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工程兵(校对)第26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1/609

  沈兵回答:
  “上将军,此时我军兵力已达二十余万。”
  “楚军兵力也不过二十五万。”
  “一旦我军将楚军围困在陈城,则楚军势必要与我军在陈城城外决一胜负。”
  “陈城地势平坦利于大秦作战,非楚军所愿。”
  “是以属下以为楚军会弃守陈城。”
  蒙武听着这话不由“哈哈”大笑:
  “副将,你或许不知楚军有句话:‘抗敌必以淮北陈城重镇为根基’!”
  “这陈城乃楚国重地,扼守楚国河道上游,自古便是楚军必争之地,又如何会弃守?”
  “副将这是太小看楚军了。”
  其实恰恰是蒙武小看了楚军,他只道楚军还会像往常一样守一城一池,于是还坚持之前先下曹州再下陈城的方略。
  对此沈兵无法反驳,因为他的分析是建立在“猜测”之上。
  事实上,从军事角度来说沈兵的这种做法是不值得提倡,因为不能将自己的计划寄希望于敌人弃守或是失败。
  于是就连杨端和都有些偏向蒙武的打法也就是一步步来。
  然而,偏偏就在这时,一名探子进帐来报:
  “上将军,我等探得消息,曹州有数万楚军秘密南撤……”
  杨端和一惊,问:
  “可是撤往陈城?”
  探子却回答:
  “回上将军,似乎是撤往寿春。”
  探子之所以回答“似乎”两字,是因为没人能确定这些部队最终去哪,但可以从行走方向大致判断。
  杨端和皱眉看了看地图,然后就吃惊的望向沈兵:
  “此次只怕又被副将言中了,楚军或要弃守陈城。”
  答案很明显,曹州是陈城的侧翼,若楚军要坚守陈城的话必须坚守曹州,之前项燕从寿春调了五万大军发往曹州就是这目的。
  但是现在,项燕又将数万大军发回寿春而且还隐密行踪……
  这就是要弃守陈城无疑了。
  蒙武还是不信:
  “楚军有此坚城何以不守?”
  “且楚军若是要弃守陈城,为何还要在陈城修筑工事封锁河道?”
  沈兵回答:
  “此一时彼一时。”
  “之前楚军以为可以占领牵城延缓我军攻城,于是陈城便可守。”
  “但自牵城水战之后,楚军若是要守陈城和曹州,便必须沿河设防。”
  “这非数十万大军数年经营不可。”
  “尤其我军还有黑甲军且占尽水利优势,沿河布防更是危险。”
  “于是……”
  这其实就是沈兵之前所说的攻大于防的理论。
  表面看起来楚军占尽了便宜,这条防线南有陈城北有曹州,一路还有大小城邑数十座,再加上又可以沿黄河天险……
  抢滩登陆战就算是在现代热兵器时代都是难点,更别提秦时了。
  楚军似乎只需要在黄河边架上投石车再布下弓箭兵,就能将一半的敌人射杀在沙滩上,另一半就算能冲上来也很快就会被楚兵包围赶回河里。
  问题就在于这条防线近五百里,秦军可以从任何一点进攻,而楚军则必须将有限的兵力分散到这五百里长的地区。
  就比如现在,秦军已将二十余万兵力集中在大梁。
  虽然楚军兵力不比秦军少,但秦军要攻陈城的话,楚军就必须以十万面对秦军二十七万兵。
  也就是说,秦军作为攻方就占据了灵活及集中兵力的优势。
  楚军若是想有效的防住秦军……要么兵力比秦军多个几倍再经营几年,要么就收缩防线。
  很明显,楚军选择了后者,也就是将兵力收缩到寿春一带组建另一条防线。
  这不仅会缩短其补给线还能得到各方贵族的增援和支持。
  沈兵猜测,这些先行的应该是速度慢的步兵,速度快的骑兵依旧在城内作抵抗的样子。
第二百零二章
陈城
  此时的杨端和心下却有些不解:
  沈兵这厮既然明知楚军要弃守陈城,为何当初又要建议借安陵城?
  然后再往深处一想:
  哎哟不好……莫不是自己着了沈兵的道了?
  沈兵明知大王无法借得安陵是以才以此拖延时间?
  这厮连环计用得可以啊,连老夫都蒙在鼓里!
  想着杨端和瞥了沈兵一眼却不敢声张。
  原因很简单,这建议虽然是沈兵给的但却是杨端和上报给大王的。
  这要是说破了传到大王耳朵里……他杨端和是说什么都摆脱不了干系。
  于是杨端和便轻抚胡须煞有其事的添了一句:
  “此言有理。”
  “若楚国没有撤兵,安陵城是最佳。”
  “此时既已撤兵打算弃城,那么陈城便是最佳。”
  沈兵一听这话就有些无语了:
  这话就不能埋肚里吗?此地无银三百两是不是太明显了点?
  好在蒙武没有听出什么来,他眼睛依旧死盯着地图,说道:
  “若是那楚兵暗地撤军,那我军是不是得……”
  沈兵和杨端和不由愣了。
  蒙武来大梁后一句对的话都没有,这话却是说到点子上了……秦军不能这么眼睁睁的看着楚军撤军再收缩防线做好防御,到时要攻就麻烦了。
  于是秦军不得不提前发动攻势。
  全军做了三天的准备,杨端和紧急向嬴政发去攻楚方略,得到同意后又从邯郸紧急发了一批粮草过来,秦军这才开拔。
  大军分成三批朝陈城进发,蒙武领十万秦军沿着汴河东岸,沈兵领七万大军沿汴河西岸南下,杨端和领十万秦军在后方策应。
  之所以将蒙武的十万秦军安排在东岸,是因为东岸是曹州与陈城夹击的危险地带,自然要蒙武率领正规秦军负责。
  而西岸往南甚至有段地区是在韩国境内,显然比东岸更安全,于是就由沈兵率领的降兵部队负责。
  沈兵感觉杨端和这么安排还有一个原因:
  杨端和不是很相信魏降兵。
  否则,古人作战十分忌讳出师未捷,第一场仗就算不用精锐也应是有战斗经验的部队。
  可大梁军却是新组建的无一着甲的降兵。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1/60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