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有毒(校对)第17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0/477

  “你手下的汉家娃子抢走了节度使大人的俘虏,快快交出来!”董毡的汉话很不错,但青宜结鬼章的口音就有点重了,气势也有点凶。
  看到青宜结鬼章的架势,洪涛就基本了解这些所谓的青塘兵对大宋朝是个什么态度了。怪不得一说要和董毡合作,从溪罗撒到苗魁再到蒋大郎都异口同声的不赞成。
  这哪儿是朝廷的兵马,完全就是另一个李继迁嘛。只是现在的局势不利于他称帝独立,但凡遇到宋朝有个头疼脑热,这孙子立马就得在背后捅上一刀。
  “我乃湟州经略安抚使,太子少保,朝廷正二品,见到本官不该下马行礼嘛!”
  既然他们没真心实意归顺,自己也就没必要替朝廷安抚了。这种人靠小恩小惠是养不熟的,唯一的办法就是抡圆了手里的大棍子猛揍,打个半死再给点残羹剩饭,吃不饱也饿不死,还得天天干活累得和孙子一样,反倒踏实了。
  “本节度使乃太傅是也,正一品……帅司大人某要太小气,破城的事情本官还是要向朝廷为大人美言几句的,能以偏军至此,也是难得。”
  礼肯定没有,董毡的头衔比太子少保还高。不过他倒是下了马,打算和这位驸马好好聊聊,凉州城必须归青塘兵,给予的补偿就是个协助功劳。
  但青宜结鬼章的表情就不那么好看了,他脸上分明写着:孙贼!你算那颗葱啊,不就是个依仗裙摆上位的外戚嘛!
  受礼的洪涛也不安份,眉毛眼睛都错位了,嘴角一直撇到了耳根下面,满脸都是一个意思:二货,再能打管个屁用,董毡不用,但你一样得给老子乖乖见礼!
  “刚才尔等说俘虏是你们的,本官倒想问问凉州城墙是谁打开的?凉州南门和东门是谁占据的?董节度使没来之前本官麾下就已经攻占了小半个城池,只是不愿纵兵劫掠才不曾与尔等争夺内城,俘虏一说自然也就不存在。奉劝二位一句,本官和其他大宋官员不太一样,他们可以忍辱负重委屈就全,到了本官这里向来都是要占别人便宜的。这样吧,董刺史让你手下的士卒把抢来的财物交出一半,然后退出凉州城,本官会在上奏朝廷时也加上一笔,就说此城是由董刺史协助攻占的,如何?”
  不服气没关系,洪涛压根也没指望能用官阶压服一群外族。和他们相处必须要得寸进尺,任何一点忍让都会被视为软弱。
  “放屁!谁抢到就是谁的,你个狗官凭什么索要,有本事自己来拿!”原本总是讲道理、讲教化、彬彬有礼的大宋官员突然变成了这幅嘴脸,让青宜结鬼章非常不适应。
  一听说还要分自己的战利品,城池也得让出去,顿时比刨了他家祖坟还激动,用破口大骂形容已经算轻的了。要不是有董毡在一边镇着,他就得抽刀子和洪涛拼命。
  “住口!王大人,这样做不太妥……呀!你们……啊!”董毡比青宜结鬼章圆滑的多,在没搞清对方到底要干什么之前不想和友军发生冲突。
  尤其是一位朝廷的驸马,很容易就能把事情捅到皇帝耳朵里,对自己没什么好处。但他也不想就此示弱,打算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把利害关系讲清楚。
  但刚张嘴说了个开头,场面突然发生了变化。对面的宋军突然端起了手中的劲弩,瞄着青塘兵就射。速度那叫一个快啊,好像早就演练好的一般,丝毫犹豫都没有。
  如此近的距离,已经全体下马的青塘兵根本没有闪避的时间,而且谁也没想到这些宋军的弓弩都是上着弦的。
  弩这种兵器使用起来是有很多讲究,平时需要放开弓弦,作战时才会搭上,就是怕弩臂长期受力变形。
  也不能拉满弦太久,牛角做的弩臂承受不了长时间的大的拉力,更不能不放入箭矢空射,那样会把弩臂弄坏。
  可是这些禁忌里有一条被钢板弩修改了,由于弹簧钢的性能比牛角要强,更换起来也更容易、更便宜,所以新军士兵在使用钢板弩的时候就没那么在意了。
  战斗时不管有没有目标都会把弓弦拉满,一旦发现目标只需放上一支弩箭,呼吸间就能发射。这原本是为了新军士兵安全考虑的应对之法,没想到更合适用于突袭。
  短短十几秒钟,三十多骑青塘骑兵连带他们的正副主帅就全躺在地上了。相隔十几米被无羽弩箭射中,就算穿两层渭桥镇出品的表面渗碳板甲也没用,旁边还有王大那些特种兵们用蝎子弩补刀。一下射死算走运,受伤没死的才倒霉,还得眼睁睁看着挨第二下、第三下。
  青宜结鬼章就是个倒霉蛋,据说身经百战毫发无损的半神之躯必须引来了更多弩箭,结果半神没出现先成半残了。
  三根弩箭从身体正面射进去,背后露出了两个尖尖,脖子上还中了一根黄蜂刺,咕嘟咕嘟的直冒血泡。
  但他确实强悍,这样都没马上死,也没完全倒下,只是单腿半跪在地上还试图去腰间抽刀呢。
  “我操,还敢瞪眼,我让你瞪!”啥叫小人得志?请看此时的洪涛。
  突袭刚发动时他是躲在黄蜂身后的,突袭成功了立马就站出来端着蝎子弩给青宜结鬼章补刀,但左手依旧拉着黄蜂的胳膊,但凡有点风吹草动黄蜂就是挡箭牌。
第二卷
凉州赋
第345章
溪罗撒上位
  可惜了一位吐蕃族的勇士,没死在敌人手里却被友军给干掉了。至死他也没想明白,为啥宋军会突然发难呢?
  讹力命也是这么问的,好好的友军就算气势有些嚣张,也不该反目成仇啊。这么一来青塘军该如何指挥,保不齐就又多了近万敌人。
  “不为啥,我看着他们别扭!把尸体拖走,箭矢都拔掉,叫溪罗撒赶紧回来,该他出场了。”
  城外发生的一切青塘军还未曾看到,或者说他们根本没有意识到宋军会向青塘军下手,还在每个犄角旮栏里搜刮呢。
  而这几十具尸体和马匹被几百名新军士兵围住,也看不出来是死是活。按照常规逻辑推,董毡带着卫队去宋军大营里做客更靠谱。
  但做客时间长了也会引起怀疑的,所以溪罗撒必须马不停蹄的从乌鞘岭赶过来。当他上气不接下气的跑进营地,在箱车后面看到董毡和青宜结鬼章的尸体后也傻眼了,嘴唇哆嗦着半个字也说不出来。
  “想上位就别瞻前顾后,最大的障碍本官都帮你解决了,难道如何收拢一群无头苍蝇的活儿也得本官替你干?那样的话本官不如自己去当青塘之主,你也就失去交换的价值。”
  洪涛真是一点都不担心,杀了就杀了,谁不服谁就来打过。这大半天刚消耗了不到二十车弹药,剩下的全是你们的,要多少给多少,反正自己是不想再带着它们回去,怪沉的。
  “末将斗胆向大人借这两具尸身一用……”牙都快咬碎了,溪罗撒终于鼓足了勇气,打算去用性命搏一搏前程。
  “赶紧拿走,外面还有一些,都归你了。但本官要提醒你一点,别指望能轻易说服所有人,只要是有人的地方就有不同意见。带着你的族人一起去,多拿几具一窝蜂,谁不服就和谁决斗,射死丫的别人也就服了。本官听到火箭声就会派兵镇压青塘内乱,保住自己小命,能多坚持一刻就多坚持一刻。有时候是否大富大贵不在于你有多大本事,而在于你能否多活一炷香时间。”
  这些尸体本来就是给溪罗撒预备的,而且杀死董毡和青宜结鬼章的黑锅也得扣在他头上。不管最终他是死是活,这个罪名是跑不掉的。
  别人说啥不重要,重要的是湟州经略安抚使、太子少保、驸马王诜亲眼所见,是吐蕃唃厮罗族起了内讧,致使两位头人被杀。
  做为友军,湟州军必须也有责任插手这件事儿。为了避免事态进一步恶化,把内讧的双方分开很正常嘛。当然了,两边都是军队,分开也是需要付出点代价的,误伤一些青塘士卒在所难免。
  但最终结果肯定是好的,经过湟州军的协助,新的青塘之主溪罗撒同志掌控了局面,青塘依旧是大宋的青塘,友军也依旧还是友军。至于这位新任的青塘之主叫啥、姓啥,这有关系吗?把准备给董毡的圣旨改个名字不就完了。
  这么说朝廷里能不能信、会不会有人揭发是湟州军袭杀了董毡,这些问题更不用担心。任谁坐在皇帝的位子上也不会相信这种说法的,太没道理了啊。
  王诜根本就不认识董毡,辖区也离董毡的势力范围有几百里之遥,中间还隔着别的州县,私仇肯定是没有的。
  公愤,没错,驸马王诜的人缘是比较次,走到哪儿就祸害到哪儿。但他只是在湟州内部折腾,从来也没出过圈子,连秦凤路都不曾受害,更别提属于熙河路的青塘地区,八竿子也打不到嘛。
  既没有私仇、又不存在公愤,一位朝廷二品大员为啥要在战场上突然袭杀了友军的将领呢?这玩意根本说不通。就算是王诜在朝中的仇人,也想不出如此荒谬的弹劾理由。
  所以说,什么叫事实?事实就是看谁能把理由讲的更符合逻辑。吐蕃内讧的理由就非常非常符合逻辑,而且还非常非常符合大宋朝的利益。
  董毡这个人吧,历来不太安份,曾经有过吃里扒外的底子。朝廷不是不想办他,而是手不够长办不了。现在好了,换了一位完全心向大宋的新头人,青塘地区不光没丢,未来还更光明了,为啥不信呢?
  就算洪涛和神宗皇帝自首,承认是自己杀了董毡,王安石和司马光照样也会编一套瞎话,把屎盆子想方设法扣在外族头上,否则青塘地区就乱套了。
  “老讹,你觉得溪团练此去吉凶如何?”溪罗撒带着十多名特种兵,把那些尸体往马背上一放,向凉州城西门而去,那里是董毡的大本营。
  洪涛说不担心是假话,十多名特种兵损失了也心疼啊。但从这里看不到西边的情况,只能通过聊天缓解一下情绪。
  “人死如灯灭,想我朝皇帝在位时麾下也有不少族群效命,可一旦死了人心就会变,为了利益都倒向了梁家。党项人如此、吐蕃也是如此,只有宋人不太一样,你们的皇帝会一代一代的传下去。只可惜宋人太过仁慈,要是全和大人一般果敢,本朝就不该存在。”
  洪涛算是问对人了,讹力命在这个问题上非常非常有发言权。党项人和吐蕃人的社会结构很相似,都是以族群为最基本的组成单元。所以在首领变更的问题上讹力命不仅能做出判断,还可以举出不少实例佐证。
  他的家族不就是在权利更替时没看清形势,结果被别人联手给铲除了嘛。这些经验一般人体会不到,全是用性命和鲜血换来的,很是宝贵。
  “宋人仁慈……这个说法从何而来?”洪涛还是头一次听到外族对宋朝如此的评价,说软弱的有,说迂腐的也有,唯独没听过仁慈之说。
  “想当年景宗皇帝临终前曾和毅宗交待过,异日力弱势衰,宜附中国,不可专从契丹。盖契丹残虐,中国仁慈。顺中国则子孙安宁,又得岁赐官爵;若为契丹所胁,则吾国危矣。”
  这个说法还真不是讹力命自己的感觉,更不是为了拍马屁编出来的,确实有非常高端的出处,居然是李元昊给李谅祚的遗言。
  “可惜本官未见过你们这位景宗皇帝,否则定要和他好好讨教讨教。”听了讹力命的解释,洪涛觉得李元昊搞不好也是个穿越者。
  他对大局的把握太准确了,丝毫不差的游走于宋辽两头巨兽之间,最终居然弄成了三足鼎立之势,大大的人才啊!
  为啥李元昊没搞出跨时代的武器呢?洪涛觉得他可能是个文科生,或者干脆就是个后世的公务员,比较熟悉权力斗争,对自然科学一窍不通。
  “呃……大人,火箭响了……”这话说的让讹力命都不好接茬儿,正在为难时,远处出来了火箭的凄厉叫声。
  “本官给你五百人去安顺军中平息叛乱,记住啊,是去诛杀反贼的,这个口号要一直喊下去。”洪涛可不想亲自带人去人家大营里搅合。出主意可以,干活得手下来,尤其是这种比较危险的活儿。
  “末将明白……”讹力命决定以后也得像溪罗撒多学习学习,如此简单就恢复了族群大首领的地位,诱惑太大了。
  既然帅司大人能在吐蕃人里这么干,党项族群好像也没什么难度。自己想回归西夏朝廷是不可能了,即便再出卖一次宋人也不会受到信任,所以只能跟着这位大人走下去。
  但走下去的希望呢?原本只是想找块能让族人容身的地方,但现在这个愿望又升级了,好像多统治一些族群、当个不大不小的首领也不错。主要是帅司大人太能搞事儿了,跟着他不折腾折腾很有点浪费生命的感觉。
第346章
这孙子!
  整整一晚上溪罗撒和讹力命都没回来,洪涛倒是不担心他们的安危,因为他们已经分别派人回来禀告,一切顺利但无法脱身。
  从动静上洪涛也部分印证了他们俩的说辞,西边的青塘营地彻夜篝火通明,照亮了半个天空和半座城市。
  载歌载舞是听不见,但各种打击乐还是能听见的。显然他们在弄联欢会之类的玩意,肯定不是庆祝老族长挂了,那就只剩下新族长的登基加冕仪式,确实应该热闹热闹。
  “……去吧,做为礼物,本官送你五车火箭,什么斩草除根的话我就不多啰嗦了,但回到青塘之后务必和李宪搞好关系,多送点财物别心疼。要让他觉得你比董毡好控制,否则在背地里和皇帝陛下说你坏话,得不到朝廷赐封,你这个青塘之主的地位就不牢靠,本官也无法名正言顺的支援,明白吗?”
  第二天溪罗撒回来了,不是一个人,而是带着和董毡同样的卫队,特种兵的打扮也不见了,身上那副山纹甲好像就是董毡的,上面还有两个小洞呢,即便被重新修复过也能看到痕迹。
  他不是来向洪涛表功的,而是要带着这些刚刚归顺的青塘部下返回家乡。干嘛去呢?两件事儿,一个就是在半路截杀阿骨朵,那是董毡的养子,一直手握兵权留不得。还有就是抄了董毡嫡系族群,把青塘所有势力重新整合一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0/47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