的人员复杂一些没什么可大惊小怪的。不管是海商请客还是翁小乙做东,生意人互相吃吃喝喝,洪涛并不禁止。
  可是洪涛的好奇心很重,戒心更强,很难完全相信别人。现在自己的座位正好靠着雅间,于是这位帝国皇帝就干起了听墙角的活儿,把身体尽量向后靠,贴着雅间的雕花隔断,从木板缝里努力分辨着里面断断续续穿出来的说话声。听着听着,洪涛的耳朵就越支楞越长了,连雪茄烟都忘了往嘴里塞,就拿在手中任它慢慢熄灭。
  “陛下!陛下!您干嘛呢?”洪涛这种姿势和神态,很快就引起了两名卫兵的注意。
  他们真是服了这位皇帝了,听墙根这么高端大气上档次的事儿都亲自去做,真是和人民打成了一片。如果要是放在金河城里,皇帝爱听谁家就听谁家,哪怕人家家里正在牵手,卫兵也不会去招这个讨厌。可是这里不一样啊,这是商业区,对外开放的地方,到处都是外国人,这要是被别人看见,引起什么误会,再把皇帝身份露了,得多没面子啊!不光是洪涛没面子,他们这些国人也跟着没面子。这种事要传出去不成了笑话了嘛!一个国家的皇帝喜欢听墙根!传着传着保不齐就变成洪皇帝喜欢拔寡妇墙头了。但这种事还不能明着批评皇帝,只能是侧面提醒一下。
  “你们俩先下去等我,下楼的时候把刚才那个小二叫过来……别忘了结账啊!”洪涛正听得认真,让两个卫兵一打岔,好几个关键词儿没听见,很是气恼。不过卫兵说得也在理,自己这身打扮本来就招眼,再贴在隔断墙上歪着脑袋偷听,显然不合适。不过他还不想放弃,这件事儿必须听明白,否则后患无穷。
  “那您自己……”两名卫兵有点不想下楼,按照规定,他们是不能离开皇帝身边的。
  “我随后就下去,我保证!”洪涛知道他们的难处,也不想为难他们。
  “客官,您还要点什么?嘿嘿……陛下,不是在下故意调笑您,是我们有纪律……”两名卫兵一步三回头的走了,小二钻了过来,嘴里还吆喝着他们的工作用语,直到贴近了桌边,才小声的向洪涛解释。
  “我知道,你执行得很好,我记下了。现在我问你一件事儿,这座酒楼是内务局的产业吧?”洪涛简单的夸了小二一句,止住了他的废话,然后以同样低的声调向他提问。
  “……是……”小二有点慌,他不明白这位皇帝又抓到什么把柄了。
  “内务局的产业,应该有偷听设备吧?”洪涛接着问。
  “……陛下是要检查检查?”小二有点明白了,皇帝不是要找自己麻烦,而是在检查工作。
  “带我去,马上!如果你没有权利,就下楼去请示你们局长,他就在马路对面的茶馆里坐着呢。”洪涛没解释,直接下了命令。
  “那您跟我来……”小二挺痛快,没用什么规则不规则的搪塞,他估计也知道慈器在对面坐着,都坐了快一个时辰了。至于说请示上级的事儿,还是先执行皇帝的命令然后再去请示吧,从洪涛的表情和说话语气中,他听出来了,皇帝有点着急。
第三十三章
是法律错了吗?
  这座酒楼的雅间二楼三楼都有,每间雅间里都布置有铜管收音器,而且不止一个。为了能更有效的偷听别人谈话,这种简易的拾音设备会布置在房间的每个角落,尽量做到无死角。内务局的情报人员只需要坐在一间特殊的屋子里,按照编号在铜管另一头仔细听,大致上就能听到雅间里的谈话声。
  当然了,如果你要是咬耳朵,那还是听不见,毕竟条件太原始,能做到这一步慈器已经很努力了。这玩意并不违反帝国法律,因为这里是开放区域,这种设备主要是针对外国人设置的。至于说还有帝国居民和官员来这里用餐,按照帝国法律,想要监听帝国官员,必须有监察部的特殊文件批准,如果没有这么做就是违法的,至少在明面上是。帝国政府也没授权过监察部干这种事儿,反正洪涛不记得批示过这种法案。
  这间特殊的房间并不在酒楼内部,小二带着洪涛从厨房穿到了酒楼后面,进入了院子里的一间房子。这里有三个杂役打扮的人,也都是内务局的工作人员,他们见到洪涛时有点迷惑,但是听了小二的耳语,立马就带着皇帝进了里屋,然后打开一扇门。原来这里是酒楼一楼的后墙,只不过是夹壁墙,外人不通过仔细的计算是看不出来的。
  夹壁墙里空间不大,靠墙是一溜很窄的桌子,每张桌子上面的墙上都伸出来一个包裹着棉布的铜管,终端是个椭圆形的小口。有几个人正在把这个小口套在耳朵上,一边听,一边在桌面的纸上记着什么。
  “嘘……告诉我三楼东南角雅间的听筒在哪儿,其余的事情就不用管了。”进门的时候,洪涛已经把头巾摘掉了,看到皇帝那张狰狞的脸,几名监听人员都被惊到了,马上都站了起来准备行礼。洪涛赶紧把手指举在嘴边,这种管子能听见对方谈话,同样,如果这边声音大了,那边也有可能觉察出来。
  “陛下,这个雅间里是帝国官员,按照规定,我们是不能监听的,除非有局长和部长的授权。”带洪涛进来的那个杂役指了指靠里面的一个铜管,它前面的桌上并没有人,管子口也用布塞上了。
  “我一会儿就给你补手续,你们都先出去吧。”慈器来了,一进门就清了场。
  “陛下,您这是要检查工作还是……”当所有监听人员都出了夹壁墙,慈器关上房门,提了一个和店小二一样的问题。
  “我怀疑翁小乙勾搭我媳妇,能不能听听?你就不用打听是哪位媳妇了吧!”洪涛给出一个很不要脸的答案。
  “啊!……好好好!您听吧,我不记录,也不上报……”慈器觉得皇帝在自己心目中的形象又高大了许多,能不要脸到这个份儿上,值得自己认真总结和学习。
  “慈禧走的时候和我说了,但愿你能不让他失望,也别让我失望。这种事我就不听了,听了生气,你帮我听,重要的地方记录下来。不过这份东西不许有备份,我看过之后,如果有必要,会直接拿给总理看。如果没必要,就地销毁,这样做不为难你吧?”洪涛并不确定翁小乙和那两个大宋海商在聊什么事情,也不想把这件事儿搞大,更不想由自己决断结果,能按照规矩走还是按照规矩的好。
  “不为难,我后补一份监听许可,让伊部长签字就成……那我先记录!”慈器一边说,一边坐到了小桌前,把铜管上的塞子拔掉,套在耳朵上,歪着头一边听一边在纸上写。
  雅间里这顿饭吃的时候可真不短,慈器足足写了六张纸,而且越写脸越黑,鼻子尖上直出汗。他不是写累了,也不是听烦了,而是意识到皇帝看到这份东西之后会是个什么结果,搞不好就得弄出帝国第一大案来。
  按照洪涛六亲不认的劲头儿,翁家这次恐怕是要倒霉了,政府官员、尤其是负责保密工作的单位搞不好也得跟着倒霉。如果此时洪涛不在身边,他都有心把这份监听记录秘密销毁掉。他既不想帝国政局因此而产生什么大震动,也不想洪涛因此而大开杀戒得罪太多人。虽然洪皇帝在帝国里是半神一般的存在,但如果老这么干,档着别人的财路和官路,很快他这个半神也得变成人见人烦的衰神。
  “陛下……能不能让翁小乙直接消失,我来想办法……大宋海商我也顺着挖出来,有多少挖多少,一个都不留!”看着皇帝把监听记录翻到了最后一页,慈器终于忍不住要进言了。慈禧走的时候吩咐他要保护好皇帝一家,他觉得让皇帝少得罪点人也应该算是一种保护。
  “哦?你觉得这件事儿就到此为止比较好?”洪涛把手中的记录合上,脸上既没有愤怒也没有为难的神色,对慈器的建议不置可否,把问题重新扔还给了慈器。
  “帝国目前很稳定,属下觉得没必要为此牵扯太多人。翁家陛下也应该清楚,并不是见钱眼开、不知轻重的人,翁小乙这厮没准只是自己被猪油蒙了心。把他弄掉,再把那几个海商也一并找到,对帝国政局更好些。”慈器也豁出去了,鉴于洪涛一向不喜欢因言定罪,他还是敢于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
  “没看出来,你倒是个顾全大局的人。”洪涛还是没说自己的看法,这句话不知道是真心表扬还是挖苦。
  “我……”越是这样,慈器心里越没底,风平浪静只是表象,说不定这位皇帝心里已经开始行动了,涉及的面没准比自己想的还大。
  “别紧张,我宁愿自己错了,也打算相信你一次。这件事儿我暂时不追究,也不会公开,但你要冒很大风险去帮我做件事儿,是违反帝国法律的事。一旦被别人发现,我也保不住你,一切罪责都要你自己扛,搞不好连开普敦都去不了,你愿意吗?”洪涛把手中的监听记录拍了拍,递给了慈器。
  “……我愿意!陛下,我有一个疑问,现在问成吗?”慈器咧了咧嘴,伸手接过记录,就像接过了一张死亡判决。洪涛的这个反映真的很出乎他意料之外,他也大概明白洪涛打算让他做什么,只是有点想不通。
  “问吧。”
  “陛下和我,都是为了帝国稳定,并没有私心,可为什么会犯法的倒是我们了?您那个……”慈器有点委屈,但最后一句话还是没敢说出来,那是皇帝的逆鳞,谁摸谁就得小心手,在这个问题上,皇帝和疯狗一样,逮着谁就咬谁,真往死里咬。
  “你想说我制定的规则有错是吧!你小子胆子是越来越大了啊!”洪涛向前走了一步,小眼睛眯缝的都快看不见了,歪着嘴狞笑着逼近了慈器。
  “……陛下吃的是烤麒麟肉吧,那玩意是骗人的,要不我去把饭费给您要回来……”慈器想往后退,可惜后面有椅子挡着,只能硬挺着身体,眼睁睁看着洪皇帝把那张脸贴近,鼻子尖都快碰上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7/26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