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为田舍郎(校对)第23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0/650

  这下轮到安禄山悚然一惊了,肥脸立马变得苍白,惊道:“不好!陛下已对我起了疑心!”
  接着咬牙道:“都怪那封密信!害得我好惨!”
  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安禄山冷静地道:“马上派人八百里快马送信给史思明蔡希德李归仁三将,接信后迅速隐藏实力,无论军队人数,还是粮草兵器战马,能藏的都藏起来,另外马上派出斥候监视那个辅趚琳的动向,若他到了三镇,无论花费多少钱财,都一定要买通他!”
  李猪儿紧张地一一记下。
  安禄山擦了额头的冷汗,神情复杂地叹了口气,道:“我必须马上回三镇,长安非久留之地……猪儿,陛下已对我生疑,这一次若咱们瞒不住,恐怕不得不提前起事了。”
  李猪儿惊道:“节帅,若今年起事,是不是太仓促?粮草战马兵器这些准备并不足,与契丹和奚人也没谈拢出兵的事宜……”
  安禄山摇头叹道:“大丈夫当断则断,若迟疑不决,便是钢刀加颈的下场,准备不足也顾不得许多了。但愿……那个叫辅趚琳的人能被买通,如此便能给我争取一两年的时间。”
  如果谋反也算是一种创业的话,那么这个创业无疑充满了各种凶险艰困,太多的不确定性了,一不小心便会输掉身家性命。
  春日明媚的阳光下,安禄山只觉得身上阵阵发冷。
  前途未卜的他,仿佛置身在冰天雪地里,四周皆是虎狼环伺,而他,已别无选择,必须要杀出一条血路才能生存下去。
  虽然是卑鄙无耻的谋反行径,可不知为何,安禄山总觉得自己很悲壮。
  …………
  行军路途不仅苦,而且无聊,尤其是日复一日,行军了一个月以后。
  每天坐在马鞍上,屁股被磨出了老茧,这个事实令顾青尤觉悲愤莫名。
  明明还是童子身,将来与张怀玉入了洞房,被她发现自己一屁股的茧子,这个误会就说不清楚了,稍微邪恶的一点的话,指不定她会怀疑他这些年跟哪个男人不清不楚,再联想到他升官封爵之快,简直不可思议,一切都有了完美的答案……
  “扎营后找遍全军,给我弄几条毛毯或是软垫,什么都行,我要垫在屁股下……”顾青受不了了,他忽然发觉对待屁股要像对待自己的贞操一样珍惜,不然有些误会将来无法解释。
  韩介见顾青难受的样子,劝道:“侯爷,其实再磨几日便习惯了,咱们行伍之人尤其是骑兵,最初大多会难受几日,以后便不觉得疼了……”
  顾青咂咂嘴,这话为何听起来愈发暧昧了?
  “咱们还要走多久?是不是快到玉门关了?”顾青有气无力地问道。
  “侯爷,咱们已走了一个月,快到甘州了,过了甘州沿着祁连山脉,再走几日便到肃州,过了肃州便是玉门关……”
  顾青像一只被针扎过的皮球,慢慢地瘪了下去。
  感觉自己可能会死在路上,不饿不冻,活生生无聊至死。
  若是张怀玉或张怀锦也随军该多好,顾青走一年都不会觉得无聊,每天跟张怀玉说几句土味情话,逗逗那个傻乎乎的张怀锦,扎营时偷偷钻张怀玉的帐篷,张怀玉如果打不死他的话,说不定能干一些比牵手更不纯洁的事,一路旖旎风情无限,哪里会无聊。
  可如今,热闹倒是热闹,一万个大老爷们儿,顾青谁的帐篷都不想钻,反而还要提防别人钻他的帐篷……
  见顾青一脸生无可恋,韩介试探着道:“侯爷,到了肃州后,要不要末将给您买几个胡姬一路侍候您?过了肃州便是玉门关,马上要出塞了,塞外路途可比现在更辛苦,侯爷身边若能多几个知冷知热的姬妾,想必会舒坦一些……”
  顾青闻言不由有些动心:“胡姬……啥样的?”
  韩介想了想,道:“啥样的都有,眼珠子跟咱们大唐人不一样,有的是绿色,有的是蓝色,还有灰色的,头发颜色也不一样,有金头发的,还有天生卷发的……”
  说着韩介撇了撇嘴,嫌弃地道:“蛮夷就是蛮夷,头发长得像咱们大唐人的腋毛一样弯弯曲曲,血统不纯就是难看。”
  顾青张了张嘴,发现自己无言以对。
  部将都这么嫌弃了,自己这个主将难道好意思将蛮夷女人弄进帐篷?
  再说,蛮夷女人进了自己的帐篷侍寝,一个是久旷之身,一个是两世处男,究竟谁占谁的便宜?
  堂堂大唐县侯兼节度副使,竟被化外蛮夷女人糟蹋了,这算不算全军之耻?
  衡量许久,终究弊大于利。
  顾青咬了咬牙,狠心道:“没错,蛮夷女人就是猢狲,人岂能与猢狲苟合?此事以后不准再提!”
第二百五十四章
盗匪猖行
  又走了半个月,终于到了玉门关,顾青下令全军休整三日。
  玉门关守将亲自出迎王师,将顾青毕恭毕敬地请入官衙内,好酒好菜招待。
  顾青的县侯兼节度副使的身份在长安或许算不得什么,毕竟满大街的朝臣,一块砖头扔进人群里能砸死五个四品官。
  但是一旦出了长安,到了地方以后,顾青的身份顿时尊贵无比,玉门关守将不过是五品武官,而顾青却是整个大唐西面屏障防线的二把手,地位相差不止一星半点。
  顾青不习惯与陌生人打交道,强忍着与玉门关守将应酬过后,便借故告辞回到营地。
  还是营地里有安全感,只有眼前这一万人马才是属于他能够掌握的力量,处于他们的重重包围之下他才能睡个踏实觉。
  回到营地时还早,将士们大多没睡,以什伙为单位在营地上燃起了篝火,每营的伙夫拎着铁锅和大勺,轮流给将士们发放干粮和菜汤。
  见到顾青回营,将士们纷纷起身行礼,神情非常恭敬。
  对顾青的尊重不仅是因为他的官职和爵位,更重要的是,这一个多月的行军,将士们渐渐看出了他的为人。
  顾青总的来说是个很和气的人,与普通的军士聊天谈笑时从来不摆架子,就像普通朋友一样席地而坐,然后天南海北乱七八糟一通聊,尽管这位主帅聊的话题不时冒出一些他们听不懂的新词儿,但顾青的态度却实实在在的平易近人。
  但顾青也不总是和气的,每当大军遇到需要主帅决断的事务时,顾青便会变得很严肃,有时候不合心意甚至会大声骂人,那个时候顾青的脸色实在是很难看,天生不高兴的脸配上不甚明媚的心情,从他脸上就能看出狂风暴雨电闪雷鸣。
  幸好顾青严肃的时候不多。
  以常忠为首的四名都尉将领对顾青却是心悦诚服。
  出长安一个多月,每日都是平平淡淡的行军,但在出城之前,常忠等人便亲眼见识了顾青的本事。
  原本武部给大军配的只有三千匹战马,两千石粮草,然而顾青一出面,也不知他用了什么法子,武部毕恭毕敬将一万五千匹战马和两万石粮草送到左卫大营,并且还送上了成倍的兵器箭弩。
  作为常年领兵的将领,出征在外最怕的是什么?不是凶神恶煞的敌人,不是天寒地冻的环境,而是后勤补给供应不及时。一旦后勤中断,军队是要出大乱子的。
  原本这支大军出发时只有三千匹战马,剩下的七千人不得不步行,粮食也只是一边走一边等待朝廷下一批的拨给,后勤方面可以说很紧张了。
  然而没想到顾青一出面便是大手笔,不仅给每位将士配了一匹战马,而且还多余了五千匹出来,粮食更是直接翻了十倍,一路吃到安西没问题,据说朝廷的下一批粮草供给也在筹划中了,不日即将上路……
  顾青这位主帅别的本事他们还没见识到,但顾青后勤供应的本事却是令人佩服得五体投地,常忠等将领都是曾经领兵出征过的人,却从来不曾有过如此宽松富裕的行军日子。
  …………
  当将军其实跟前世当领导带团队一样,从陌生到熟悉都需要一个过程。
  身份官职且先不论,双方都处于一个磨合适应时期,这个时期绝对不能装模作样,一定要将自己真实的一面表现出来,让下属看到后心里有底,知道自己以后跟领导相处该如何拿捏分寸。
  这个时候领导千万不能装模作样,因为装是装不长久的,人前人后两副面孔反而会令下属无所适从,给他们释放了太多错误的信息,磨合期就会变得很漫长,甚至影响团队的合作和员工的忠诚度。
  所以顾青领大军离开长安城后,一路上表现出来的样子绝对真实,平日里他就是这副模样,无事时懒懒散散像一条没有任何追求的咸鱼,有事时正经严肃甚至骂骂咧咧。
  毫无顾忌地摊开双手让将士们清清楚楚看到自己,我就是我,颜色不一样的烟火,爱我你们怕不怕?
  将领的威严就是这样积累起来的,顾青不会管束普通的军士,他的眼睛只盯住了常忠等四名将领,只要常忠四人在顾青面前毕恭毕敬,普通的军士便会对顾青敬畏。
  一屁股坐在篝火前,顾青随手从韩介手里接过一块胡饼和一碗菜汤,稀里哗啦大吃起来。
  玉门关守将客气虽客气,但官面上的应酬除了饮酒便是聊天,酒宴散后,顾青的肚子仍然很饿。
  吃完了两块胡饼,顾青肚子终于饱了,打了个冗长的嗝儿后,坐在火堆旁有些犯困。
  常忠凑过来轻声道:“副使,末将请教了玉门关的老人,老人说出塞最好准备一些骆驼,请几位向导,否则沙漠里容易迷失方向……”
  顾青算了算自己带来的钱财,不由有些肉疼,多乎哉,真的不多矣。
  给杨国忠送礼花了一半,给韩介等亲卫买镔铁打造板甲又花了一千多两,离开长安时搬空了家里的库房,大约只剩了五千两,到了安西都护府还不知道要花多少……
  以往一个人过日子时总觉得钱不过是一串数字,昨天赚的钱还没花完,今天赚的钱又源源不断地搬进了库房。
  可是一旦成为一支军队的主帅,顾青便察觉到自己是多么的穷困了。
  别说一万人的队伍,就是养韩介他们这支一百人的亲卫队伍都很吃力。
  这一瞬间,顾青觉得自己不配当主帅,因为穷。
  “买买买!”顾青咬牙道,像一个娶了极度虚荣拜金女人当老婆的男人,既无助又死要面子。
  常忠为难又腼腆地道:“呃,副使,塞外风沙大,听老人说最好每人配一块麻布包住头,这样就不会被风沙迷了眼睛……”
  顾青忍不住呻吟了一声。
  一块麻布当然不值钱,但一万块麻布……
  “你别这样,再给我点时间……”顾青痛苦地双手抱头,像一个被小三逼着跟原配离婚的中年渣男。
  随即顾青精神一振,忽然道:“如果出塞以后遇到胡人商队,咱们是不是可以干一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0/65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