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不咳嗽(校对)第25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0/267

  “现在就进行谈判是不是太早了,我们还没能真正控制住大宋。”去和金河帝国谈判,让对方停止进攻大宋,停止向海峡公司国的支援,这是文南早就知道的既定措施。可他没想到会这么快实施,按照原来的计划,这一步迈出的时间要靠后一些。
  “你不是担心人手不够用嘛,确实,还真不够用。即便我们带来的五百基层干部全都能胜任新职位,当地官员也不强烈反对,依旧还有很大的人员缺口。下午我和丁大全聊了聊,你知道我们得弄多少人才勉强够用吗?得把五百后面加一个零!就算我把墨西卡王国的人才全抽光了,也凑不出这么多识字、有管理才能的人来。天知道大宋为什么弄了这么多的官职,难道养他们朝廷不用花钱吗?”洪涛说着说着又开始跑题了,他虽然认为大宋朝廷在中国历史的各朝各代里是理念最先进的一个,但真要身处其中,照样是牢骚满腹。
  “不养他们,钱会花的更多……”文南此时倒像一位哲人了,用最简短的语句道出了最朴实的真相。
  “好吧,你说的对,这就是现状。我暂时也得先养着他们,不过我的为人你知道,让我花钱花的心肝疼的人,最终肯定不会有什么好果子吃的。我现在就可以告诉你,他们的结局会很惨!你以为我没人可以统治大宋,那些还关在大殿里咒骂你我的忠臣们其实也是这么想的,他们就是在利用咱们的弱点想伺机占便宜呢。先把我们臭骂一顿,站在道德制高点上,表现出他们的刚正不阿,然后再在咱们俩的再三请求下,获得他们想得到的权利,勉为其难的继续当他们的高官,美其名曰为国为民舍弃个人荣辱。我就艹他们八辈祖宗!坑我的人,我顶多让他们十倍偿还,但打算把我当傻子耍着玩的人,你觉得我会饶得了他们?所以我劝你也死了这条心吧,这些人大部分我都不会用的,不管是文坛领袖还是士林领袖,我让他们说太阳是方的,他们必须说,否则我就当着全临安人的面找人奸杀了他们家族里的每一位女人。但是他们别想进入我的政府,连打扫庭院都不用他们,别以为大宋缺了他们就得亡国,你看我给你变一批天兵天将出来的。”洪涛海螺没少吃,酒也没少喝,再加上这一天多时间总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里,情绪非常不稳定,说着说着就急眼了。
  “……你不会是打算从金河帝国搬救兵吧!”洪涛一旦进入这种状态,谁也不用劝了,越劝结果越糟糕。本来不想杀人,你多劝一句,他立马就能枪毙两个宰相让你看看。熟知洪涛脾气的文南一句好话也没敢帮那些忠臣们讲,而是把话题带到别处。
  “不从帝国找人,我上哪儿去找那么多有管理才能、又有坚定信念的基层官员?海峡公司的商人集团可以借势,但不能完全依靠他们,因为我付不起太多代价。没有足够的利益交换,你真以为我这张脸好用?关键时刻还得靠我儿子和我那些学生,不管他们同意不同意我的做法,至少不会整天琢磨着如何争权夺利,多少也能干点实事。而且他们是最能理解我意图的一群人,放着这样的好帮手不用,你我岂不是傻子?”洪涛终于摊出了他的一张底牌。
  帝国政府已经不是十年前那个到处捉襟见肘、总共没几个人的袖珍小政府了。自打洪涛退位之后,帝国政府的扩张非常迅,官员数量也急剧增长,再加上这二十多年来不断加大的教育投入,有能力充当基层官员的人口基数非常大。就算本土一下子拿不出几千人,从开普敦、卡兰巴、马六甲、文莱这些海外殖民地抽调,也应该能满足大宋的第一步需求。
第二十二章
毒计
  “怪不得你这次回来信心满满的,好像大宋唾手可得,合算你是打着自己儿子的算盘。这倒也是,要是能从帝国政府借调过来一批军政官员,哪怕是没有什么经验的年轻人,这些大宋官员还真不一定能斗得过这些小崽子。他们都和你一样,个个心狠手辣,我真替吴潜他们悲哀啊……不过有一个问题你想过没有,这些帝国官员里会不会掺杂着很多监察部的人员,难不成我们以后还要对他们再进行一次清洗?”文南终于是松了一口气,如果洪涛能从金河帝国调来人手,那统治大宋还真不是太难的事情了。但是另一个问题又摆在了面前,假如基层官员都由金河帝国官员担任,那大宋以后该听谁的?文南不认为洪涛能完全控制住这些年轻人,尤其是帝国监察部那个怪胎。
  “我回来可不是霸占大宋的,你应该也不是吧?咱俩和老罗之所以不远万里跑回来,把自己的王国都舍了,不就是想让大宋百姓别遭受太大的罪嘛。至于说以后大宋是姓当爹的洪还是当儿子的洪,有区别吗?只要这个国家能延续、人民能幸福,我不介意把它与金河帝国并在一起。你看啊,大宋与金河帝国离得太近了,这么小的一片区域,绝对容不下两只猛虎。如果咱们强行阻止这种融合,最终的结果很可能还是一场大战,这两个国家会为了资源、商路和国家未来的命运拼死相搏。何必呢?有这些力气,不如大家多商量商量,各退一步,然后组成一个类似春天联盟的联邦政府,内部争斗用其它方式协商,合起伙来去抢外人的财富。印度半岛、阿拉伯半岛、中亚地区、非洲北部,还有我女婿发现的大洋洲,这么多地方都能扩张,干嘛非得窝里斗啊。在我的有生之年里,我打算促成这次融合,不管以后这个庞大的帝国是叫金河帝国还是大宋帝国,我都要和我儿子做一笔交易,由我们父子俩把它亲手建立起来。而且老文啊,你趴在地图上看看,大宋在北面、西面和东面,还有很多大汉民族的故土没拿回来呢。咱们俩有时间、有精力的话,不如多去想想如何把这些地方重新归于大宋版图之内,不光要抢回来,还得想办法治理好,避免以后再因为各种原因重新分裂出去,这个工作可一点不比统治大宋容易啊。你我都是五十多快六十的人了,顶多还有十年时间可以完成这个任务,你说呢?”
  这回洪涛算是和文南彻底坦白了,他的心远远不在大宋本身上。这次回来,他是要利用自己所剩不多的时间,把世界未来的格局理清楚,也算是替洪家的后代铺平一条相对容易的路。
  如果能完成自己的构想,那这个世界以后就分成了三四个主体势力,它们会平衡整个世界,相对稳定。一块就是亚洲的霸主大宋,一块是美洲的春天联盟,一块是欧洲的基督教国家,还一块就是夹在欧洲和亚洲之间的穆斯林国家。非洲北部、南美洲、大洋洲,则会被这些势力瓜分掉,至于说谁多吃、谁少吃,那就要看各自的牙口和胃口了。
  这三四个势力采取的政体都不太一样,这也符合洪涛的理想,他就是想看看最终什么样的政体最合适。当然了,他也知道自己基本没有看到结果的可能了,但没关系,如果天上真的有神,让自己的后代帮自己看着,等有了结果,把它烧给自己也成。反正自己不能白来一趟,秉承走到哪儿就搅合到哪儿的宗旨,这一趟算是搅合足了,够本了。
  这番恢复大汉疆域之类的口号,就属于洪涛的即兴发挥了。文南这种接受过大宋传统教育的士人,不管怎么改变,骨子里是变不了的。他们对这种口号非常热衷,好像只有恢复了大汉当初的疆域,才算真正完成了历史使命一样,这也是他们毕生的最高追求。
  “……学生很惭愧,如果不是老师提醒,都忘了原本的志向。不管南还能活多久,我这身皮囊就交给老师了,哪怕老师杀得血流漂杵,学生也决不再拦着,还得帮老师装子弹。只要有恢复我大汉疆域的那一天,哪怕只让我看一眼,我这辈子就没白活!请老师受学生一拜……”要不说好人就不能和洪涛这种人混在一起呢,他们分分钟都会被骗得迷失了自我。洪涛这一番话,直接把文南说得掉了泪,真是说到他的心坎里去了。原本两个人早就不以师生相见了,但现在文南觉得洪涛还是仰着头看比较合适,不光称呼改了,礼节也得改,先给老师鞠一躬再说吧。
  “这次真信我了?不再疑神疑鬼了?”洪涛真想乐,但真不能乐。玩人也没有这么玩的,就算关系再好,来这么一次,人家也得和自己掰了。而且洪涛也不打算纯耍弄着文南玩,恢复大汉疆域并不是太难,只要金河帝国答应了自己的条件,过不了五年,辽东地区就得回归大宋,什么高句丽,搞不好连朝鲜半岛都得改姓洪了。至于说西北地区,还得缓一缓,因为那边是纯内陆,自己的海军发不上力,想要有效统治那些遥远的地区,交通问题必须先解决。
  “学生不敢和老师妄言……”文南又站起来给洪涛施了一礼。
  “那好,现在我给你出个考题,你答上来了,我就相信,答不上来,就说明你在骗我。”洪涛这次可不打算再轻描淡写的放过文南了,以后也没有太多这种机会可以改变他,抓住这一次就得玩了命的利用。
  “只要是学生能力所及……”文南不知道洪涛要出什么考题,生怕是自己不会的。这位皇帝的肚子里是杂货铺,天知道他要问什么。
  “你放心,我出的题绝对都在你的能力范围之内,不会故意为难你。听好啊,你现在就帮我想想,我该用什么样的借口来扣留这些大臣,不让他们中的大部分人与外界接触。就算接触,他们也不敢胡说八道,弄不好还得死一部分,这些都不能引起外界的猜疑。”文南最不愿意多杀人,尤其是面对大宋士人的时候。现在洪涛就要让他改一改这个毛病,突破了这道思想上的禁锢,他才能真的成为一个大帝国的相才,否则还是个当外交官的命。
  “……这个嘛……”文南果然又开始犹豫了,他不是想不出来,就是不愿意去想。
  “……”洪涛一看文南这个德性,也开始翻楞眼撇嘴,脸上的神态要多不屑有多不屑。
  “弑君!”文南的脸上都出汗,估计心里的斗争已经到了白热化程度,憋了好几分钟,终于从嘴里吐出两个字儿。
  “什么玩意?弑君?谁弑君了?理宗皇帝可不能死,他死了那大宋不就乱套啦!”洪涛和文南就隔着石桌对面而坐,这两个字听得很清楚,所以也很失望。这都是什么破主意啊,杀了理宗皇帝不就更乱套了,难道说自己看错人了?文南实际上真的不是个合格的政客?
  “不是杀了官家,而是说有人要谋害官家。贾似道不是说枪炮声还有城门倒塌都是烟花爆炸所致嘛,那正好,就说有人利用这批烟花打算对官家行刺,而且这些人和海峡公司国有牵连。现在是战时,私通敌国就是大罪,如果再加上一个弑君的罪名,灭门抄家都是恩典。这种罪名很好找,据我所知,大部分朝臣的家中都和南方港口的商人有联系,不光是入股,有些还派了家里人去直接参与海商贸易,一抓一个准。扣上这个罪名之后,谁也不能为其开脱,谁开脱谁就是同党。百姓们对这种人也会恨之入骨,不管他之前有过多大功绩,沾上这个罪名,一生的清誉就算毁了……”文南刚开始说的时候还挺流利,但是说着说着就觉得有点太无耻了,一张脸涨得通红,连耳根子都红了。这番话等于是摧毁了他一生所坚持的理念,从思想方面讲,等于是自杀了一次。
  “你放心,我不会用你的办法去乱杀无辜,那些忠贞之人虽然是咱们统治大宋的绊脚石,但我对他们的个人品质持赞同态度,只要他们不是太碍我的事儿,哪怕他们面对面的啐我一脸吐沫,我也会一笑而过的。最终他们里面的一部分人会进入议会,一部分人会进入学术研究机构,还有一部分人干脆回家当个富家翁算了,好好过日子吧。怎么样,我这个处理办法你可满意否?”洪涛也不想继续在精神上折磨文南了,为了让他减低负罪感,干脆自己也让了一大步,给出了文南最想要的保证。
  “唉……学生又上了老师的当了,当年我在海上碰到老师的船时就应该自沉,也省去了这些麻烦……”文南现在有点琢磨过味儿来了,可惜自己的道德底线已经被打破了,再往回缩也于事无补。洪涛为什么这么做他也明白,还能说什么呢,一切尽在酒中吧,把自己喝醉了好歹能舒服一会儿,跟着这位皇帝混,真是痛并快乐着。
第二十三章
人心
  文南是借酒浇愁,很快就出溜到桌子底下去了,洪涛也想醉,但真不能,还有一大堆屁事等着自己拿主意。文南出的这个主意真是太狠了,简直就是一把无敌的利剑,指向谁谁完蛋,连替自己辩解的机会都没有。
  叛国罪啊,放到任何一个年代里,这玩意都是说不清道不明的,甚至连证据都不用公示,只要搭上一点边,这个人就算彻底完了,从肉体到精神全面摧毁。就算最终侥幸活了下来,也没人再敢相信这个人了,说不定还走不到城门口,就会被那些觉得受欺骗的百姓打死。
  所以说千万别小瞧好人,好人之所以斗不过坏人,不是他们的脑子笨,只是他们的道德底线高,很多招数本身不乐意用。一旦他们把这层束缚突破了,那就比坏人还坏人,因为他们更了解好人都怕什么。贾似道、丁大全之流想出来的办法和文南一比,高下立判,前者是常规武器级别的,后者直接就是核武器了。
  让陆战队员把喝醉的文南扶走,洪涛又把贾似道和丁大全叫了过来,拿出皇帝的派头,赐他们与自己同桌吃饭喝酒,把这两个家伙感激得就差趴地上叫爹了。当然了,洪涛也不会天真的认为他们是想叫爹,一旦自己让他们觉得性命无忧了,他们马上就得当自己的爹。
  “我这个办法可行否?”解决掉了最后一只螃蟹,洪涛擦了擦手,点上一根雪茄,把文南出的主意复述给两个人听,只不过这个办法现在成了自己的原创,与文南无关。
  “陛下此法一出,朝中再无麻烦可言,可谓一劳永逸。”贾似道张着嘴愣了好几秒钟,才从惊愕中反应了过来。这个办法太尼玛恶毒了,不光能顺便杀戮朝中大臣,连刨祖坟都不在话下了。而且还没人敢拦着,百姓们还得拍手叫好。他现在恨自己这个猪脑子,为啥就没提前想出这么一个办法来呢?却让洪皇帝给想出来了,这不是等于说自己没尽心尽力嘛。
  “臣也这么认为陛下此法一出,大宋亡亦臣家中有个小册子,上面记载了朝中大臣们与海贼的交往细节,用此来定他们的罪,他们必将无话可说,臣斗胆恳请陛下把此事交予臣来经办。”丁大全这次反应比上次快多了,已经被贾似道高明了一次,现在如果再不发力,自己的作用可就太小了,洪皇帝不是说了,他不养没用的人。
  “很好,这件事儿就交给丁大人去办,不过处置谁不处置谁,都要由我来决定,你可不许私下做手脚哦?”洪涛就喜欢看着贾似道和丁大全为了这点肉骨头互相撕咬的样子,如果他们俩不争斗了,把全部精力都用在自己身上,那可就坏菜了。
  “臣不敢!”丁大全很得意,这件差事一拿到手,自己就是手握生杀大权的钦差了,虽然不是想除掉谁就除掉谁,至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自己算是真的安全了。以后的事嘛,以后再说呗,现在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
  “贾大人也别闲着,丁大人在宫内清理,贾大人不妨去临安城中辩一辩忠奸。我觉得敢于行刺官家的人,肯定不止在宫中有,他们应该还会有接应,比如说临安城的驻军里面啊、各级衙门里啊。这些人留着也是祸害,一定要铲除,然后换上忠于朝廷的官员,你说呢?”丁大全想一枝独秀,洪涛必然不答应。这两个人谁也不能超过谁太多,所以还得给贾似道派点任务,让他也有点成就感。
  “陛下所言极是!下官确实疏忽了。请陛下放心,下官连夜就带人去捉拿这些勾结匪类之辈,势必要还临安百姓一个朗朗乾坤!”贾似道一听这里还有自己一份儿,眼珠子都红了。丁大全刚刚压了自己一头,多亏洪皇帝英明,还想着自己,把这么大一个功劳分给了自己,这时候再不表表忠心就太不识抬举了。站着说已不足以表达自己的忠诚,此时跪地行大礼才更符合气氛。
  “同样,我也得给你一个警告,不许扰民,更不能搞得怨声载道,我需要的是一个稳定的临安城和一个稳定的朝堂。如果你们俩谁坏了我的事儿,我可不会给第二次机会。我是个赏罚分明的人,功必奖过必罚,希望两位大人不要让我失望。”权利分配完成了,洪涛还得敲打敲打这两块料,免得他们认不清形势,送了他们的性命是坏了自己的计划才是大事。
  这次洪涛没再给丁大全和贾似道增加配备陆战队员,而是让他们自己去想办法,在被俘的御林军中发展可用的军事力量。这几千人不能总关着,也不能全杀了,必须得利用起来,让他们成为控制皇宫、控制大宋的助力。至于说丁大全和贾似道有没有这个能力,洪涛还是充分信任的。大多数人都是墙头草,只要有了榜样,就会跟风。御林军也一样,虽然他们都是良家子弟出身,有了丁大全和贾似道这么两个大榜样引导着,总会出来一些识时务者。
  一夜无语,从第二天开始,丁大全和贾似道就和上了弦一样忙活开了。这两个人其实很有领导才能,他们利用手中有限的几个心腹官员分头再去影响更多人,从御林军到宫中的宫女太监,不到一天时间,就建立起来两支很有执行力的队伍。而后就开始按照事先的计划,对临安城和皇宫进行一次大范围的清洗。
  每位朝臣、每个军将都要过堂,识时务、选边站、选对了的,马上写下悔过状,还得揭发三位同僚之后,才可以算作戴罪立功之人放出宫,由一两位印第安基层干部陪着,该去干嘛干嘛,对宫中发生的事情只字不许提。
  不识时务、看不清形势、也不打算选边站队的,大刑伺候。然后照样要写认罪书,照样要揭发至少三位同僚的所谓勾结海匪、弑君谋逆的事实,然后由专人看押在几个大殿里。这些人就在宫中办公,把该由他们担负的工作全拿起来,一点不许耽误。
  剩下的就是坚决不从、死了心要和洪皇帝作对、没有一点妥协可能的人。这些人连刑罚都不用了,他们就是隐藏在大宋朝廷里的那些奸贼,所有谋逆证据都会一条条的指向他们。然后贾似道和丁大全就会伙同属下,全力编造一个说得通的故事,把这些人全都编进去,只等洪皇帝拍板之后,这些谋逆之臣就会被按照大宋律法,该问斩的问斩、该抄家的抄家、该灭族的灭族。宋代不杀士大夫是有条件,那就是你别谋反,摊上这个罪名了,宋代法律一点不比明清法律宽容。
  “陛下请看,在你的四百多位朝廷大臣里,只有七位没有昧着良心写下认罪书,而且三品以上的官员一个都没有。现在他们大多数人都和平时一样回到各自的岗位去安心工作了,就好像没发生过这件事儿一样。具体有多少位在离开皇宫时问过陛下你的情况,我没记录,但绝对不超过三十人。不知道你看完这些认罪书和揭发信之后,会有什么感想。这个国家你治理得确实够好吗?你在大家眼中确实配得上这个皇帝吗?”三天之后,审讯工作全部完成了,洪涛拿着名册来到了理宗皇帝的临时寝宫,这里只有贾贵妃和公主两个人陪着他,周围都是陆战队员,吃饭喝水睡觉都没人伺候。唯一能接近他们三个的人,就是三名慈禧派来的燕子。
第二十四章
人性
  “赵家江山毁亦……事已至此,你还来故意羞辱与我,是何目的。是不是需要我的命来为你登基做垫脚石了?好吧,索性拿去,只求你放过她们母女,她们只是女人,不会对你的江山有威胁,可否?”经过这几天的耳濡目染,理宗皇帝的精神已经被完全击溃了。他也不相信洪涛还会继续留着他和他的家族,历史上从来没有这个先例,他也不想当陈后主。
  “陛下,没人要取代您的皇位,也没人要杀戮皇族。洪兄和我只是觉得大宋还能变得更好,但是通过正常手段,我们拿不到大宋的控制权,只能出此下策。请陛下相信,只要我文南活着一天,您就还是大宋皇帝。”文南终于敢在理宗皇帝面前露面了,而且不是洪涛逼着的,而是自愿来的。杀戮百官的狠毒计策都说出来了,这层窗户纸也就捅破了,他内心的思想也就跟着变了。
  “……文部长,为何至此地步?我自问没有对不起天下苍生的地方,难道我就真如此不堪吗?”理宗皇帝看到文南并不感觉到吃惊,自打洪涛出现在他面前那一刻起,他就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至于文南所说的话,他还想不通,如果自己不配做皇帝,干嘛还要留着自己呢?
  “陛下,如果金河帝国与大宋交战,你觉得最终胜利的会是谁?”洪涛一直都在门框边上站着,他不想离理宗皇帝太近,不是怕他暴起伤人,而是理宗皇帝身后的贾贵妃和公主看自己的眼神非常恐惧、无助、哀伤。这两个女人确实是无辜的,自己也确实为了自己的目的伤害了她们,被人当魔鬼看待的滋味也确实不那么令人高兴,索性就离远点吧。
  “我朝与金河国历来交好,何来战争之说……”理宗皇帝对洪涛算是恨到骨子里了,但又不敢得罪这位大煞神,这几天后山里传出来的那些惨叫声日夜回响,想一想就知道是怎么回事儿,所以问题还得回答。
  “交好?你还在自己蒙自己。金河帝国是我一手建立的,前后不过二十多年,却已经可以视大宋为无物,想攻打就攻打,这还不说明问题吗?在治国问题上,我比你强,而且我自认祖上是汉人,看到汉人的国家爱在你们手里越来越弱,很快就会被金河帝国打得支离破碎,我心里不忍。这个国家原本能更强大,那为什么不呢?”
  “刚才你说大宋是你赵家的江山,这就很不对。大宋不是谁家的,而是大家的。你改不掉这个观念,就永远不可能带着大宋富强起来。不过话又说回来了,你赵家的皇帝真的一无是处吗?也不是,就我个人而言,我觉得你们做得还算不错。这也是我要保留这个皇位给你的主要原因,算是你赵家对大宋付出了几代人的努力,在强敌入侵时始终没有放弃的奖励。”
  “但这个皇帝和以前的皇帝就不太一样了,你应该研究过金河帝国的皇帝,也就是我和我儿子的皇帝是什么样子的。以后你和你的子孙就是要做好我以前的工作,仅仅是当一个皇帝,有条件的参加某些政务,主要还是做为帝国的一种象征和精神存在。不管你愿意不愿意,这都是不可抗拒的,我劝你还是为了整个皇族着想,好好做好这份工作,配合我们一起把大宋治理好。”
  “这些是明天朝会上需要做的事情,你先好好看看,记不住也没关系,可以带着稿件一起上朝。对了,明天的朝会在辰时开始,以后也都是这个时辰,别再大半夜就起来瞎折腾了,你不累别人也累。我说的话你好好想想,以后咱们君臣还有大把时间可以细聊这些问题。当然了,你得能让自己能活到以后,认真听我的每一句话并百分百做到,就是你和她们继续活下去保障。”洪涛不想去感化这位皇帝,他没这个耐心,也没必要去感化。留着他这个皇帝,只是个过渡方式,最终赵家的皇位还是会被取代,自己取代不了也得交给金河。估计理宗皇帝在史书中会成为一位很特殊的末代皇帝,之所以说他特殊,是因为他和他的皇族不会被后来者杀戮,而是逐渐变成普通百姓,还有参加政治活动的机会。
  “这几日御花园中一直哭嚎不断,你已经拿到了想要的一切,为何还要让他们拖着伤体来此受罪?你说吧,想做什么我都应允,就别再难为他们,是我愧对他们了……”理宗皇帝看着洪涛递过来的那一摞文件,一头撞死的心都有了。成了阶下囚还不够,还得让自己和那些大臣们像没事儿人一样接着上朝,这也太不把人当人了吧!
  “伤体?哈哈哈哈……陛下你的心眼还真不错,不过你多虑了,他们身上基本都没什么伤。那些惨叫确实是他们发出来的,我也听见了,不过叫声惨并不一定要受伤。看来在如何折磨人的技巧上,你还是不如我。正好,借这个机会我给你演示一下我是如何让人屈服的。来人,伺候公主上水刑!”居然还敢和自己瞪眼!还和自己甩怪话儿!看来这位理宗皇帝还是没完全摆正自己的位置啊。干脆一事不劳二主,理宗皇帝年岁有点大,给他上刑不合适,贾贵妃岁数也不小了,也不合适,还是由公主代替吧。
  听到洪涛的命令,两名燕子面无表情的向公主走了过去,不由分说就把那位哭得撕心裂肺的公主从贵妃和皇帝怀中拖了出来,往圆桌上一扔。一个人骑在她的肚子上压着不让起身,一个人接过陆战队员递过来的一块棉布,蒙在了公主的脸上。这时已经有陆战队员从院子的水井里提来了一捅水,用瓢向舀起,向棉布上慢慢浇。
  棉布很快就湿透了,贴在了公主的口鼻上。为了获得更多空气,公主不得不张开嘴,透过湿透的棉布使劲喘气,可是空气数量很有限,更多进入口鼻的是水。这种滋味到底有多难受,洪涛没尝试过,但差不多能想像出来,应该就和人快被淹死时的感觉差不多。整个胸腔撕裂般的疼,肺里好像有几十根小针在扎,鼻子和喉咙里虽然充满了水,但感觉却是有火在烧燎着。
  要问洪涛咋知道快要淹死的感觉,谁让他穿越的时候是在海里泡着呢,刚清醒过来时那几口海水喝的也和淹死差不多了。上辈子和这辈子在帆船上,他也没少用这个办法折磨那些不听话的水手,效果只有一个字儿,好!再彪悍的人,一桶水浇下去也得跪地求饶,不服就再浇一捅,啥时候服了啥时候算完。据说后世美国人在关塔那摩审问恐怖分子时也用这招,如果不好用,中情局那些特工会用?
  这个办法除了效果好之外,还有一个特别的优点,就是基本不伤害受刑人的肉体。停止浇水之后,不到五分钟就能缓过来,除了精神上的刺激,肉体上啥伤也没有,马上就能活蹦乱跳的和好人无异。当然了,如果受刑人心脏不太好,也可能在受刑过程中猝死。在之前的三天时间里,已经有四位大宋官员死在了贾似道和丁大全手里,就是这种情况。
  “放了我儿……我上朝!我上朝!放了我儿!”理宗皇帝看到公主浑身都在抽搐,却一声都叫不出来,就知道她有多难受了,唯一能救自己女儿的办法只能是求洪涛。他还是真爱这个女儿,为了让她少受点罪,双腿一弯,就要给洪涛跪下。
  “站起来,敢跪我就再给她加一桶水。好好看着她此时的样子,记在心里,以后再有什么愚蠢想法时,就回想一下现在。别担心,她不会死,等这一桶水浇完就放了她。另外和她说一声,不许寻死,否则我就把皇族里的人挨个上一遍刑。你们的命是我的,什么时候哭、什么时候笑、什么时候死,都得我说了算。”洪涛一把揪住了宋理宗的脖领子,单手就把他提了起来,眯缝着小眼睛,狞笑着把理宗皇帝的脸扭向了圆桌方向,嘴中像和老朋友聊天一样低声诉说着,内容却不那么令人高兴。
  “非要如此折磨一个老人吗……”一桶水浇完,公主已经瘫软在圆桌上一动不动了,如果不是胸口还在起伏,和死了没什么两样,准确的说是晕了,疼晕了。洪涛只过去看了一眼,确定公主没死,就拉着文南出了大殿。文南对洪涛如此羞辱理宗皇帝和皇家公主,还是有异议。
  “我比他还大,就当是兄长教训弟弟吧。这是他自找的!投降就彻底一点,要面子还是要命只能选一个。以后一段时间他依旧是大宋皇帝,如果老这么腻腻歪歪的,不光是自己找死,还会让我们也处于危险当中。谁给我增加危险,谁就是我的敌人,对待敌人我已经算很客气了。”道德、礼节,都是有前提的,如果自己的生命受到了威胁,哪怕只是潜在的,洪涛也必须急眼。在性命攸关的时候,什么道德、礼节,全扯淡去吧。
第二十五章
新制度
  今天是大宋朝廷自中秋节后的第一个朝会,也是头一次在天亮之后才开的朝会。由于御林军和陆战队封锁了皇宫,那些半夜卖小吃的商贩无法再去大臣们等候上朝的地方卖吃食了,只能在御街两侧徘徊,他们也不清楚这是为啥。其实就算去了也卖不出,这些大臣们天亮了才出家门,大多都已经在家里吃完了早饭。
  “军爷,我看这些位大人们怎么都哭丧着脸啊,是不是前方吃了败仗了?”临安城的百姓并不怕官员,更不怕御林军,主要是平时天天看,都习惯了。一个挑着担子卖吃食的小贩白忙活了一宿,啥也没卖出去,很不甘心,凑到了皇宫前面的御道旁,想从站岗的御林军嘴里套出点八卦来。就算不值钱也总比白来一趟强不是,说不定还能去酒楼里当个谈资呢。
  “……”站岗的御林军尽量不去看这个商贩,生怕对方从自己脸上看出点什么来端倪,然后给自己一家招惹祸端。那些被处死的御林军军官员还历历在目,他们这些当小兵只能糊里糊涂的听贾大人的话。这些天皇宫里发生的事情已经把大家的胆子吓破了,知道是遇上了天大的事儿,但具体是什么事儿,还真说不出来。但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那些穿着淡黄色麻布衣服、端着枪的人绝不是宋人,到底是哪儿的人真看不出来,反正在临安城里没出现过类似的。
  御林军是站岗的,但每三十个御林军就会有两个陆战队员负责监督。按照新的规矩,任何人都不许进入身前两米左右的那条白线,如果越线,可以先警告,也可以不警告,直接使用武力把越线者驱赶出去或者就地杀死。每个岗位前面都立了告示牌子,上面明确写着这些新规矩,可是大部分御林军还不适应这种过于严苛的规定,更提不起精神去驱赶这些好奇的临安百姓。
  “咔嚓……远离这条白线,不认识牌子上的字吗?”怕啥就来啥,御林军可以装看不见,但陆战队员眼睛里却不揉沙子,他们也不知道啥叫凑合。按照他们的习惯,上官的命令就是太阳神的旨意,别说睁只眼闭只眼糊弄,就算这么想想也是大罪。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0/26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