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拍情景喜剧开始(校对)第57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71/658

  有水淼淼这位当红娱乐圈一姐在,其他年龄相近的女角色都是陪衬。
  所以,很多山河女艺人都不愿意巴巴跑过来给她搭台子。
  如果角色好也就罢了,可赢荧玉这个角色有些工具人色彩,一句话形容最是贴切,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山河剧是吃香,可那是对外人,内部来说,对很多非关键角色的渴求并没有这么大。
  大家都很淡然,这部戏没上,就等下部戏,反正左乐不会亏待他们。
  左乐放话从外面选角,内部有些小嘈杂,然后就消失了。
  与其纠结这个赢荧玉,更多的人把视线放在《纵横》《崛起》的女主芈八子和《东出》的女主赵姬身上,这才是真正的戏肉。
  这才是山河女艺人不抢赢荧玉这个角色的最大原因。
  一个不出彩的女二,和两个系列关键女主,傻子都知道怎么想。
  而且《大秦帝国》系列已经确定,不会出现同演员串角色的情况。
  也就是说一人只能演一个角色。
  而山河一姐水淼淼演了白雪,意味着她在芈八子和赵姬争夺战中出局。
  没了这个最厉害的竞争对手,山河女艺人们个个信心百倍,舍我其谁。
  区区一个赢荧玉,她们才看不上……
  ………
  山河女艺人集体静默,让那位二线女星捡了个大漏,差点没乐死。
  而另一位秦国太后,左乐请了老朋友高娃饰演,这位是圈子里有名的太后专业户,演过慈禧、孝庄、郑太后等多个版本太后,经验丰富。
  高娃很挑剧本,但这几年和山河合作了多部戏,相处的很愉快。
  虽然觉得秦国太后这个角色没什么挑战性,但碍于左乐的面子,还是很痛快的接下了。
  《裂变》中除了白雪、赢荧玉、秦国太后,其实还有一个有份量的女性角色,名字叫玄奇。
  玄奇设定为墨家弟子,百里奚后人,后来和秦孝公谈恋爱。
  这个角色在剧中有三个关键剧情点。
  其一,其祖父百里遥,给秦孝公制定了招贤之策,并且千里东出前往魏国,终究说动商鞅入秦。
  其二,就是帮助墨家和秦国建立联系,墨家入秦,秦墨一支出现。
  其三,和秦孝公谈恋爱,让秦孝公和商鞅的关系没有那么暧昧。
  严格意义上来说,这个角色比赢荧玉还工具化,其和秦孝公的感情线更是有点莫名其妙。
  这么说吧,把她和秦孝公的感情线删掉,然后把他换成男的,照样不影响其他剧情点。
  左乐有时候都强烈怀疑,原版这个角色是不是投资商是硬塞的。
  当然了,这只是戏称,但左乐真的觉得没必要再给秦孝公增添这么一段无所谓的感情戏。
  太子赢驷都成人了,还让他和少女谈恋爱。
  谈恋爱其实也行,但不把人娶回宫里,搁外边放任自由,快死了才叫回来成亲。
  emmm………
  其实,这也是古早历史恋爱题材的套路。
  女主一个比一个飘,向往自由,今天交个兄弟,明天拜个把子,男主也心大,根本不在乎,随她去耍。
  说白了,就是套着历史皮的现代恋爱,处处违背历史常识,男主还觉得女主特别,非常喜欢。
  现如今,随着大家的历史知识增加,这样违背历史常识的戏份就很少了,即便有,也都会找好理由。
  当然,有些头铁的作者和编剧例外………
  针对这个角色,左乐并没有过多的犹豫,就把玄奇的戏份改了。
  女变男,背景人设不变,墨家弟子,感念秦孝公的人格魅力,帮忙墨家和秦国牵线,后期作为孝公的侍卫,孝公死后,听命公主赢荧玉。
  至于秦孝公没了感情线,和商鞅之间的君臣关系会不会显得太gay,左乐毫不在意。
  原版是加上了感情线,白雪、赢荧玉、玄奇,足足三个女人啊,不是照样也没拦住大家磕“青山松柏CP”。
  所以,左乐也不想费那功夫了,观众爱咋想咋想吧,反正他自己正经拍就行。
  玄奇的角色,左乐找了一个刚刚窜红的小生,演技尚可,关键是古装卖相不错,有股侠气,挺适合玄奇的。
  女一女二女三解决,女四女变男,《裂变》剩下的女性角色,就没有什么重量级的了,
  什么侍女、夫人、王后、宫妃、农妇等虽然一大堆,但戏份不多,也就没必要一一列举。
  而男性角色,才是《裂变》真正的重头戏。
  …………
  《裂变》的男性重要角色很多,光是秦国,就有十多个。
  再算是《裂变》戏份颇重的魏国,又要加七八个,韩国的韩王和申不害,作为商鞅变法的比较参物,在剧中还是挺有份量的。
  其他五国和墨家,也有一定的相应戏份。
  别看他们出场不多,但有些人还连着第二部《纵横》,甚至是第二部的主要角色。
  先说剧情的主视角秦国,双男主商鞅和秦孝公是重中之重。
  特别是商鞅,直接是《裂变》这部戏的核心人物。
  无他,变法不成立,秦国变强不成立,内部斗争不成立,《裂变》这部剧自然也不成立。
  抛开历史原型不谈,仅仅从《裂变》这部剧来说。
  商鞅,当然,剧里叫卫鞅,是一位典型的理想主义者。
  坚持以法立国,富民强国,坚持法律人面前人人平等,剧中,商鞅嘴里最多的一个字就是“法”。
  因为“法”,他带领秦国富强,但同样因为“法”,他得罪了秦国宗室和老氏族势力,腹背受敌,最后更是为了护法而死。
  坦白说,《裂变》剧里的商鞅,是做了很多艺术处理的,形象较之历史原型有了不少提高。
  本身的人设特点,理想初衷,变法的一些事件,还有和秦孝公之间的君臣情谊,都做了一定的美化处理。
  这些其实还好,大部分还是能有历史出处的,如此处理也不算乱改。
  对商鞅这个角色真正改动大的地方,是他最后的结局。
  在历史记载中,商鞅的下场是很狼狈的,继位秦王不喜,得罪了秦国内部的所有势力。
  无奈之下,只能造反自保,结果兵败,奔逃魏国求助,却被拒绝,最终被抓,车裂而死。
  而《裂变》剧里,商鞅虽然同样得罪了很多势力,但在秦孝公的庇护和自身主角光环下,商鞅手里有足够的实力自保。
  但是为了大局考虑,他不想秦国因此闹得自四分五裂,最后选择主动赴死,更像是一个殉道者的存在。
  作为一个文艺工作者,左乐很喜欢这样的处理,直接把商鞅这个角色升华了。
  历史正剧,虽然要尊重历史,但也不能完全遵照历史记录来拍。
  比如,历史商鞅的结局是车裂,那么左乐不能让他活着,这是尊重历史。
  但是在发生车裂之前,商鞅是因为什么被车裂,这部分是可以添油加醋,做一些艺术加工的。
  当然,改可以,但你改的东西得让观众满意,不能乱改。
  有的改编,让人家大呼精彩,拍案叫绝。
  有的改编,让人家嗤之以鼻,骂的抬不起头。
  这其中的差距,看的就是编剧和导演的本事了。
  在原版的基础上,左乐和山河编剧有专门梳理了一遍《裂变》商鞅结局的剧本,除了要和第二部《纵横》接上,还要让剧情看起来更加圆润且符合逻辑。
  商鞅这个角色,左乐琢磨了很久,本来是打算让顾笑歌演的,但又想起下面的《崛起》,就改换他人。
  最后,左乐选定了两个人。
  王飞和陈首明。
  前者不是多么出名,但也是国家一级演员,本身实力出众,这位很擅长饰演一些儒雅带着威严的角色。
  左乐和这位并不认识,还是央视的一位制片人给他推荐的,左乐专门和对方试了戏,设为一号待选。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71/65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