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工程兵(校对)第26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2/609

  杨端和这么安排,是担心将大梁军摆在大梁……这要是作乱大梁没了,整个攻楚方略就都完了,秦军马上就陷于敌军的包围之中。
  虽说“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但沈兵却觉得这做法没问题,因为风险太大,何况派大梁军出城作战也没什么不对。
  消息很快就传到了驻守陈城的项梁那。
  这项梁是项燕的第三子,他自小就跟随项燕行军作战熟读兵书,此时已是项燕置下将军可以独挡一面。
  项梁一听秦军十余万大军南下攻陈就皱起了眉头。
  部将在一旁说道:
  “将军,上将军曾令我等,一旦秦军进攻便放弃陈城后撤。”
  “如今是否该……”
  项燕举手打断了部将的话,他考虑了一番后就说道:
  “秦军比上将军预想的更早出兵。”
  “曹州兵士才刚撤出不久,我等若是此时撤军,只怕不等曹州兵撤回秦军便已攻至汝阴了。”
  汝阴是距寿春百里的一座交通重镇,其与城父两城借汝水形成一条防线成为寿春的一道屏障。
  项燕收缩防线的计划就是在这一带挡住秦军。
  不过当然,如果楚军还没赶到而秦军就已兵临城下,这道防线当然不复存在。
  部将忙问:
  “那该如何是好?”
  项梁没回答,他只是对探子下令道:
  “再探,探得两支秦军分别为何人所领,都是什么兵,有多少人!”
  探子领命而去。
  要探得这些消息就不是那么容易了,它必须得近身甚至要混进秦军部队才能探到。
  于是直到第二天项梁才得到消息:
  “将军,东岸为蒙武所领的十万秦军。”
  “西岸为沈兵所领的七万大梁军。”
  项梁闻言不由一愣:
  “沈兵?可是水淹我大军的沈兵?”
  探子回答:
  “正是此人。”
  “据闻是因其练黑甲军击败我水军立功,于是又让他练了七万大梁军。”
  项梁只恨得咬牙切齿,顿了下又问:
  “这么说,那七万大梁军便是魏国降兵?”
  探子回答:
  “正是魏国降兵,因其没有爵位是以全军无一甲士。”
  项梁闻言不由大喜:
  “此乃天助我也。”
  “秦军竟会以数万不着甲的魏国降兵来攻……此时不战更待何时?”
  部将有些担忧的说道:
  “将军,此间是否有诈?”
  “何况东岸还有十万秦军策应。”
  “据说那领军的蒙武乃秦将蒙骜之子,我等应小心应对。”
  项梁看了会儿地图,就回答道:
  “勿需担忧。”
  “我等可以派出小队在东岸骚扰阻滞蒙武军。”
  “待沈兵军前行后……我军便可战而胜之!”
  “若沈兵一军战败,则蒙武军便是孤掌难鸣。”
  “这不仅可挫败秦军锐气,还可为我主力争取回防时间。”
  部将纷纷点头称是。
  这的确是个好计。
  秦军自汴水分东西两岸同时进攻就是为了掌控水路并互相增援。
  而项梁却有意阻一边放一边,于是不知不觉的沈兵这一边就会因为行军顺利而孤军深入,那时就是项梁反攻的时候了。
  沈兵承认他根本就没感觉到这是项梁正针对他设下陷阱。
  不过沈兵也没往陷阱里跳……
  因为东岸行军作战更复杂是之前就料到的,东西岸两军行军进程不一致也是早就知道的。
  于是几人一早就有约定:不管哪边行军速度快了,就停下拆除汴水的拦河防御。
  这拦河防御还真是数不胜数,尤其是那水里的木桩,一根根都跟水下森林似的。
  拆这些木桩倒是不麻烦,只需用麻绳将其绑牢,然后岸上用马匹一拖……一根根木桩就被拔了起来。
  只是其数量极多,于是也十分耗时。
  沈兵的队伍一边拔一边行军,却与蒙武军的速度相差不多。
  若是木桩拔完了,兵力及粮食就都可以由河道顺流运来,等一路拔到陈城城下,这陈城要面临的就不是十七万秦军而是二十七万了。
第二百零三章
围追堵截
  由于要清理河道所以秦军行军速度不快,一天只有30里。
  不过大梁距陈城只有300里,按这速度十天也能兵临陈城脚下,所以沈兵等人也不急,依旧一步步朝陈城逼近。
  黑甲军负责航道安全,同时每天都从大梁将大军急需的物资运来……这其中主要是大梁军用于制作狼筅的倒钩。
  由于战情紧急,大梁军是在没有充足倒钩的情况下出发的,于是只能一边行军一边由黑甲军由汴河运来。
  此时才只够制作五千具狼筅,与全军需要的一万具还相去甚远。
  不过沈兵并不认为这有什么问题。
  一方面是那狼筅就算没有倒钩其实也能起作用,只不过杀伤力和阻滞能力大大减少了,尤其是对战车……
  若是没有铁制倒钩,以战车的速度可以轻松突破毛竹的枝叶,有倒钩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另一方面,则是沈兵可以先将这五千具狼筅装备处于外围的小队。
  这样一来至少外层接敌不会有什么问题。
  而如果一开战内层就接敌……那几乎也意味着大梁军的覆灭了。
  这天夜里,黑甲军又运来一批倒钩,陈端第一时间就组织人员搬运并将其送到大梁军手中。
  自从大梁军组建后,黑甲军就基本交由陈端负责。
  黑甲军两个军候一个好学兵法一个更重实践,事实证明更重实践的陈端更适合领军……牵城一战陈端部队所领军功足足比李笺多了一倍。
  究其原因,沈兵认为至少这阶段黑甲军包括大梁军在内都更需要实干的军官。
  之前在魏王假置下为兵时,浮夸风太盛以至于兵士们都有种逆反心理,对高高在上的军官普遍不太认同。
  而陈端却能与兵士同吃同睡打成一片,于是自然更受兵士拥戴,作战时也是奋勇争先。
  反之李笺置下兵士的热情相对而言就没那么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2/60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