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逵的逆袭之路(校对)第51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11/913

  李逵急忙否认:“哪能呢?主要是在西北,随便学生折腾都行。可这是在京城,凡事必然要做到万无一失。我这是向老师您学的务实嘛!”
  “少骂人了。”李清臣怒气冲冲的对李逵指着枢密院大门道:“明日旧郑门外,辰时等着老夫。”
  李清臣说着说着就来气,他的务实作风简直就是讽刺。因为他对军务不熟悉,枢密院如今办事效率颇为底下。别看他写过不少如何整顿军力,提高战力的文章,那都是纸上谈兵。真要做起来,千头万绪,根本就无从下手。导致枢密院的办事效率慢的让人懊恼。
  可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李清臣也想要雷厉风行地将枢密院运转起来,但问题是,很多很军务他都需要询问属官,查找过去的记录,才有稳妥的办法。这就让如今的枢密院办事特别拖沓。
  李逵不在乎被骂,只是提醒道:“老师,这得给大营里说一声,免得到时候没有准备。”
  “此事不用你担心。”
  李逵这才转身,突然停住了,小心翼翼的走到李清臣跟前,低声问李清臣:“老师,这次学生立功不小,朝廷给我升什么官?”
  他也是无所顾忌,想到什么问什么。官场的规矩,只有对那些蝇营狗苟,或是按部就班的官员才有用。他这样的大部分官场规矩都约束不到他的头上。
  再说了,他总不能一直头顶着个九品的县尉,去指挥上万军队吧?
  这也太不把军汉当回事了。
  李清臣也没有瞒着的心思,颔首道:“你可是绍圣第一人了,元长的核查军功文书一到,你的官职就在吏部和都事堂之间开始商量,考虑到你还会充当监军,陛下给你做主,一个观察使的差遣没跑了。”
  “观察使?几品!”大宋的临时差遣官实在太多了,冷不丁拿出来一个,李逵没听说过的也很正常。
  “五品。”
  李清臣无奈摇头,李逵这家伙果然听到五品官,就眉开眼笑,嘴巴都合不拢了,他要换绯色官袍了。
  翌日。
  北营校场。
  不仅李清臣来了,章惇也来了,甚至蔡卞和曾布、苏颂簇拥着一个年轻人进入了校场之内。殿卫在这些人进入之后,马上接管了校场的守卫。
  李逵扭头对鲁大师道:“要一发命中。”
  “之前不是三发命中吗?”
  李逵摸着下巴,迟疑了一会儿道:“往前推一百步,能保证吗?”
  “往前推一百步就不到一里了,你不是说大炮的射程和精度一样重要吗?”鲁大师是个技术人才,脑子比较轴。当然,李逵如今的官阶比他大不了多少也是原因。
  李逵沉声道:“我说一发必中,自然有一发必中的道理,陛下来了。”
  鲁大师这辈子能见到枢密使已经是祖坟冒青烟了,没想过皇帝也回来,发愣道:“那个陛下?”
  “就冲你这话,发配沙门岛都算是便宜了你。”李逵冷笑。
  鲁大师这才反应过来,颤栗道:“是官家?”
  好不容易缓和过来了,这才下了很大的决心道:“下官听你的。”
  皇帝在跟前,要是试验失败,李逵倒霉倒是不见得,但是鲁大师肯定要倒霉。高台上的皇帝不明所以,却发现李逵等人推着大炮距离他们越来越远。赵煦不解的询问李清臣:“李卿,这是为何?”
  “许是怕惊扰了圣驾。”李清臣也不明白李逵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只能随便找了个理由敷衍皇帝。
  好在,发射的准备完成。
  发射命令下达。
  轰——
  一声巨响,一团火光和烟雾过后,炮弹冲出炮膛,冲向作为目标的一座废弃仓房。不得不说,运气很好,仓房被炮击击中之后,摇晃了一阵,仓房的屋顶轰然倒塌。灰尘被气流带起,化成一团土黄的烟雾,仅从视觉感上来说,这一炮简直就是无敌了。这等动静,仿佛李逵故意打埋伏似的,连正主都不太相信竟然炮弹打出如此威风的排场?
  震惊过后,皇帝惊喜万分,驻足想要仔细靠近大炮。童贯心领神会,让人将大炮拉回来。
  就卖相来说,青铜火炮的卖相要比任何床弩都来的好看。关键是仅凭借材质就能看出其不菲的身价。
  “臣李逵,鲁大师。”
  “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爱卿平身。”
  赵煦恨不得亲手摸摸大炮的炮身,可皇帝的身份让他矜持地放弃了这种过于孟浪的想法。但对李逵和鲁大师的赏赐肯定不会少。
  不过在此之前,有更重要的事要做,赵煦问李逵:“爱卿,神器可有名字?”
  “四寸火炮。发射三斤重的石弹,攻击距离超过一里。”
  李逵抬头茫然道。火炮自然是要根据口径,或者发射弹丸的质量来归类。总不至于都造同样口径的火炮吧?
  得亏是弹药从铁弹变成了石弹,要是铁弹,就这么大的口径,弹丸的重量就要超过十斤,六百斤的炮身根本就无法承受如此重量的炮弹推送的火药爆炸力。但是改成石弹,却能够轻松地将弹丸推送到一里外。弹丸重量只有三斤,却没有任何兵种能承受这种武器的摧残,即便是战象都无法承受。可以说,这门火炮要是单对单的情况下,可以碾压任何兵种。
  赵煦对火炮的参数一点兴趣都没有,他偷偷摸摸的拿出一份圣旨,然后交给童贯,让他念:“……天佑神朝,特赐护国神器为——钦赐无敌神威破虏大将军火神炮……钦此!”
  等到童贯读完了圣旨,李逵抖了个激灵,他身为发明者,无情的被剥夺了火炮的命名权也就罢了。关键是,他听了一遍新名字,竟然惊悚的发现自己无法准确的将皇帝赐于的火炮官名给准确地复述一遍。
  更让李逵无语的是,皇帝早有准备,也不知道几宿没睡,才想出来这个破名字。
  鲁大师和李逵面面相觑之后,决定各叫各的。可皇帝的面子也不能不给,跟着曾布等人躬身道贺:“臣等恭喜陛下觅得护国神器!”
第502章
比倒霉
  试炮的结果非常喜人。
  皇帝眼神直勾勾的盯着倒塌的仓房,心态早就飘了,赵煦单纯的以为,大宋拥有这等神兵利器,别说一个小小的西夏了,就算是辽国也挡不住大宋的赫赫国威。
  当然,他也没有飘太多,主要是大宋对辽国没有太多的底气,以前大宋面对辽国一直处在下风来着。别看辽国并没有灭宋入主中原的实力,但是欺负大宋的实力还是有。赵煦估摸着如今大宋在他的治理下,蒸蒸日上是肯定的,已经有和辽国五五开的局面了。
  他也不贪,只要能够将燕云十六州拿回来,然后将防线稳固在之前的长城附近,他就心满意足了。
  自从秦汉一来,长城一直被废弃。
  到了南北朝时期,更是五胡乱华的局面,入主中原的都是草原部落,怎么可能去修长城?
  到了隋唐,隋朝也好,唐朝也罢,只有少数几次在北伐之中吃亏,欺负草原部落都是手拿把攥的轻松,根本就没有修建长城的必要。至于说隋炀帝的东征失败的原因根本就不是实力不济,而是实力太强了,以至于内斗不止,这才是东征最后不了了之的原因。
  而且,隋炀帝东征,是去欺负高丽,根本就不是和草原部落交战。
  将近千年没有修长城,赵煦都快忘了,在大宋的北方山脉之中,还可以修建这么一座壁垒般的城墙,保护中原。突然想起来,他似乎觉得凭借大宋对工程方面的造诣,肯定要比秦汉强上许多。赵煦陷入了一种奇怪的自我熏陶之中,甚至有点升华的迹象。
  开始憧憬他福履天下,功在千秋的伟业画面之上。
  只不过作为技术人才的鲁大师,迟疑了一会儿,偷偷对李逵道:“大人,火炮的威力不该如此强大吧?”
  “嗯!等会我去提。”
  李逵点头承认,火炮的攻击力根本就不可能如此强大,实心炮弹打出了开花弹的威力,甚至有点迫击炮的味道,就算是有人告诉他运气使然,他也不信啊!
  很没有眼力见的李逵觉得应该给皇帝泼一盆冷水,没想到,他上赶着要寻倒霉,竟被人抢先了。早就和李清臣不对付的曾布,对邢恕看了一眼之后,认定此间有猫腻。当然,不能让枢密院在皇帝面前太露脸才是他的目的。
  秉承一贯的作风,曾布没有出面,但是邢恕却开口了:“陛下,钦赐无敌神威破虏大将军火神炮威力无穷,此乃大宋之幸。不如让铸造此利器,还有设计此利器的李逵和工部匠师为陛下解惑吧!”
  解惑?
  皇帝赵煦缓过神来,将脑子里的东西驱赶出去之后,发现自己根本就没有疑惑。他只要想着给钱让工部继续铸造,不,应该让枢密院大量铸造镇国神器,就能完成他千秋伟业的宏图。为何需要李逵过来解释?
  如今的邢恕在皇帝面前还是有点面子的,毕竟太妃赐封为太后,就靠着李逵一个人横冲直撞也做不成事。要不是邢恕在居中拉拢了同样诉求的章惇等人,根本就不可能让向太后低头。而变法派这样做的目的显而易见,向太后不支持变法派,她可是宣仁太后的忠实执行者。要是能够削弱向太后的地位,可以让变法派对变法的推行更加通畅,这才是章惇等人愿意出面的原因。
  可邢恕觉得这是自己的功劳,可是功劳最后却没有变成官职,这让他非常不满。
  当然,比起李逵,他已经算是走大运了。李逵可是为了此时,下过刑部大牢。随后虽说有惊无险,却还是贬谪去了西北做县尉。
  换个进士出身的小官,在西北这样险恶的环境之中,十年之内,都别想出头。
  好在李逵不是普通人,没多久他就再一次被朝堂重视。
  虽说皇帝很不满邢恕打断了他的臆想,但还是点头允许了邢恕的建议。等到李逵和鲁大师被召到皇帝面前,皇帝赵煦就忍不住的问李逵:“爱卿,是否镇国神器每次攻击都能如此惊天动地?”
  李逵和鲁大师面面相觑,做梦呢?
  真要是如此威力,李逵敢带着一支火器部队,打到西夏的腹地,将西夏皇帝给抓来。可是可能吗?就连他作为火炮的第一个发明者,使用者,也觉得火炮在战场上的作用有限。限制火炮威力的因素实在是太多了,每一项都可能是致命的。
  李逵摇头道:“陛下,火炮毕竟是武器。这种武器放在城头上,倒是不错,应该比床弩强很多。但是像刚才那样的攻击效果,因该是炮弹很不凑巧打在支撑房子的柱子上,加上仓房年久失修,屋顶的木材腐朽,才会有如此效果。一般情况,火炮的攻击仅仅只能在墙上打个洞,最多也就是将一堵墙打塌而已。刚才的结果,臣以为并非火炮的真实攻击力,要是按之前的估算,肯定是被高估了。”
  连开花弹都没有,火炮能打出什么样的攻击力李逵能不清楚吗?
  这就是个顶着热武器为名的,实际上的战斗方式还是非常粗暴的——锤子发射器。
  可以蹂躏任何血肉之躯,但是对付城墙,还是想多了。
  “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11/91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