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拍情景喜剧开始(校对)第57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70/658

  这辈子都没那么阔过!
  丝毫不夸张,左乐真要是撒开了欢选角,不敢说和《南湖一红船》那种从头到尾都是明星的献礼大片相比,但也差不了多少。
  不过话又说回来,这事也只能想想。
  《大秦帝国》再厉害,也没法和官方扶植的献礼大片比。
  人家那些明星去参加献礼片,不要片酬,主动为国家作贡献,可《大秦帝国》可没有让群星奉献的资格,就算成了,左乐回头也要一一还人情。
  所以,哪怕是再心动,左乐也不能真弄一个全明星阵容。
  而是综合角色符合程度、演员人气、角色番位等各方面条件选角。
  不过眼看着这么多大腕老戏骨不能用,左乐实在不甘心,他闭关琢磨了半天,还真想出一个好主意来。
  《大秦帝国—裂变》共50集,本来剧集就不少,且由于是历史正剧,里面又包含七国及各种势力,所以出场人物非常多。
  光是有名有姓的就不下百位,多次出场的也有四五十位,其中,还有一些角色要出现在第二部《纵横》。
  这也是为什么《大秦帝国》选角困难的缘故,实在是太多太杂。
  而除了这些普通角色之外,作为一部历史正剧,《大秦帝国》里面的很多特殊角色。
  这些角色,也许出场不多,但并不以戏份少而损失角色的份量和重要程度。
  简单举几个例子,譬如《裂变》里的秦献公、孟子、孙膑等。
  秦献公出场只有两三集,之后就重伤在身,在确认了国君人选为秦孝公嬴渠梁后去世。
  这个角色在剧里的戏份就只有这么多,但重要程度丝毫不弱一些主角。
  甚至从整个《大秦帝国》系列来说,秦献公的戏份都非常关键。
  作为第一位出场的秦国之主,秦献公给后面的历代秦君秦王定了调子。
  贯穿了整个系列的“赳赳老秦,共赴国难”,以及秦人刚烈勇猛的气概,都是从秦献公时代开始体现的。
  而从《裂变》这部剧来说,秦献公是因为对魏作战时受伤而死的,临死之前的悲愤和拽着秦孝公述说强秦夙愿的憧憬。
  让观众对当时秦国的处境有了了解,也感受到秦国君主对改变国弱民穷现状的迫切需要,为将来商鞅变法做了铺垫。
  同时,从剧情方面来说,父仇国恨,让秦孝公决意不惜一切代价让秦国变强,向魏国报仇雪耻。
  这样的角色,哪怕戏份不多,也是剧中的关键人物所在,而且十分出彩。
  这样的角色,请一位老牌大腕来客串一下,也拿得出手,人家也不会觉得丢面子。
  而孟子、孙膑这样的角色,只有寥寥几场戏。
  孟子在稷下学宫曾与主角商鞅有过一场辩论,是关乎于治国理念之争,细化来说就是法、儒之辩。
  这场辩论,一定关乎商鞅的治国理念阐述,之后,孟子就几乎没有出场。
  而孙膑,主要是替秦国解决了庞涓这个魏国大将,出场也不多。
  然而就算如此,一个亚圣,一个孙子,再大的腕儿在这两位面前,能客串古之先贤,就已经是荣幸之至。
  谁会挑理?
  谁敢挑理!
  左乐自己都佩服自己,小脑袋瓜怎么长的,怎么就这么聪明,竟然想出这么一个神操作。
  全明星《大秦帝国》是够呛了,但是可以打造出一个全明星战国名人天团。
  而且这不单单是满足了他作为导演的收集癖,从电视剧质量方面来说,也有不少好处。
  这些历史名人,能在青史留名,个个都人中俊杰,想要还原出他们的一些神韵,还真不是普通演员能够做到的。
  那些知名大腕很多都是老戏骨,正好配这些戏份不多,但又极为出彩的历史名人。
  简直是一举多得!
  …………
  说完这些大腕客串,再聊聊那些主演。
  先说几个女性角色吧。
  《大秦帝国》系列毕竟是历史正剧,男人戏居多,出彩的女角色也就那么几个。
  其中最好的,就是在第二部《纵横》、第三部《崛起》均有出场的芈八子宣太后。
  而第一部《裂变》,坦白说几个女角色的塑造并不是那么出色,人设看似出彩,实际上很单薄,感情戏也多少带着点狗血。
  女主白雪,这个角色是虚构的,本是魏国商人之女,美貌惊人,有胆识智慧,是一个很有抱负的女子。
  但碍于女性身份,一直没有一展所长,后来遇到商鞅,就把梦想投注在商鞅身上,全力支持商鞅变法。
  当然,前期是欣赏,后期随着两人感情升温,支持更多的变为了爱意。
  白雪的人设就是商鞅的红颜知己兼妻子,为了商鞅变法,也受了很多委屈和牺牲,最后和商鞅一起死去。
  左乐觉得这个角色其实没啥说的,就是一个典型的古代贤妻,成功男人背后的女人。
  她在整部剧最大的高潮片段,就是大结局商鞅行刑之前,和商鞅来了一段深情戏,然后自尽殉情,随后商鞅从容赴死。
  前文也说过,早在《甄嬛传》拍摄之时,水淼淼就把这个角色定下了。
  一个深情大气的女子,对于封了视后的七水来说,根本没有任何难度。
  再说女二赢荧玉,也是一个虚构的角色,秦献公的小女儿,是个巾帼豪侠。
  这位在原版中和商鞅、白雪来了一段三角恋,有些狗血,但也不是完全的硬坳感情戏,这里面有一定的政治元素。
  剧中,商鞅来到秦国变法,触及了很多人的利益,受到了非常大的阻力。
  当时变法刚刚开始,还没有见到什么成效,反而因为变法闹出了不少事,虽然有秦孝公支持,但还是给予了商鞅很大的压力。
  其中,反对声音比较大的一种说法,就是商鞅是外国人,一个外人主持秦国变法,大家信不过。
  而没有什么,比商鞅娶了秦国公主更能证明他不是“外人”,取信秦国。
  赢荧玉这边也因为之前的经历喜欢商鞅,是有心和其成就好事的。
  当时的秦国太后希望女儿有个好归宿,秦孝公也有意把商鞅变成自己的妹夫,亲上加亲,让商鞅和秦国绑得更紧。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另外的剧情,导致商鞅在秦国的啊处境更艰难,成为秦国“驸马”,是最好的破局方法。
  迫于各种压力,和商鞅情投意合的白雪主动退出,商鞅和赢荧玉成婚,更加顺畅的主持秦国变法。
  所以,虽然是一段狗血的三角恋,但这里面有很多的各种考量。
  而且区别于一般的三角恋,两个女主角打生打死,白雪和赢荧玉的关系不错,两个人都爱商鞅,都辅助商鞅完成变法。
  家国大义为先,儿女私情放后,没有恋爱脑,是左乐比较欣赏的一点,所以他思虑再三,没有删除这些戏份。
  另一个重要的女角色,就是秦孝公的母亲,秦国太后。
  这个角色具备了优秀老年太后的所有素质,是一个很正面的角色,深明大义,知晓是非,是秦孝公和商鞅的坚定支持者。
  说起来,秦朝太后很多都是难得的贤后,能力都很强,给予在位秦国君主很多支持,直到赵姬的出现。
  心疼祖龙一秒钟………
第五百三十九章
双男主商鞅和秦孝公
  女二赢荧玉,左乐难得没用山河的艺人,而是挑了外面的一个二线女星,形象气质颇有英气,符合左乐的要求。
  而之所以没用山河内部女艺人。
  一方面是这个角色人设普通,其实对演员的增益有限。
  另外一方面,现在山河女艺人个个是大腕,哪怕是咖位最小的毛彤,这两年凭借《神探狄仁杰》的如燕和《精卫填海》的精卫,成功跻身一线。
  《大秦帝国》毕竟不是《甄嬛传》这种宫斗戏,女性角色的发挥有限,没必要积累那么多一线女星充实阵容。
  女主白雪好歹还有一个讨喜的“贤妻&红颜知己”人设,最后还有和商鞅殉情共死高潮情节。
  再加上《大秦帝国》系列开篇第一部,需要一些重量级的高人气明星加盟,提升热度,所以左乐才会找水淼淼演白雪。
  当然,水淼淼自己也有借此巩固人气,同时打击一下竞争对手刘妍儿的意思。
  于是,双方一拍即合,水淼淼加冕视后第一部剧,落户《大秦帝国—裂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70/65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