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挖土党(校对)第4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8/788

  如此看来老安东经常挂在嘴边的那句话一点没错,老照片很多时候真就比相机本身要更值钱。
  送走收获满满的老安东,石泉用古董店里的扫描仪把送来的照片全部扫到电脑里发给了仍在彼得堡的大伊万。
  本以为事情告一段落,没想到前后不过半小时大伊万就发来了视频通话。
  “别把照片卖出去!”
  接通瞬间,屏幕里最先说话的反而是娜莎,“这些照片至少价值300美金一张,它们完全可以上拍卖会!”
  “你说这些照片值多少钱?!300美金?一张?”正在炖土豆红烧肉的石泉闻言差点儿把手机丢进油锅里。
  “哪怕是那些普通的生活照,通过娜莎的圈子最低也能卖出300美元以上的价格,前提是我们只冲印一次。”
  大伊万的大脸把娜莎挤到了一边,挥舞着手里刚刚打印出来的照片说道,“但这些照片只是小头,安东只是个摄影师,他关注的只是照片本身,但其实藏在这些照片里的宝贝才是最值钱的!”
  “又是藏在照片里的宝贝?”
  石泉闻言赶紧关掉天然气,不久前老安东从他的老照片里发现了宝藏,他倒要看看这次大伊万能带来什么惊喜。
  透过视频仔细打量,大伊万手里这张照片内容颇为热闹。
  照片里,两台坦克合力拖拽着一辆侧歪在沼泽里的半履带装甲车。
  装甲车屁股后面,一名德国士兵正骑在火炮炮管上高高扬起手中的锤子。
  陷车的沼泽边,十几个满身泥泞的士兵叉着腰露出沮丧的背影。在他们的脚下散乱的堆叠着一枚枚粗壮的炮弹,这几位应该是刚刚从装甲车里把炮弹搬下来。
  “这应该是一台Sd.Kfz.7半履带式装甲卡车,它后面拖拽的是德国佬有名的88毫米高炮。这两台坦克...”
  “不要把注意力放在坦克上。”
  视频里,大伊万用手指头指着照片:“看这里,如果看不清你去把原版照片拿出来,重点在这个骑在炮管上抡锤子的士兵,猜猜他在干嘛?”
  “稍等!”
  石泉知道大伊万肯定是有了大发现,赶紧跑到古董店里打开了保险箱。
  原版照片可比视频里的清楚的多,但很可惜,这张照片上的火炮炮口刚好被附近高大茂盛的松树阴影遮住,根本看不出那个抡锤子的士兵在砸什么。
  “其实猜也能猜得到。”
  大伊万对卖关子这件事乐此不疲,“那个士兵在往炮口里砸木楔子。”
  “木楔子?”
  石泉愕然,“那这门88高炮不就废了?”
  “恰恰相反。”
  大伊万搂着娜莎坐在沙发上循循善诱,“想一想,他们为什么要把炮管堵上?”
  “哦!”
  石泉稍作思索便恍然大悟!
  “你的意思是,他们堵上炮管是因为担心沼泽的泥水腐蚀炮膛,而之所以要担心这个,是因为这些德军士兵已经放弃救援这门88毫米高炮甚至这辆半履带装甲车了?”
  “我一直说你天生是干这一行的人!”
  大伊万一副慧眼识人的得意表情,“这群古板的德国佬在整个苏德战争期间的所有战场上都是出了名的死脑筋。
  东线战场上,只要时间来得及,凡是被他们主动丢弃的火炮大部分都被原木楔子堵住了炮口或者干脆往炮膛里灌满了水泥。
  这么做的目的一方面是因为刚刚你猜测的避免腐蚀炮膛,便于未来有机会打扫战场时尽可能的回收火炮。另一个主要目的则是为了避免丢弃的火炮被红军缴获后轻易便能复原二次利用。”
  “也就是说,至少那门88毫米高炮还有可能埋在那片沼泽里!”
  石泉斩钉截铁的说出了自己的猜测。
  大伊万点点头,“是不是还在,过去挖一下就知道了。怎么样?你不考虑去找一找?”
  “我去找?”
  石泉一愣,“你不去?”
  “我为什么要去?我又不是个挖土党,我只是个文物掮客,与其玩泥巴,等在店里赚差价不是更舒服?”
  大伊万老神在在的敲了敲摄像头,“按照行规,这种情报是要收取预期收益的10%作为消息渠道费的,但鉴于胶卷和相机都是低价从你那买来的。所以这张照片里的宝藏就送给你了,在你找到或者放弃那门88毫米高炮或者那台半履带之前我不会把这些照片和胶卷卖掉的。”
  “你先告诉我这个88毫米高炮和半履带卡车大概值多少钱,如果太便宜了就算了。”
  “尤里”
  大伊万摇头,“你变得骄傲了,竟然开始挑食了。”
  闻言,石泉哈哈大笑,“挑食不是挖土党的特权吗?”
  “说的也对!”
  大伊万憨笑,“德国佬的88毫米高炮堪称整个二战最成功的火炮系统。
  照片里的这门应该是Flak36型,是一种高射能打掉盟军飞的最高的飞机,使用装甲弹时能在1800米之外击穿盟军坦克装甲,甚至放平还能打击步兵的变态武器。
  至于Sd.Kfz.7有多稀有就不用我说了,2014年一次拍卖上,一辆状况完好能发动的Sd.Kfz.7成交价超过了65万美元!如果那辆车当时也拽着这么一门88毫米高炮,它的成交价超过100万美元都不稀奇!”
  “你说的那是完好能发动的半履带装甲。”
  石泉将照片重新锁回保险箱,顺便泼了一盆冷水,“就算还在,在水里泡了半个多世纪也早就锈成铁疙瘩了。”
  “就算不能发动只剩个外形,卖给私人博物馆也能轻轻松松卖几万美元。这和豹式不一样,豹式太稀有了,能吃下的人太少,就算吃得下还要考虑会不会被国立博物馆强制征收。
  但这台半履带还有88毫米高炮不一样,虽然稀有但保有量其实都不少,只要找到任何一个很容易就能卖出五六万美元的价格。”
  “我试试吧,能不能找到还要看运气。”
  石泉没把话说死,能否找到那片沼泽未知,沼泽里是否真的有半履带和88毫米炮同样未知,甚至连手镯这次都帮不上忙,这次真的要看运气和实力了。
  虽然听起来就很麻烦,但实际上,真正的挖土党恰恰就是从浩如烟海的历史记录里寻找蛛丝马迹,然后循着这一丝一缕的脉络顺藤摸瓜寻找那万一的可能。
  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挖土党看起来都是语言粗鄙衣着邋遢的壮汉,但实际上随便挑一个其历史知识储备都远胜高中历史老师的原因。
  挂掉视频,石泉重新钻进厨房,眼下最重要的事情是好好吃一顿。
  至于半履带卡车和88毫米炮,反正埋在地下那么多年都没被别人挖到,也就不差这么十天半个月,更何况自己现在还有三个箭头没时间挖呢。
第50章
安德烈的礼物
  所谓计划赶不上变化,照片的出现和博物馆以及红星电视台的加入彻底打乱了石泉的节奏。
  自从和老安东完成交易之后,石泉的所有时间基本都参与到了和博物馆以及电视台的互动上。
  整整三个星期的时间,博物馆不但把那架HE111轰炸机完整的挖出来运回了博物馆,甚至还做了简单修复并临时增加了一场特展,而主角就是那架飞机以及那位至少狙杀了73名德军的苏联狙击手的遗物。
  同样的时间,红星电视台的效率一点不比博物馆差,一个时长二十多分钟的小型纪录片被投入播放。
  将近20天的时间,石泉直接把房车开进了博物馆的停车场,也亲眼见证了这架HE111从拆除所有航弹、安葬德军飞行员、拆下机翼运回博物馆、重新组装翻新、展出、复原历史等等一系列的全部环节。
  这和国内的文物处理根本可没有可比性,国内能称得上文物的至少也得是鸦片战争之前的,那都多少年了?更别提大多还都是字画、瓷器甚至青铜器。
  但这架He111只不过是一架还不到100岁的轰炸机,所以博物馆的处理方式也足够粗旷和快速,石泉甚至看到有工作人员直接拿着高压水枪冲洗机舱的场面。
  所以半个多月后的今天,这架残存的He111轰炸机就停放在博物馆的室外展区,8枚拆除了引信和炸药的SC250航弹以弹头冲上弹尾冲下的姿态悬挂在机腹的投弹箱里,这也是它们在自由落体前的标准姿势。
  在轰炸机之下的水泥地板上,绘制着一副斯摩棱斯克的地图,地图上甚至还栩栩如生的画有航弹爆炸后升腾起的黑云以及高射炮弹爆炸后的烟团。
  而在博物馆的室内展厅,那位苏联红军狙击手的遗物也在妥善处理后将战争的残酷展现给了世人。
  锈成一坨的德军士兵牌保持着原来的样子。
  那支锈迹斑斑的莫辛纳甘狙击步枪仅仅将枪托做了修复处理,同时也将这位狙击手的战绩准确的展示出来。
  18枚“卌”字形刻痕之外,枪托上还有三道竖直的刻痕,这位无名狙击手在生前的战斗中狙杀了整整93名敌人!比石泉之前的预测多了整整20人!
  展台的一侧,还有一张在挖掘现场拍摄的照片。照片下的介绍中解释道,这位无名狙击手死于一颗从眼眶进入大脑的子弹,也就是说,他死于德军的反狙击。
  再一次逛完了博物馆,石泉在谢尔盖递过来的捐赠证明上认真的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告别了这些天在博物馆结识的朋友,石泉拦下一辆出租车直奔机场。
  时间已经到了三月底,远在彼得堡的安德烈也如愿以偿的得到了托尔男爵的手稿和祖传的油画。
  同时,他也终于想好了要送给石泉的礼物,这才多次相邀希望石泉务必去一趟伊尔库茨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8/78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