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厨(校对)第46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62/1605

  叫来家属一问,竟然是背疽!
  这在大宋如今属于高危病症,伴发高热,说明病菌已经进入循环系统,进而引发败血症。
  苏油和老唐也算是有感情了,老唐在三司其实就是苏油的背锅侠,而且是老唐主动的。
  好名固然是一方面,但是以老头这么久的阅历还能看不破这个?主动求仁得仁,顺便保护苏油,其实也是有的。
  苏油拉着老头瘦骨嶙峋的手,眼泪就下来了。
  唐介倒是无所谓,笑道:“明润来了?果然虚名好不得,老夫能力不及,还狂妄地坐上参知政事的位置,折寿也是应当。”
  苏油赶紧安慰:“唐公这是哪里话来,朝廷还多有仰赖,将养好了,继续替国家效力才是。”
  唐介叹了口气:“老夫上表求去,陛下只是不允,让我尸位素餐。你回来了,计司的事便请明润多操心。”
  苏油说道:“唐公放心,这些有我。”
  唐介似乎去了心中大事,目光渐渐涣散,拉着苏油的手,嘴里喃喃念道:“……圣宋非狂楚,清淮异汨罗。平生仗忠信,今日任风波。舟楫颠危甚,鼋鼍出没多。斜阳幸无事,沽酒听渔歌……”
  之后再次陷入昏迷。
  苏油心中很不是滋味。
  这是唐介弹劾权臣被贬官,渡淮河的时候,遇到风浪,舟船几乎颠覆写下的旧作。
  虽然是旧诗,可对应到如今,每一句都是那么贴切。
  老头都已经这样了,还担心大宋这艘颠危的破船,以及如同鼋鼍一般的小人,不过这回,怕是难以再次渡过风波,安享斜阳,沽酒听歌了。
  平心而论,王安石实在不能算是小人,只是每个人心中都有每个人的坚持罢了。
  自柳宗元的《憎王孙》起,到欧阳修的《朋党论》,如今士大夫的心目中,就是正邪不两立,君子小人不共戴天。
  他们都没想过政治其实是一门妥协的艺术。从这一点来说,王安石,司马光,唐介,甚至朝堂上的大多数人,都不能称为政治家。
  反倒是那些品行和履历上有污点的人,如丁谓,夏竦,王拱辰,才智情商,具备政治家的素质。
  这上哪儿讲道理去?
  不敢再打扰唐介休息,从内室出来,取过医官的方子与石薇看了,石薇点头,也没说什么。
  安慰了家属几句,苏油与石薇出得门来,石薇才低声开口道:“病入营血,加之年迈,大致就这两三个月了。”
  苏油不禁有些郁闷,想去找王安石理论,但是转念一想这事情换在后来的程颢身上也同样发生过。
  两人议事不谐,王安石大声急辩,怒形于色,程颢说道:“老伙计,现在我们是在议论国事,理当平心静气,冷静对待,你怎么这样子呢?”反过来搞得王安石惭愧不已。
  说到底还是性格决定命运。
  心情烦躁,想到赵抃赵老头也已经被赵顼升为参知政事了,决定去找他聊聊。
  赵抃好道,苏油到来的时候,仆人说老头正披着鹤氅,在精舍焚香弹琴呢。
  苏油也无需仆人通报,悄悄摸到精舍门口,就听得琴声一乱,接着一声拂弦的大音,老头的声音响起:“谁在外面偷听?”
  苏油惊讶莫名:“老头你神了啊!这是什么戏法?”
  赵抃翻着白眼:“打扰老夫清修,怎么,有事儿?”
  苏油笑道:“也没什么事儿,就是想你了来看看。”
  赵抃说道:“去看过老唐了?”
  苏油瞪大眼睛:“真的神了!”
  赵抃说道:“这是自然之理。唉,唐公,还是耿介。”
  苏油说道:“富相公曾劝过我相忍为国,可我这么好脾气都替唐公觉得不值,其实介甫公这样,对他接下来上任参知政事是极为不利的。”
  赵抃说道:“此事不怪安石吧,朝堂上尽可以理相争,退朝之后还想着那些,便是自寻烦恼。你怎么知晓介甫会上任参知政事?”
  苏油说道:“这不是明摆着的事吗?陛下数次咨询身边近臣介甫公可否为相,也只是希望听到自己想听的声音罢了。”
第五百三十八章
王安石的课
  第五百三十八章王安石的课
  赵抃问道:“富公如何劝你不去说他,你自己是怎么想的?”
  苏油说道:“不知道,既想留待有用之身,有所作为,又怕到时候忍耐不住,指手画脚。”
  赵抃沉着脸:“该指手画脚的时候,就指手画脚,你还年轻,这方面学学你族兄。”
  苏油点头:“不偏不党,自立当世。”
  赵抃说道:“这不是你一向之志?怎么,开始患得患失了?”
  苏油心神定了下来:“多谢明公指点,我知道怎么做了。”
  赵抃点头:“你还这么年轻,多些挫折起伏,未尝不是好事。短短六年,从外州边郡窜到了正三品。怎么着?还准备三十岁致仕?到时候欲退无路,什么下场你想过吗?”
  这话说得大违臣道,一旦被外人知晓,赵抃立马就会被贴上奸险的标签。
  苏油其实早想过这些,不过赵抃能将这种话对自己说出来,那是当自己比亲儿子还亲了。
  心里也是感动不已,拱手道:“明公放心,身与国两难之际,苏油知道如何取舍。”
  赵抃笑了:“孺子可教,你智计能力都是上上,夔州渭州嶲州河务都难不住你,大宋还有难得住你的地方?”
  苏油嘿嘿一笑:“这么一看我其实也挺能耐的哈?”
  赵抃白眼一翻:“想明白了那就滚蛋,莫名其妙来打扰老夫清净。”
  苏油站起身来:“得,那我就走了,高国舅送来了几件钢材还等着我去看呢。”
  刚出门就听见赵抃在后边喊:“赶紧传续后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知道不?”
  苏油一个踉跄差点没栽个跟头,不敢再顾官仪,连滚带爬地跑了。
  次日来到胄案,石通上来:“师父,高使相和李大爷在商州张家坞寻到一支矿脉,炼出的钢材性能古怪。”
  苏油心中突突乱跳:“是我们要的那种?”
  石通狠狠点头:“五百度是还能正常切削铁料,一千度时还能保持极高硬度!”
  苏油看着几支乌黑油亮的铣刀:“怎么做到的?”
  石通说道:“这是二林钢和新矿粉通过密封坩埚熔炼的,生产难度极高,具体工艺手册我直接锁进了胄案保险柜里。”
  苏油已经推断这铣刀大概率就是硬质合金了,而且很可能就是以铁为粘接剂的钨钴合金。
  二林钢产自后世攀枝花地区,其中含有大量的稀土元素,这也可能是一种稀土合金。
  但是不管是什么,它都是一种硬质合金刀具——后世被誉为“工业牙齿”的硬质合金刀具!
  一瞬间,王安石带给他的烦恼消失无踪,苏油兴奋地问道:“上铣床试过了吗?”
  石通摩拳擦掌:“就等你回来下令了!”
  苏油说道:“立刻,马上!走,一起去!”
  一支标准六角形的熟铁棍被夹上了铣床,然后开始旋转,石通戴着赛露络护目镜,凝神摇动摇柄,让刀头朝着熟铁管的正中靠近。
  在机油的润滑下,很快铁棍中心被镗出一个圆孔。
  随着镗孔逐渐深入,石通的神情越发专注。
  周围的大将作们都屏住了呼吸。看着细细的铁花从管内转出,这是削铁如泥!
  终于,一根标准管件镗制了出来,车间内顿时传来巨大的欢呼声。
  从第一架只能镗制木碗的粗陋镗床,到如今能够镗出铁质神机铳管的机械镗床,整整用了各路精英们十四年的时间!
  苏油压抑住心中的激动:“检查!检查直线度!”
  光洁度已经不用检查了,内管如同镜面一般光滑。
  很快结果出来了,直线度误差小于零点二毫米,完全合格!
  再拉上膛线,送去热处理,这就是一支合格的神机铳管。
  加工时间,比以前快了数十倍,刀头损耗,可以忽略不计!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62/16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