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为田舍郎(校对)第22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9/650

  “我想问的是,你帮我分析分析,这位公主可能吃错了哪味药,才导致这种前后判若两人的情况,她这种症状出现多久了……嗯?不对,我想问的是,这位公主是不是对我那位朋友有求凤之意?”
  韩介不假思索道:“末将对医理稍有涉猎,据末将所知,若服用过多的麻黄或牵牛子,可能会导致精神错乱,前后判若两人。”
  顾青愕然看着他,韩介无辜地回视他。
  又是一次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就这?我第二个问题呢?”
  韩介哦了一声,道:“侯爷,末将以为应该是您那位朋友吃错了药,究竟有着怎样强大的自信,您那位朋友才会以为金枝玉叶的公主殿下居然会对他有求凤之意?末将觉得,您那位朋友应该撒泡尿照……”
  话没说完,顾青的脸色已越来越冷,忽然打断了他,指着前方道:“你,去前方二十里选扎营的位置,快去,我不想再看到你。”
  …………
  长安城,张九章府。
  张家姐妹依偎在胡床上,张怀锦闷闷不乐,两只不安分的莲足不停蹬啊蹬。
  张怀玉面色恬静地翻着书,她看的正是顾青所著的《三国演义》,张怀玉看得很入神,不记得是第几次看了,她仍为顾青所讲述的如此神奇包罗万象的故事而倾倒。
  这个男人的才学果真不凡,一本三国述尽千百英雄,而张怀玉,最喜欢的却是书里的曹操。
  乱世唯有枭雄方可立世,不矫情也没有所谓妇人之仁,枭雄当断则断,当屈则屈,比那些所谓的英雄强百倍。
  姐妹俩半天没说话,张怀锦受不了了,啊啊啊叫了几声后,嘟嘴道:“阿姐,顾阿兄此刻应该已开拔了……”
  张怀玉翻着书,淡淡地嗯了一声。
  “阿姐,你为何不去送顾阿兄?而且还不准我去。”张怀锦委屈地道:“人家还想送他去玉门关呢。”
  张怀玉合上书,无奈叹气道:“大军开拔,你一个女流之辈跟著作甚?被朝中御史知道顾青随军带了女眷,少不得又要参他一本,领军在外尤易招君上猜忌,你嫌他麻烦不够多吗?”
  张怀锦嘟嘴道:“至少送出城外五十里不算过分吧,你为何拦我?”
  张怀玉望向屋外的蓝天白云,轻声道:“听老人说,如果亲朋要远离,最好不要相送,越送越难相见……顾青与我离别多次,我从来不曾送过他,我怕……送了他以后便见不到他了。”
  张怀锦怔怔地看着她,喃喃道:“阿姐,你平日那么清冷,我甚至以为你其实只是勉强喜欢他,没想到……”
  张怀玉淡淡一笑:“我从来不勉强自己。”
  正说着,外面有下人禀报:“大小姐,外面有位工匠求见,说是奉了一位顾公子的令,打造了一个物事送您,顾公子还交代说,是定情信物‘二点零版本’……”
  张怀玉愣了,张怀锦重重哼了一声,扭过头掩饰自己又酸又气的表情。
  迅速看了一眼张怀锦,张怀玉无奈地笑道:“让人将东西拿进来吧。”
  良久,一名丫鬟捧着一面金黄色的大盘子样式的东西走了进来,丫鬟表情怪异,见两位小姐端详着金盘子百思不解,丫鬟壮着胆子轻声转告顾公子的原话。
  “大小姐,顾公子说,这面黄金盘子是这般用法……”丫鬟红着脸在张怀玉耳边窃窃私语。
  良久,张怀玉忽然发出暴怒的吼声:“顾青,你若回长安,必取你狗命!不要脸的混账东西!”
  旁边的张怀锦发出杠铃般的笑声:“阿姐,阿姐,你不要就送给我吧!”
  …………
  兴庆宫。
  顾青领军开拔后,李隆基与杨贵妃转瞬便去了梨园,编导他的生平得意之作《霓裳羽衣曲》。
  乐工们奏罢一曲,高力士匆匆入殿,在李隆基耳边轻声禀奏了几句话。
  李隆基脸色立变,失声道:“他竟带走了那么多东西?”
  高力士苦笑道:“是……是杨国忠批允的,粮草两万石,战马一万五千匹,兵器更是倍于大军人数,陛下,粮草和兵器好说,但战马……长安各卫的战马被顾青带走一万五千匹后,各卫战马已出现短缺情况,需要从外地边镇调拨才够用。”
  李隆基脸色铁青,咬牙道:“杨国忠这个,这个……”
  高力士毕竟心思伶俐,急忙打圆场道:“陛下,杨国忠同时还截停了户部发往范阳三镇的粮草和兵器,给顾县侯的粮草兵器便是从户部截停下来的这一批。”
  李隆基一愣,很快平静下来,神情若有所思。
  “顾青这小子,心眼倒是深,不声不响竟带走了这么多东西,这家伙也是个不肯吃亏的人呐。”李隆基苦笑道。
  高力士小心地道:“陛下,顾县侯的大军刚开拔,陛下若欲追回那些多余的战马和粮草……”
  李隆基摆手:“罢了,都带出城了,追回来反倒显得朕小气,大唐盛世这点东西都供不起么?”
  沉吟片刻,李隆基又道:“杨国忠这人……虽说有点蠢,但该精明的时候也精明,传旨下去,正式拜杨国忠为右相,主理三省朝政。”
第二百五十三章
仓促隐瞒
  圣旨下,杨国忠官拜右相,位列宰相之首,至此杨国忠达到了人臣的巅峰,如果他还有余勇可贾,上进心尚存的话,只能造反当皇帝了。
  传旨的舍人刚从杨府离开,杨府上下一片欢腾。没过多久,长安城的权贵朝臣都知道了此事,纷纷亲自登门道贺,礼单礼品堆积如山,杨国忠数钱数到手抽筋,于是大手一挥,设宴款待所有借道贺之名的行贿者。
  与杨府宾客盈门车水马龙的境况不同的是,宅邸仅只一坊之隔的亲仁坊安禄山宅邸内,气氛却是一片愁云惨雾。
  讽刺的是,安禄山位于亲仁坊的宅邸与左卫大将军郭子仪居然是邻居。
  按照史实发展,将来灭了安禄山造反的人就是这位邻居。
  所以从古至今,对邻居都要提防,无论他姓郭还是姓王,注定都是相克的。
  安禄山宅邸内,数名下人鲜血直流躺在院子里,安禄山大发怒火,随手揍了几名下人撒气。
  名叫李猪儿的心腹亲卫站得远远的,吓得瑟瑟发抖。
  如果说平日里脾气温和的安禄山是一头家养的猪,那么发怒的安禄山就是一头横冲直闯的野猪,绝对不能招惹,连话都不能搭,这些年死在安禄山泄愤的拳头下的亲卫和下人已然不少了。
  “我到底是走了什么霉运,为何今年来长安事事皆不顺遂?”安禄山怒吼道。
  李猪儿躲得远远的,不敢吱声儿。
  愤怒中的安禄山眼珠通红,浑身的肥肉随着呼吸而急促起伏,像平静的海面上突然来临的海啸。
  怒极之下,顺便一脚将脚下一名躺着的下人踹远,下人惨嚎一声,身子被踹得弹射出去,撞到石阶才停下,胸膛已没了呼吸。
  喘着粗气的安禄山环视四周,见李猪儿怯怯地躲在远处,安禄山指了指他,道:“猪儿,过来!”
  李猪儿扑通一声跪下,大哭道:“节帅饶命,节帅饶命!”
  安禄山皱眉:“饶什么命,过来,我不杀你。”
  李猪儿战战兢兢走近。
  安禄山闭眼努力平复了情绪,睁开眼时,眼中一片冷静之色。
  “那封密信出现得没头没脑,据说是城卫在延平门外遇到一个神色慌张的人,那人逃进了树林,放火烧林后被乱箭射杀,此人显然与我三镇无关……”
  李猪儿壮起胆子道:“是的,节帅来长安后,三镇交由史思明,蔡希德,李归仁三将节制,他们皆是节帅亲信,三镇内外诸事由三人定夺,不可能遣人送信来长安,尤其信中还写那些莫名其妙的东西,此信分明是长安有恶贼炮制,欲陷害节帅。”
  安禄山冷笑:“那封密信确是有人炮制,但信里的内容却不一般,我听御史台的人说过那封信的内容,里面的人名和数字,全都对得上号,长安有人陷害我不假,但我的身边也出现了内贼,否则别人不可能对我的底细如此清楚。”
  李猪儿惊道:“节帅的意思是,咱们从三镇带来的亲卫里面……”
  安禄山没搭话,目光阴森地朝他一瞥。
  李猪儿吓得魂不附体,扑通一声又跪下了,凄声道:“节帅,小人与节帅相识多年,小人绝计不会出卖节帅!”
  安禄山阴恻恻地道:“我说了是你么?”
  “小人胆子不大,节帅您看小人一眼小人便魂飞魄散……”李猪儿瑟瑟道。
  李猪儿与安禄山确实是相识多年,李猪儿给他当了二十年的亲卫和奴仆,相比别的亲卫,李猪儿确实相对比较能够信任。
  安禄山顿时息了疑心,转而将怀疑对象放到别的亲卫身上,皱眉苦思出卖自己的人究竟是谁,半晌也没锁定对象。
  终于,不耐烦的安禄山一咬牙,沉声道:“猪儿,马上将我身边的亲卫全部遣回范阳,再换一批亲卫来长安。”
  李猪儿急忙领命。
  安禄山接下来说了一句让他不寒而栗的话:“这些亲卫回范阳后,全部诛杀,不留一人。”
  李猪儿吓得后背寒毛都竖了起来,颤声应下。
  面色苍白的李猪儿忽然想起一事,鼓足了勇气道:“节帅,今日早间一名户部主事悄悄来找小人,他说……说杨国忠将户部原本打算发往范阳的一万石粮草和数千件兵器截留了,将这批截留的粮草和兵器转发给赴安西戍边的青城县侯顾青……”
  安禄山一愣,接着勃然大怒,嘶声吼道:“杨国忠小儿,欺人太甚!”
  李猪儿瑟缩着肩膀,索性将坏消息全部说出来:“还有,一名宫里被咱们收买的宦官今早也来了,说陛下遣任一名殿中省中官,名叫辅趚琳,已然离京秘密奔赴三镇,查咱们的底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9/65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