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不咳嗽(校对)第8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3/267

  “我……我只是有点小事情,外面那个人姓徐,他说他的儿子被你的舰队扣下了,让他来明州领人。他是帮你运硝石和硫磺的,不是坏人,把他儿子还给他吧?”江竹意还没说话,脸就先红了,和洪涛对视了几秒钟,咬了咬嘴唇,把她的来意讲了出来。
  “我的舰队扣了他儿子?不能吧!我刚从北边回来,他儿子在北边?”洪涛很想在江竹意面前装个好人,不管怎么说,她的父兄都死于自己手里,虽然说这个仇恨不可能轻易忘却,但只要别再增加就可以了。没想到一上来自己又成了抓别人儿子当人质的绑匪了,这尼玛海盗的名头眼看就要坐实,他想都没想,立马就要否认。
第一百七十章
与绑架犯合作
  “就是你抓的!他家在金州,你在狮子口把他家的货船扣住了,然后拿他儿子当人质,说是把货物运到明州才还他儿子。他在这里等了半个多月,每天都去码头上从早看到晚,终于把你的船队盼来了,你怎么还否认!你还是不是人了!”没想到洪涛否认的话刚出口,江竹意的脸上就挂了冰霜,越说越激动,眼睛里还含着泪水,估计又想起了她父兄的遭遇。此时洪涛在她眼里就是个畜生,杀人不眨眼的坏蛋,还是不敢承认那种。
  “停、停、停……先别急着骂我,来,坐下说。我觉得吧,这里肯定有误会了,我是去过金州,可是从来没遇上过什么拉硝石的船……哎,不对!你等等啊!”洪涛吧嗒吧嗒嘴,刚才在码头上转了一圈当洪大善人的心情此时全没了,白尼玛咧着嘴笑了那么半天,让江竹意一顿骂全给骂光了。此时他还没想起来什么扣船、扣儿子当人质的事情,可是说到最后,终于有点印象了,好像刚到狮子口的时候是碰见了两艘挂着铜钱旗的货船从旅顺口里钻出来,当时自己好像是让一艘货船去处理了。至于怎么处理的,自己根本就没问啊,当时哪儿有功夫去琢磨两艘货船,正打仗呢!
  把江竹意一个人扔在卧室里,洪涛跑到甲板上让斯万去把所有货船船长都找来一问,得,人还真是扣了。当时货船船长分辨不出来这两艘拉着硝石和硫磺的货船到底是不是海峡公司的股东,又没时间仔细去盘查,旗舰上已经打出靠岸的旗号了,于是他来了个省事的办法,把徐家的儿子给当人质扣下了,反正舰队早晚也要回明州。到时候再分辨吧。这一扣就扣了一个多月,他本人都把这件事儿给忘了,徐家的儿子也和战俘混在了一起。这时候正在码头上干活呢。
  “把他找到,收拾干净。带到我这里来,然后你自己去领一桶水!分辨不清楚也不能忘了汇报啊!人家把你儿子带走,也忘了,你乐意吗?”洪涛这个气啊,自己的好名声都是被别人这么给败坏的,可是现在再说什么都晚了,抓人家儿子当人质这个屎盆子算是又扣上了,躲都躲不开。
  “老人家。带着儿子回去吧,这里还有几包糖果,不是什么好东西,都是我那里的特产,就当是赔礼吧。不过老人家啊,海峡公司的旗帜可不能乱挂,你也知道,现在海峡公司和蒙古国已经开战了,您在北方跑船,挂这个玩意很危险啊!”再次回到船舱里。洪涛脸上全是和蔼的笑容,腰都弯下去不少,又是作揖又是赔罪。算是把人家儿子全璧归赵。但他这个孙子不能白装,紧跟着后面就是大棒子,“将军……哦不,董事长,董事长大人……”和江竹意一起来的正是金州的海商徐量植,他把硝石和硫磺运到了明州,左等洪涛的舰队不来,右等还不来,于是就去求明州购买他货物的商户。把儿子被扣留当人质的事情说了。
  能在明州帮罗有德悄悄收购硝石硫磺的商户,虽然不是统计局的坐探。也是罗有德的亲信,想来想去。就找到了江竹意这个新来乍到,却是慈禧亲自安排的香水代理商。慈禧的具体身份他们不清楚,但是他们知道慈禧是洪涛身边的人,那这个江家也很可能和洪涛有联系,要不干吗千里迢迢从广州送到了明州,还帮着买宅子、筹建香水铺子。
  “哎,别跪、别跪,咱们这边不兴跪着说话,还是坐着吧。叫我董事长就成,大人就免了,有话您就直说,这次确实是我疏忽了,有损失尽管提,耽误了您家的船这么长时间,我一定赔偿。”洪涛一把就托住了徐量植的胳膊,没让他跪下去,然后把他扶到椅子上坐好。看他脸上这幅神情,肯定是有苦难言,无外乎就是损失问题。这个年代的海商出海全看天气,耽误了好时辰一等恐怕就是一两个月,损失大大滴。
  “不不不,没损失、没损失,只是不知道金州那边……”徐量植在狮子口并没马上走,至少看到了洪涛的舰队是如何炮轰蒙古骑兵的,现在和洪涛这个能用掌心雷的半仙坐在一起,很紧张,说话都开始结巴了。
  “哦,老人家是金州人啊……这个吧……金州没了,烧平了……”洪涛一听,得,又一个仇人找上门来了,自己把人家家乡都烧没了,让人家回去干吗去啊?这时他突然感觉到一股冷冰冰的寒气刺到了自己后背上,转头一看,江竹意正瞪着一双眼睛,里面全是怒火。
  “不过当地百姓并没杀,他们都跑了……”
  “不妨、不妨,老汉家人都去乡下了。我只是想问问董事长大人,您的海峡公司还能入股不,我听说每年都有名额,只是您的公司远在广州,我赶不上。”徐量植慢慢被洪涛的笑容迷惑了,紧张情绪有所缓解,鼓起勇气提出了他的要求。
  “海峡公司嘛……收人到是可以,不过他们做得都是南番和大食人的生意,您以前没接触过,恐怕不太容易上手。您家以前是运送硝石硫磺皮货山货的,这些东西虽然不太起眼,但架不住细水长流,做生不如做熟。金州肯定是回不去了,其实不光金州,北边的港口基本都没了,就算有,过些日子也会没的,您想不想听听我的建议?”洪涛刚才在甲板上等着徐家儿子的时候,已经大概问过江竹意这个徐量植的来路。江竹意掌握的资料还挺全,显然之前在明州没少打听这个北地商人的来历。从这点上说,慈禧的眼光还是挺准的,她确实有当情报人员的天赋,没有冒冒失失的就把生人带过来,不光和明州的高家打听过,还问了其他海商有关徐家的底细。
  “都说董事长是散财童子,老汉求之不得……”听到洪涛不太愿意让徐家加入海峡公司,徐量植有点失望,又听到洪涛说还有别的建议,他又重新燃起了希望。不管洪涛是不是说大话,反正狮子口和金州估计是真没了,一个海商,光有船还不成,还得有上家和下家,否则你拉走的货物谁给你提供,你拉回来的货物卖给谁?这一套产业链不是一时半会儿能搭起来的,即使徐家去了别的港口谋生,短时间内也没什么买卖可做,之所以一门心思的想加入海峡公司,徐量植也是想借助公司的势力,让自家经营起来比较容易。
  “硝石、硫磺都是公司的重点采购货物,不敢说百年不变,至少几十年之内是不会改变的。假如老人家能继续经营这个买卖,并且把买卖做大一些,我敢保证,您拉来多少我收多少,价格从优。不知道您是否愿意继续去做这个买卖,销路不用担心,只是供应商需要您自己去联系。”金河湾对于硝石和硫磺的需求量很大,而且会越来越大,光靠这么零散收购,不光成本高,货源还不稳定。这个问题洪涛已经注意到了,本来打算近期去着手解决,现在突然蹦出来一个徐家,正好可以合作一下。
  硝石,最近的产地就是中国大西北地区,尤其是吐鲁番盆地一代的盐碱地,那里不光有硝石,还有芒硝。可惜的是大部分硝石产地都在蒙古国境内,以前不开战的时候还能交易,一打起仗来,商路就断了,靠走私流过来的那点数量也满足不了金河湾的需求。最麻烦的就是大炮这种武器不可能永远不被别人知晓,挨几次揍之后,蒙古人也会慢慢搞清楚大炮的基本原理。就算自己能隐藏住这个秘密,南宋朝廷也是个四处漏风的筛子,只要他们知道了,基本就等于蒙古人快知道了,到时候估计硝石、硫磺在北地就都是违禁物了,能不能走私出来很是问题。
  另外一个硝石的主要产地就是印度半岛,尤其是北印度地区。目前泊蛟在卡巴兰港替金河湾收购的最主要货物,就是硝石。至于说北非的硝石矿洪涛就不琢磨了,太远,在没有苏伊士运河的情况下,去北非还不如直接去智利找硝石方便呢。其实不管是北非还是智利的硝石矿,对目前的金河湾都是远水解不了近渴。
  一旦来自印度的硝石矿被断,那洪涛就只能用最原始的方式,挖个坑,用动物粪便加上魁蒿来自制盐硝。但这这种方式需要埋上几年,才能煮出盐硝,真要到了那个地步,金河湾的大炮就得数着数的开了。
  除了硝石之外,还有一样儿原料,就是硫磺。金河湾东边的火山地区肯定也有硫磺矿,但那座火山是活的,时不时就喷一喷,派人过去开采难度太大了,成本太高,不如去找找周边有没有盛产硫磺的地区,用更容易生产的鲸油、白糖去交换反而更划算。
第一百七十一章
竹叶青
  金河湾周围有这种地方吗?确实有,洪涛就知道一个国家盛产硫磺,那就是日本!对于这个国家,洪涛一直都没过去骚扰,不是他不想,而是没腾出手来。而且现在的日本和后世的日本完全不是一回事儿,十三世纪的日本对宋朝非常友好,和属国也没什么太大区别。他们崇拜唐宋文化、科技、饮食、服装,甚至连人种都崇拜,还有专门来大宋朝借种的日本女人,叫做度种。
  这种风俗早在唐朝就有了,当时如果有唐朝海船到了日本,船上有身份的人立刻就会受到当地贵族的热情接待。不管你是长得个子高还是身体壮,要不就是文化好会做诗,反正只要有可取之处,吃喝完毕之后,主人家就会把自己家里最美的女子送到你房间里去。
  他们的目的可不是好客,而是想让自己家的女人怀孕,这样就有天朝上国的血脉了,说出去绝对不是丑事儿,而是光荣。这样的女子出嫁的时候都要高贵许多,而且陪唐人睡觉次数越多越牛逼,走到哪儿都是一种值得炫耀的功绩。
  到了北宋年间,日本人觉得这样干等着太慢了,不能守株待兔,要主动出击。于是就专门派一些年轻女子到宋朝来借种,一来就是一船一船的,还都不是活不下去的穷人,能上这种船的都是有身份的贵族家女孩子。她们会在大宋朝的城市里住上半年,每天的任务就是去找大宋朝里能找到的、她们认为最牛逼的男人睡觉,最好能怀孕,然后就跑回日本生孩子去了。
  洪涛在临安、广州都见过这些来宋朝度种的日本女子,不是自吹,就凭自己这个近一米九的身高。只要多看她们几眼,立马能带着一个排回来挨个睡。当然了,洪涛没这么干。后世的日本人就稍微有点矮小,但是和宋朝时期一比。还算高的。这个时代的日本人更矮,还有点黑,怎么看怎么看不出来后世爱情动作片里的风采。对于洪涛这种亚非拉欧美大团结过的主儿,他连大部分宋朝女孩子都看不上,更不可能去占这个便宜,这种便宜对他来说是吃亏。
  你说面对一个如此崇拜大宋朝、没有一点不臣之心的国度,洪涛都提不起去折磨它的兴趣。能多一个反抗蒙古国的盟友,干嘛非要弄成敌人呢。在洪涛的思维里。能用和平方式解决的问题,就绝对不会用武力,干什么事儿都要有所图。就算把这时候的日本全炸光,除了浪费宝贵的炮弹之外,图个啥呢?
  现在他有所图了,也必须去图。硫磺是日本特产,量多质高,只是金河湾没有那么多船去进行运输,海峡公司的业务范围是东南亚和阿拉伯地区,目前还无力把日本和高丽的航线也霸占下来。南宋的海商。也是分区域的,做南番对外贸易的,就是广州、泉州和福州一代的海商。做日本和高丽生意的就是温州、台州、明州、临安一代的海商,大家互不干扰,各干各的。要想控制日本和高丽航线,那触动的利益就太大了,反抗也会更加激烈。这里毕竟是南宋朝的精华所在,不像广州、泉州这种天高皇帝远的地区。
  其实从其它海商手里收购硫磺,洪涛也不会亏太多,那玩意并不太值钱。可是硫磺不是其它货物,它是金河湾的战略资源。这玩意多少钱不是重点,重点是必须掌握在自己手里。想要多少、想什么时候要都能自己做主才放心。于是,建立一支去日本的商船队伍就成了最简单、最有效的方式。
  原本洪涛打算让罗有德介绍几个熟识的明州或者临安海商。然后采取合作的方式组建一支商船队,专门去日本采购硫磺,顺便还可以把金河湾的特产也卖一卖,比如说鲸油、白糖、朗姆酒什么的。现在遇到了徐量植,通过察言观色,洪涛觉得他这个人还算靠谱,至少可以试试。而且他算是轻车熟路,倒腾硝石和硫磺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这几年一直在从事这个买卖,还一直是帮金河湾采购,也算是个老客户,用熟不用生嘛。另外更深一层的意思就是洪涛太鸡贼,干什么事情都不愿意把宝押在一个人身上,那样不符合商业规律,即便是罗有德也如此,买卖就是买卖,人情单聊。
  “董事长能否明示……老汉该如何去做?”徐量植一说起买卖来,和罗有德一个德性,连儿子都忘在了一边,胆子也大了我在韩国那些年。
  “去日本,那里盛产硫磺、金银。我提两种方式,第一种,我会介绍给你一些商户,他们能提供诸如白糖、鲸油、肥皂、香皂、蜡烛、朗姆酒之类的货物。但不能用银钱购买,必须用硫磺来换,价格嘛……就按现在明州硫磺的行价儿。第二种,我出货物您出船和人手,我们合伙开一家公司,专门跑日本和高丽航线,并且要逐步在日本和高丽建立公司的货仓。就像海峡公司一样,我还会额外提供护航服务,但这个股份,您可能就占不到多少了,毕竟我这边付出的更多。这两种方式您自己选择一下,看看哪种更合适,然后告诉我。两种都可以,不用有心理负担,也可以和您的儿子商量商量,我和江娘子去里面等。”洪涛一边琢磨一边说,很快就给出了两种合作方式。
  这两种方式经营起来截然不同,第一种只不过是普通合作,自己这边充当供货商,以货易货,没什么特别的。这是一个诱饵,是在考验徐量植的脑子好用不好用,也是在鉴定他的性格。假如他选择了第一种,那洪涛就当是给他一个补偿,让他去找罗有德在明州的店铺,还像以前一样一手货换一手货,以后洪涛也不会再去照顾他,基本没交集了。
  假如徐家选择第二种方式,那就说明他真想进入自己这个团体中来,没被眼前的利益所诱惑。其实说是股份少,但这个股份再少,也比他单打独斗要挣得多,因为基数大啊。可以想象一下,既然洪涛都答应排战舰去护航了,还要在日本和高丽建立仓库,这个买卖能小吗?就像罗有德一样,在海峡公司里也没多少股份,但是他不光挣的多,地位还高,广州城里跺跺脚,地面真会颤一颤的,连海面都颤。
  “坐吧,聊聊天,还是头一次上我的大船吧?你家的香水铺子开得怎么样了?”留下徐氏父子在外屋规划他们的未来,洪涛带着江竹意返回了里间屋,亲手给她泡了杯茶。
  “已经有三家了,一家在城北,一家在城南,还有一家就在东城墙边上,离码头很近,这里外面来的客商很多,我打算专门和他们做大宗交易。日本商人对香水很感兴趣,他们打算拿香水去熏香衣物,免去了烟气,味道更好。”江竹意是个海商家的女儿,血液里无疑也流淌着生意人的基因,吃着碗里的还看着锅里的,心气儿不小,都开始做批发和外贸生意了。这才短短半年时间,就弄了三家店,发展得不可谓不快。
  “最好先别急着发展,香水既可以成为普通人的日常用品,也能变成一种暴利的奢侈品。前者卖一百瓶也没有后者卖一瓶利润高;前者走的是量、挣辛苦钱,后者挣的是品位、品牌钱;前者需要你投入更多人手和原料提高产量把市场做大,后者只需要把你自己的牌子打出名声。我觉得以你家目前的情况,还是做后者更好,走高端路线,每卖出去一瓶香水,都要让它变成你家的广告,而且还只能从你家买,别人没有。这样挣钱更省力,只是要费些心思,能听懂我的意思吗?”出于一种愧疚感,也出于对江竹意这个女孩子发自内心的喜欢,洪涛决定再帮她一把,让她真的成为大宋香水女王。
  “……不太懂!你再详细给我说说,广告是什么?什么叫品牌?”江竹意是真没听懂,洪涛这番话里现代用语太多了。
  “广告,广而告之,就像是酒楼的幌子,让更多人了解你家产品的。品牌嘛,就是你家的香水靠什么和别人家区分开来呢?除了质量、味道、包装不同之外,最主要的就是一个名牌。就像是酒楼的招牌,一说李四脚店,大家就都知道是哪家店了,香水也一样,它得有个牌子,比如说叫……竹叶青!”又来了,说着说着洪涛就开始跑偏,乱起名的毛病又犯了。
  “竹叶青……和我名字很般配……”要不说情人眼里出西施呢,江竹意心里对洪涛的恨意远远不如爱意浓烈,就差说出我喜欢了,不过脸上的表情比说出来还痴迷。
  “我是说比如……”洪涛想缩回来,哪儿有香水叫竹叶青的啊。
  “挺好的,就叫竹叶青了,那然后呢?”可惜江竹意没给他往回缩的机会,就这么把香水品牌给定了。假如她能知道洪涛心里是怎么想的,肯定会一脚踢过来。
第一百七十二章
名人来了
  “……好吧,竹叶青就竹叶青……下一步就是弄出与众不同的包装,琉璃瓶子我帮你联系去大食国的海商采购。别怕贵,这就像是人穿衣服,代表了档次和品位,而且买衣服钱最终是要由买香水的人掏,你只是一个代付的,不心疼。再然后就是销售人群,要想卖得贵,那就得找富人、贵人去买,怎么能让他们买呢?办法有很多,但你要是从头做起,恐怕有点慢,会压很多本钱,最简单的就是从上层想办法,上行下效嘛!只要让大宋官员和他们的家眷都喜欢上你的香水,民间富人自然会有样学样的。”对于如何做买卖,洪涛肚子里的货要比管理国家和打仗多多了。虽然目前没有电视、网络广告可以用,但道理都一样的,只要掌握好这个原理,略微变通一下具体执行手段就是绝招儿。
  “大宋官员!我可不认识他们……我本来是想去酒楼里找那些歌妓的。”江竹意应该是听明白了洪涛的构想,也没说反对,只是觉得执行起来有难度。
  “歌妓嘛,也是一种不错的办法,不过你可别再去当歌妓了啊,那个工作太危险,万一再碰上我这么一个喝醉了的咋办啊!再说了,如果走歌妓这条路,你的身份就是问题,会影响香水品牌的定位和受众,不妥不妥……这样吧,官员的事情我去帮你想办法,这个不急,我估计他们很快就会送上门来。正好需要准备点见面礼,你这个香水就是不错的礼物,只是上哪儿去找比较别致的盒子呢……这是个问题!让我想想啊……”其实去酒楼找那些歌妓推销香水也是个不错的办法,她们接触的都是有钱人,尤其是高档酒楼里,官员也不在少数。不过洪涛本能的不太想让江竹意重新踏入那个环境。他想给她创造一条更平坦的路,没别的原因,就是自私呗。虽然是个仇人关系。但她毕竟陪过自己一晚,自己也不讨厌她。或者说还有点喜欢,在大宋朝能碰上一个让自己有点喜欢的女人,已经很不容易了。
  干什么吆喝什么,洪涛最终给江竹意想出来的包装盒真的很具有他的特色,是一艘一艘的金河号模型。一尺多长,由船上的木匠用木料手工雕刻而成,不光船体一模一样,还有桅杆和帆。连舱底的压仓物都有,放到水里肯定能稳稳的浮着。只是在艉楼下面有个暗槽,掀开之后就是一对儿两小瓶竹叶青牌香水,商标是打在瓶口的蜡封上的,也是由船上的工匠完成。
  “怎么样?我船上的手艺不错吧!走,吃饭去,再尝尝我这里厨师的手艺,保证你没吃过……哦,对了,还有徐家父子呢。正好凑一桌,差点把他们给忘了。”想起啥就去干啥,洪涛拉着江竹意跑到底舱看着木匠们做了小半天木工活儿。拿到第一个成品之后,才心满意足的钻了上来,此时天色已经渐暗,到了晚饭的点儿。
  “船上的生活太艰难了,他们每天就待在船舱里,睡那种吊床吗?”江竹意这一下午并没老实在底舱待着,她对做木工活儿没啥兴趣,在水手的陪同下,在船上四处转了转。对海上的生活有了初步了解。尤其是船舱里那股子发霉混合人体体味的混合气息,让她差点没吐了。
  “停靠的时候可以上甲板。在海上航行时就不能乱走动了,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位置。我的船还算干净、整洁的呢。如果我带你去其他几艘货船上去转转,你就真吐了。那里的人和马匹住在一起,上百匹马一天放一个屁,你琢磨那是个什么味道吧。嘿嘿嘿……不说这个了,还是准备吃饭吧。来来来,徐作头,真是怠慢了,我们喝点,这杯算我赔罪,先干为敬!”晚饭很简单也很丰盛,烧烤,品种很多,想吃什么自己动手,就坐在金河号艉楼上,吹着海风围着热乎乎的烤架,边吃边聊还有江景看,也挺有意境的。
  这顿晚饭一直吃了一个多时辰,倒不是说洪涛弄烧烤的手艺有多厉害,而是大家都有很多话题要聊超能圣医。徐量植这边已经决定要和金河公司一起合资弄个专门跑日本、高丽的海商行会,按照洪涛的习惯,行会的名字就叫做太平洋公司,专门负责东边的海贸。公司的董事长自然还是金河公司的代表洪涛,目前股东只有金河公司和徐家,暂时不会增加。洪涛还不想在这边搞出太大动静,公司的唯一任务就是满足金河湾的硫磺需求,慢慢在这条航线上站稳脚跟,其它的等洪涛腾出手来再说。
  “我就不送你了,等我的消息吧……”天下没有不散的酒席,虽然这顿饭吃得大家都很满意,但洪涛还是把江竹意送下了船,不管她愿意不愿意,都不能让她留在船上。一方面是有徐量植父子跟着,未婚女子半夜留宿在船上,传出去对她的名声不好;另一方面洪涛也怕自己陷得太深,真要是对这个女孩子有了感情,那就麻烦了,怎么去人家提亲啊?还不给打出来!其实他现在已经慢慢脱离了纯情欲的境界,上辈子什么样的女孩子没见过啊,他对江竹意的喜欢更多的是来自精神上,只是单纯的觉得一起说说话、聊聊天比较舒服。
  大宋的官员还真的主动上门了,洪涛舰队抵达明州的第三天,一队人马就浩浩荡荡的来到了舟船转运使衙门门口,领头一位骑马的官员穿着一身紫袍。按照南宋官员的品级制度,紫袍至少是四品官以上,算是实打实的高官。不过洪涛依旧是没下船,他让慈悲出面去问对方到底是谁,然后再做打算。有了当初和理宗皇帝在船上见面的底子,现在他是谁也不用顾忌了,你们皇帝都能按照我的要求聊天,做臣子的难道要比皇帝还高级?
  权知明州事!这尼玛是什么官职?假如洪涛是刚穿越了不久,还真搞不清南宋这些复杂的官制。好在他本人好学,又接触过了一些南宋朝廷大臣,不敢说都弄清楚了,但是主要的官员职务名称还能知道是干嘛的。
  这个权知明州事,说白了就是明州知府。权这个字原本是代理的意思,但是叫着叫着就成规矩了,不是代理知府、知州也得在前面加个权字,显得比较谦逊。宋朝和唐朝的行政区划分差不多,也是州县制,上面还有一个路。不过宋朝的路州县都挺有特色,路和州是平级的,州和府、军、监也平级,合算一共就两级,州、府、军、监算一级,县算二级。一级行政区全部由中央掌管,和后世的直辖市意思差不多,也就是说,在北宋时期,朝廷要管着几百个直辖市。
  路呢,路既不是省也不是郡,它没有行政长官,每路设立四个司,分别是转运使司(槽司)、提点刑狱司(宪司)、提举常平司(仓司)、经略安抚司(帅司)。这四个司各管一摊儿,互不统属,只有安抚司的安抚使级别略高,对本路的官员有推荐权利,也只是推荐而已。但是安抚司的安抚使不是常备官员,不打仗的时候就没这个职位,只有在战争时候朝廷才会派人过来当安抚使,而且一定是文官,绝不可能是武人。
  从大宋朝这个行政区域划分上,就能看出它的统治阶级是多麽忌惮武人,也能看出他们对唐朝后期的战乱是多麽恐惧,宁可耗费这么多精力,也要把全国所有的州都收到中央掌管。好不容易设立了一个路,结果还是怕有人割据,干脆连管理者都不设置了,任凭几个部门在哪儿磨牙玩。这样倒是让武人没机会藩镇割据了,但是它的弊端也很多,比如说冗官现象、军队战斗力下降、办事效率太差、耗费国家钱粮太多等等。而且一打仗,让一个文人来带兵,赶上个平时好看点杂书的官员还好点,一旦像文南那样是个纸上谈兵的书生,你说这个仗能打赢不?假如这位再有点刚愎自用,不听手下武将的意见,不输等什么呢。
  “吴潜!!!”慈悲很快就拿着一个小本子跑回来了,这玩意叫名帖,就和后世的名片差不多,不过有很多种形式。如果是下级拜见上级,就叫门状,里面写的内容多一些,不光要写明白你是谁,来自哪儿,还得把来意说一说。要是平级走动,就不用这么麻烦了,只需要写上自己是谁就成。洪涛翻开这个本子一看,上面只有一行字:权知明州事浙东沿海制置使吴潜。
  这个名字洪涛熟悉,南宋有名的词人啊!具体写过啥洪涛是不记得了,但是他搞过旅游,大部分历史古迹都有印象,在后世宁波西南有个历史古迹,叫做它(tuo)山堰,是一项古代的水利工程,可以防止海水从甬江倒灌进稻田,和郑国渠、灵渠、都江堰合称为中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这个它山堰的修建者,就是吴潜,至于是不是这位吴潜,那就得再问问看了。
第一百七十三章
又忽悠一个
  “去把吴大人请上来,客气点!”相对于郑清之那样的纯政客来讲,洪涛更喜欢与吴潜这种学识比较渊博的知识份子接触。不为别的,就是因为有的聊,说话不用太算计,聊一聊水利建设啥的,必然会涉及到自然科学知识。这方面自己是长项,至少比说什么诗词歌赋明白多了,典故啥的自己更听不懂。
  少许,那位紫袍官员在慈悲的陪同下小心翼翼的踩着跳板上了船,一看他走路的姿势就是没怎么上过船的人。此人可能有四十岁左右吧,洪涛现在已经不敢随便看面相来猜人的岁数了,过往的经验到了宋朝基本失效。这时候人的长相普遍偏老,又喜欢留胡子,看着四十多的没准才二十多,也没准都五十多了,误差太大。
  “哎呀,吴大人,初次见面没有下去迎接您,还望海涵。鄙人有个病,一下船就头晕……”洪涛早早就站在了甲板上等候,吴潜刚一露头,他就赶紧深深施了一礼。自己不下船是为了安全,并不是为了摆谱,所以在礼节上尽可能周全,除了下跪之外,这个躬能鞠多深就多深吧,也算是个补偿。
  “……洪先生如此大礼某可受不起,先生与官家也是平礼相待,按理说某还要向先生施礼才是。”吴潜长得浓眉大眼,四方脸,不苟言笑,从他这句话里,洪涛听出来了,这位好像对自己有点偏见。也正常,一个海贼头子到了大宋居然和当朝宰相讲条件,不光不去敬拜,还要在什么中立船只上对话,甚至连皇帝都饶上了,这不光是对郑清之和理宗皇帝的轻待。还是对大宋全体士人阶层的蔑视。估计现在洪涛的名字已经传遍了南宋各地,能不对他有意见的士人凤毛麟角。
  “别别别……事急从权,我也是不得已为之。并不是对官家和郑相有什么轻慢之心。大人也看到了,船队到此地已经三日。我依旧是不踏上码头半步。没办法,不是我不想上岸,而是身体有病,一上岸就头晕,吃不下睡不着啊!”吴潜本来也没想给洪涛施礼,只是那么一说,但洪涛还得紧走两步,假装诚惶诚恐的去扶。顺便再把自己不上岸的毛病重申一遍。
  “头晕……是心悸吧?我听朝中同僚说起过,洪先生之所以不上岸,是怕成为第二个岳大官人。某今日就是想来看看洪大官人和岳大官人像否。如果真像,以后见到先生,某必将大礼相迎。”这位吴潜吴大人好像有点来者不善,说话都是横着出来的,虽然没正面责问洪涛什么,但是每句话都有点调侃的意思。
  “嘿,吴大人您是问着了,我这次还真干了一件大事儿。虽然还比不上岳大官人,但亦不远,大人是否想听听详情?”洪涛一听对方又把自己当初顺口秃噜出来的话拿了出来挤兑自己。不打算再躲闪了。通过和文南相处的这几年,他对南宋文人的脾气大概摸到了一个脉络,这些人属于茅坑的砖头,脾气又臭又硬,光说软话他们会更瞧不起你,必须打脸!打得越响、越疼,他们越容易服气,千万别和他们客气,一群受虐狂!
  “哦!!!某洗耳恭听!”吴潜果然上当了。把脸乖乖的伸了过来,摆好了位置等着洪涛轮圆给来上一下。他还是不了解洪涛啊。一旦他那双小眯缝眼笑弯了,这就是要害人的前兆。
  “请。吴大人请到我的舱室里坐一坐,容我慢慢道来……”洪涛现在已经慢慢熟悉了和古人说话,其实自己说的话他们大部分都能听懂,但自己还是忍不住要在说话的时候变换一下强调,就好像唱戏一样,这样他们听着更舒服。
  “我这次带着船队到辽东转了一圈,就是狮子口、金州一带,然后顺着海岸线一直转到了直沽寨,沿途的蒙古国港口全被我烧光了,一座也没留下。本来我还想把登州和密州也都烧掉,没承想我的属下在直沽寨抢回来几十艘槽船,上面装满了粮食。无奈,我只能率领船队返回明州,打算先把这些粮食存放在库房里,等转运使大人回来,由他妥善处理。只是这个仓库……吴大人也看到了,无法存储粮食,只好先修缮修缮,待它修缮好之后,我再去把登州和密州烧成一片白土。如何,吴大人认为我此行是否可比得上岳大官人百分之一?这大半圈转下来,不能说上万吧,至少有五千左右的蒙古国军队已经命丧黄泉。对了,我在金州城还抓到了一位蒙古诸王的王子,让我给吊死在码头上了,说不定现在他的尸体还在随风飘荡呢。”洪涛还真没吹牛,不光不吹牛,还往少里说了,因为他都是烧完就跑,被舰炮打死的军队根本无法统计出准确数字,只能是估计重生红楼之林妹妹。
  “……此话当真!”吴潜的反应和文南一个德性,下巴上的胡子又倒霉了,心里一激动,手上就用力,然后拽断了几根。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3/26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