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师(精校)第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298

  好几趟公交车来了又走,游方始终没上,而是小心打量着左右的人。还真有不对劲的,看样子不是专门冲游方来的,应该是公安机关反扒组的便衣警察,很不幸,他似乎注意到游方了。
  在人流拥挤嘈杂的公交车站,如何分辨小偷和正常的等车人?正常人注意力应该是远方开来的公交车,而扒手却注意观察附近等车的人,哪人多往哪靠。而游方确实有点“不正常”,站了半天也不看车,只是注意打量周围的人,还真有点像行窃的扒手了。
  有一个中年男子不远不近的站着,用眼角的余光看着游方,看似漫不经心却无形中有一股狠劲,精神专注一刻都没有放松过。不仅是游方,街边还有另外一男一女不断用眼神交流,也不看来车只注意打量等车的人,那中年男子也在注意他们,看这架式他应该是反扒的便衣警察。
  江湖八大门遇到公安六扇门,没理先矮三分,游方可不想在这时惹什么莫名的麻烦。看来还是不够小心啊,差点让人误以为有行窃的嫌疑。此时有一辆车靠站,牌子上写着K109路空调,这辆车上不是很挤,也没有人上车,肯定不是扒手选择的好线路。
  游方赶在车门将将要关闭前的一瞬,一个箭步跳上了车,把司机吓了一跳,后面没有人跟上来。车走过几条街,报站声再一次响起“前方到站大明湖”,很多乘客都站了起来走到门边,这一站下车的人不少,游方也混在众人中下了车。
  大明湖与趵突泉、千佛山并称济南三大名胜,是著名的旅游景点,济南号称泉城,而此湖是众多泉眼汇流而成,面积将近七百亩,环湖垂柳三面青山,碧波荡漾荷叶叠翠,历年大旱不涸,环湖不见蛇迹,湖中群蛙不鸣,是济南城中奇异而秀丽的风水宝地。
  大明湖自古有名,但现在很多年轻人听说过它还是因为一部电视剧。琼瑶大妈前些年拍了一部《还珠格格》,编撰了乾隆南行,途中留下风流种的故事,里面有一句著名的台词:“皇上,您还记得当年大明湖畔的夏雨荷吗?”
  游方这一路的行程与当年的乾隆也差不多了,离开北京南下,在沧州品尝了火烧驴肉,此刻又溜达到大明湖畔。他当然没见到夏雨荷,只看到一湖碧水与绽放的荷花。这是一个晴天,高空有淡淡的云层,阳光明媚却不强烈刺眼,大明湖公园里的游客很多,来来往往熙熙攘攘。
  游方喜欢这个地方,他没有往人少的地方躲,而是哪人多往哪钻,像条游鱼般在公园里转了大半圈。他并没有发现谁在后面追踪,只是出于习惯性的谨慎,从沧州到济南已经跨省了,他又辗转来到这人流嘈杂的风景区钻了半天,不相信有谁还能找到他?除非在他身上安装了卫星定位追踪器,否则是不可能的。
  想到这里游方定下心来,暗自说了一句:“老前辈,再见了!”放慢脚步开始欣赏湖光山色。虽同样是湖波莲荷,大明湖的风景气象自然远非沧州小小的荷花池公园可比,岸上杨柳垂荫各处点缀亭阁,湖中轻舟荡漾不时有水鸟飞过,远处山峦的倒影时碎时聚。微风吹过阳光下的水面,有一股清凉的阳和之气,此时此地更不可能闹鬼。
  走着走着,来到湖边被荷叶环绕的小沧浪亭,迎廊双柱上挂着楹联:“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好书法,好诗句!游方点头赞了一声走入亭中凭栏远眺,仿佛心胸也随着视野变得开阔,自从那杀人夜之后,游方还是第一次有这种轻松爽朗的感觉。
  不远处有一伙青年男女在嬉笑,有个女的嗲声嗲气的念出那一句台词:“皇上,你还记得大明湖畔的夏雨荷吗?”有个男的在一旁对着湖面大声道:“朕来了,夏雨荷,你在哪里?”
  声音随风传来,游方忍不住扑哧一笑,这时听见耳边有一人淡淡道:“很好笑吗,我老人家怎么笑不出来?”
  一听这声音游方的脚一软,要不是有栏杆挡着,差点就一头栽进湖里。他回头望了一眼,果然是那位阴魂不散的怪老头刘黎——不知何时已站在小沧浪亭中。
  
第十章
你不说我也知道
  刘黎憋着一脸坏笑,故意不看游方,神气活现的眺望远处口中自言自语道:“小游子呀,你可真是名副其实,比这大明湖里的鱼还滑溜,我老人家一个不溜神,你就溜到济南来了。”
  游方如果是神通广大的孙猴子,那么今天就是遇到刘黎这尊如来佛了,他像一只斗败了的小公鸡,扶着栏杆有气无力道:“老前辈,我彻彻底底认栽了,您是怎么找到我的?”
  刘黎一咧嘴:“我不是找到你,而是就在这里等你来。”见游方一脸不敢置信的表情,他又笑着解释道:“你懂风水,能在我地师刘黎的口中得到一个‘懂’字的评价,已经相当不简单。你这种人既然来到了济南,元神又受了伤,我在小沧浪亭等着就可以了,只要天气好,你一定会来。……呵呵呵,今天天气真不错,是不是?”
  游方站直了身体,不解的问道:“您老怎么料定我一定会到这里来?”
  刘黎一指周围反问道:“你看看此处是何地?济南号称泉城,这众泉眼汇流的大明湖就是济南城的‘地眼’所在,而你我立足的小沧浪亭,就是此地眼的灵枢汇聚之处,你自己看看是不是?”
  游方环顾四周,不得不承认老头说的是实话,只得答道:“我来的匆忙,并未观望济南全貌,但就此地所见,按风水的讲究,大明湖确实是灵气汇聚之地,而这个小沧浪亭,是这个风水局的中枢位置。……但我还是不明白,我今天只是随便走来的,出门时根本没看风水。”
  刘黎却岔开了话题,莫名的又问道:“小游子,你认识信教的出家人吗?”
  游方有点诧异,想了想答道:“我有个长辈在道观里当住持,但我从来不认为他是个真正的出家人,只是忽悠游客的香烛灯油钱而已。”
  刘黎:“你认识的人还挺多!这世间有些人信教十分虔诚,但根本没有真正的见知,不过是一种暂时沉迷的心理慰籍而已,他所信的东西对他没有用处,解决不了实际的问题。还有一种人口口声声说不信也不敢信,却很懂门道,无时无刻不在利用这一套,自以为得意,却不知这也是见识之障。”
  游方:“前辈是在说我吗?我就是后一种人?但我今天并不是看风水而来,也没自以为得意。再说了,信风水和信教是两回事吧?我只是懂一些风水,明白其某些方面有道理所在,并不一味迷信而已。”
  刘黎点点头:“所以你并不在这两种人之中,而是在两者之间。你懂它的门道,又怀疑它的谬说,已接触到一些真玄妙却还在懵懂之间,不足之处恰恰是没有建立真正的见知。”难得见他如此庄重平和的说话,此刻看上去也是器宇雍容很有高人风范。
  游方却更加疑惑,摇头道:“前辈的话与此时此地有关系吗?”
  刘黎:“大有关系,你既然是个内行,身处济南元神又受了伤,按风水地气之说,待在什么地方最合适,还用我教你吗?”
  真是一语点醒梦中人,游方也反应过来了。按风水的讲究,水能聚阴,尤其是湖泊池塘一类静水蓄积之处。但是在大白天,阳光下的湖边,水面聚阴而返阳,是最能调和生机温养形神之处。大明湖是济南城的地眼,小沧浪亭又是此地风水局中枢所在。
  凌水靠山荷叶环绕,面对平湖开舒荡漾,阳光下生气勃勃阴阳调和。游方元神受伤,若按风水之说,在地气最能滋养形神之处感觉也最为舒适。或者是无意中受元神的指引,或者仅仅是一种巧合,游方在济南城中找到了最适合自己停留的位置。
  他就像一条在水中漫无目的的游鱼,而刘黎清楚他这条鱼待在哪里感觉最自在,于是就在小沧浪亭等着。想到这里游方不禁点了点头:“原来如此,在有意无意之间。风水本就包含环境学的原理,并不是很难解释。”
  刘黎鼻孔中哼了一声:“你对风水地气尚未有真见识,非要用另一番道理去解释这番道理,才觉得心安理得、有了真知真见吗?……说实话,假如你到了济南却不知来到此处,我还懒得再见你!”
  游方突然一拍脑门:“不对呀,假如前辈知道我来了济南,在这里等着也能说得过去,但你怎么敢肯定我一定会来济南?我已经从河北跑到山东了,您是用什么手段察觉到我的行踪?”
  老头的眼神似在嘲笑:“这就叫会者不难,不明白的人想一辈子也不会明白。知道此时此地你在我眼中像什么吗?”
  游方低头看了看自己:“像什么?”
  刘黎:“就像一条扔进油锅里的鱼,折腾出好大的动静!这里是地气灵枢所在,又是水边阳和之气所聚,你身上那把剑带着那么重的阴气和煞气,一路搅动的地气翻腾,我想不发现都难!……我能感觉到你身上的那把剑所在,只要没有脱离我的神识之外,离老远就可以追踪你的行迹,当然知道你来了济南。”
  原来如此,游方心中一惊,他从昨天开始就听见那把古剑从匣中发出奇异的呜咽声,晚上还做了个挺恐怖的怪梦,一直以为自己元神受伤才会有这种错觉。难道刘黎也听见了这剑上发出的呜咽,一路听着声音追来?他赶紧上前一步问道:“前辈,我的背包里确实有一把古剑,你也听见了它发出的怪声?”
  刘黎有些诧异,旋即又幸灾乐祸的笑道:“声音?没听见!我又不搂着它睡觉,看来你的麻烦还不少。那是个好东西,如果能重新开光见天日,挂在书房里可以镇宅辟邪。但放在卧室里,时间久了一般人都受不了,何况你这种已有灵觉的人,不出毛病才怪呢!……至于我嘛,你背着煞气那么重的东西,还有一盒子阴宅土满地乱跑,我的神识怎会感应不到?……咦,你也不是外行,为什么不知这些讲究?”
  游方哪里是不知道,而是根本没注意。他当然听说过这一类的器物是不能在宅中随便安置的,否则会有意想不到的祸患云云。他只是不太在意,再加上这两天也没法将剑放在别的地方,只能随身带着,晚上睡觉也将背包扔在床边。
  本来也没什么事,结果在沧州铁狮子前不小心被威压之气侵入元神,结果出毛病了!他以请教的语气道:“我确实听说过这些讲究,但以前不怎么注意,好像也没什么大事,为什么今天会遇到这么多麻烦?”
  刘黎抬起一只手,一个手指一个手指往外伸:“第一,因为这把剑不简单,不仅仅是阴气与煞气重。第二,因为你的元神受了伤,易受外缘所扰见魔境。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原因,你小子摸到门口了。”
  游方一皱眉:“门口,谁家门口?您老说话太通俗了,专业一点没关系,我能听懂。”
  刘黎:“可能是因为修炼武道有成,也可能是学习风水有悟,或者是最近的经历对你有触动,总之你的感知境界有所精进,已经有了自发的灵觉。一般人没你这个能耐,自然也不会有这种麻烦,就算出了毛病也找不到原因所在。而你嘛,恰好伤了元神,更容易出毛病。”
  “神识?灵觉?您老能不能解释一下?”游方请教道。
  刘黎晃着脑袋答道:“所谓灵觉,人人皆有灵光一现之时,察平常所不能察。待到灵觉自发开启随时有感,却不知其所以然,人常受其困扰不堪,易染外客风邪,或神魂不能自主以致祸祟。我教你的‘小雷音咒’,便是修身心祛魔障法门。再待到修行有成,元神出现内外交感清明,便可运用自如知其所以,彼时可称神识。”
  游方点头道:“原来前辈教我的诵经术叫做小雷音咒,听您这么一解释,我差不多明白了灵觉是怎么回事,至于神识,您的话我倒是听懂了,但是……”
  刘黎打断道:“空谈再多也无真见知,功夫到了自有体会,也只能去自己体会。……咦,你这是在向我老人家请教吗?”
  游方:“当然了,就是请前辈指教!”
  刘黎横眉一瞪眼:“小游子,你应该懂些江湖规矩吧,想空袖求缘吗?昨天临走前不是说好的,今天另找个好地方,边吃边喝接着谈,难道是在这公园里喝西北风吗?”
  这老头,游方躲着他的时候,几百里追到眼前也不嫌烦人,等游方恭恭敬敬向他请教时,立刻架子一端比谁都拽,得好吃好喝伺候着。
  在江湖人眼里,这一手叫做“要丁逼把抬门槛”。盯住“空子”,使出种种手段逼对方抬高自己的身份,管吃喝用度只是第一步而已,“抬门槛”之后还有“上天梯”之说,越捧越高身份就下不来了,始终得恭恭敬敬伺候着。
  一开始是主动缠上对方,到最后在外人看来,却成了对方始终求着自己一样。想这样玩,得有真功夫或好手段,能抓住“空子”才行。
  游方为什么一直想躲开刘黎?首先是因为刘黎目击了他的杀人经过;其次他也很清楚这些江湖门道,不想让沾上身。但此时也没别的办法,既有把柄在刘黎手里,跑又跑不掉,一只脚已踏进对方抬好的门槛里,只得陪着笑问:“我对济南也不熟,不知前辈好哪一口,还和昨天一样,你老选个地方吧?”
  “济南府如今是山东省会,到这里当然要尝一尝鲁菜,苏鲁川粤四大菜系,鲁菜全凭老汤提味,不用心做不好,当今年代已显式微。……小游子,遇到我算你有口福,今天能见识到正宗的齐鲁菜:九转大肠、糟溜鱼片、汤爆双脆、滑炒里脊丝……”
  老头就像说相声似的报起菜名来了,再报下去只怕要流哈喇子了,游方赶紧截住话头:“老前辈,那我们现在就去吧。”
  刘黎反倒不着急了,一摆手道:“看日头还早,不妨在这大明湖边赏赏风景、感受地气灵枢汇聚之妙,顺便多聊几句。”
  这一老一小各怀心思在小沧浪亭中凭栏远望,一阵微风吹来,三面荷叶舒卷如碧浪翻腾,刘黎深吸了一口问道:“小游子,我还没问过你的来历吧?”
  游方:“江湖偶遇,何必刨根问底?我没有得罪前辈的地方,也没追问过前辈的来历,对不对?”
  刘黎一笑:“行走江湖谁都不愿轻易露底,你不想告诉我没关系,但我能看出来。”
  你不说我也知道!——这是江湖人“钓空子”常见的开场白,出自惊门,但八大门通用。所谓“空子”就是看好的下手对象,也称为“丁”。如果是在摆摊算命的场合,这一句话出口就是“棚上要丁”——这是江湖黑话,摆摊做生意也称为“开棚”。
  假如对方接一句“您是怎么知道的?”或“你看出什么来了?”,那就有发挥的空间了,“空子”就算“要”进来了。“要丁”之后下一步是“逼把”,就是使出种种手段达到目的,诸如装神弄鬼扮高人、做生意卖东西、骗吃喝赚钱财等等。如果不是一锤子买卖,还想继续打交道做生意,后面还有“抬门槛”、“上天梯”等等花样。
  从另一方面,假如你能看破这些手段,又不想纠缠,最简单的办法是克服自己好奇心以及求富贵、求平安、求健康、求便宜等等侥幸心与贪婪心,干脆不要搭理,那就什么麻烦都没有。
  刘黎在游方面前,言行不经意间就带着江湖门道,好像在故意戏耍他——小子,看你怎么接招?又像在暗中提醒他——我也是老江湖,别在我面前耍花招。游方甩不脱刘黎,也想看看老头还能搞出什么花样来,于是很“配合”的接了一句:“您老看出什么来了?”
  刘黎就等着这一问呢,当即扬首捻须道:“你天庭饱满但美中不足,鬓角发迹有斜侵眉梢之相。你的父母一定有问题,你的家庭也不一般,你离家出走的原因与此有关。”
  “有什么问题?”游方面无表情的追问道。
  刘黎用眼角的余光瞥了他一眼:“我只是怎么看怎么说,如果看错了,请你不要介意。……他们当中有人可能已经不在了,如果健在,可能离异或者感情不和常有矛盾。……不论是什么情况,如今总之使你有疏远感。……你还算个好孩子,希望能孝敬父母。”
  假如换一个不懂门道的人,一定会大吃一惊,以为自己遇到了活神仙。刘黎看似随意的开口,所断竟然极准——简直可称料事如神!
  
第十一章
好大的招牌
  五年前,游方的姐姐出嫁后不久,母亲因病去世了。母亲是这个世上对游方最温柔、最关心的人。他伤心难过了很久,但是一年后,父亲再婚了,娶了一位年轻性感、像妖精一样的女子。
  他一方面在心中对父亲有怨言,责怪父亲不该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续弦,哪怕是再娶也不能娶这样一个女人,只比游方大九岁,在他看来,这似乎是对去世的母亲的一种背叛。
  另一方面父亲与后母重新组成家庭,同在一个屋檐下,游方感觉很别扭,却又说不出毛病来。后母年轻漂亮、温柔可人,更难得是知书达理,在大城市受过良好的教育。她也没有虐待过游方,反而一直在向他示好。当时十七岁的游方已经很不一般了,想欺负他也不容易。
  但是游方想不通啊,这样一个女人为什么要嫁到乡下的游家?游家在当地日子过的虽然不错,但以后母的条件,完全可以在大城市中找到更好的男人,如果是为钱则说不过去。那么她又在图什么呢?游方一直有此疑问,怀疑后母有所企图,但又没什么证据。
  后来发生了一些事,让游方觉得很尴尬,十八岁那一年干脆离开了家乡去首都做个北漂,美其名曰闯荡江湖。父亲倒没有阻拦,因为游方从小就熟知江湖八大门的种种手段,这样的孩子放出去应该能自食其力。(注:游方的出身与来历后文自会详细交待。)
  刘黎刚才说的话“你天庭饱满但美中不足,鬓角发迹有斜侵眉梢之相。你的父母一定有问题,你的家庭也不一般,你离家出走的原因与此有关。”前面一句看相的术语只是个引子,后面一句模棱两可的判断在一般人听来简直是神了!
  游方的大舅公莫正乾早年就是位算命先生,看相、测字、打卦等等江湖惊门的把戏都会,后来进了当地风景区的一家道观当了道士,再后来居然混上了道观住持的位置。游方从小也了解江湖惊门的各种手段,对老头的第一句话没放在心上。
  相学上所谓的“天庭”就是前额,俗称脑门的位置。算命先生看面相,第一眼就要看天庭的气色,第二眼要看眼眸的神彩,至于第三眼,男人看鼻梁女人看嘴唇。所有的相师,这前三眼是必看的,各有各的讲究,其中也包含了医学、生理学、心理学的道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29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