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有毒(校对)第16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9/477

  吐蕃各族的战旗和宋朝、西夏都不一样,更像是出使用的节杖,上面还镶嵌着各种动物头骨。每位战将和每位战将在颜色、头骨种类上都有区别。
  “难道说镇守大人未曾拦住董毡!”听了副镇守的话梁乙逋也是一脸死灰。光是城外那支至今不明来历的军队就够凉州一受的了,再加上吐蕃人的骑兵后果可想而知。
  “大人如不嫌弃,末将愿在此与城共存亡,还望大人回到东都之后照拂我族一二,末将不想让族人为奴……”
  副镇守到不是怕了,或者说他已经没心情怕了。做为军人战死沙场并不冤,但因此而连累了族群就对不起祖先的在天之灵。
  按照夏人的规矩,失去了勇士的族群会被其他大族群吞并,他的家乡就在这里,一旦战败肯定元气大伤,要是能保着梁乙逋逃走就还有一线复兴的希望。
  “……本官乃西凉刺史,朝廷交与多少城池在本官手上不能丢一座。如果佛祖真的抛弃了我等,那不如用这条命为家族洗清耻辱。莫要多言,本官带亲军守西城,将军速去安排,战至最后一人也不许降。派去东都求援的信使几个时辰前已经出发,最终鹿死谁手还未可知!”
  可能是遗传,梁太后就是从各种艰险中杀出一条血路,到了她侄子这里也是一样的态度,有胆识、有行动还不轻易绝望。
  “董毡来了?好快啊!不要轻信,没我的命令任何人靠近都是敌人!”就在梁乙逋打算与凉州城共存亡时,讹力命也终于辨认清楚来者是何人了。洪涛听到这个消息之后没有半点欣喜,反倒皱起了眉。
  吐蕃人很不可靠,他们当墙头草当惯了,谁规定就不会战场倒戈了?之所以有这种顾虑主要是他们来的有点早。西夏在吐蕃边境也布置了不少兵力,就算董毡再能打也不太可能几天时间就胜利了吧。
  这仗打得真麻烦,除了敌人还得防备叛徒,有时候友军也会变成猪队友,比敌人的伤害力还强。
  从远处看这群骑兵乱糟糟的是一片,其实他们之间也有不同队形。讹力命给洪涛讲解了不少,但能理解和记住的真不多,要不说训练骑兵比步兵难呢。
  除了队形之外,吐蕃人也安排了探马之类的哨兵,他们一般要比大部队突前几里路。此时吐蕃人的探马正在和特种部队互相追逐,双方谁也不认识谁,当成敌人是第一反应。
  这时就能看出天生的骑兵和后天的骑兵有啥不同了,尽管特种部队有可以在马背上使用的蝎子弩,还有坚硬的甲胄,但依旧占不到什么便宜,被追得漫山遍野跑,很是狼狈。
  好在吐蕃人还没失去理智,发现了这座奇怪的车阵之后就放缓了脚步,在远处观望了一会儿,马上派人折返大部队报告。
  估计是个傻子都能看出车阵正在和凉州城作战,那些尸体、冒烟的城楼和损毁的城墙无一不在诉说着之前战斗的强烈程度。
  于是吐蕃人很谨慎的在三里外停止了前进,他们的选择和夏人一模一样,很快就派出一小队人,也是举着旗帜前来询问情况,想搞清楚这个车阵到底是谁,友军还是敌军。
  这次洪涛没让新军再去攻击对方的使节,既然知道是董毡的人,再这么搞就有点没麻烦故意找麻烦了。
  但他也没让对方太过靠近新军的阵地,讹力命就是新军的使节,但他只有一个,手里也没旗帜,而是拿着湟州经略安抚使的官凭。
  双方的使节凑在一起聊了不到一刻钟就各自返回了阵中,讹力命告诉洪涛来的确实是青塘兵马,带队将领为董毡和他的第一猛将青宜结鬼章。
  董毡能在青塘一带称王称霸也不是没有理由的,打仗很有一套。他让养子阿骨朵带着主力攻占了仁多泉城,正在和凉州援兵鏖战。
  但这并不是他的全部主力,还有一支不到万人的吐蕃骑兵绕道偷偷下了高原,趁着双方激战直插凉州城。
  “都尼玛不傻,一个比一个贼!”
  不用解释洪涛也明白,吐蕃人的目的就是突袭这座毫无准备的城池。成功了,他们就从背后包抄凉州援军。失败了则退回高原坐山观虎斗,大宋朝廷也说不出什么不是。里外都不太亏,一旦赚了就是大赚。
  “本官就不去见他了,还是由你带个话,就说我们已经弄塌了凉州南门。现在不如合兵一处登城,青塘兵向西、新军向东,待把整座城打下来之后再在内城汇合。”
  有了援军那就不能光看自己耍,你们不是也想要凉州城吗,那就得出点力。至于说这座城最后归谁现在聊为时过早,归谁也不能归西夏,所以一切都要等把城市拿下来再聊。
  凉州城成了啥模样不用讹力命去讲大家都看得见,既然确认了是友军,此处又有便宜可占,董毡也不矫情,很痛快的收下了这份大礼。
第343章
屠城
  洪涛第一次看到吐蕃军队是如何攻城的,他们人人在肩上批一件翻毛短斗篷,然后拿起各种各样的武器,举着牛皮盾牌就上阵了。既没有准备射击,也没有远程武器掩护,楞上!
  讹力命这时又说话了,他也和吐蕃军队打过仗,对这些从高原上下来的蛮族如何作战有一些心得。
  要是没有南门的这个大缺口,吐蕃士兵就会先去附近的山上砍树,然后用马拖回来就地组装长梯,依旧是冒着城头的箭羽向上攀爬。
  翻毛短斗篷就是他们的盔甲,那是由牦牛皮做的。由于牦牛的毛发很长还很硬,再被动物油脂粘结在一起就和防弹衣效果差不多,加上里面穿的皮甲,抵御弓箭射击还是挺有效的。
  最主要的是这些吐蕃战士不怕死,他们认为战死是去天上享受,只要头人们不收兵,就会死战不退。
  说是愚昧也成,说是傻也成,反正战斗力还是很强的。要是能有宋朝的军械支持,这就是一支完美的山地部队,还是步骑两用的。
  “我靠,那个光膀子的就是青宜结鬼章吧!”正在谆谆受教的洪涛突然张大了嘴,端起望远镜向着城墙倒塌处瞧了瞧,又把望远镜怼在了讹力命脸上。
  “正是此人,他作战从不披重甲,只用盾牌抵挡,却百战无损……吐蕃人都说他是天神的孩子,身上有神力护体。”讹力命让望远镜磕了一个酸鼻儿,强忍着泪水看清了正在往城墙上爬的那个壮汉。
  “毛个神力,你要不信可以给他来一弩试试。成啦,别和我这儿墨迹了,去豁口处给双方协调一下。再这么下去王大估计就该翻脸了,这些蕃人太过分,这哪儿是在打仗,比逛市场还随意。”
  青宜结鬼章确实比一般人高大威猛,他用的武器个头也大一圈,是个长柄铁骨朵。盔甲能防御刀箭,面对这种钝器就没啥大作用了,只要被砸实不用穿透也是骨断筋折。
  但也仅仅是个体能力强点,在加上点运气而已,一弩箭上去肯定也得流血。洪涛对于这种猛将不太感冒,此时他的关注点已经不在青宜结鬼章身上了。
  那些吐蕃士卒正在满地找俘虏的盔甲武器,还有扒衣服搜细软的,认真劲儿快把打仗都忘了。找着找着就找到了南门右侧的城墙上,这里是新军的地盘,以王大的性格肯定不许外人靠近,而且说翻脸就翻脸。
  城墙上的战斗依旧很惨烈,夏人面对突然多出来的敌人并未胆怯,还是寸土必争。但不怕和打得过又是两回事儿了,仅仅应付新军都节节败退,再加上这么多见人就想扒衣服的穷鬼兵,结果可想而知。
  等越来越多的攻城弩上了城墙之后夏人真顶不住了,月牙铲一般的弩箭一来就是一串人倒地。死相惨不忍睹,胳膊腿、肠子肚子满天飞,再有血性,等肾上腺素的劲儿一过去也会胆寒。
  只要有一个人迟疑不前,就会有第二个、第三个……当第一个人退怯了,马上就会变成溃败。
  当两支军队从两个方向各自逼近了东西两座城门时,已经不再有夏人军队再往城墙上冲。估计他们也剩不下多少人,从南门到东西两座城门大概两里长,几乎都被尸体塞满了,没有下脚的地方,要踩着好几层尸体往前走。
  攻城弩更找不到地面可以固定,新军士兵们干脆就用敌人尸体压在支架上当配重,反正发射两次就得往前挪几十米,用大钉子确实不太方便。
  “这位城主好像有点死心眼,外城都丢了,屁大点的内城能守住?还尼玛都是木料建筑。成了,也别多死伤人了,把内城的南门给我烧了,谁也别想出来,剩下的就交给我们的友军吧,他们好像还没抢够呢。”
  夏人是不冲了,但也没打算投降,全躲进了内城。这座城本来就不太大,内城和外城最近的地方都不足三百米,攻城弩在高高的外城墙上发射火油弹扔得更远。
  洪涛所说的少死人是少死伤自己人,具体内城里面还有多少人、是否有平民、想不想投降都不打听,装不知道呗。
  万一他们真投降了自己还真麻烦,这么多俘虏都杀喽?那不就是屠城嘛,传出去太损害名声。要是吐蕃人想这么干自己也不能拦着,真没这个权利。
  达尔文的自然进化论确实有道理,他说越是在恶劣环境中生活的生物就越凶恶,比如说毒素更毒、攻击性更强等等。
  这个理论用到人身上照样合适,如果让新军士兵攻城,他们顶多是箭弩密集一些,火油弹扔的多一点,肯定不会为了些许财物就上去和不认识的人拼命。
  但董毡的青塘兵完全没有这种顾虑,他们好像已经忘了城墙上还站着宋人士兵,抢的那叫一个畅快。
  抢完了兵甲抢财宝、抢完了财宝抢女人,上到四五十、下到十来岁全不放过,随便按倒就上,完事还得给脖子上套上绳索拴成一串儿。至于说老人和孩子在他们眼中连牛羊都不如,一律砍死了事儿。
  有些青塘兵实在找不到东西可抢了,而他们的驮马又没装满,咋办呢?干脆找来木料凑合绑一绑,是不是梯子都无所谓,直接就往寺庙的塔顶上爬。
  那上面有很多鎏金的装饰品,能敲下来的就敲,掉不下来的就砍碎。反正除了砖瓦带不走之外,啥都要。
  也不是没有反抗的,这不十多个身着华丽衣服的人就从内城的角落翻墙跑了出来,男男女女大大小小全都拿着兵刃,居然想突破东门夺路而逃。但很快就被青塘兵发现了,后面追出来一大群。
  “那是贵族的家眷吧?”洪涛不是没屠过城,只是每次屠城都躲得远远的,等差不多了才露面看两眼,然后下个命令了事。
  这次不想看也得看,总不能撤出这座城完全交给董毡,凭什么啊。看多了这种场面之后,那颗本以为很坚硬的心也不由得软了起来。
  “……应该是党项高官的家眷……说不定就是城主的。”讹力命对于这个问题不太好回答,他也有点看不下去了。
  毕竟这里屠杀的都是他的同族,但又怕露出太多同情心会对自己造成不好的影响。有时候叛徒也是很纠结的,不是人人都能心安理得。
  “王大,把她们带上来。这边是我们的地盘,当强盗也得讲点规矩。”洪涛没去等讹力命为同族求情就下达了命令,这种考验很伤人,没必要。
  这个举动好像引起了青塘兵的极大不满,他们的人越聚越多,还有人冲着城上叫喊着什么。如果不是看见马道上不满了手持弓弩的新军士兵,估计就得冲上来抢人了。
  “他们在喊什么?”洪涛有些好奇,这些青塘兵也太没规矩了,难道他们的将官就不管吗?
  “大人救的好像是镇守和刺史的家眷,按照吐蕃人的习惯,敌人高官的家眷应该归破城将领所有,别人不许染指,这些人在向大人索要战利品呢。”
  讹力命没想到帅司大人这么轻易就下令救了那些妇孺,心里自然乐意,但一想到没准会由此与友军发生冲突,又有点不安起来。
  “这很合理,你去告诉他们,这座城是本官破的,让他们把该给本官的战利品都送过来。”洪涛一听就高兴了,他就喜欢守规矩,但不能只自己守,别人也得守。
第344章
窝囊死的
  讹力命的话立刻激起了城下的一顿骚乱,青塘兵并不承认新军的战果,他们非说是由他们率先攻占的凉州城。
  理由也很充分,这里的内城是他们破的,镇守府也是他们拿下的,就连凉州镇守和西凉刺史都是他们杀死的。
  “嘿我个暴脾气,这不是胡搅蛮缠嘛。王大,吹号收兵,我们去城外扎营,这个破地方没法住人了。”如果对方是董毡洪涛还有心情去和他掰扯掰扯,但是面对一群青塘士兵真没这个心情。
  听到了号声,城墙上的新军士兵开始各自回到各自的队伍中去,依次掩护着向南门而去。至于后面还想追上来的青塘兵,王大的处理办法很简单,在马道上点燃几颗火油弹,谁不怕烧谁就上呗。
  “大人,有兵马追出来了……”刚刚走下城墙,讹力命体内的骑兵天赋就起了作用,比别人提前好几秒钟发现异常。
  “列阵!吹号!”不等洪涛发令,王大已经下达了战斗指令。新军也不是一点野战能力都不具备,没有散兵坑照样可以对付骑兵,手中的钢板弩和肩上扛着的一窝蜂都是做这个用的。
  而且城墙距离箱车阵只有几百米距离,稍稍后退一点就不用顾虑左右和后面的防御,专心向前即可。
  “对面可是驸马王诜?我乃宝顺军节度使董毡,特意前来和王大人一会。”出现在城墙缺口处的果然是一队青塘骑兵,不过这队骑兵和大多数青塘兵不同,他们的穿戴更整齐,就连马匹身上都披着皮甲。
  正中间有个穿甲未戴盔的壮汉,正是在望远镜里见到的青宜结鬼章。但说话的不是他,而是身边一个顶盔贯甲的汉子。
  “董将军有礼了,在下正是王诜,不知有何见教?”洪涛在讹力命告警时就已经开始快步往车阵那边跑了,等董毡带队出了城墙他距离车阵还不过百余米。但人家都出声打招呼了,还闷头跑就不太合适,只好停下脚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9/47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