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逵的逆袭之路(校对)第39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96/913

  李林惊呆了,别说李林了,就连高俅都惊呆了,三叔公身上就没有值钱的东西,最重要的摆设就是代表族老身份的那根鸠仗了。但这是官府批量制作的便宜货,大宋七十岁以上的老人,每年都能拿到一根新的鸠仗。
  这也是朝廷敬老的恩典。
  除了这件有点高端的官府出品的鸠仗,他老人家全身就没有一件玩意值一贯以上的宝贝。对了,他那件熊皮的袍子到至少值个百八十贯,可天气热了之后,就没见穿过。总不能将这压箱底的宝贝那出来吧?
  只见三叔公脸不红心不跳,颇为淡定的对赵煦道:“小公爷是权贵之家出来的,啥宝贝没见过,老朽就不卖弄身边的西贝货了。这样,老朽用经验和你换。你府邸多少人,需要管理多少田庄,老朽虽然出身山野,但也管着几千的奴仆,数千顷地的田庄。用这经验和你换这套茶具,你吃不了亏,上不了当,多好!”
  说完,大板牙笑的贼灿烂。
  高俅一个踉跄,差点扑倒在地,三叔公威武!!!
  强,还是他老人家强!
  一文钱没花,还腆着脸要把人情给还了,您老除了不要脸一点,水平至少比大庆殿的屋脊还要高出三五丈。
第400章
不学有术的糟老头
  三叔公神不神?
  挺神的。
  这是大部分李氏族人的切实感受,一个山里的老头子,没多少见识,以前活着的唯一目的就是能让李氏族人偷逃朝廷的赋税和徭役。一心为已经在生死边上的族人谋出路,如果他老人家真的绝望了的话,可以想象,京东东路必然会延绵一场兵祸浩劫。
  不同于颍州的富户贾道全之流的造反,如果李氏族人造反,他们可是会大唐神策军军阵的山民,彪悍异常,还有李逵李全这样的猛将,蒙山镇一天就能拿下。
  沂水县根本就挡不住如同李氏修罗般的匪徒。
  一旦打下了沂水县,李氏就有人有钱有装备,沂州能挡得住李氏的肆虐吗?裹挟全境的李氏族人,作为军队的核心,乱民为炮灰,李氏能够在短时间内拉起一支在京东东路横行无阻的大军。
  不仅沂州城根本挡不住,不但挡不住,还会被很快就打下来。
  沂州是什么地方,州城。
  大宋造反年年有,但是能打下州城的造反,在大宋立国之后的百年时间里,一个巴掌都能数的清楚。这绝对是能上达天听的大事件。而且州城被打下来之后,李氏能够获得组建大部分军中的武器,匠人,还有物资。而且京东东路的地理位置又很适合造反,这地方秦汉时期叫青州,自从秦汉以后,就一直是造反的福地。真要是朝廷的实力不足以控制地方了,各地造反的头子,必然有青州的一席之地。
  山多路险,大军围剿极为困难。
  朝廷围剿的军队多了,大不了跑山里去躲一躲。要是朝廷围剿的大军来的少了,顷刻间就能被灭的干干净净。
  一旦朝廷平叛大军失败,等于是给全天下的反贼们发布了一个利好消息,造反要乘早。
  三叔公在李氏族人都那么艰难的时期,为什么还不造反?
  还要压着李氏族人,一点点朝着朝廷靠?希望用走出山林的办法,来缓解李氏的生存压力?他老人家难道没有看出来,李氏族人的心思都不在打猎和种地上了吗?做生意又没有本钱,还不会。做官,根本就没有希望。
  他之所以压着,是因为他看不到造反有好结局的希望。
  除非来一场席卷京东东路的大灾。
  要不然,他老头子就只能压着族人,让他们做大宋的顺民。除非实在过不下去了,不得不铤而走险。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李逵的异军突起,让他看到了希望。
  结果也确实没有让他失望,族人很快就走出了山林,并且在县城,州城,乃至整个京东东路都站稳了脚跟。而执掌整个李氏家族的人,并不是李逵,恰恰是三叔公这个看似老态龙钟,没有多少见识的山里老头子。
  三年时间,将李氏发展如今这样的模样。海量的金钱投入的原因,同时也有三叔公老谋深算的手段。
  当然,三叔公也不是一直英明神武,无所不能。他老人家也有昏聩的时候,也有被骗的丑事。
  但总的来说,三叔公的手段,已经不差于不比哪些高门大阀的当家人差了。唯一不足的是,他的手段过于自我,不入流,甚至给人一种粗俗的感觉。
  三叔公肯拿出他管理家族的经验和赵煦分享,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看在赵煦的身份高贵。老头子鬼精鬼精的主,怎么会突然对和他差五六十岁的孙子辈的小娃娃说这么多话?还不是看着赵煦公爵的面子上,觉得对李逵是个不错的助力,才肯下在老爷子的身段。
  不得不说,赵煦和三叔公的水平,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三叔公示好,是有原因,有目的,甚至准备将赵煦在关键时候当成杀手锏的打算。
  可赵煦呢?
  他肯定不会在乎一套茶具,他是皇帝,富有四海,这大宋的天下都是他的,怎么可能会因为一套茶具而觉得三叔公是故意骗他?
  用一套茶具换一个人一辈子的经验,他也不觉得亏。
  既然不是骗,那么肯定是能拿出点干货的主。
  皇帝赵煦优雅地展露着皇家的礼仪,这从坐相上就能看得出来,松弛,却不失威仪。他抬手邀请三叔公道:“老前辈,本公洗耳恭听,还请老前辈不要藏私。”
  韩德勤吃惊的看着皇帝,随后转过脸,拿衣袂掖着,他觉得皇帝太年轻,随随便便就被个老头子给哄骗了。
  但让他去给皇帝拆台,他可不愿。
  郝随是宦官,皇帝身边最亲近的人之一,宦官因为和皇帝的亲疏关系而多半有点狗仗人势。他不怕给三叔公上眼药,指着三叔公道:“老贼,我家……公爷,多高的身份,就你一个小小的李氏家族,还敢和我家公爵府相提并论,简直就是不知死活!”
  “郝随,退下!”
  “陛……公爷,奴才是怕公爷被人骗了!”
  皇帝赵煦不高兴了,挑眉冷哼一声,语气轻慢道:“本公说的话,难道也不管用了是吗?”
  郝随这才诚惶诚恐的站在一边,对三叔公怒目相对,仿佛对方是自家的生死大仇似的。他这么做,源于宦官们的生存法则。韩德勤是臣子,他可以在一旁看热闹。反正赵煦没有生命威胁,对他来说就是最大的好消息。
  但宦官郝随不一样,他是宦官,皇帝的走狗。
  狗不管什么时候,连叫都不会叫了,主人还有养他必要吗?
  好在三叔公并不在意,连看都没有看郝随一眼,开口道:“不知公爷家中奴仆几何?田庄几何?商商铺美宅又有几何?”
  这个问题在大宋,并不算失礼。
  风气如此,人人都以钱财丰厚自鸣得意的时代里,问你家有多少钱,不仅仅不算是冒犯,还能是装一波的机会。
  可赵煦有点为难。
  他能说大宋幅员万里,都是他的吗?
  这不就露馅了吗?
  想了想,赵煦想到了主意,并没有正面去回应,而是说了另外的一个问题:“田庄美宅皆有专人管辖,管事还算尽心,只是家中管事大都不合,让本公爷忧心不已。”
  这话确实是真话,皇帝也是人,他也喜欢清净,也想躲在皇宫里玩地飞起。但是朝堂上的争论,自从他亲政之后,就一直没有停歇。他虽然秉承着不下场,不拉偏架的原则。只是把自己看不顺眼的人都赶走了,但如今章惇等人还是不满足,想要对变法派赶尽杀绝。
  这件事上,赵煦其实是犹豫的,并没有像他要重新恢复变法那么迫切。
  一来,变法派很激进,甭管是章惇,还是曾布、蔡卞,都是眼里不揉沙子的大臣。而且赵煦也看出来了,他们对自己的尊敬,似乎就像是庙里一群不怎么虔诚的和尚,对大殿里佛主的态度可想而知了。这让他开始担忧起来,自己万一控制不住朝堂,岂不是成了被人控制的木偶?
  有过这样经历的皇帝赵煦,对这样的结果,肯定是无法容忍的。
  但让他无奈的是,他正一步步的走向了这个他最不愿意看到的局面。
  如今他保持中立,甚至和稀泥,也无法缓和双方的矛盾。可一旦朝堂上只有变法派的时候,那么就意味着他这个皇帝对朝政的彻底失控。
  赵煦不认为三叔公能替他解答怎么困难的问题,因为这个困局,连他这样从小接收帝王教育的皇帝都无法处理,更何况是个从山林里走出来的糟老头子?
  三叔公却丝毫没有那种小民的觉悟,咧嘴笑道:“留一手,永远都不要让人看出你的真实想法。只要你总有让底下管事害怕的手段作为后手,你就不用担心,管事会因为彼此之间的不合,而忽视你的建议。”
  留一手?
  这话听着似乎有点耳熟。
  且不说高俅,对三叔公算是最熟悉些,也觉得三叔公神神叨叨的有点像是街头算卦的大师。留一手,就是为了骗人。
  这个回答,皇帝赵煦并不满意。他轻轻摇头,随即表现出了不耐烦。
  他这是从小养成的习惯,但在最近几年,他年纪越来越大,而宣仁太后还是不把朝政交给他的时期,达到了顶峰。
  有些小习惯,自己不会感觉到。反倒是外人却能一眼看出来,三叔公撇嘴道:“还有,你不耐烦了,不要让你心里的想法让人看出来。这是上位者的大忌。如果你无法控制内心的想法,流露出来,你就成不了一个让人畏惧的家主。”
  “比如老头子,平日里可以是个糟老头子,但关键时候,族人要是三心二意,老子让他后悔从他娘的肚子里爬出来!”
  这话说的阴森森的,可三叔公的本意并不是这样,而是另有所指:“老夫说这话,并非是真的要动用雷霆手段,而是让人相信,老夫有动用雷霆手段的能力。刀架在脖子上并不可怕,因为那时候,你已经输了。输家就不要抱怨运气,实力,甚至天时地利。刀只有握在手中,刀刃在刀鞘里的时候,才是最可怕的,因为谁也不知道,下一刻,是否会血溅五步,还是过过场而已。”
  说到这里,皇帝赵煦开始陷入了思考之中。
  能当上皇帝,隐忍肯定会,而且都不会差。至于智慧,也不会缺少。可他却看不到真实的例子,有点吃不准,三叔公是诓他,还是真的有这份实力。
  赵煦的态度收敛了傲慢,对三叔公道:“请老前辈指点!”
  三叔公扬天长笑,哈哈哈,好不容易收敛了笑声,才开口:“老夫有什么能指点你的道理?老夫只是来给自家的孙子辈李逵求亲的乡下糟老头子而已,等到聘礼下完之后,老头子就该回去了。”
  赵煦颇为失望,他真愿意相信三叔公是有大智慧的老者,没想到就是嘴皮子利索点,差点被被骗。不过,既然问到了下聘的彩礼,赵煦随口问道:“不知小子可否一观?”
  “也没什么,老夫给人杰准备了黄金万两而已。就在后宅之中,想看随便去看。”三叔公随意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96/91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