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挖土党(校对)第68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84/788

  “996都没他们的工作辛苦”
  石泉看着数据表格上的单词,笑着调侃了一句,“气压、地表温度,相对湿度,能见度,风向、风速,伊万,这几个单词是什么意思?”
  “云层形式、数量还有运动方向。还有降雪量以及土壤温度。”
  大伊万将表格翻到背面继续说道,“还有他们自己的健康状况,包括体温和牙齿情况以及进食量。毫无疑问,只有刻板的德国人才能记录的这么详细。不得不承认,如果是苏联人做这种事,恐怕只会记下来每天喝了多少伏特加。”
  “你倒是有自知之明”
  石泉无奈摇头,这活儿交给毛子来做,恐怕他们早就在这上高皇帝远的鬼地方每天醉生梦死的开伏特加主题趴体了。还别不信,远的不说,看看季克西的那些当地居民也许就能管中窥豹。甚至就连那位甘愿躲在热核灯塔里的气象专家斯拉法,哪次见他不是满身酒气一脸醉态?
  “老板,我找到好东西了。”咸鱼从宿舍功能区探出个脑袋喊道。
  众人闻言立刻走进靠墙摆着五个高低铺的宿舍,这宿舍的面积并不算大,但即便如此,中间还是摆了一张桌子和一个残存着煤渣的取暖炉。
  而咸鱼的发现则来自靠墙的一个木头柜子,这里面整齐的摆放着各种单兵武器甚至民用的猎枪。
  “怎么还有M1伽兰德?”石泉说完便反应过来,摇头叹息道,“看来那些美国水手确实被德国人抓住了。”
  “不知道还能不能找到他们的尸体”
  大伊万心不在焉的回应了一句,手上却一点儿不慢,从这枪柜里拎出来一支老式步枪笑着说道,“想证明德国人的死板,只要看看这支使用固定弹舱的Gew41半自动步枪就知道了。”
  “苏联也没好到哪去”
  石泉不置可否的撇撇嘴,“明明设计出了使用弹匣供弹的SVT40,最后还不是又列装了固定弹仓的SKS?”
  “尤里同志,那不一样,完全不一样,哪怕这支Gew41和M1伽兰德都是半自动步枪,都是固定弹仓。”
  大伊万拿腔拿调的说道,“德国人是死板,像海宁一样满脑子直角和线条的死板。”
  “那苏联呢?”咸鱼忍不住问道。
  “苏联是因为官僚主义”
  娜莎耸耸肩,“就算苏联第一个把人类送上了太空,也总会有人质疑加加林应该坐着马车上去而不是火箭。”
  石泉拿起一支“就别调侃苏联了,有这时间还不如找找那些美国人的尸体被他们丢到哪去了。”
  “不用找了,都在外面呢。”何天雷走进来说道,“都过来看看吧”
  众人放下刚刚拿起来的武器,跟着何天雷离开宿舍,穿过了一扇紧挨着壁炉的木门之后,再次进入了山洞的范畴。
  只不过和他们之前走过的相比,这里要短的多,总共也只有不到三米,但就是这仅仅三米的的山洞,两侧却开着好几个侧洞。
  从残存着粪便的厕所,到堆满了夹杂着大量冰块的焦煤,再到专门存放着一台小型燃油发电机的配电室可谓一应俱全,甚至就连从刚刚那栋“木屋”里延伸出来的排烟和换气管道,也顺着通道尽头岩壁上的孔洞伸到了外面。
  而就在那根排烟管道的正下方不远处,岩壁上还开了个电磁炉大小装有玻璃的窗户以及一个仅有半米宽一米长的木头小门。在这小窗户和小门的中间放着一把铺着兽皮的椅子以及一个残存着大量煤渣的铁皮小桶。
  然而就在这扇窗子的不远处,一个仅有一米出头高度的侧洞却躺着十几具打着赤着脚的尸体!得益于这里终年的低温,这些尸体大多保持着生前的模样,同时也保留下来了他们额头显眼的弹孔。
  石泉等人弯着腰打量着这处小山洞里的一切,满打满算面积不到10个平米,换句话说这些人每个人能分到的面积连一个平米都不到,至于站起来,根本就别想,想弯腰走动都费劲。
  相对如此狭小的空间,这些俘虏生前的待遇倒是不错,至少脚下铺着一层木板和厚实的北极熊熊皮,甚至在靠近洞口的位置还有个残存着煤渣的铁皮桶,而在这铁皮桶旁边的,还摆着没来得及打开的罐头以及一小堆煤炭。
  但在这个被手电筒灯光照亮的狭小山洞里,最显眼的却莫过于一块挂在岩壁上的木头板。在这块小木板上,像是价目表一样用德语和英语列举着仅有的三种交易方式:
  清理粪便——每次两盒罐头或一公斤煤炭
  发电——每四小时两盒罐头或一公斤煤炭
  开凿山体——每一立方米10盒罐头及五公斤煤炭
  “我就说这些德国人死板”大伊万等娜莎给这里拍完照片之后,费力的钻进洞里取下那块木头板,“他们这是在和俘虏做生意呢?”
  “其实是挺聪明的做法”
  何天雷点破了这层窗户纸,“这点儿小恩小惠不但能让那些美国人成为帮手,甚至在有活下去的希望之后,这些俘虏们也不会轻易搞事情。”
  “最主要的恐怕还是为了排解寂寞”
  刘小野蹲在洞口猜测道,“恶劣的环境,繁重的工作,还有几个人聊无可聊之后的寂寞,这些俘虏说不定被送到这里的时候会得到客人一样的待遇。”
  “你还懂这个呢?”艾琳娜惊讶的问道。
  “我可是选修过心理学呢”刘小野一脸得意的扬起下巴。
  “先别管他们是用来当作劳动力还是用来排解寂寞的”已经从洞里钻出来的大伊万将手中的木头板翻了个面,指着上面的英语问道,“小野,咸鱼,你们谁帮忙翻译一下?”
  “虽然我们没有把坦克运到摩尔曼斯克,虽然我们身陷困境,但至少我们的坦克曾经击中了德国人的潜艇。”刘小野和咸鱼分别用汉语和俄语不分先后的说道。
  “还真打中了?!”众人惊讶的面面相觑,之前他们虽然有这样的猜测,但却没想到竟然真的得到了印证。
  “雷子,那些尸体交给你们两口子了。”
  石泉交代了一句,随后起身走向身后的木屋,“走吧,我们去里面找找看有没有关于那艘潜艇和美国货船的记录。”
  “我现在已经迫不及待的想把看到的内容发给美国人的媒体了”大伊万发出幸灾乐祸的奸笑,“这可是个大新闻,标题我都替他们想好了,英勇的美国民间商船水手在1942年PQ17航运途中,取得了比英国皇家海军更辉煌的战果。”
  “这消息如果报出去,阴国人的体面可算是丢尽了。”艾琳娜毫不掩饰的在一边煽风点火推波助澜。
  “他们还有体面呢?”石泉故作惊讶。
  “说的也是”
  艾琳娜一本正经的点点头,“从他们的皇家海军被提尔匹茨号战列舰吓的跑回家之后就没什么体面了。”
  “二战最大的输家就是英国,虽然他们名义上是战胜国,但实际上却丢了大片的殖民地,现如今甚至都已经沦为美国人的跟班小弟了。”娜莎不屑的说道,“他们仅存的体面恐怕也就只剩下那个老女人身上所谓的贵族血统了。”
  “血统?”大伊万咧着嘴大笑,“就他们那一家人诡异的伦理关系,恐怕还没有尼涅尔养的那十几条哈士奇血统纯正。”
  众人一唱一和的调侃一直持续到了咸鱼仔细检查完排烟管道的状况,并且用能找到的燃油重新点燃了那台老式取暖炉之后,这才在娜莎的带领下,在这栋逐渐变得温暖的房子里不紧不慢的仔细整理着德国人留下的各种资料。
  也正是从这些资料里,他们惊讶的发现,这里能找到的气象数据记录,最晚竟然持续到了1945年的6月15号!换句话说,直到二战德国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他们竟然都没有停下手里的工作!
  然而由此也带来了另一个疑问,当时这些人当初是怎么离开这里的?是谁接走了他们?他们又被送到了哪里?
  这些答案注定不得而知,不过当石泉无意中从一个木头箱子里找到一份潜艇航行日志的时候,却为他们解开了那艘德国潜艇的结局。
第676章
航行日志里的答案和疑惑
  “看看这段记录”
  石泉的目光停在航行日志中的某一页,“柏林时间7月16日16:42,赤道4号站收到美国军火商船从萨利姆岛附近发出明码无线电求救信号。为确保4号站安全,决定予以歼灭。
  柏林时间,7月16日22:19,在科尔德威岛西侧海湾发现搁浅在冰面上的美国商船,22:32,发射两枚鱼雷,命中对方推进器。”
  “科尔德威岛西侧海湾是哪?”大伊万和所有人一起看向娜莎。
  “就是萨利姆岛北边那座鸡腿形状的小岛”娜莎想都不想的答道,“我们还没去探索过那里。”
  “继续”大伊万朝石泉催促道。
  “有意思的事情开始了”
  石泉清了清嗓子,“23:17分,美国军火船完全倾覆,但水面和冰面上并没有落水者。为确保没有幸存水手影响到4号站的安全,卢卡艇长决定上浮并登陆冰面确认战果。”
  “他们要倒霉了”料事如神的大伊万肯定的说道。
  “确实倒霉了”
  石泉点点头,“后面的记录比较杂乱,简单的说,登陆查看情况的潜艇兵遭到了美国水手驾驶的谢尔曼坦克的伏击。不但他们没能回去,甚至连潜艇指挥塔都被几辆埋伏起来的坦克打成了筛子。”
  “所以那艘潜艇最终并没有沉没?”娜莎追着问道。
  “只能说暂时没有”
  石泉继续翻动着手中的航行日志,“这艘德国潜艇在遭到伏击之后立刻一边拉开距离一边用甲板炮进行了还击,虽然最终击毁了几辆美国人的坦克,但它本身也受损严重根本没有办法完成下潜。
  从那次交火之后,幸存下来的美国水手们一直在坚持用无线电试图和外界联系,为了避免这座代号赤道4号站的秘密基地暴露,这艘潜艇不得不再一次用潜艇上的甲板炮,继续和陆地上由美国水手驾驶的谢尔曼坦克交火。”
  “这场交火听起来就有意思,甚至足以载入史册。”大伊万咧着嘴大笑,“用潜艇打陆地目标,用坦克打水上...不,应该说水下目标,恐怕双方当时都非常无奈。”
  “但双方的无奈并没有坚持多久”
  石泉翻动着手中的航行日志,“在之后几次交火中,那艘潜艇被埋伏在冰雪里的两台谢尔曼连续击中了首尾的吃水线,还因此差点儿引发鱼雷舱火灾,而那些美国人在僵持了几天之后,最终也因为缺少补给不得不选择了投降。”
  “所以那艘潜艇到底沉了没有?”艾琳娜催促道。
  “沉了,但并不是被美国人的坦克击沉的,而是被德国人自己凿沉的。”
  石泉指着航行日志最后一页的记录说道,“柏林时间1942年7月19日上午九点,这艘被判定为无法修复的潜艇被德国人自己凿沉在了霍尔岛南侧的海岬附近,随后这些潜艇兵带着投降的美国人抵达了我们现在所在的位置。而且这份日志的最后还提到,那位卢卡艇长最终选择了和潜艇一起沉入大海。”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84/78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