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有毒(校对)第27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9/477

  这番话说的洪涛自己都不信,太假了,但只能这么说,有时候说实话是要遭人恨的。不过从他的本意来讲这番话不全假,目前对宋辽两国最有利的就是先瓜分西夏,把三国演义变成二虎相争,简化局面。
  “王丈可能做得了朝廷的主!”受了这么大刺激萧兀纳的脑子全乱了,使劲儿不想信,可漫山遍野的火光和隆隆作响的锻锤让他无法把内心平静下来。
  “萧大人此言差矣,人与人交往不看怎么说,要看怎么做,本官认为国与国之间也该如此。该做的本官正在做,下一步棋就得看萧大人您的了。”
  朝廷同意?快拉倒吧,朝廷里那些人要是能看到这一步,自己早收拾铺盖卷滚蛋了。但洪涛也不怕辽国使节去提这件事儿,修路、造船都不是偷偷做的,朝廷早就知道,边关互榷更是朝廷的政策。
  其实说了半天都是废话,目的只有一个,拖时间!只要辽国君臣有这方面的想法,就不是一天两天能问清楚的,战争也不会太快来临。等他们明白过来时自己的准备工作都做完了,他们不想打自己还不答应呢。
  这就是国与国之间的外交,每一句话都是在撒谎,都是在为自己国家谋取利益。谁信外交官的承诺,谁就会吃大亏。
  可还不能全不信,毕竟人或者国家都是要有基本信用的。所以任何战争刚开始都要找借口,用来向世人证明己方是正义的,对方是违约的。
  如何把握尺度和分寸,如何在谈判桌上不费一兵一卒就拿到红利,不光需要犀利的口才、敏捷的思维、缜熟的国际关系,还得靠真正的实力。
  假如没有新军可以依仗、没有工坊当做筹码、没有造船技术发挥,洪涛就算说破嘴皮子萧兀纳也只会一笑了之,并在心里默念:这孙子太能白话了,一点实的没有,纯口贩子。
  还得回国和辽国皇帝说:南朝没啥能人,全是夸夸其谈的废物,该出兵就出兵吧。
第557章
连环计
  “只凭一条驿道远远不够,若是想让我皇相信,王丈还得拿出更多诚意。”萧兀纳还没完全晕,他如果去经商也应该是把好手,聊啥都成,一说掏钱就不见兔子不撒鹰了。
  “……确实如萧大人所言,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想要融化坚冰还需两方多加努力。你看这样成不成,海船不去渤海国,而是到北朝港口。铸铁炉、蜂窝煤、农具皆可,也无需用马匹、角筋交换,毛皮、羊毛就可。既然陆地上有榷场,在海边再弄一座也无可厚非,若是萧大人连这件事儿都做不到,我们就没必要再往下说了。”
  洪涛背着手仰面向天,像是在做艰难的抉择,话说的也很不客气,基本算宣布这次谈话到此结束。其实他是怕笑出来破了局,从晚饭绕到破晓时分,就是在等对方提条件呢。
  用海船往辽国运送紧俏物资,或者叫战略物资,听上去挺诱人。生铁炉子、碳钢农具,重新熔炼之后就是兵器和盔甲。辽国缺铁就如大宋缺马,要是让辽兵全拿上钢刀、穿上铁甲,宋军就更打不过了。
  但这还是个坑,深坑。洪涛挖了一串坑,就算对方躲过一个,落脚的地方还会有下一个。熔炼生铁、碳钢确实比用矿石炼造容易,拿上钢刀、穿上铁甲的辽兵也确实更厉害。
  可是有件事儿他们不知道,战争模式变了。未来辽军要面对的不再是北宋禁军,而是新军。新军打仗不怕对方兵甲犀利,到目前为止也还没发现古代人能造出来可以抗住钢弩射击的盔甲。
  造出来了也穿不动,能穿上也没用。因为新军还有攻城弩、箭射榴弹、马蜂窝和一窝蜂。契丹人费尽心思造出来的兵甲在这些攻击手段面前都是浮云,有和没有基本差不多。
  可是为了制造军械辽国会耗光他们的元气,军费开支这个玩意就是吸金兽,有多少都不够花的,除非能用战争赚钱。
  在这个大坑后面其实还有一个更深的坑呢,用海船和辽国交易货物,必须得有至少一座能让大海船停靠的深水港。这个港口肯定不会由宋朝建设,就算洪涛乐意辽国君臣也不乐意。
  只要辽国皇帝答应了这笔交易,那他们就得在一个最合适的地方建造一座码头。这个地方在哪儿合适呢?洪涛最有发言权了,它只能也必须在天津附近。
  为啥这么肯定呢,因为上上辈子他带着金河帝国的战舰来过,还烧了当时蒙古人的粮仓。那里有一条河可以逆流而上进入内陆,并且槽船可以直达中都,也就是目前辽国的南京。
  到了这辈子沈括又给补上了一课,这条河并不是蒙古人修的,而是辽国萧太后修的,它叫萧太后运河。
  修这条运河的目的只有一个,把东京的粮食通过海路运到南京。为此萧太后遣工匠耗费了好几年时间,连通了海河、凉水河,让海运的槽船可以一直深入内陆抵达后世通州区张家港一代,再经过人工运河与洗马沟、护城河相连,最终汇集到莲花池内。
  这个莲花池就是后世北京西客站南边的莲花池公园,在宋辽时期这里被称作西湖,面积有后世的很多倍以上,确实够大,停泊槽船绰绰有余。
  这些不是洪涛猜的,而是沈括亲眼所见。他还在辽国南京城外的西湖上泛过舟,具体多大都找不到形容词,只能用烟波浩渺、一望无际描述。
  辽国君臣愿意让宋国的海船进入内陆吗?肯定不乐意,所以他们还得在海河口附近再修建一座码头,把南来海船上的货物卸下来装到槽船上再往内地运。
  于是乎,洪涛就能在敌国腹地白白得到一个可以停靠远洋大海船的码头。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吗?必须得有啊,洪涛是那种无利就起早的人吗?
  只要有了这座海运码头,洪涛抢回燕云十六州的把握就能提高到了九成,剩下一成交给老天爷,这是规矩。
  萧兀纳熬了一宿,第二天又和特里公主嘀嘀咕咕了一早上,连午饭都没留下来吃就匆匆忙忙的走了。
  不久之后王十的密报就来了,这位南院枢密使带着几名随从和十多匹马离开馆驿,在一队禁军的护送下北返了。至于说特里公主嘛,她伤势太重无法车马劳顿,活生生的扔给了开国侯王诜照顾。
  事已至此,洪涛才算把小心肝完全放下来。萧兀纳和特里公主不打算告发自己,其它的先别指望,期望越大失望越大。这个局根本就不是为了忽悠辽国君臣布的,目的只为让自己脱离麻烦。
  “看到了吧,你被族人抛弃了。不要再绝食啦,你饿死他们也不会动容,还是归顺我朝吧。本官心软,勉强容留你在府上居住些时日。不过本官这里从来不养闲人,就算小童也得干活。所以你自己说说都会做什么,好让本官酌情安排。”
  麻烦刚去他就开始春心萌动了,钻进特里公主的房间。这里原本是他自己的卧室,现在让出来成了病房,还特意把绿荷叫回来充当护士。可是这位公主自打醒来就一言不发、还水米不进,更不许检查伤口。
  “我要吃肉,不喝泔水!”这次洪涛白忽悠了,很显然萧兀纳讲了一些东西,公主不是在绝食,也不想死,而是在挑食。
  “肉会有的,但大夫不让吃。殿下得听大夫的,她既然能看好您的伤就知道该如何调理。本官也不想让一位辽国公主死在府上,所以不光不会害你还会拼尽全力保护。”吃肉?做梦吧,不是不能吃,而是不能惯这个毛病,在这里是自己说了算。
  “……不够。”特例公主别看性格莽撞,但脑子不笨,能理解这番话里的含义。瞥了一眼装满米粥的碗,端起来几口就给喝光了。
  “去给殿下再盛一碗,加些牛奶和糖霜。”只要能吃能喝洪涛就放心了,饭量大没关系,自己还能养得起。
  “南朝人就是啰嗦……”接过第二碗米粥,特里公主还想表现一下自己的蔑视,但粥的味道让她闭嘴了。整整一天一夜没吃东西,食物的香味是无法拒绝的。
  “现在可以看看伤口了吧?弩箭拔出来并不意味着殿下的性命就保住了,要是伤口感染流脓会死的更惨。”洪涛觉得要是能在睡觉之前多看一眼那条健美的大腿,非常有助于提高自己的睡眠质量。
  “让她换药……”特里公主再彪悍也是女人,年轻的未婚女人。当着一个陌生男人的面展示下身必须不可以,马上按住了布单。但换药救命的道理她懂,也不想死,于是绿荷成了最佳人选。
  “想必公主殿下是读过书的,讳疾忌医这句话应该懂。昨天殿下的伤口就是本官和大夫一起医治,要看也早就看过了……哎呀……哗啦……嘶……你个疯婆娘,想死啊!”
  洪涛觉得凭借自己的口才,忽悠一位没见过啥世面的草原公主就范应该不是难事儿,而且她还有伤,根本站不起来,没啥危险。
  但他算错了一件事儿,粥碗是很硬的,砸在脑袋上也是会流血的。特里公主不愧是草原儿女,射箭的本领换成扔东西的手法也不逞多让。这一碗着着实实的扣在了洪涛额头上,幸亏是碗底先碰撞,换成碗沿的话得削掉一块肉。
  “你这个番邦女子好不晓事,我家官人救了你的命,你却恩将仇报,活该病死!官人、官人,呀,都流血了,呜呜呜……这该如何是好……”
  碗飞、驸马退、碗碎……绿荷第一个反应了过来,边骂边扑过来挡在驸马身前。当在指缝里看到红呼呼的液体时,她的眼泪比血还多,光哭喊却不知所措。
  “哎呀,不碍的、不碍的,去药箱里把酒精拿来,先给本官擦擦伤口再哭不迟。”洪涛这个郁闷啊,衙内恶少当街调戏妇女顶多是被揍一顿,怎么换成自己就得破相见血呢。
  “别以为本官怕你死就治不了你!看见过苍蝇在伤口里下蛆吗?蛆虫会把你的肉啃成马蜂窝,让你整条大腿都烂掉,哼,不可理喻!”
  除了郁闷还有心悸,幸亏自己缩脖子快了点,这要是慢了,脸上就开花了。吃了这么大亏,又不能真的报复,只能先痛快痛快嘴。
  “本宫宁愿死也不受你的辱没!”洪涛横,特里公主更甚,一想起自己满大腿都是驱虫蠕动,她就不想活了,发现身边没有任何利器和硬物,干脆抡圆了拳头往伤口上捶,真是狠到家了。
  “哎哎哎……本官说笑而已。既然殿下不愿意由本官医治,那就换个女大夫,不用如此激动嘛。绿荷,去找两名儿童团的女童来,告诉她们务必照顾好公主殿下。”
  这下洪涛傻眼了,也就别逗了。但这也提醒了他,光靠绿荷一个人看不住这位性格刚烈的公主,必须加强人员配备。
第558章
府衙痴汉
  从这天开始洪涛再也不敢往卧室里钻了,只要一想起那条健美的大腿,脑门上的三角口子就一蹦一蹦的疼。
  还有一个不太光彩的小流言已经在府内小范围传开,说是开国侯对辽国公主有非分之想,欲行苟且之事才被辽国公主砸伤了头。
  在这种大环境下,只要洪涛往卧室那边一溜达就会引来好几道警惕的眼神,吃不到羊肉还惹了一身骚描写的就是这种状态。
  周一日、绿荷、紫菊这三个女人突然变得团结起来,几乎每天都有一个人留在卧室里,美其名曰按照驸马的吩咐照顾辽国公主,实际上是在防着某个人继续堕落下去,从而影响了她们的切身利益。
  至于说儿童团派来的三个女童,她们真不太放心。这些女童加上院里的特种兵保证公主安全足够,但想让她们主持正义是不可能,帮着驸马一起搬大腿倒是很靠谱。
  “听说北朝南院枢密副使在晋卿府内养病?”流言这个玩意只要传开来就没治了,洪涛也不想去查是谁传出去的,左右跑不出这几个女人,查清了也没法处罚。
  好在她们还知道轻重,流言的范围只限于后宅,在外人耳中顶多知道有位辽国官员受伤了,比如王韶王老爷子。
  “没大碍,骑马的时候不慎摔了一下,左腿的骨头断了。本官也没多想,就让医院的大夫给他治了治。没想到他还赖上本官了,不想回馆驿养伤,非说我府上医药齐备,要借住些时日。”
  这番话洪涛半个月前就编好了,可惜一直没人问,都快放坏了。王韶一提,赶紧和盘托出,以免过了保质期白白浪费脑细胞。
  “这样也好,契丹人哪儿见过晋卿的手段,别说他们,就算老夫也想在医院里多住些时日。那些小娘子大夫别看年纪不大,手段高明的很,称之为神医也不为过。只可惜每次去都人满为患,倒是让北朝使节占了先。”
  对于这座野战医院王韶还是很有好感的,人老了身上的毛病就多,抵抗力也随之下降。这几个月他总是奔波于修路工地和府城之间,靴子里进点沙子把脚磨破了一块皮。
  这点小伤对于上过战场的将领来说根本没当回事儿,顶多用热水泡泡,找块布一裹该干嘛干嘛。没承想小小的伤口发炎了,越肿越大,找了城内的多家医馆也没看好。
  不得已才想起驸马医治后背脓疮的本领,求上门来。洪涛自然不会去给别人看脚丫子,就把老头带到了野战医院里交给王十八。
  事后得知王十八用酒精、煤焦油和好几种中药都没治好王韶脚上的伤口感染,结果狠劲儿又上来了,不管不顾的拿老头当了小白鼠,把刚刚才进入动物实验的新药用上了。算王韶命大,没被毒死,脚丫子倒是治好了。
  王韶肯定不知道内情,只觉得野战医院里环境干净、护士细心、大夫放心。但洪涛接到王十八的报告之后鼻尖上直冒汗,她们这些孩子真敢下手。
  新药是啥呢?它是从白磷燃烧后的烟雾里制备出来的磷酸,再和火碱溶液反应,经过分离、结晶、蒸发、分馏之后,得到的一种淡蓝色液体。
  把这种鼻涕一般的浓稠液体溶于水,氧化效果非常强,抹在什么上都冒泡,加热之后反应剧烈,冒出来的气体无色无味也无毒,最终剩下的全是水。
  王十八除了动手术之外,最热衷试验各种化学品的医疗效果,这种新的提取物一出来她就得到一小瓶,开始折磨小动物了。
  这种试验基本都是徒劳的,要不有毒、要不无效,但这次让她瞎猫撞死耗子撞上了,浓度比较低的水溶液确实有治疗创伤感染的作用。但有没有毒副作用还没来得急试,这玩意短时间内也试不出来。
  但洪涛知道这种新药的毒副作用很小,可以在人体上使用。那种淡蓝色的大鼻涕学名叫过氧化氢,水溶液俗称双氧水,确实有杀菌消毒的作用。具体水溶液需要多少浓度就不清楚了,这还得由王十八自己慢慢试验。
  好在小丫头有的是时间去做这种试验,她手下还有第二批、第三批的儿童团员当徒弟,这也算是传承有序了吧。
  到目前为止,不光王十八在医学领域进入了收获期,慢慢开始出成绩,化学实验室、各工坊、青年团、儿童团的孩子们也逐渐从学习状态转入了思考阶段,自然而然的追求着更高的理想,并努力加以实现。而在她们的身后还有第四批儿童团正踩着师哥师姐们的脚步成长。
  许东来别看平时人影都见不到,但他在执行驸马的教育理念上一丝不苟。到大名府之后先把学堂建了起来,然后就着手在本地穷苦人家、流民中寻找孤儿,第五批和第六批儿童团也悄悄的成立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9/47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