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之开局直播造火箭(校对)第6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9/299

  “从今天开始,从现在开始。”
  说完,镜头切换,到了蓝色海域之上。
  这是无人机航拍的画面,这块区域,便是海洋地质勘探队和天梯项目组的气象专家、工程师寻找到的建岛地点。
  这里在赤道附近,气候较稳定,也没有大型洋流的侵蚀干扰。
  “正如你们所见,我们现在来到了蓬莱岛的造岛现场。蓬莱岛内岛设计是一千平方公里的面积,以后还会增加外岛屿面积。但目前最重要的,还是核心岛礁与太空电梯地面站塔楼的建设。”杜星宇解说着。
  “就这?”观众们只看到茫茫海域,虽然风景很美,但这时候谁有心情欣赏风景?
  “华夏交通建设集团、华夏船舶重工集团、华夏工程院第三、第八研究所等1390家公司和研究机构加入了这次建岛工程,各国都提供了帮助。”杜星宇解说的同时,画面还在拉进,观众们已经看到海洋上出现了密密麻麻的小点。
第93章
填海造陆!
  “我们将有超过一百艘挖泥船日夜不停、24小时进行挖泥造陆工程,另外有几百艘运输船、工程船不间断的进行泥石、土方和建筑材料的运输,施工过程。”
  杜星宇说着,观众们已经能看到海面上的动静,那画面让世界各地的观众都睁大了眼睛,一脸吃惊的看着屏幕。
  茫茫大海之中,这时起码有五十多艘重型挖泥船在施工!它们体长都超过一百米,宽二十多米,上面装配了挖泥设备和巨型铰刀!
  这些开工的重型挖泥船就像是咆哮着的海洋巨兽,将海底的泥石吞绞,然后吐出一条巨型沙龙!
  五十多条巨型沙龙一起钻进挖泥船后的海水中,如同黄龙入海,群龙狂舞!
  在它们周围,还有一百多条中大型的土方运输船、工程船在进进出出。
  这场面无比壮观!
  “太酷了!”华夏观众们当即就兴奋起来,疯狂的刷屏。
  “这特么才叫基建,填海造陆,鬼斧神工!”
  “妈妈问我为什么跪着看直播!”
  “就这速度,感觉用不了一年就能造出蓬莱岛!”
  “6666!”
  “都坐下,基操,勿6!”
  华夏的观众尚且如此,其他各国的观众更是看呆了。
  “这是上帝才能做到的事情!”欧洲的观众惊呼起来。
  “他们为什么有这么强大的施工队?我起码看到了几百条船!”这个观众虽然有些夸张,但海面上,挖泥船加上运输货轮,工程船舶的确有一百多艘。
  “这个速度是我们的一百倍!”
  “你们看,最高的地面泥沙已经露出海面了!太神奇了!”
  美洲和澳洲的观众也看傻眼了,刚刚他们还怀疑,这个项目有问题,谁知道开工场面这么大!
  重型挖泥船组成阵列,掘土造陆,形成一个高高的巨型圆环将海水围在里面。土方船不断的进出,倒入土方填海。
  杜星宇解释道:“目前施工的,主要是天鲲号挖泥船,它长达140米,宽27.8米,吃水6.5米,设计航速12节,总装机功率25800千瓦,最大挖深为35米,最大输泥距离15千米,输泥效率为每小时6000立方米。”
  “除了天鲲号,我们还有天鲸号、天麒号、天麟号、天狮号、天牛号、天骅号、天虎号等等挖泥船。等它们全部到场,建成数千平方公里的岛礁只需要十个月时间!”
  “我们可以保证,在最短时间内建成蓬莱岛和天梯的地面站!”
  这时候,杜星宇说的话没人怀疑了,因为他们都能现场看到施工场面!
  如此火热,规模宏大的海上施工现场,很多人都是第一次见!
  “华夏人的基建能力太强了,这可是上千平方公里的人造岛屿,他们居然说只需要十个月的时间!”外国观众啧啧称奇。
  “要是我们有这样的效率就好了!”
  “以前我还不信,今天看到直播我是真信了!”
  “太空电梯建在华夏绝对是一个正确的选择,若是在我们这里,一百年都建不成!”有人吐槽道。
  杜星宇的直播结束了,但直播间并没有关闭,而是24小时不间断直播。
  这个直播间的存在,能极大的增强人类面对灾难的信心。
  各国的网友,也把施工现场当成了在线的真人秀节目,有时间就过来“追剧”。
  据统计,当天晚上,全世界各地观看直播的观众超过一亿人!无论何时,蓬莱岛的施工直播现场都热闹无比,一直有观众在讨论。
  这个项目,华夏几乎是举全国之力在建设。这不仅关系到《殒神星灾难防御计划》的实施,也关系到接下来人类守护联盟核心委员会最高议长的国别问题。
  杜星宇出镜岛礁建设之后,便去了法国卡拉达舍,这里有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ITER)的总部。
  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是几个核能源国家一起参与的国际项目。旨在建造一个“人造太阳”,也就是大规模核聚变反应的超导托卡马克装置,用来研究核聚变反应。
  可控核聚变,是决定太空防御系统和小行星撞击器能否建成的关键!
  没有可控核聚变的能源,什么太空舰队、小行星撞击器根本就不成立。核电离子推进器的飞船用来运输部分人和物资还行,若是作为太空打击的能源来源,远远不够!
  所以杜星宇安排完天梯项目,第一时间就赶到这里,和各国的专家一起研究可控核聚变项目。
  可控核聚变的原理并不难,即将反应物的混合气加热到等离子态,使得电子能脱离原子核束缚,原子核自由运动,相互间发生碰撞,这个时候,大约需要十万摄氏度的稳定!
  在此之后,需要克制库仑力,也就是同样带正电荷的原子核之间的斥力,让原子核加速运动,使得布朗运动达到疯狂的程度,这时需要加入加热,预计需要上亿摄氏度的温度!
  氘的原子核与氚的原子核高速碰撞,产生新的氦核与中子,释放出巨大能量,这便是核聚变反应。
  之所以人类还没能掌握可控核聚变能源,最大的难点便是需要找一个可以承载上亿度高温的容器来进行核聚变反应,并且约束高温反应体。
  科学界目前认为,惯性约束和磁场约束是可行的方案,其中磁场约束更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
  托卡马克装置便是这样一个磁场约束高温核聚变反应体的装置。
  在人类守护联盟成立前,其实各国都在实验和建造托卡马克装置,华夏在这方面也颇有建树。
  而今,为了人类前所未有的大危机,各国终于舍得拿出自己的研究资料,互相交流,短短数月间,可控核聚变技术就有了巨大的进展。
  在可控核聚变技术研讨会上,ITER的欧洲委员赞许道:“岛国的外部设备研究非常不错,他们大功率激光点火技术让我们可以不使用点火器,直接用激光制造核聚变点火的高温等离子电流,让我们基本完成了外部设备的构造。”
  来自华夏科学院等离子物理研究所的研究员晁乐发言道:“我们的东方超环(EAST: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目前已经跟进了激光点火技术,在上一次的点火实验中,我们获得了超过5000秒的两千万度高参数偏滤器等离子体;以及稳定重复超过2000秒的高约束等离子体放电,已经打破了世界稳态高约束等离子研究的记录。”
  “东方超环现在是稳定核聚变反应控制最的做好的托卡马克装置。”俄国核物理专家安德烈耶夫发言道,“以东方超环等各国核聚变实验装置为基础,新建一座热核聚变反应堆,尽早获得稳定控制核聚变反应的技术。”
  这个提议被一致通过。
  杜星宇与会时并没有发言,他还在高速的学习中。
  各种繁杂的信息通过科技模拟器进入他的大脑,让他不断的成长和提高。
  杜星宇在脑海中暗道:“科技模拟器,花费一百万能量点,开启可控核聚变装置分支。”
第94章
核聚变模拟
  科技模拟器:“已开启新的科技分支,能源——可控核聚变。”
  能源分支是个超级大类,而可控核聚变在科技模拟器里,也只是一个小类别。即便如此,模拟器上还是出现了许多种类的可控核聚变技术的灰色图案。
  “仿星器磁约束聚变装置。”
  “托卡马克聚变反应装置。(分支一,环状托卡马克装置;分支二,球状托卡马克装置。)”
  “惯性约束核聚变能量释放器。”
  “核聚变能量转换装置。”
  ……
  这一类目下,首先是实现可控核聚变装置,然后是各种能量转化和释放的机器。
  完成了可控核聚变,后面的聚变发电机,聚变推进器,聚变激光发射器等等才有研究的基础。
  根据国际热核聚变研究的基础,杜星宇首先把科技模拟的目标放在了托卡马克聚变反应装置上。
  “环状托卡马克装置无疑是现在研究最多,最成熟的核聚变装置。”杜星宇分析着自己获得的信息,它是一系列复杂的电磁体环绕形似甜甜圈的容器,其中一些是水平方向上的,一些是垂直的。一个被称为螺线管、紧紧缠绕在一起的电线圈向下穿过“甜甜圈”的洞。这些组合起来的磁场将等离子体挤向管子中心,使其在环绕线圈的同时缓慢地作螺旋式扭动。
  不过,等离子体很难被掌控。将其困住就像试图用手挤压气球:它总是在你的手指间鼓起。等离子体变得越热,就会有更多受磁场约束的气体膨胀、扭动并且试图逃逸。过去60多年的大部分聚变研究都聚焦在如何控制等离子体上。
  想要实现更强的约束力和控制力,就要建造更大的环状托卡马克装置。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9/29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