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帝国无双(校对)第23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5/705

  陆宁斜躺软榻上琢磨南汉之事,喝了许多酒,微微有些困意,渐渐的,神智就有些模糊起来。
  隐隐约约知道,汤玉娘干的满头大汗,甚至出去冲了个澡换了身衣衫又来,显然,虽说就算香汗淋漓也没什么,但她还是想在陆宁身前时,保持清清爽爽的艳美姿容。
  突然省起一事,陆宁猛的坐起来,笑道:“险些忘了,内记室,有内记室的常服,做活方便也清爽,到江陵府就有了。”顿了下,“是了,江陵府早送过来几套,我一直没内记室,就随意放了起来。”指了指舱门旁紫檀衣橱,“应该在里面,你看看有没有。”
  汤玉娘忙去开了衣橱,随之啊了一声,说:“儿去换衣衫。”
  陆宁点头。
第二百一十八章
新内记
(中)
  等汤玉娘回来,陆宁便是一呆。
  江陵送来的内记室常服,实际上,就是宫中尚秘书的制服,送来了数套,陆宁本来也没仔细看,但印象里,就是白衣白裤,小白靴子或高跟木屐的款式。
  但汤玉娘,这穿得什么?
  像极了后世的OL女郎,上身黑色小制服,只有一个扣子,内里是雪白衬衫,丽人诱人身材立时呈现,黑色长裤,同样紧梆梆的,衬出汤玉娘纤美双腿和丰臋热感曲线,黑色高跟皮鞋,油光锃亮,露出脚面雪白蚕丝袜。
  陆宁一时有拍额头哭笑不得的感觉,这五娘,闲得没事,花样越来越多,也怪自己给她太多的创意。
  虽然是一双高跟鞋,但汤玉娘走起来哒哒的,毫不违和,更衬得腰肢扭动,风情迷人,显然自学蛮族舞蹈,加之从小受的教育,穿起来倒也得心应手,就如跳舞一般驾驭就是。
  说起来,这种西式OL女郎制服并不比现今襦裙漂亮,但有着更为刺激人视觉的效果,尤其是,来到这个世界已久,乍然见到汤玉娘这小优物摇身一变成了办公室热辣女郎,而且美髻衬托下,姿容精致艳美,腰肢轻柔,风情气质,就远不是后世丽人所能比拟。
  陆宁一时真有点流鼻血,险些就有些把持不定。
  咳嗽一声,忙转移注意力,说:“我看看,这鞋子是怎么做的?”毕竟,楼船之上,隔音不太好,莲儿就在隔壁休息,实在不适合胡天胡地。
  要说现今皮鞋并不难做,只是成本高昂,也没必要,而且大多类似后世翻毛皮鞋,要说将这皮子磨得和后世一样滑亮,可就不知道要多少工匠多少人力打磨了。
  “嗷”,乖乖答应一声,汤玉娘自自然然的便微微屈膝,一只纤腿微微向后欠起,轻轻除了黑色高跟皮鞋,送到陆宁面前,陆宁随之瞥到,微微透明的雪白蚕丝袜中,汤玉娘那涂着鲜红趾甲油的诱人小脚。
  咳嗽一声,心跳得更快,这,话题转的有够糟糕。
  “做你的事吧!”陆宁指了指软榻矮桌对面。
  软榻很长很宽,是陆宁办公休息的地方,盘腿在桌案前就可以办公,躺下就可入寝,矮桌对面,也是同样的空间。
  软榻则厚实又有弹性,最上面铺的是黄澄澄丝绸卧絮。
  汤玉娘应了一声,拎着一摞文函,褪鞋去袜跪坐在桌案对面,挑拣文函,这一摞文函,她分类后,都来自川蜀东部,她再从中挑拣出夔州的。
  “你怎么也脱袜子……”陆宁一时觉得,思维有些凌乱,这是怎么了这是?这汤玉娘,无师自通吗?
  “内记室常服口袋中有一页纸笺,叫《内记室礼》,不是阿爹府中的规矩么?”汤玉娘眨着美眸,略有些奇怪的问。
  “是,是……”陆宁无力的答应着,往后一仰,再懒得理会,这古礼好像被自己恢复的卑服服的,但仅限来到自己内室的美人儿,这都什么跟什么啊。
  那边,汤玉娘却是效率极快,很快挑拣出一份份文函,都是涉及夔州的。
  陆宁便拿起来看,打量了对面丽人几眼,说:“这种常服还是坐桌椅上做事更好,如果床榻之间,就不如裙褂轻软方便。”
  “阿爹说的是!”汤玉娘拉了拉黑色小制服的皱褶,雪白衬衫兜着的高耸便随之抖了抖。
  陆宁咳嗽一声,视线和注意力忙集中到面前文函上。
  随之一呆,这夔州云安县县令叫刘汉常?是一个人吗?
  看其经历,果然是,就是东海那刘汉常,却不想,这家伙现今都混成县太爷了。
  想想也是,东海国属吏出身,就算没自己特别关照,但旁人也会高看一眼。
  这家伙,做得来吗?
  骨子里,这刘汉常可不是什么好人。
  现今虽然不说做官一定要是好人,便是骨子里是坏蛋,能有律法约束住也可,但他,是遵纪守法的人?
  而且德行,可是考评中的第一项。
  陆宁微微蹙眉看,刘汉常的任命,敕牒来自内阁,吏部对其考评也很好,看着那几名评语后签字的吏部官员名字,陆宁心里哼哼了两声,出了事,有你们好看的。
  虽说地方官吏作奸犯科,现今倒也不是对吏部考评官员便要问罪,不然,这位子也太高危,但如果这名官吏犯下重罪,举荐之官员和考评之官员,多多少少也会受连累,尤其当初对这名官吏的举荐和考评都另有内情甚至流于形式,那就更是不同的说法。
  因为交通不便,当今时代,为了强化中央权威,便是县一级主官,也都是由内阁委任,州一级主官,更不必说。
  道署虽然有一定的推荐权力,但完全没有什么决定权。
  而随着州府日多,陆宁对州一级官吏的任命,已经完全交给内阁,更莫说县官了。
  所以,刘汉常任这云安县县令,陆宁以前还真不知道。
  虽然,州主官和县主官,报上来后,陆宁还是会认真看看其经历,但现今蜀地官员变动太多,县太爷们你方唱罢我登场,一时也看不过来。
  陆宁又看其他文函,渐渐的,有点明了,为什么刘汉常和高家干上了。
  在蜀地,虽然没有打土豪,但推行“赎田归公令”,一户,田“止千亩”,也就是,豪门大族,只能最多保留一千亩田地,其余田地,由公家赎回。
  当然,公家并不是一次结清,按照现今地价,打个大大的折扣,根据田地良莠,从三折到五折不等,分期五十年,也没利息。
  说起来,虽然还不至于是象征性补贴,但如果时间拉长到五十年来看,可就和象征性补贴没什么两样了。
  一些蜀地大族,自也想办法对抗,甚至很多采取了分家的把戏。
  原本多是嫡长子继承家业,现今,其余儿子,成亲者,便分家,另立户,如此,最起码田产还是自己子孙名下,田地多者,能多留千亩、几千亩不等。
  对此,中枢有臣子提出该当惩治,户口之数,以赎田归公令颁布前计数,赎田归公令发布后分家者不作数。
  陆宁驳回了此说,也不好太过分,豪族土地分拆就好,而且渐渐的,土地会更分散,只要遏制土地兼并的态势就好,倒不是非不要土地集中,一些土地集中的庄园,本来生产效率也更高不是。
  当然,这个分家,也仅限于亲子,如此,很多豪族土地,终究还是要被收为公有,有将分家更进一步弄虚作假的,比如什么分给女儿女婿,更甚者,搞出什么私生子之类把戏乃至折价分给亲属的,则以违反“归公令”处置。
第二百一十九章
新内记
(下)
  这夔州高家,就是分田地时踩线了。
  夔州治所是奉节县,但奉节县多山,只是此地位置险要,夔州城治所才会在这奉节县城,而夔州的主要土地,都在云安县,也就是刘汉常任县令的县地。
  现今云安县几乎三分之一的耕地,绝大多数良田,都是高家名下,名副其实的良田万顷。
  看到这里陆宁蹙眉。
  归公令颁布后,高家同样搞起了分家的把戏,其中,高家老二和高家老三,还算在云安县城有宅院,虽然常年不在此居住,但也勉强可算分家。
  而高家老大高伯延和老四高季友,不但这种面子上的分家把戏都不走,而且,更是玩起了很多花枪。高家一共分成了四十多户,可以保留四万多亩良田,其中绝大多数新田户,都是老大高伯延的私生子、干儿子,还有一部分,是老四高季友夫人的亲眷。
  这都是严重违反归公令的行为。
  刘汉常便传高伯延和高季友,两人理也不理,刘汉常这才将海捕公文发到了奉节县城。
  原本这高家,竟然有十几万亩土地,现今想保留的,自然都是最好的田地,也有四万多亩。
  陆宁看得蹙眉。
  刘汉常的性子,不是什么尽忠报国的人,这么起劲多半他自己也想捞油水,但至少事情,倒没有做错。
  琢磨着,看了眼旁侧的汤玉娘。
  此时汤玉娘早就下榻,伺立在旁。
  说起来,汤玉娘心里,对这文总院的真实身份,又高估了几分。
  莫不是圣天子的亲弟弟?圣天子甚为喜欢,准备册为储君?不然这些文函,天南地北、风土人情、军事调动、筑堤修坝、官员任免、农垦商贸,道州县农商月报等等等等,真的是包罗万象无所不有。
  自己虽然只是整理归类,多是看看封面签文,但想来认真看后,整个天下大势都甚为明了。
  不是储君的话,寻常权贵?首先,不会有人呈报如此多公函,第二,是要造反么?
  汤玉娘正胡思乱想之时,外面婢女声音:“主父,有夔州高家大夫人和四夫人,在码头上求见玉娘。”
  陆宁微微一笑,还正琢磨,看刘汉常怎么处理此事呢,就来了耳目。
  “你就去见见吧。”陆宁笑着说。
  “好,我打听消息,回来禀明阿爹!儿先去换衣衫。”汤玉娘额手告退。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5/7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