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工程兵(校对)第29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94/609

  于是这汝阴城对西向来攻的敌人便极为困难而对东向的己方却十分容易增援。
  同时张崎从东向攻城也成为可能。
  问题是……
  这么一来秦军那三千人就可将兵力集中在东向而几乎不用理会北、西、南三向的攻势。
  或者说只需要布置少量兵力在其余方向就足可保其平安。
  于是这场战便不会像想像的那般容易。
  就在张崎一边前进一边思考如果进攻汝阴时,突然两侧密林传来一阵飞鸟不寻常的燥动。
  张崎一惊,难道有伏兵?
  但转念一想又觉得不可能。
  秦军总共不过三千人,若是在此地伏兵,又有谁来守汝阴?
  想着张崎也就没太在意,以为那是部队经过惊动了飞鸟。
  然而下一秒他就发现自己错了,因为密林里已冒起了浓烟,长长的浓烟,两侧都有,偶尔还能听到枝叶燃烧时的噼啪声。
  张崎暗道一声不好,然后大叫一声:
  “有埋伏!冲出去!”
  张崎之所以下令“冲出去”而不是“退回去”,是因为他知道敌人肯定已封锁了退路。
  当然,敌人肯定也封锁了前路,但往往退路布设的兵力会比前路更多。
  这一点算是张崎猜对了。
  在此设下埋伏的正是黑甲军。
  沈兵可不会傻愣愣的就在汝阴死守。
  开玩笑,他们可是骑军,骑军的好处就是机动速度快可以四处出击,呆在城里死守那是下下之策,以攻代守不仅能出奇不意还能打击敌人士气。
  于是沈兵只在汝阴留下一千人准备防御事宜,另两千骑则依旧以楚骑的模样到处“作恶”。
第二百三十五章
伏击
  黑甲军的“作恶”不只是伏击这么简单。
  事实上在伏击张崎军之前黑甲军就已经“作恶”一段时间了。
  寿春的反应速度并不快,在收到消息后他们需要讨论、整兵,然后再行军两百里才能赶到汝阴,这对于黑甲军来说有两天左右的准备时间。
  黑甲军需要投石机。
  不过当然,他们不需要自己制。
  他们要做的只是沿着汝水上行,然后对楚军大喊:
  “大王有令,前线急需补给,现急征投石机和箭矢!”
  “各部将速将所需交出,不得有误!”
  楚军原本军律就不严,再加上军队里还有楚王直系部队、昭、屈、景各贵族部队,另外有项氏江东子弟,管理十分混乱。
  且汝阴失守的消息一时还没来得急传开,于是这些楚军见这些身着楚军盔甲的黑甲军以大王名义发令竟然毫不起疑,一批批的将投石机和箭矢交出,甚至还送上运送的马匹。
  黑甲军又哪里会跟他们客气,将这些物资全都赶到了汝阴。
  这其中还有大批石弹,人力不足还征发了当地百姓做劳力。
  更为甚者,那些运送物资的兵士及劳力一到汝阴就成了俘虏。
  其结果就不用多说了,像之前一样全部被流放到汝水西侧。
  这也是汝阴被占领的消息传播不远的原因之一……
  汝阴是在夜里被攻下的,且被拿下时城门紧闭,也就是没有人能逃出去。
  等全城落入沈兵之手时,又是将百姓往西侧流放。
  百姓在汝水西侧步行,而黑甲军却在东侧骑马作乱,速度当然要快上一步。
  等汝水岸楚军收到消息发觉上当时却已经迟了。
  其实沈兵需要的并不是这些物资,比如石弹、箭矢……汝阴仓库里那是堆积如山。
  问题就在于沈兵知道,如果不将附近这些补给收拢一波的话,那么不远的将来这些石弹和箭矢很快就会成为进攻黑甲军的补给打在汝阴的城墙上。
  这其中投石机倒是需要的,汝阴城内倒是没有太多的投石机,而黑甲军伏击楚军却需要它。
  悲催的是这些投石机清一色的是老式投石机,也就是由人力投掷的那种。
  这其实并不奇怪,楚国在七国中地处南方且传统守旧不太容易接受新事物。
  是以新式投石机在沈兵手里发明出来已近一年,其制法及长处肯定也传到楚国,但楚国依旧不愿改变。
  这对沈兵来说是好事,因为这意味着汝阴要面对的就是这种落后的投石机。
  而沈兵只需将这些投石机稍加改造便可。
  不久,沈兵就接到报告,说是楚军已从寿春发兵了。
  这对黑甲军来说一点都不难,他们穿着楚骑的盔甲甚至还带着楚骑的验传,又是在盘查不严的楚地,那就可以说是“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
  沈兵要做的只是派出几名骑兵赶往寿春方向,再一路跟踪就可以准确知道楚军的行军路线。
  既然掌握了楚军的行军路线,那么设下埋伏也就是小事一桩。
  沈兵将伏击圈设在距离汝阴八十余里的野狼岭。
  野狼岭虽说地势不陡但却丛林密布,且树林是油性易燃的针叶林……
  针叶林和阔叶林的区别,在于针叶林更耐旱,其叶为针状就是减少水份流失。
  因为其耐旱所以其枝叶相对更干燥,比如松针、松枝,其林中甚至还布满了长年掉落积成厚厚一层的枝叶及松果。
  沈兵带兵在松林里做了些准备,每隔几步堆上一堆枝叶用于点火,接着还在其间伐出了一条防火带。
  所谓的防火带就是将树木锯倒地上的枝叶清空形成一条长宽十余步的“防火路”,因为这条防火路没有可燃物,所以火势无法越过使其另一面成为安全区域。
  黑甲军就埋伏在安全区域等候。
  楚军一路只想着快速赶往汝阴并投入战斗,哪里会想到秦军竟然会在此处设伏,于是毫无防备一脚就踏入了伏击圈。
  见时机已至,沈兵一声令下兵士就将火堆点燃,接着兵士们又射出几批火箭出去……
  枯枝针叶一点就燃,火势很快就连到树冠,被风一吹就“噼啪”作响呼呼的朝路中的楚军席卷而去。
  楚军一时慌了手脚,人喊马嘶乱成一团。
  让沈兵意外的是楚军乱了一阵后便安定下来并继续前进而不是后退……
  这一点倒是沈兵算错了,他原以为楚军会后退所以在后方布设的兵力更多。
  由此可知这支楚军并非等闲之辈,领军的将领也是智商在线。
  不过这似乎无法改变什么,因为这片密林就像是事先布下的口袋阵,只要楚军走进来想要逃出去就难如登天了。
  果然,当楚骑冲向前方时就发现前路已经被堆积如山的木柴和枯枝挡住了。
  事实上不是木柴,确切的说是火墙,已经被点燃的火墙,而且还波及到两侧连成一片。
  张崎从后方挤了上来一看,就下令道:
  “戟兵盾手开路!”
  楚兵应了声,当下就分出几队戟兵和盾手。
  都城护卫军不愧是楚王的私兵,在这情况下还能临危不惧进退有序。
  张崎也不愧是柱国将军,此时还能保持清醒做出正确的判断。
  比如现在派上戟兵盾手……长戟可以拔开火墙,由牛皮覆盖的盾牌则可以挡住火势或者敌人有可能射来的箭矢。
  问题就是对面射来的不是箭矢,而是石弹。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94/60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