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醒细无声(校对)第44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47/460

  欧阳家出手了,像他们这种人平时会非常非常低调,不是因为害怕,而是手中的权利太大,很容易引起大家的惶恐。
  但有一个前提,就是千万别去试图去碰他们的食物,如果想从这些人嘴里抢东西吃,那就得有迎接强力打击的觉悟。
  而且这次打了也是白打,因为不光欧阳家很不高兴,连带着三块地的前主人也非常非常不满意。
  怎么着,我们刚说弄点福利,你们丫挺的又要暗地里动手动脚。合算只许你们拼了命的往家里搂钱,就看不得我们这些清水衙门自己弄点小菜吃,还尼玛有没有王法啦!
  清水衙门有清水衙门的存活之道,也正是因为这些部门的油水少,所以惹急了才麻烦,相比较起来,这些衙门就是光脚的,不怕穿鞋的。
  就算某些利益集团对欧阳家公权私用的做法很有意见,在这种情况下也不敢再说什么了。再说这件事儿就得直达天听,到时候两边各打五十大板,谁也得不到便宜,搞不好损失更大。
  “我这边忙得脚不沾地,可杨薇却好几天也不见踪影。我给她打电话,她说已经回香港了,你们俩又在搞什么鬼呢!”
  自己的父亲和大伯到底有多大本事不用洪涛夸欧阳凡凡也知道,但让她想不明白的是在这种节骨眼上,杨薇突然掉链子了。
  “这话说的,大家都是干革命工作,怎么能叫搞鬼呢。她有正经事儿要做,目前不在国内。”在这个问题上洪涛必须要替杨薇主持公道,因为她代替自己去了一个不太安全的地方。如果这样还要遭受非议,那就太让人寒心了。
  杨薇去哪儿了呢?和欧阳天钺一个地方,巴格达!没错,她就这么大胆子,只带着三个随从就跑到这个饱受战乱、而且还没完没了的国度里去了。
  去干嘛了呢?两个字,建厂!准确的说是考察在当地建立一座纺织厂的可行性。
  国人一听到伊拉克三个字,脑子总会浮现出大片的荒漠和矗立在沙漠中的钻井,就好像那里的人祖辈都生活在沙子里似的。
  其实不然,从远古时代起,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之间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就是西亚文明的起源,正是这里孕育了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古巴比伦。
  而这一片平原又被称为新月沃土和两河流域,听听,都沃土了,肯定和贫瘠沾不上边,不仅不贫瘠,还得很肥沃才对。
  这片土地确实很肥沃,盛产小麦、椰枣、烟草和棉花。海湾战争之前,伊拉克的小麦产量已经可以实现百分之七八十的自给自足,椰枣产量更是世界第一,这些农作物的主产地就是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烟草和棉花虽然在世界范围内排不上号,但棉花自古就是从西亚传入中国的,阿拉伯棉也以纤维长、颜色纯著称,是很好的纺织原料。
  可是由于连年战乱,伊拉克的农业几乎处于崩溃状态,空有肥沃的土地和适宜的气候,没有足够的水利设施和电力供给,想让农作物高产也是不可能的。
  所以伊拉克政府刚腾出点手,就急不可待的想恢复农业生产,其中棉花是第一步。
  因为小麦暂时还可以从外国进口,只要地下的石油不枯竭,国家就不会缺买粮食的钱。棉纺品的附加值比小麦大,还能拉动很多周边产业,比单纯的种植粮食要合算的多。
  经过这几年的努力,伊拉克政府也确实取得了一些成绩,把棉花产量慢慢的恢复了一些。
  其实伊拉克人和中国人没啥区别,只要别天天折腾,再有适当的肥料和电力保障,他们的勤劳和智慧一点也不少。
  想重建一个行业,光有勤劳和智慧是不够的,还得有技术、设备和资金。就像中国改革开放一样,没有外界的帮助,不管是重建还是复兴,速度都会非常非常慢。
  可具体到伊拉克国内的情况,就有点不同了。把比较赚钱的项目承包给外国公司没有一点问题,或者说不给人家也不成。但一聊到投资比较大、周期比较长的工业项目,人家就都不太感兴趣。
  这些外国公司都是跟在本国军队屁股后面来发战争财的,没人真想来帮助谁,利润和风险一旦达不到太高比例,就算你政策再优惠也不会干。
  那问题来了,难道伊拉克政府就不能扩大吸引外资的范围吗,这些国家的公司不愿意干,保不齐别的国家会有乐意的,比如说中国。
  答案是不能!伊拉克政府说白了就是联军扶植起来的一个傀儡政府,在事关利益的问题上必须先取得美英等国的同意,然后才有自己做主的权利。
  在参战国的利益没得到满足之前,别的国家很难在这里插一脚,就算想来吃点残羹剩饭,那也得等老美点头同意才成。
  就像是草原上的狮子,在它进食的时候,什么鬣狗、豺狗、秃鹫都得在一边眼巴巴的等着,不许越雷池半步。
  巧了,以冯家为主的绿色能源公司有进入伊拉克承包项目的权利,而它还有一个合作伙伴叫京诚集团,在京诚集团里又有一个以纺织业起家的杨薇。
  冯家和杨家作为银河公司的合伙人,比原来各自经营自家产业时多了一种东西,就是沟通,业务上的沟通、充分的沟通。
  正是因为有了这种沟通,才让杨薇偶然发现了一个可以开发的大项目,去伊拉克建立纺织厂。假如能充分利用当地的原材料和优惠政策,获得的利益并不会比冯家少多少,虽然会慢一些,但架不住时间长啊。
  在这方面她说成就必须成,都不用考虑什么销路不销路的事儿。杨家本身就是纺织品消耗大户,这种质高价廉的原材料有多少就能吃多少。
第1079章
机遇和风险并存
  当杨薇和冯女士把这个信息告诉洪涛并征求他的意见时,洪涛真的很欣慰。这就是成立银河公司的目的之一,没想到这么快就实现了。
  在同一个母公司的大伞下面,这类跨行业的合作只会越来越多,而且还都是互利互惠的。用句俗话说,那叫肥水不流外人田。
  有了这次很完美的开头之后,冯女士也恍然大悟了。她觉得还可以让大姨夫、小舅舅的建筑公司跟着绿色能源公司一起进入伊拉克扮演分包商的角色。
  绿色能源公司在前面啃硬骨头,屁股后面跟着一群分包商捡漏,一边完成项目一边发展和伊拉克政府的关系,顺势再把当地市场占据住。要是能达到部分、阶段性的垄断,也是一笔很有赚头的好买卖。
  “别急,一口吃不下个胖子,您先把绿色能源公司捋顺,再开始带小弟不迟。”洪涛当然支持这种想法,但现在还不是时候。
  先不说大姨夫和小舅舅的建筑公司有没有外派劳工的资格,光是天诚公司雇佣兵问题就够冯女士忙活一阵的,哪儿还有工夫去照顾别人。
  自己可不想让大姨夫和小舅舅去一个战乱国度里冒险,他们不是国际化人才,需要适应的时间会很长,等绿色能源公司在当地站住脚再去才最符合自己的利益。
  大姨夫和小舅舅可以不急,冯女士也能不急,但杨薇很急。建立一家纺织厂并不容易,尤其是在基础设施不太好的地区,电力、交通、人力等等都要考察好。
  在伊拉克还多了安全问题,所以到底能不能建厂、能建多大的厂,都需要亲自去当地看一看,再和当地官员好好谈谈才能搞明白。
  让杨薇一个人去伊拉克腹地,即便有冯家托人照应洪涛依旧不放心。绿色能源公司目前还没正式进入伊拉克,当地也没有冯家的直系,杨薇又不懂阿拉伯语。用吉达的话讲,她去了就是一个最容易遭到绑架的绝佳目标。
  当地游击队和反政府武装就喜欢杨薇这样的外国人,有钱、有背景、防御薄弱。至于你说你在中国和香港多有名、认识多大官,全都没用,说了人家也不认识,白搭。
  对啊,不是还有吉达嘛,难道她不能给杨薇提供必要的安全保障吗?吉达还真坦率,当洪涛提出这个问题时,她的回答就两个字,不能!
  贝都因人绝大多数都集中在阿拉伯半岛生活,就算在伊拉克也存在少数贝都因部落,经过这么多年的战乱,想找到也需要不少时间。
  吉达公主离开这片土地时间太久,她也需要时间把各种关系、人脉重新建立起来。现在别说保证杨薇的安全,她自己去了也仅仅是能获得官方的保护,出了政府绝对控制区照样抓瞎。
  其实就连当地美军都无法绝对保证谁的安全,除非你不出军营。
  “我觉得可以试试,大不了多雇几个当地保镖,只要能找到靠谱的翻译和向导,应该不会有大问题。”作为当事人,杨薇反倒更看得开,她当然知道危险,但同时也闻到了巨大利益的味道。
  不光是在伊拉克建厂的利益,而是对整个杨家传统经营模式的改变。假如能以伊拉克为据点,把纺织厂、成衣厂向周边辐射,下一任杨家的家主就只能是她了,谁也抢不走。
  不是有伟人说过嘛:资本如果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它就会铤而走险;如果有百分之百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人间一切法律;如果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它就敢犯下任何罪行,甚至冒着被绞死的危险。
  杨薇会不会被绞死很难讲,但现在的利益绝对不止百分之三百,所以她就算找不到靠谱的翻译和向导估计也得去,谁也拦不住,谁拦着和谁急眼!
  “应该的事儿多了,美帝国主义军队还应该马上从伊拉克滚出去呢,不照样没应该嘛。”洪涛最烦应该这个词儿,一般来讲用到这个词的时候,就等于是说没准儿、可能、大概齐……反正是把握不太大。
  “要不你和我一起去,你不是会功夫嘛,一对一保护我应该没问题吧?有你这棵摇钱树在,吉达肯定不敢糊弄,安全就差不多有保障了。”杨薇并不觉得太危险,还有心思和洪涛逗壳子,顺便再诽谤一下吉达。
  “我要是有这种本事还用您亲自出马吗?干脆我去转一圈,把所见所闻都汇报给您不就完啦!”
  “据说那边白天能有四五十度,用不了几天就得晒成越南人的模样。你看吉达的肤色,这还是从小就离开家乡了呢,照样没缓过来。”
  自己去?洪涛从来没想过这种可能性。凭什么啊!别说杨薇并不是自己的女人,就算她是,自己也不可能去铤而走险,顶多是劝她也别去,不赚这笔钱不就完了。
  “你到底有没有办法?我没功夫听你闲扯,如果没什么新鲜提议,晚上我就回香港。什么时候吉达把人找好了,我立刻就飞过去。”
  吉达的肤色确实不白,但也绝不黑,更不是让太阳晒的,属于人种问题。杨薇其实也不白,这让她有点耿耿于怀,洪涛这么说等于是在戳她的软肋,不马上翻脸就算很克制。
  “……你这叫狗咬吕洞宾,如果不是京诚集团需要你坐镇,我巴不得游击队抓了你当成人质换点活动经费,保不齐还得把你再轮一遍!”这句话真是洪涛的心里话,他很想看看杨薇到时候还会不会整天这么二百五了。
  “你再等我两天,我找两个人跟你一起去。他们肯定比我厉害多了,如何保护目标也是老本行。再配上靠谱的向导和翻译,我觉得就能保住你的纯洁了。”
  但想归想,杨薇的安全问题洪涛必须严重关注。此时他已经有了一个方案,虽然也有点冒险,但总比什么都不做强的多。
  “我纯洁不纯洁和你有什么关系?哦,我明白了,难道说你一直都在暗恋我?早说嘛,憋在心里会落病哒……嘎嘎嘎!”
  杨薇并不认为洪涛有这方面的本领,费林和唐晶她都见过,如果说那也算人才的话,杨家能瞬间找出好几十个。
  “我觉得你还是等两天吧,他总能让人惊喜连连,这次说不定也不例外。”杨薇没听懂洪涛的意思,但冯女士听懂了,当下就给洪涛竖起一根大拇指。
  洪涛能给杨薇安排的人自然就是天诚公司里正在训练的那些雇佣兵,假如能在绿色能源公司正式进入伊拉克之前就见识见识这些人的本领,那她心里就踏实多了。
  洪涛说的再怎么天花乱坠,毕竟也是嘴皮子,陪杨薇去伊拉克走一趟是个很难得的实践机会。现在她已经不担心杨薇的个人安危了,看着她就像在看一只小白鼠。
  如果杨薇知道冯女士的想法,估计这个屋子都不会让她走出去,直接就得掐死在当场。
  当然了,这件事儿光洪涛决定了也不管用,天诚公司送出去的每个雇佣兵都要向欧阳天钺汇报,这是之前谈好的条件,所以还得先和他知会一声,听听他的意见。
  大斧子年前就已经启程远赴伊拉克赴任了,正式身份是个战地记者。洪涛每隔一段时间就会用卫星电话和他沟通沟通,主要是确定他是否还活着。
  一旦大斧子挂了,那自己立马就得想办法跑出去,免得欧阳家真派人给自己打一针。
第1080章
先遣队
  “这样也成!?”大斧子依旧还活着,当他听完洪涛的叙述后,情绪上好像有点波动。
  “那样了?电话费挺贵的,你能不能一次性把意见都说清楚。”大斧子到底是赞成啊还是反对,洪涛一点都没听出来,倒是感觉到了一股子酸味儿。
  “我都来这里二个多月了,丁点有价值的信息也没收集到,正琢磨是不是想办法接触接触政府官员呢,你就把机会送上来了。我怎么觉得你好像更适合干我的工作,要不也一起过来吧。”
  从大斧子的话里可以听出,他一个人在那边真的很寂寞,除了洪涛和某个特定的联系人之外,恐怕都找不到人聊天。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47/46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