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帝国无双(校对)第23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6/705

  陆宁笑着点点头,汤玉娘,确实机灵。
  ……
  此时夜幕降临,但江中楼船灯火通明,映得码头上也亮堂堂的。
  大少夫人李氏和小少夫人陈氏,此时却没心情欣赏宝船江色美景,心下都是满心惶恐。
  刚刚两人出城时,城门正要落栓,但两人也顾不得回去还能不能进城了,因为夫婿的性命怕都要保不住,家翁更被二儿子和三儿子气得当场晕倒,幽幽醒来后,才告诉李氏和陈氏,如果高家还能保全,唯一的希望,就是来求肯文总院。
  李氏和陈氏不解,高北院才和两人说起,文总院可不是普通四品官员,是齐天子门生,霸占了惠妃娘娘和昭容娘娘,却毫发无伤仅仅降了一级官职,可见齐天子对他圣眷满满,如果他肯出面,应该能保住伯延和季友的性命。
  又问陈氏,你和文总院婢妾汤氏不是故交么?我又令你们好生招待那汤氏,现今去求肯汤氏,看她肯不肯传话给文总院,就说老头子我想拜会文总院。
  李氏和陈氏,这才惶惶而来。
  刚刚的家门巨变,实在骇人,却不想,那些差役如狼似虎一般,竟真的将她两人夫婿锁拿,随行的一位云安县吏员更转述那刘县令的话,说高家现今犯的,是欺君大罪,成都府便有这样分田的豪族,比你高北院地位高得多,还不是被抄家问斩?
  吏员更转述说了,刘县令说,他什么也不大,就是胆子大,圣天子在东海国的时候他就是圣天子身边的小小吏员,一心只为天子,谁阻我,我便六亲不认,官司打到汴京,打到三政院,打到圣天子面前,我也不怕!
  这话转出来,就如晴天霹雳,整个高府中人都呆了。
  怪不得呢,奉节县如此听话,会派出衙役抓人;裴刺史也是如此,他和老爷有旧,却根本不露面听之任之。
  原来如此。
  李氏和陈氏,只能眼睁睁看着夫婿被锁拿。
  而二郎和三郎,就都收拾细软要走,说是回云安县宅院。
  家翁闻言大怒,叫他俩来训斥,三郎就嘀咕,本来已经分家,府里的事,和两人没关系,他和二哥,只想回云安县安生过活。
  家翁听到三郎嘀咕的话,当场气得昏迷晕倒。
  而二郎和三郎也真绝情,老父卧床不醒,两人就真的收拾细软,带着夫人走路。
  现今府里的主心骨,反倒成了李氏和陈氏两个妇人。
  现今惶惶的站在码头上,李氏垂泪,说:“你今日,就该对汤家娘子好一些,她不见我们,你我便跪在这里不起。”到了这个境地,还有什么话不能直说呢?
  “好,好。”陈氏连连点头,也抹泪,夫婿被锁拿,真是天塌地陷,哪里还有主意,现今可不知道多后悔,没有好好巴结汤氏,她真希望时光倒流,回到庙会上,初见汤氏的那个时刻。
  等汤玉娘俏生生出现在码头上,李氏和陈氏大喜,立时都迎过去,垂泪哀告。
  两人各说各的,一时说事,一时陪情。
  但汤玉娘也渐渐听明白了原委。
  “妹妹,你,你一定要帮我们,姐姐,姐姐给你磕头了!”陈氏就要下拜,汤玉娘想搀扶,但她却不及陈氏力气大,真的就被陈氏跪在脚前磕头。
  看着陈氏前倨后恭的样子,汤玉娘也没什么胜利的喜悦,心中却有些酸楚,想起了自己当年,比现在的陈氏更骇怕更惶恐,那日子,自己是怎么熬过来的呢?真的有些忘了。
  而现在呢,却好像,什么都不用担心什么都不用怕,唯一担心的,就是那喜新厌旧的阿爹,几时腻了,再不理会自己,不过,阿爹为人,那以后的生活,也会给自己安排的特别妥贴。
  说不定,还会帮自己选一个特别好特别好的夫婿。
  只是,自己却绝不会再嫁人了。
  累了,倦了,心里也容不下别人了。
  嫁人,只会害了人家。
  轻轻拭去眼角泪痕,汤玉娘心里酸酸的,一时痴在当场,脑海里,盘旋不定的,是那熟悉的高大身影。
第二百二十章
重返故地
  “高北院我就不见了,原本也想在此看看刘汉常怎么办这案子,但怕要耽搁很久,不过蜀地大族,因为土地事用出的小小花招,若无别的恶行,还是要宽容,我写封信,明日你送去云安县,了了此事。”
  听完汤玉娘回报,陆宁思索了一会儿说。
  就为了看一个小小的刘汉常到底想怎么盘剥高家,就在此多停留十天半月甚至更长时间,很没有必要。
  也算给刘汉常一次机会,日后他真故态复萌做出什么不轨的行为,到时候再收治,也不枉东海故旧之情。
  这封信,当然不会提及自己身份,但随意编造些言语,显得自己对他过往十分了解,比如隐晦提提昔年他在东海曾经触怒圣天子一事,也足够威慑他了。
  汤玉娘听得点头,这件事,她也没想帮高家说话,总院怎么说,就怎么做就是。
  ……
  第二日,汤玉娘带了名婢女,又有几个便装军汉打扮成仆役,去了云安县。
  刘县令好像没听过文总院名头,但听说是禁军统领,也不敢怠慢,出来相见。
  见到汤玉娘,他更是惊讶,又笑着说,自己最钦佩的就是禁军将领,可惜自己手无缚鸡之力,不能跟在圣天子身边征伐四方。
  而等他看过文总院写给他的信,立时脸色大变。
  当即他就下令,释放高大郎和高四郎,更告诉二人,高家可按规制保留良田四千亩,但二郎、三郎和四郎需分家,大郎随侍父亲,承继父亲之千亩土地。
  而且二郎和三郎,忤逆无情,等不孝之罪,立即锁拿,杖六十。
  齐律的不孝之罪,承继唐律,“告言诅詈祖父母父母;供养有缺;居父母丧身自嫁娶,若作乐,释服从吉;闻祖父母父母丧匿不举哀;诈称祖父母父母死”等等。
  而“祖父母父母在,别籍异财”这一条去了,也就是除了承继家业的长子,其他儿子,准许成亲后另立户口,并不算不孝之罪。
  高二郎和高三郎的行为,虽然没有明确触犯齐律,但可等同不孝。
  他二人就在云安县,被锁来打得哭爹喊娘。
  尔后,刘县令才恭送汤玉娘离开。
  汤玉娘和高大郎高四郎前后脚到的夔州城,汤玉娘回了楼船不久,那高北院,又带了大郎四郎来码头给文总院谢恩,李氏和陈氏也跟来了,同样要叩谢汤玉娘。
  陆宁一律不见,且刚刚下令启行,楼船起锚,缓缓驶离码头。
  高家一众人等,只能眼巴巴看着这艘巨大楼船渐渐远去。
  十几万亩土地,仅仅留下了几千亩,可以说土地尽没,而且因为弄虚作假,便是赎金公家都不用再付。
  但本来可能抄家灭族,却免了一场祸事。
  高彦俦看着远去船影,心里也不知道什么滋味。
  看来因为路途遥远,成都府的老朋友来信躲避“归公令”的法子不但过时,还成了被严惩的标靶。
  但偏偏好像因为新政之下,平民徭役赋税大为减轻,加之齐军骁勇,甚至新征募的本地蜀人禁军,换了主子,也突然就变了副模样,京城有豪门策动叛乱的,转瞬就被平息,落得抄家灭族的下场。
  “四郎,家嫂这次算是结交了贵人。”高彦俦回头看了眼站在旁侧的四子高季友,不管怎么说,全家得以幸免,事情没朝最坏的方向发展,算是不错了。
  陈氏和李氏一起,站在更后面,但也听到了家翁的话,她心里更不是滋味,那汤玉娘,怎么落魄到成为婢妾,自己还是不如她呢?模样生得俊俏,就真的可以万事亨通吗?
  ……
  真的是一天多时间,楼船就到了江陵府。
  登岸南下千里,十余日后,抵达贺州赤虎军寨。
  陆宁还在道州时,因为贺州蛮部骚扰,就率赤虎军平定了贺州北部的蛮部,攻破了最大的蛮部火烧蛮。
  而陆宁去征伐鬼蛮、西征秦地、平定蜀地这一年多近两年时间里,道州的赤虎军也没闲着,先后在贤妃及米珠带领下,以练兵为名义,在贺州活动越来越频繁,也很南汉贺州边军发生过冲突。
  结果供给不足士气极为低落的贺州边军根本不堪一击。
  去年年底,赤虎军干脆越过这五岭之中的都庞岭,将军寨直接扎在了岭南。
  贺州都庞岭各蛮部在陆宁领赤虎军时就臣服,时常骚扰弱小蛮部的火烧蛮被平定,赤虎军越岭频繁练兵,尔后,终于将军寨扎在了岭南。
  也就是,在岭南地,齐军嵌入了一枚楔子。
  此事自然引起轩然大波,现今在广州兴王府的齐国上使院,除了和汉国谈大皇帝奴部事宜,又多了一桩扯皮的,也就是贺州北部赤虎军军寨的存废问题。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陆宁率一众人等千里迢迢风尘仆仆的来到了岭南。
  虽然陆宁现在的身份仅仅是神威军统领,而且,神威军刚刚从成都启程,怕要一个多月后才能到达贺州,但赤虎军是陆宁的老部下,更加之赤虎军统领米珠知晓陆宁身份,甚至还有两个营指挥使,陆牙长和朱崇俊也知道陆宁身份,另一个知道陆宁身份的营指挥使姜斌,则已经升任遵义军统领。
  陆牙长、朱崇俊和姜斌三人,都是追随陆宁平定鬼蛮后,陆宁特意告知三人自己身份的。
  而现今陆牙长已经升任赤虎军副统领。
  米珠和陆牙长,正副统领,更都是陆宁奴部出身。
  是以这赤虎军,陆宁自然节制的得心应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6/7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