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有毒(校对)第14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9/477

  稳谁呢?自然是自己的大舅哥,没有他的支持就没有自己的发挥余地。
  这时洪涛有点理解王安石当初的感受了,他也是借着皇帝撑腰才竖起了改革大旗,可是他和皇帝之间必然也有摩擦。这种事儿玩好了就是双赢,玩不好就是老鼠钻风箱两头受气、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舍谁呢?舍掉内部团结呗。说白了就是不再搭理新旧两党之争了,甚至还得利用它们之间的关系为自己左右逢源、减少压力。
  这就是政治,一年前洪涛还是个坚定的改革派,可是随着时间推移、情况变化,不得不暂时放弃自己的主张、违背自己的理想,去做一些违心的事儿,还得尽量做好。
  这也就是政客,假如他们有良心、有理想、有操守,能把这个变化无常、时刻妥协的游戏玩好吗?古人云干一行吆喝一行,如果政客不舍弃这些道德束缚就是不敬业。
  什么是特区、什么是皇权蒋二郎想不太明白,也不想弄明白,只要帅司大人说成那就必须成,不成也得成。
  他非常享受这种生活,所有的政策、后勤、人员、作战计划都有靠谱的人去琢磨,自己只管训练作战人员、提出计划的可行性,然后按照事先制定好的程序执行就能获得胜利。这才是文人和武人的相处之道,大家都舒坦。
  洪涛其实很不舒服,因为他很忙,还不是忙着玩,而是干活儿。仗暂时打完了,溃兵也清理的差不多了,春天之前夏人应该不会再来报复。
  就算有个把的逃兵像高俅一样死里求生跑回去把战况报告给了西夏朝廷,他们暂时也调派不出太多兵力,因为此时是冬天。
  那还有啥可忙的呢?天煞庙,朱八斤把天煞庙里的所有原材料、设备都用雪橇拉到马尾城来了,因为湟州的天煞庙被新来的走马承受王中正给占据了。
  他不是一个人来上任的,还带着家眷和家人。湟州城里没有合适的大宅子,洪涛不在又没人能批下钱粮为他修建新宅,于是这座挺清静、挺整洁、离城又很近的大院子就成了眼中钉。
  最主要的是这个院子没有登记造册,既不算经略安抚使的私产,又不在湟州衙门的名下,还整日无人出入,黄蜂和刘松都找不到合适的理由搪塞。
  由于没见到驸马,王监军本来就很不高兴,口口声声要去马尾城面见主官。留在湟州城的众人觉得如果让帅司大人见到这位监军,保不齐会让他凭空消失。
  为了大局着想,众人干脆就替帅司做了主,把院子送给监军,也算缓和了关系,然后把里面所有的东西都装车运往马尾城。
  “他只是索要宅院,没有在湟州新政上指手画脚?”洪涛对天煞庙设立在哪儿并没有绝对要求,其实马尾城更适合做化学实验。他担心的是王中正正在试探自己的底线,索要宅院只是第一步。
  “此人不比苗魁,很有城府,在没把一切搞明白之前不会轻举妄动。我等觉得还是想办法除掉比较合适,免得他在官家耳边絮絮叨叨误了事。”朱八斤活的够久,也在开封城里见过世面,对官员的理解与蒋二郎他们不同,但给出的意见是一致的。
第303章
来意不善
  “恐怕朝中有人就等着我出手除掉这位王监军呢,他们至今也没抓到本官的把柄,要是陛下的内官死在本官手里,能做的文章可就多了。不用去太过关注他,必要的尊卑得有,一切按部就班即可。”
  洪涛所处的位置注定他不能像朱八斤和蒋二郎一般考虑问题,官场远比混社会复杂的多,前后左右上下都可能是敌人,必须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看三步才能走一步。
  就算自己和这位王监军真到了水火不相容的地步,弄死他也不能靠暗杀之类的手段,必须能拿到桌面上说,比如让他领兵出征战死沙场之类的手段。
  这才是正大光明的阳谋,哪怕自己整天四处喊王中正是自己故意弄死的,也没人能因此治自己的罪。这就叫游戏规则,既然玩了就得大体上先遵守现有规则,然后再谈钻规则空子或者改变规则的事儿。
  “富姬前些天回来了一次,对花房的事情有些担忧,是不是把它也挪到马尾城来?”既然驸马有计较,朱八斤也就不去琢磨该如何对付监军了,但有一件事儿必须问清楚,这是驸马离开湟州城时特意交待过的。
  “姓王的在打花房主意!?”天煞庙里的东西谁也看不懂,洪涛并不担心被外人发现,但花房就不同了,那是熬制花膏的地方,真没太多技术壁垒。
  “监军本人倒是没有露出此意,不过有两个内地商人这些日子一直没闲着,经常在城里有意接近种植户。这点伎俩岂能瞒过小人的眼睛,自打他们踏入湟州城那刻起就已经被盯上了,最终发现还是和监军的家人有私下接触。”
  在湟州这一亩三分地上,和洪涛正面对抗还能借上朝廷的力量,一旦转入桌面以下就只能全面被动了。
  这里的军方被大规模清洗之后基本处于群龙无首状态,还有苗魁的亲从官和溪罗撒的蕃兵看着,半点胡思乱想也不敢有。
  为数不多的宋人百姓更不会掺合这种事儿,他们以禁军家属和商人居多,趁着政策好赶紧做买卖挣钱还忙不过来呢。
  各族蕃人根本不会买外人的帐,洪帅司来了之后让他们看到了过好日子的可能,而且不是光说还有实际举措。有现成的好日子不过,谁会跟着另一个不熟悉的宋人大官闹?
  朱八斤是谁?他可是古代有黑社会性质团体的老大,干别的都是副业,了解官府和街面动向才是本行,现在又披上了合法的官衣,玩起这套更是驾轻就熟。
  “……这就有点意思了,继续派人盯着,本官倒要看看他想干什么。另外把这张纸条带给王二,顺便告诉你的人千万不要靠近花房。”
  洪涛拿起笔在纸上画了很多宋人看不懂的符号交给朱八斤。这玩意就是洪涛自创的密码,它其实并不高明,无非就是一些数学计算题,最终得出的数字再去翻密码本,就是一个字或者一个短句。
  但用在古代中国真是太好使了,没学过初中代数几何的谁也看不懂,光阿拉伯数字就能难倒百分之九十九的宋人。
  纸条上写的啥呢?很简单的两句短语:三级戒备、格杀勿论!
  意思就是让留守湟州城的王二带着儿童团提高花房的警戒等级,凡是遇到危险,不用请示,随便杀!
  现在洪涛不得不对这位王监军重视起来了,神宗皇帝肯定不会派他来查看花房,因为这件事儿至今还没解密,恐怕永远都不会解密。琼林苑就有类似的花膏作坊,想看随时可以看,没必要千里迢迢再多让一个不相干的人知道。
  如果不是皇帝授意,这位王监军一到湟州就对花房起了窥视之心,背后必须有人指点。会是谁呢?王安石、司马光、裴英和他们一脉的人都有可能。目的嘛,洪涛觉得无非就是两个字儿,权钱!
  自己私下售卖花膏获得的利益让谁知道了都得心动,利用这些收入自己建立了三处乌金行、在湟州干得风生水起,不需要朝廷一分钱补贴。这还是产量有限,如果扩大种植面积,不用多,两年就能富甲天下。
  现在朝廷里肯定有人已经大致知道了自己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于是王中正的湟州之行就多了个任务。他们要摸清自己底细,肯定不是为了帮忙,很可能是要找到弱点然后以此打击自己。
  这一招不可谓不狠毒,明面上抓不到自己小辫子,就开始琢磨釜底抽薪。看来自己的存在已经严重影响了一些人的利益,不见得是钱,也可能是权。
  “谁能告诉我,这些是什么?”既然有了化学实验室,洪涛就不能让它荒废,继续上课吧。
  “纯碱……”
  “这是石灰……”
  “有点像沙子……”
  “这是……哎呦!”桌子上放着四个瓷盘,里面各有一小堆儿粉状、粒装物。孩子们挨个上来辨识,有用眼睛看的,有用鼻子闻的。
  宸娘也混在其中,前面三种原料太简单,她不屑于去争着回答,第四种看上去比较陌生,居然不认识。刚要伸舌头舔舔,后脑勺就挨到了重击。
  “以后少和你莲儿姐学,什么都靠舌头,这是砒霜,不怕毒死啊!”打人的肯定是洪涛,不光打,还揪着宸娘的脖子把她从桌边拉开。
  “大人用此毒物何用?”高俅已经可以下地了,洪涛给他做了一架拐杵着。既然是青年团员,就能听课。
  “自然界里很多东西都是带毒性的,除了能当做毒药用之外,还有很多别的用处。好了,我来给出答案,这是纯碱没错,石灰也没错,沙子的定义太笼统,这种亮晶晶的沙子叫做石英砂,更准确的名称是二氧化硅。高俅,我说的你都记住啦?”虽然已经确定高俅很值得信任,但只要一想起他的名字,洪涛忍不住就要针对他。
  “……学生只是想不通,大人这些名字是从何处而来,透着古怪……哎呦!”高俅确实没做笔记,而是皱着眉、眼珠不时的向洪涛瞟一眼。
  但还没解释完腿上就挨了重重的一脚,他连头都没回就知道是谁踢的,立马不吱声了。
  王大怒目圆睁的站在高俅身后,对自己这个未来夫君的表现非常非常不满意。质疑官人就是大罪,放在儿童团里饿两顿饭外加打扫一旬卫生是没跑的,保不齐还得连累同组的队员一起受罚。
  “别踢腿,他脚上的伤还没好……”洪涛没有示意高俅的行为该受到惩罚,还关心了一下他的伤势。
  “谢过……”高俅很感激,这位帅司大人恶名在外,不过对自己人真的不错。亲手给自己治伤、亲自给自己换药、还教授自己知识。
  “打坏了还得官人我动手医治,要打就往脑袋上打,以后上课的时候带跟短棒,用手打疼。”
  可惜感激之情还没油然升起就立刻消散了,帅司大人不是关心自己的伤,而是怕麻烦。当着孩子的面就这么评价自己,太让人没面子了。
  但没面子也比没命好,此时在高俅眼中帅司大人又成了恶魔,既然自己对抗不了那就只能忍着。
  “起火!”接下来的实验挪到了院子里,墙角有个深入地下半米多、地面上半人多高的小砖炉,也看不出是干什么用的。
  洪涛把按照比例配好石英石和石灰石粉末放进了耐火砖垒砌的凹槽中,再封闭了大部分炉门,只留下观察孔,才一声令下。火焰顿时就从地下炉膛里窜了出来,还带着一股子怪怪的味道,帅司大人说这叫汽油味儿。
第304章
高大上
  “挨个过来看看里面发生了什么。”有了汽油助威,再加上脚踏式鼓风机,焦炭燃烧的速度和温度明显有了提高,不大会儿炉边就有热浪扑面。洪涛一直守在炉口,通过观察孔盯着里面,当发现变化时才让孩子们逐个过来。
  “呀!这些砂子都被烧化了……”孩子们很容易发现了炉内的变化,原本亮晶晶的石英石不见了,白乎乎的石灰也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团灰乎乎的东西,说液体不是液体,说固体又有些许蠕动。
  “二氧化硅的熔点非常高,想把它烧化很困难。所以官人加上了石灰,这就和炼铁矿是一个道理,它应该叫做什么?”发现变化并不是目的,洪涛还有问题等着。
  “助溶剂!”话音刚落宸娘就给出了答案,脸上全是自豪之情。
  “宸娘说的对吗?”洪涛很无奈,宸娘的学习速度太快,但又不能不让她抢答。
  “对……”孩子们异口同声的肯定着,只有高俅没抬头,他正玩命记笔记呢。
  如果说在身体上和孩子们比并不太落后,那在知识上就差太远了,很多课程他都听不懂,只能靠王大私下里补课。
  “现在看官人的把戏……我把纯碱再加上……”洪涛拿起搅拌铁渣用的勺子,放上纯碱伸进了炉膛。
  “化了!化了!像是热饴糖!”这次又是宸娘在抢答,还举了一个很贴切的例子。
  炉膛里的那团东西再被纯碱融合后明显降低了粘度,已经无法成型,软塌塌的彻底成了一团粘稠的液体。
  “那么纯碱也是助溶剂,进一步让二氧化硅溶解成液态。但有个问题不知道有没有人发现,这些黏煳煳的液体太浑浊了,里面不光有杂质还有很多小气泡。下面官人就用砒霜继续变戏法,看仔细啊……”
  最后一种原料又被铁勺加了进去,还用钢钎不停搅拌。砒霜很快就融化了,和那些液体融合到了一起,然后奇迹就发生了。液体越来越纯净,杂质和气泡都不见了。
  “这是水晶……大大、大人在造水晶!”高俅终于能抢答了!
  他好像见过类似的东西,和苏轼来湟州时长公主给驸马的包裹里就有几片水晶,虽然一个是固体一个是半液体,但颜色和透明度很像。
  “水晶?亏你还在开封城里混过一段日子,看来也没混出啥名堂。看好了啊,答案要揭晓了!”洪涛拿起一根细钢管伸了进去,半液体遇冷又粘稠了些,粘在钢管的一头被带了出来。
  此时洪涛把钢管一头塞进了嘴里,鼓着腮帮子瞪着眼一边吹还一边转。钢管顶端的那团半透明液体居然像吹泡泡般的鼓了起来。看着半液体越来越透明,洪涛又把钢管伸进了炉膛,让它的温度不要降的太快,接着吹接着转。
  “快拿剪子剪断!”几分钟之后,面红耳赤的洪涛终于不吹了,钢管顶端已经出现了一个花瓶般的形状,半液体也成了软塌塌的固体,可以像面团般的被剪刀剪断。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9/47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