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挖土党(校对)第4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9/788

  对于安德烈的礼物,石泉并没有多大的期待。
  在他看来,那些宝石已经足够了,但明显安德烈不这么认为。
  之前因为有博物馆那边的事情拖着还好,安德烈也不好说促催。但现在博物馆的临展都开始了,他也实在没有借口了,这才无奈答应了安德烈的邀请。
  花了几个小时的时间带着已经长大了一圈的冰糖飞到伊尔库茨克,大伊万已经在机场等待多时了。
  “娜莎呢”
  石泉上车前往里面看了看,“你俩终于不腻在一起了?”
  “她去面试了。”
  “面试?”
  石泉大奇,“她还需要面试?不对,我是说她还需要工作?”
  “为什么不需要?”
  大伊万一边发动车子一边解释道:“她在莫斯科找了份高中历史老师的工作,前天就飞过去面试了。”
  “恭喜,以后你们见面可就方便了,所以我们现在去哪?”
  “哈哈!我也这么认为,我们先去利斯特维扬卡,安德烈先生在那等你呢。具体的你到了就知道了,困的话就睡一觉。”
  “得,到了叫醒我。”
  见大伊万一副你求我我就告诉你的贱样,石泉放倒座椅直接闭上了眼睛,这段时间天天去博物馆报道让他甚至找到了告别已久的上班族感觉。
  一路无话,当石泉醒来的时候大伊万已经将车开到了利斯特维扬卡小镇的切尔斯基观景台下。
  “好久不见,尤里。”
  安德烈张开双手抱住石泉,“小伙子,有没有兴趣和我去观景台上看看?”
  “当然,我的荣幸。”
  石泉从善如流,看安德烈一副兴致盎然的样子,这个时候拒绝的话明显是脑子有坑。
  “听说你这一个月的经历很丰富?”
  缆车即将到站,安德烈突然似笑非笑的问道。
  “丰富的有些过头了”
  石泉夸张的打了个寒颤,跟博物馆和电视台打了大半个月的交道,给他的感觉可比挖土党的本职工作累多了。
  “好了,我们到了,先看看我为你准备的礼物!”
  安德烈对石泉的经历不予置评,带着他走上观景台,顺便将一直拿在手里的档案袋递给了过来。
  “这是什么?”
  石泉好奇的打开了档案袋,里面东西不多,仅仅两个硬皮证书而已。
  “房产证?土地证?”
  石泉抬头,一脸诧异的看着坐在对面的安德烈,“这是?”
  “这就是我送你的礼物。”
  安德烈点上雪茄,“我对华夏人的了解全是通过我的女儿娜莎以及很久之前我的华夏生意伙伴。
  根据我片面的了解,华夏人对土地以及房子有非常重的执念,我不知道这会不会冒犯到你,但请相信我的诚意,这只是出于朋友的感谢。”
  “所以你要送我一套房子?”
  石泉伸出手指头指着自己,有钱人果然不一样,连送礼物都是房子起步。
  没想到,安德烈竟然带着奇怪的笑意摇了摇头,“严格意义上来说,这是一座雷达站。”
  “雷...雷达站?”
  “就在那里。”
  安德烈随意的抬起手指向了正北方和观景台同样高度的另一片半山腰。
  还没来得及发芽长叶的白桦林中,隐隐约约可以看到一栋灰黑色的四方形建筑稳稳当当的站在正北方临湖的半山腰平地上。
  虽然这建筑看的不清不楚,但它头顶上那个硕大的雷达天线可是极为吸引眼球。
  “你...在开玩笑吧?”
  石泉不可置信的看着大概三四公里外的雷达站,现在土豪送礼都时兴送雷达站了?
  “我可没开玩笑。”
  安德烈摇摇头,“那座雷达站是91年苏联解体之前就废弃了的。后来我和一位华夏朋友合伙买下了它当作华俄两地贸易的仓库,这座雷达站虽然距离伊尔库次有些距离,但却足够安全,当时很多货物都被我们存在了这里。”
  “那现在怎么...”
  “当然是因为走私生意做不下去了。”
  安德烈理所当然的解释道,“自从弗拉基米尔那个秃头混蛋关掉了‘一只蚂蚁’市场之后,灰色清关的生意就做不下去了,我的华夏合伙人也选择变现回华夏转行,这座雷达站也就彻底闲置了下来。”
  “怎么样?如果你喜欢的话就去看看。”
  安德烈再次把手指向雷达站,“我敢发誓,整个利斯特维扬卡镇都找不到比那座雷达站窗前更漂亮的风景。”
  石泉不得不承认,他动心了。
  确实就像安德烈说的那样,对于土地和房子的执念是华夏人的共性。
  他虽然不愿意移民,但却不排斥在俄罗斯安个家,尤其还是风光秀丽景色宜人的贝加尔湖畔,这里离冰城老家足够近,不管是飞机还是火车甚至自驾回去都不算麻烦。
  而且这里的华夏人也足够多,早在和林雨寒游逛利斯特维扬卡小镇的时候,他就看到了很多用汉语写着“一次投资,世袭土地”的房地产广告,要不是时机不对,当初他差点儿就要上去咨询了。
  沉默良久,石泉露出洒脱的笑容,“安德烈先生,非常感谢你的礼物,我非常喜欢,如果可以的话,我们去看看吧!”
  “就让大伊万带你去吧,那个地方充满了很多辛苦的回忆,所以我就不去了。”
  安德烈转身摆摆手,示意他可以走了。
  “这老头儿还真挺有范儿...”
  石泉摇头,自顾自的下山找大伊万去了。
第51章
雷达站
  从观景台下来,石泉和大伊万兄弟俩驱车沿着贝加尔湖岸边一路往北开了三四公里之后拐上了一条极为隐蔽的盘山公路。
  沿着盘山路开到半山腰宽敞的平台上,一座被铁丝网围栏保护在白桦林深处的老旧建筑吸引了两人全部的注意力。
  长满锈迹的铁丝网围墙将半山腰上这块100米见方的人造平台围的严严实实,在平台的中心,是一栋将近二十米高的正方形建筑,这栋建筑每条边至少有50米长短,而且仅仅只有顶楼有一圈锈蚀脱落的窗户居高临下的蔑视四方,窗户往下的混凝土外墙上密布的黑灰色霉斑充斥着前苏联令人颤栗的冷战气息。
  楼顶,一座带着斑驳锈迹的迷彩色雷达天线随着寒风微微晃动发出“嘎吱嘎吱”刺耳的噪音。
  “这地方怎么看着和恐怖片现场一样?”
  “前苏联废弃的军事设施哪个看着不像恐怖片现场?”
  大伊万颇为可惜的指着眼前的建筑感叹,“我敢说这栋楼的建筑标准绝对是参考索契那些高官疗养院的级别盖的,高标号水泥,高密度钢筋,弄不好混凝土墙的厚度能超过一米!这里绝对扛得住航空炸弹的第一轮打击。”
  “这不就个雷达站吗?至于这么夸张?”石泉咋舌。
  “那是因为你不懂。”
  大伊万摇头叹息,“伊尔库茨克历来是贝加尔湖地区最重要的军事重镇,尽管因为苏联解体以及近些年经济疲软有所裁撤,但这里的军事设施依旧完整。
  就我知道的资料,在市区以北,火箭兵部署了一个SS-25公路机动洲际导弹基地。
  市区西北170公里有库图利克导弹基地,在这个导弹基地和伊尔库茨克中间,还有个别拉亚军事基地,这个基地是个陆军和空军的集合体,那里装备的图22M战略轰炸机(逆火)可一直让你们华夏紧张不已。”
  扫了眼脸色越来越难看的石泉,大伊万继续爆料,“在别拉亚军事基地和伊尔库茨克中间偏西一点,联邦还修建了一个大型的电磁阵列用来监视华夏。
  而在市区正北方,大概40公里吧,还有另一个电磁阵列。除了以上这些,还没算300多公里外的乌兰乌德空军基地数不清的苏25以及那里的苏25飞机制造厂。”
  大伊万指着废弃雷达站,“所以,如果我猜的没错,这座雷达站最初应该是用于弥补伊尔库茨克和乌兰乌德之间的防空间隙存在的,后来随着雷达技术的更新导致两地雷达的覆盖面积增大,两个军事基地之间的空白空域得到覆盖,这座起到衔接作用的雷达站才彻底失去了存在的必要。”
  打量着由兴致勃勃转向神情惋惜的大伊万,石泉撇撇嘴,无论今天的俄联邦,还是20多年前的苏联甚至更久远的沙俄时代。
  这个民族对于土地的贪婪及控制欲果然是永无止境的,占有土地,守住土地,他们似乎天生对土地面积不满足以至于对周围的邻居充满了攻击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9/78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