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有毒(校对)第24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6/477

  “诸位,钱借到了吧?刘大人,钱有了,如何把湟州城建好就看你的了。这事儿本官建议别全由你自己拿主意,多和11人代表商量商量,多听听各方面的意见。防御固然重要,但也别光顾着造坚城,还得考虑百姓生活、商业繁荣和未来的城市发展问题。我会让王七尽快赶回来,甘州和肃州都是由他主持的,在这方面他才是专家,你们自己商量着办。蒋大人,马尾城也可仿效湟州此法,但有个问题需要注意,不要超出自己的偿还能力。借钱的时候不想着如何还钱,那就是没打算还。关于这点我提个建议,各位回去准备准备,从明年开始各城的收入、支出不仅仅要进行预算,还得公布,明明白白的告诉百姓钱都去哪儿了,还剩多少、还缺多少,下次再发行公债的时候就不用这么费劲了。”
  银行门口发生的一切全都被湟州和甘凉路的大部分官员看在眼中,其中也包括洪涛。他在布告没公布之前就来了,公债的很多细节都是他和紫菊、王八一起决定的。这一个多月的时间对于他而言也是煎熬,万一失败自己的名声受损是小,影响各城的发展是大。
  现在终于能扬眉吐气了,把刘松和蒋二郎教训得小学生一般,这两位不光不能顶嘴还得点头称是。没辙啊,说得再有道理也不如现实来的硬气,三千枚金币已经到手了,还是领导高明,除了赶紧跟着学之外别无他途。
  否则用不了几年官位就坐不住了,帅司大人身边那群孩子一年比一年大,既然周一日能当女知州,她们应该也没问题,说不定还更厉害呢。
第498章
孩子的问题
  “官人……我的……”借着这件事儿,洪涛又在银行顶层给属下开了一个小会儿,坚定了发展的方向、阐述了对未来的规划,然后散会。这时王十偷偷凑了过来,神神秘秘的伸出了一只手,手指还互相搓着。
  “自己去找莲夫人拿,小小年纪要那多钱何用!”洪涛只瞥了一眼就板起脸,背着手不再搭理。
  这是一个很龌龊的交易,洪涛嘴上说不作弊,可实际上一点没少做。公债,这玩意太超前了,如果让百姓们自己判断,估计没十年八年的真算计不清,更不敢买。
  洪涛打算推他们一把,于是就暗中让王十安排了风雪楼和回鹘商人交税这两出好戏,专门表演给百姓看,头一批去银行门口排队的人里,也有不少是王十秘密发展的部下。
  这不,王十来要好处了,洪涛不仅要把她的赌注如数归还,还得从赌资里拿出一部分和她分成,这都是当初说好的。出卖同伙自然不能便宜,王十在这一点上算是学到家了。
  “尊敬的大人,您的智慧如繁星一样不可计量,做为您的子民真是件值得庆幸的事儿。能不能允许您最忠实的奴仆给您做一首诗,它会随着我们族人的歌声传遍大地和海洋,让世人全都知道您的功绩。”
  与会的还有一头凤凰和一头母豹子,在回去的路上,凤凰撇开那张诗人的破嘴,开始给洪涛灌迷魂汤。
  “但我有你这样的子民真不觉得庆幸,除了给我挖坑之外还有没有正事儿了?有就直说,没有的话麻烦你去后面那辆车里抒情,我要和我的书记官谈点正事。”
  中国古人如何忽悠人洪涛见识过,外国古人的招数洪涛也从卡尔表哥那里尝试过,对这些套路早就免疫了。他们玩了命的赞美你时肯定有事儿相求,无利不早起嘛。
  “……我想祈求大人能让族里的孩子也去学堂聆听智慧之神的声音……”
  一看这招没管用,还差点被轰下去,凤凰立刻收起了谄媚的笑容,换上一副他自认为很诚恳的德性,提出了一个小要求。
  “嘿嘿嘿,你的良心大大滴坏了……明着忽悠不了我,想让孩子偷学本官的绝技,等你们的国家建好之后就有和本官抗争的资本了是吧?”
  让犹太人的孩子进入州学这事儿没什么,但洪涛明白,诗人的意思并不是州学,他还想让犹太孩子加入儿童团。目的嘛,必须只有一个,他们想学会自己这套体系,包括政务、军事等等一系列。
  “不不不,我们始终是……”诗人没想到自己的想法会被直接戳破,吓得一下从座位上出溜下来,跪在车板上就要向他的神起誓。这种指责在他看来很严重,搞不好是要掉脑袋的,说不定连族群都要被牵扯进去。
  自始至终西迪都挺着大肚子端坐在旁边没发表任何意见,但洪涛不会忘了她的存在,除了一身浓重的香水味道之外,她的呼吸也跟着谈话内容变换着频率。
  洪涛不是功夫高手,看不出别人的气息,但他的手一直藏在西迪的裘皮大衣里面,能摸到。
  很显然,她和凤凰之前是有分工的,为了撇清嫌疑,凤凰说的话她不搀和,免得两个人因为一个提议而一起报销。
  “忠实的奴仆就算了,本官没有养男奴的习惯,有西迪一个足矣。孩子的事儿本官也答应了,但有个问题,在我的学校中不许有信仰的隔阂,也就是说你们的孩子进入我学校,就得暂时放弃信仰约束同吃同住,否则就无法一起学习。你觉得我会因为几十个南犹大国的孩子,就放弃我自己族群的孩子吗?”
  洪涛能理解西迪的选择,她目前有些矛盾,既是自己孩子的母亲又是整个族群的首领之一,往那边靠多了都是麻烦,只能在中间摇摆不定。
  至于说犹太孩子的问题,洪涛无所谓。自己脑子里的东西够全世界人轮流学好几辈子的,多几个小孩根本不算事儿,也别指望能用这些东西反制自己。
  但是,宗教问题始终是个障碍,借这个机会洪涛也想试试他们的底线在哪儿。是要科技兴国呢,还是固守陈规。
  “只在学校中无妨……”凤凰是有备而来,肯定提前和其他两位大拉比讨论过这个问题,也得到了授权,回答的并不太犹豫。
  “那就没问题了,回去之后把名单交给西迪吧。但现在你依旧要去后面的车上,本官和书记官的正事还没说呢,是机密!”
  齐了,既然你们为了偷学技术可以暂时抛弃信仰,洪涛觉得就不是不能改造。慢慢来,看看是你们偷学的快还是我同化的快,咱们走着瞧!
  元丰七年可能是洪涛来到湟州之后过得最顺的一年了,没杀人、没打仗、没挨算计、还多了一个儿子,混血儿子。
  这回他这幅身体的基因终于占了上风,儿子黑头发、黑眼睛。但是吧,还是没彻底占上风,这孩子一生出来脑袋就是扁的,还有一副深深的眼窝,怎么看怎么不像汉人。
  爱像不像吧,其实这个儿子长成啥样也不会影响将来的生活。对外没几个人知道这个孩子是自己和西迪的,有猜测可以,但不会得到证实。
  和西迪说的一样,自己的儿子现在属于犹太人的一员,还有比较高贵的血统,将来如果不是太差,就能接替他妈妈的职务成为一名犹太族群的大拉比。
  对于这个结果洪涛还是比较赞成的,把儿子放在自己身边并不是好选择,看看宸娘就知道,一个异族孩子将来的发展空间会有多么艰难,哪怕他爹是个皇亲国戚,长大成人之前也会很难受,成年之后更不会有太大发展,真不如就留在他母亲的族群里当个神棍合适。
  可这种光造福不祸害人的日子洪涛是真不习惯,咱是洪扒皮、是大搅屎棍子,怎么能让家庭小事把本性磨灭呢。不成,不是没事儿嘛,他得找点事儿。
  “我说女王陛下啊,您这也回来好几天了,能不能别老盯着地图?光看没用,想从陆地上过去路太远,最方便的就是海路。”
  但在找事儿之前他得先把身边的一个小麻烦解决掉,入冬之前富姬照例带着商队回来猫冬,一起回来的还有宸娘。
  这半年来小丫头不光长高了、变黑了,性情也变了,不再像原来那么孩子气,话也没那么密,更不再和三位皇子打打闹闹。用她的话讲,这叫玩不到一块去,皇子太幼稚!
  这么一来三位皇子反倒更黏糊了,整天跟在她屁股后面当跟班的,她走到哪儿就跟到哪儿,非说宸娘回来之后整个人都变了,他们也得多学学这变身的法门。
  洪涛对这些变化并不意外,驼队的生活还是挺苦的,就算富姬的驼队规模很大实力也很强,又不贩运太大太重的货物,但是成年累月的穿州过府、四海为家,一般人也受不了。
  越是苦的生活就越锻炼人,宸娘的变化没什么可吃惊的,是个人去驼队里待半年,回来都能变得成熟,区别只是有多又少。
  宸娘就属于变化比较大的,各地的民风、物产、生活,和她跟在自己身边耳濡目染的根本不一样,但以前学到的知识又能利用和修正,这是一个自我认知、自我完善的过程。谁之前积累的多、掌握的多,谁吸收的就快,变化也就大。
第499章
冬天的狼
  但是吧,宸娘的变化好像有点太大了,完全从一个懵懵懂懂的小孩子跃升成了有点小思想的青年人,让洪涛总觉得不太习惯。
  尤其是她那一双绿油油的大眼睛,有事没事儿就在一旁偷偷观察自己,害得差点睡不着觉,生怕这孩子半夜起来咬自己脖子一口。
  最让洪涛发愁的就是她对朝鲜半岛太上心了,一回来就把自己画的地图翻了出来,没事就趴在桌上写写划划,全是如何进军辽国,然后取道渤海湾进入朝鲜半岛的方案。
  在这一点上她可能和远在开封城的神宗皇帝有一拼,甚至有过之。神宗估计也没想那么远,他只是想把幽云十六州抢回来,而宸娘则是琢磨着如何一直打到鸭绿江南岸。
  “这个探出去的脑袋是京东东路,官人可曾去过?”
  说到走海路,宸娘立刻就把目光瞄准了山东半岛。显然她也曾考虑过这里,但是由于地图上只有个大致的轮廓,其余全是空白,她也搞不清这里应该有什么。
  “额,还不曾去过……”洪涛本来想说去过,话到嘴边又改了口。
  照宸娘这个认真劲儿,自己只要说去过,她就得问为何地图上是空白的。山东半岛上现在有多少州府自己都不清楚,这个瞎话根本没法编,还是实话实说吧。
  “春天让三娘带我去看看,顺便帮官人把地图补全好不好?”宸娘对这个答案显然不太满意,打算亲自去探探虚实。
  “我说孩子啊,不用这么急,你才九岁而已,即便真当女王怎么也得成年吧,年岁太小无法服众,更指挥不了你那些比猴儿还精的族人。听官人的话,这些事儿都不用考虑,官人会处理的。你只需好好长身体、好好学本领,将来一旦去了大海另一边,可就没有官人和哥哥姐姐们帮忙了,全得靠你一人支应,愁人的事儿一天多似一天。看看官人的头发,这几年都累白了,还仅仅是个甘凉路经略安抚使而已,称王称霸远比你想得麻烦的多,还得从长计议。”
  宸娘的心情洪涛可以理解,出去见识半年,她可能知道了世道的艰苦、生活的不易,更有危机感了。但饭要一口一口吃,路得一步一步走,还没学会走呢就想跑,那会摔大跟头滴。
  而且自己也不确定那些犹太人会不会尊宸娘为王,还是只打算找个幌子用来聚集族人。所以现在聊朝鲜半岛的事儿太早,根本没意义。
  “……那官人教宸娘如何行军打仗,我要像大姐一样替官人冲锋陷阵,长大之后做个大将军!”
  被养父否决了自己的打算,宸娘也不失望,转而又开始琢磨学习军事技能。此时的她就像是块干海绵,凡是和她当女王有关的技能都想学。
  “哎,这事儿本官倒是能满足。但当将军得有盔甲,以前的肯定穿不下了,赶紧去找你王爷爷,让他打造一副真正的甲胄,别再用小孩子的玩具糊弄我们未来的大将军了。顺便也给那三个小跟班做一套,省得他们再来烦我。”
  攻略朝鲜半岛有点早,但学习军事技能可以马上行动,就算宸娘不提这件事儿洪涛也在琢磨是不是该向东有点行动了。
  自己占据凉州两年有余,西夏人从没来骚扰过,甚至连成规模的侦查部队都没有发现。他们真的偃旗息鼓了?洪涛是真不信。
  古人云,咬人的狗不吠!古人又云,蔫人出豹子!越是不声不响的敌人越得盯紧了,千万不能大意。
  西夏人不来,洪涛觉得自己有义务过去看看他们在干嘛,是不是有了新的武器和作战方式,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理由嘛,太好找了,比如拓荒民的马群走失,做为甘凉路军政长官必须安民如子,自己儿子的马都跑了,我带兵去过找找过份吗?
  你要说我带多了,那也好解释。本官杀了你们那么多人,带少了敢去吗?至于说朝廷会怎么想,他们爱怎么想就怎么想,如果自己悄无声息的在甘凉路发展他们也不会少想一点儿。
  皇帝那儿就更好交代了,您的妹夫正带着您的儿子体验什么叫真正的两国交锋呢,不打西夏人打谁?
  现在从肃州以西二百里到凉州以东二百里,整整一千多里地全没敌人,总不能带着皇子向北穿越冬天的大沙漠,然后去折腾鞑靼人吧。
  两千新军和三百特种兵,这就是洪涛东征的全部兵力。再多他也拿不出来了,八千兵力听着不少,肃州王大占了三千,甘州也得放一千,再加上乌鞘岭的二百守军,凉州真正的兵力只有三千出头,多一半还是今年春天刚入伍的新兵,一次真正的战场都没上过。
  洪涛带走的二千人里就有三分之一是新兵,趁着机会也得让他们见见血,光在家里训练,练的再好也是枉然。
  另外还有三百多新军是不能动的,他们需要驻守三十多座烽火台,每个台驻扎五名新军和十匹战马,一个月一轮换。
  这些烽火台大部分全是这两年新建的,西起肃州、北至石羊河下游大漠边缘、东到甘凉路与西夏的边境。它们的作用只有一个,预警。
  用烽火台预警古而有之,到了洪涛这里也无法免俗,除此之外他也想不出更快的预警方式了。这些烽火台相距三十里,白天用烟晚上看火,一昼夜可以把警报传递两千里远。
  以甘凉路的面积,任何一个点出现问题,凉州都能在六个时辰内接到消息,算上做出反应的时间不超过十个时辰。
  这种速度在没有电报的古代已经算非常非常快的了,只要守军能坚持二十个时辰不被攻陷,援军就会赶到。
  按照目前周边各国的战斗力,洪涛觉得只要地形不太复杂、气候不太恶劣,五千左右的新军就能把任何来犯之敌击溃,能留下多少得看对方跑的快不快。
  对于帅司大人没灾没祸的要带兵东进,凉州城里没一个人表示反对。这位帅司大人是属雪狐的,天一暖和就老实,干的基本都是正事;天一冷就两眼冒光,除了折腾就是捣乱。全凉州军民一入冬就要进入三防时间,防雪、防风、防狼群。
  这里的狼群不是指大自然的草原狼,它们都快被拓荒民杀干净了,就算还有残部,也不敢再进入凉州附近活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6/47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