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厨(校对)第143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33/1605

  “如今我们的日子好了,军力也强盛了,河北河东现在的样子,想必大家也都是看在眼里的。”
  “这些是咱们大宋百姓辛辛苦苦创造的财富,还能如数十年前那样,让辽人再来抢走吗?”
  “不能!”立即就有工人和军士们喊了出来。
  苏油说道:“我们的新军有多犀利,大家也应该知道,我看这里好多兄弟,原本就是新军过来的来的,这雷管炸药包,是玩得溜熟啊。”
  底下都是低低的哄笑。
  “但是新军之所以犀利,靠的是什么?是神机铳、连机铳、霹雳炮、伏虏炮!”
  “可要是没有充足的弹药,这些家伙就全是铁疙瘩,全是摆设,连辽人的弓箭都不如!”
  “老种经略相公在雄州胡吹大气,说什么俸禄只差媳妇,给养只差调料,可他就没敢吹,说铳炮不差弹药!”
  “雄霸前线,现在不缺吃的,不缺穿的,不缺骑的。可是新军还在屯田,训练还在骑马,玩刺刀、弩箭,实弹训练一年才敢一次!”
  “卡住我们脖子的,就是弹药!”
  “太原有什么?有铜!这是制造弹壳必须的材料。”
  “所以咱们这条路是干嘛用的?就是要将太原的铜,拉到真定府去,制造出新军急需的弹药。”
  “弟兄们想想,要是太原铜能拉到真定,咱们在真定就能制造出弹药,这是什么概念?”
  “这就节约了一千多里的运输成本,相当于将兵工厂推到了前线,推到了新军的背后。”
  “咱们的十六支新军,从此就能够可了劲地训练,可了劲的备弹,可了劲地揍敢于来犯之敌!哪里还要如现在这般抠搜?”
  “所以虽然如今天底下处处要用钱,陛下依旧拨付了一千五百万贯,给四路作为振兴之用。”
  “所以虽然四路处处要用钱,这一千五百万贯里,我还是挤出了三分之一多,来修这条路!”
  “所以你们应该知道,自己肩膀上的责任,有多重!”
  “为了这条路,已经牺牲了好几个弟兄,我非常心痛。但是除了强调安全,尽量给你们保证需求,改进技术,除了这次给你们拖来十来口猪,一群羊,让大家简单开开荤,表示个意思,在任务上,我是真的没有办法给你们减轻。”
  “因为这里就是战场!是改变宋辽攻防格局,保证大宋百姓安全,扭转乾坤,底定天下的战场!”
  “这条路早一天修通,大宋的国境就早一天安全,河北四路就早一天安全,汴京就早一天安全!”
  “前线的弟兄们,就能早一天摆脱无弹空操的尴尬,就能早一天摆脱和辽人拼刺刀的危险。就可以用我们送去的铜,制造出猛烈的炮火,轰他直娘贼的于百步之外、千步之外!”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只能请大家多担待,因为——你们就是大宋的脊梁!”
  “辛苦了,拜托了!”
  说完对所有人深施一礼。
  工人们都听得热泪盈眶,从来没有人跟他们说过,他们对大宋是如此重要。
  而转业军人们都知道套路,全体昂首挺胸,右手捶胸,铿锵有力地吼道:“敢为皇宋效死!”
  石岭关下,牧马河边,五座简陋的坟墓,静静地躺在这里。
  苏油站在坟前,深深叹了口气:“申报烈士了吗?”
  宋用臣有些踟蹰:“他们已经转业了,生前隶属铁路局……”
  苏油说道:“忠烈祠里,除了武将,文官,还有普通的战士,乡弓手,蕃勇敢,义勇。”
  “只要是为国捐躯,何论战场在那里?何论身份是什么?所以他们当然是烈士。”
  “生前,我们已经对不起他们,死后更不能不让他们瞑目。”
  “这道奏章,我来写。”
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
来钱的路子
  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来钱的路子
  辽国,耀州。
  作为和獐子岛贸易关系密切的海埠,耀州如今已然成为辽国的明星城市。
  王经也在此设立了市舶司,管理着进出口贸易。
  这里是宋国商品海量进入辽国市场的大城,相比鸭绿江边的保州,耀州没有女直人的威胁,而宋船只需要换个旗号,就能直接从辽河驶到辽阳府。
  耀州市舶司只需要上船做个样子点验一下货物,一船就是几百上千贯的经手费。
  因此王经是无论如何都不会对这个城市松手的。
  不过王经现在很纳闷,有些搞不懂眼前这中年儒雅宋人的来路。
  不是说人家没把履历报明白,这位是当今大宋皇叔,故韩荣恩王赵宗谔次子,保信军节度观察留后,北洋水师监军使——赵仲迁。
  王经在思量的是,面前这位和之前见过的赵孝奕,到底谁才是真正的唐四郎?
  不过赵孝奕据说被这位挤迫去了日本宋城,而且赵仲迁能够当上军方高层,开着军舰来搞海贸,这等奢遮,可比之前的四十三节度厉害多了。
  水师总督张太居,跺跺脚两洋都得起风浪的人物,竟然将自己的乳狮号送给了面前这位!
  赵仲迁给自己搞到的这份东西,换了宋国谁来,怕是都得抄家灭族!
  翻了翻面前那本手册:“这个老夫也看不太懂,还得上呈陛下,让室老尚书把把关。”
  赵仲迁彬彬有礼:“这些都是宗室产业出来的东西,先家君以前是大宗正,又是皇宋银行的行首,家兄如今也在皇宋银行供职,宗室的产业,基本上都清楚。”
  “上次丞相说对我大宋工业感兴趣,我就挑了几样来给丞相看看。”
  王经说道:“上次蒙郎君搞了一批青霉素,杨枝素,金鸡纳霜,还没有道谢。”
  赵仲迁不以为意:“都是生意,我还没谢谢好主顾呢,不过如今却疟树才刚刚在杭州大面积培植成功,有些不好弄,其余两样,还有黄蒿素,丞相但有需要,尽管开口。”
  王经喜动于色:“那可多谢公子了。”
  说完又叹息:“我朝百姓,多以放牧为生,常常就摔着跌着,不知道消毒的碘酒和那个奇效的白药……”
  赵仲迁皱眉道:“这个反倒是难一些。”
  “丞相应该知道,前头几样颇为精贵,因此没办法列入军资,我就好给丞相搞来。”
  “至于酒精和白药,那可是明明白白写入禁榷名单了的。”
  “不是不能搞,但这两样东西本身利润不高,离我又太远,还犯着忌讳,再说了,丞相找我要这两样,不是掉了咱们的身价啊?”
  王经赶紧拱手,这说明不是不能搞到,而是这娃看不上这两样生意:“还请郎君帮帮忙,帮帮忙。利润不高,我们可以走量嘛!”
  “走量?丞相能要多少?”
  “郎君能搞到多少,我就要得下多少。”
  “这样啊……”赵仲迁想了一下:“要不,咱俩合作搞个碘酒厂?”
  王经心脏噗通乱跳,这娃的胆子真是包了天了,自己还停留在希望得到点禁运物资上头,人家已经准备在敌国建军用物资厂房了。
  这娃才是唐四郎!四十三节度压根没法比!
  赵仲迁看着王经的样子不禁好笑:“怎么了?这东西简单得很。”
  简单得很你大宋还禁运?!王经小心翼翼地问道:“不知郎君可否告知一二?”
  赵仲迁说道:“如今董大官人在河北搞酒厂,就是烧刀子跟现在的玉黍烧曲,我有办法将这两样东西提浓,在溶点南海搞来的碘,就是碘酒。”
  王经说道:“烈酒怕也不好搞吧?听说董大官人认识使相……”
  赵仲迁不以为然,鄙视道:“那就一运气好的商贾,我要他敢不给?”
  “使相是出了名的好脾气,谁都能往他跟前凑,如董非这样的,多如过江之鲫,也敢拿出来自抬身价?”
  “要说起来,提浓酒精的法子,还是苏县君跟昭明学士当年传授给我的,他董大官人,能凑到这两位跟前去?”
  王经说道:“那也还得有南海的碘……”
  赵仲迁哈哈大笑:“不是后学夸口,南海的东西,有一样算一样,但凡丞相你道得出名儿来的,我都能给你搞来。”
  王经这才想起来,好像大宋宗亲这一支在南海势力庞大,霸占着好些个矿藏。
  唐四郎也是大海商,听说也是从南海起家的,嗯……
  不过王经很有职业道德,也不多问:“既然公子有把握,那这个厂我们就开!”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33/16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