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挖土党(校对)第5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0/788

  土地扩张的玉望就像得陇望蜀的恶性循环,和清朝签订各种割地条约如此,成立苏联是如此,蛊惑蒙古国分家是如此,甚至就连苏联解体都很难说有没有相同的原因。
  和这样的国家做邻居很痛苦,看看蒙古国就知道,那哪是个主权国家?苏联时代连军队都不在自己手里,苏联时代落幕了你以为就能缓口气?
  还不是像个天然大牧场一样苟延残喘的充作华夏与俄罗斯的缓冲地带?
  也幸亏苏联解体,如果苏联再坚持30年,蒙古国是否存在都要打个问号。
  相对大伊万,石泉的心情反倒不错,量你陈兵百万,经济不行还是要受制于人
  再说了,啥好事儿都让你们占了周围邻居还过不过了?
  “苏联都没了就别在那追忆往昔了,我们进去看看吧!”
  石泉掏出从安德烈那得来的钥匙打开了铁丝网围墙上的大门。
  围栏之内除了那栋四方四正的建筑之外还有一块篮球场和一台爬满了枯藤的乌拉尔375卡车。
  如果想拍末日题材的电影,这里绝对是最佳取景地。
  拨开半人高的荒草走到了雷达站的正门,四米见方的高大门洞正对着平台下的贝加尔湖。
  对开式的滑道门上极具华夏特色的春联和门神早已被多年的风吹雨淋氧化变色成了一块看不清内容的灰纸,想来这应该是安德烈的那位华夏生意伙伴的杰作。
  大伊万自己试着推了推,铁门纹丝不动,这让他一度怀疑铁门上贴着的那两位华夏门神是不是带有封印的力量。
  费了一番周折合力把铁门推开一条缝隙,兄弟俩才发现这栋建筑和想象的不一样。这座四方四正的雷达站竟然是个中空带天井的“回”字形建筑。
  从内部看,雷达站分为四层,因为中间超大天井的存在,没有窗户的一二三层采光好的出奇,甚至温度都比外面高了至少10度。而天井的正上方,就是那台悬空的雷达,这要是掉下来,石泉敢保证自己都不带吭声的。
  环顾四周,一楼的房间不多,但随便哪间都能轻轻松松停下一辆卡车还有富余,甚至个别房间还有明显用于车辆维修的地沟,不用猜,一楼应该原本就是当做车库和维修间使用的。
  只不过安德烈和他曾经的合伙人实在不太爱惜这里,入眼所见房间里堆满了各种废弃的包装箱和积压的过时服装。
  除了在建筑的四角各有一个足够宽大的楼梯往上直通四楼之外,门廊左右还有两部破败的老式电梯。
  而真正让兄弟俩震撼的是这栋建筑每层的挑高竟然都超过了四米左右,其中几个房间甚至还塞满了极具年代感的运算机组。
  走上四楼,房间里终于有向外的窗户了,同时兄弟俩也发现混凝土外墙的厚度竟然有足足一米五!如此不惜工本建造的雷达站,可想而知当年它对苏联的防空系统有多重要。
  但如今,随便走进一个房间便是“扑棱棱”一阵鸡飞狗跳,各种鸟类拍打着翅膀从破碎的窗户里争先恐后的逃离,只留下能盖住脚面的鸟粪和几个没来及孵化的鸟蛋迎接着目瞪口呆的兄弟俩。
  “其实只要稍稍打扫一下,我觉得这里用来住人是完全没问题的。”
  大伊万尴尬的从头顶摘下一支绿色的羽毛,“这里唯一的缺点可能就是实在太偏了。”
  “安德烈送的礼物我可没资格挑三拣四。”
  石泉倒是兴致勃勃越看越喜欢,“去楼上看看吧,偏点没关系,如果那个悬在头顶的雷达能拆下来的话就完美了。”
  沿着正对着电梯的唯一一个专用楼梯间爬上天台,首先看到的就是一座随着寒风微微转动的巨大金属造物。
  这座悬空在天井之上的雷达拥有两个长达11米的长条形的网状反射弧面,哪怕时间过去了这么久,雷达上的锈迹也并不明显,唯独中间那个造型类似坦克炮塔的玩意儿似乎缺乏润滑,每当有风吹动反射弧面的时候就会发出极其刺耳的噪音。
  楼顶除了雷达,还有贝加尔湖漂亮的湖景。仅仅一眼,石泉就喜欢上了这个地方。
  相比刚刚去过的切尔斯基观景平台,这里的视野反而更好,视线范围内完全被贝加尔湖美丽的景色填满。
  更让他满意的是,站在楼顶上视线稍稍往下,层层叠叠的白桦林摇曳着光秃秃的树枝既挡住了山脚往上窥探的视线,又巧妙的避开了半山腰平台上的视野范围,别说他们俩现在站在楼顶,哪怕站在一楼平台边缘都不会被白桦林挡住贝加尔湖的美景。
  要说缺点,首先就是这里亟待修复,不然根本就是个坚固过头的建筑废墟。
  其次就是位置确实偏僻了些,从半山腰到山脚就有至少一公里的盘山公路,下到山脚如果想去镇上还要沿着高尔基大街往南三四公里才行,也难怪当初安德烈和他的合伙人看中了这里当作走私仓库。
  而最后一个缺点,就是楼顶上这个摇摇晃晃不断发出刺耳噪音的雷达天线。
  “伊万,你觉得这玩意儿能拆下来吗?”
  “肯定能拆!”
  大伊万一脸欣喜:“别嫌弃它,这可是个宝贝!”
  “啥意思?”石泉扭过头,“这东西也有人收藏?”
  大伊万掏出手机给雷达天线拍了张照片,“这是苏联研制的三坐标S波段雷达,代号P-35,他是苏联最早的两用雷达之一,同时也是航管雷达的原型机。
  P-35是前苏联出口数量最多的雷达,同时期很少能找到性能比它更优秀的产品,甚至直到现在都还在一些国家中服役,其中装备量最大的据我所知好像是拉脱维亚。”
  石泉松了口气,“宝贝不宝贝的不重要,只要能拆下来就行,这玩意儿悬在头上太吓人了。”
第52章
安德烈的第二次委托
  “这个雷达站你打算怎么处理?”
  返程的路上,大伊万兴致勃勃的问道,他对雷达站没什么兴趣,但却对楼顶上那个雷达天线有些想法。
  “至少得把里面的垃圾清理干净,还要换上新的门窗,而且一定要把楼顶上的那个破天线拆下来。”
  “尤里,做个交易怎么样?”
  “说说,你看中什么了?”
  石泉颇为好奇的问道,“是那辆乌拉尔还是那个破天线?”
  “都有吧。”
  大伊万点点头并没有否认,“刚刚离开之前我去看过那辆乌拉尔,除了轮胎和内饰彻底报废了之外,其余部件状态还不错,简单修复之后只要运到乌兰乌德肯定有人买。
  至于那台雷达天线,我有个客户也许对它有些兴趣,前提是我能把它稍稍翻新一下。”
  “这东西也有人收藏?”
  石泉根本想象不出来到底是什么样的奇葩才会对这种玩意儿感兴趣。
  “只要能赚钱,我才不在乎我的客户是不是脑子有问题。”大伊万满不在乎的语气逗笑了石泉。
  “这话倒是没毛病,说说你的交易吧。”
  “雷达天线和乌拉尔375归我,作为交换我会找个施工队帮你把雷达站里的垃圾收拾干净顺便进行基础维修,至少下次你来的时候能保证雷达站里有水有电能满足基础生活。”
  这笔交易大伊万大概是吃着亏的,别的不说,打死石泉都不相信那个破天线能卖出多高的价格。
  这人情还来还去也就分不清谁欠谁的了,所以虽然多少猜到了大伊万是因为那两枚宝石戒指,但石泉并没有拒绝,反而痛快的点头答应了这笔交易。
  “恭喜发财。”
  “财源滚滚!”大伊万松了口气,笑呵呵的说道。
  “然后就是另一件事了。”
  大伊万把车拐进国立大学,“我听娜莎说,安德烈先生似乎从托尔的手稿里找到了些关键线索,他很有可能继续委托你去找那个传说中的桑尼科夫之地。”
  “还要找?那地方不是根本不存在吗?”
  大伊万点点头把车停在了安德烈的家门前,“你说的没错,所以现在你自己下车去找安德烈先生就行,我这两天可是受够了他的桑尼科夫之地。”
  石泉摊摊手,拎起一直在棉服帽兜里睡觉的冰糖丢给大伊万照顾,这才下车熟门熟路的敲响了安德烈的家门。
  跟着开门的助理进入书房,安德烈已经等待多时了。
  “年轻人,那座雷达站怎么样?”
  “谢谢您安德烈先生,我非常喜欢,这几天我准备把那里简单收拾一下。”
  “那我就等着你邀请我去那里做客了!”
  “一定!”
  安德烈哈哈一笑,“做客的事放在一边,尤里,有没有兴趣再接一次我的委托?”
  “托儿男爵的手稿?”
  安德烈点点头,“没错,他的手稿里推测出了桑尼科夫之地的入口,托尔的最后一次探索也是去了那里,我希望你能找到桑尼科夫之地入口的位置,最好能找到托尔的遗体或者遗物。”
  “这...”
  石泉一阵头大,吃人家嘴软拿人家手短,他这才意识到安德烈的礼物似乎并不好拿。
  “我知道你的想法,其实就连娜莎都觉得我疯了。”
  安德烈站起身,背着手站在窗前喃喃的继续说道,“但我还是希望能找到托尔男爵,哪怕桑尼科夫之地并不存在。”
  宽敞奢华的书房内,沙发上的石泉闭眼眼睛沉思,修长有力的手指毫无节奏的敲打在沙发扶手上发出“咄咄”的声音。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0/78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