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为田舍郎(校对)第27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3/650

  宣布过后,顾青一声令下,十余颗人头落地,校场内众将士噤若寒蝉,他们这才发现这位年轻的主帅不仅出手大方,同时出手也很毒辣,于是众人对顾青愈发敬畏。
  赏功罚过之后,顾青下令解散,休整五日后照例开始日常操练。
  于阗军被顾青彻底划入了左卫军中,成为了左卫军的一部分。
  事前顾青征求了沈田的意见,经过此战后,沈田对顾青颇为服气,闻言二话不说便答应了,从此以后于阗军正式直属于顾青麾下。
  两天后,焉耆镇传来捷报,高仙芝领一万余安西军,于焉耆城外全歼吐蕃军一万,至此,入侵大唐西域的三万吐蕃军全部被消灭,一个都没回去。
  一道报捷奏疏飞马送去长安,同时被俘虏的吐蕃主帅乞扎普和一些归降的吐蕃将领也被押解长安献俘。
  这就属于马屁范围了,吐蕃主帅到了长安后,会成为李隆基炫耀武功的谈资,或许还会在某个君臣酒宴上让这位主帅为君臣跳舞助兴,总之极尽羞辱之能事。
  一切善后处理事宜完毕,顾青仍旧搬到了城外的左卫大营里,只有在左卫大营他才睡得舒坦。
  有意思的是,焉耆镇大捷之后的第三天,边令诚回到了龟兹城。
  这位监军算是古往今来最苦命的监军了,别的监军都是作威作福,连主帅都不得不看监军的脸色,而边令诚却被一包泻药害惨了,不仅拉得脱水被大夫抢救,而且严重拖滞了计划。
  在顾青回龟兹城的路上,边令诚跟在后面拼命的追,无奈走一路拉一路,三人份的泻药威力非同寻常,边令诚最后拉得已快丢了半条命,到龟兹城短短一段距离他硬是没赶上顾青的伏击战。
  走到一半时,边令诚实在受不了了,而且转念想到顾青敢对他下此毒手,未必不会对他动杀心,若趁大乱之时顾青随便找个借口悄悄弄死他,往长安一报便说以身殉国,边令诚上哪儿喊冤去?
  边令诚一点都没怀疑,顾青一定能做出这样的事,这位年轻的权贵无法无天,什么事都敢干,老实说,边令诚有点害怕了,尤其是吃了泻药后,边令诚对顾青的手段更是有了亲身的体会。
  于是走到一半的边令诚果断决定改道,改往焉耆镇走。
  高仙芝比较老实,他不会给自己下泻药。
  如开战前高仙芝所愿,边监军又回来了,二人在大营里相见,想必定是一番喜相逢,高仙芝可能流下了喜悦的泪水。
  焉耆镇大捷后,边令诚不得不回到龟兹城,安西军大局已定,但顾青麾下的左卫他却放心不下,一切关于战后的折损,收获,斩敌人数,等等战果,边令诚都必须要亲自过目,不容许虚报。
  左卫休整五日,顾青也休整了五日,这五日只管在帅帐里吃吃喝喝,醉了醒,醒了醉,昏昏沉沉过了五日,很舒服,找到了前世休国庆长假的感觉。
  大早醒来,顾青伸着懒腰走出帅帐,正打算叫亲卫打水洗漱,亲卫来报,监军边令诚在大营辕门外求见。
  顾青一愣,然后转脸望向韩介,双手一摊道:“你看看,我就说边监军命硬得很,绝对拉不死吧,果然如我所愿,边监军还活着,依我看边监军以后改个名字算了,改叫‘边坚强’……”
  韩介苦笑道:“是末将小看了边监军。”
  顾青不怀好意地道:“下次你弄个五人份的泻药试试……我其实也很想知道边监军的极限在哪里。”
  韩介面色一肃,抱拳朝天凛然道:“末将对着这个天,对着这个地,对着茫茫大沙漠发毒誓!……此生此世,绝不再干下药坑人的龌蹉事了!”
  “下次下药后我请你嫖青楼最美的姑娘,嫖五天,怎样?”顾青淡定地道。
  韩介:“…………”
  “再犹豫我就找别人帮忙了,下个药的事,又不是稀缺工种,谁干不是干呀。”
  “……末将考虑考虑。”韩介矜持地道。
  顾青叹气,自从韩介跟了自己后,这家伙的节操呈断崖式跌落,当初郭子仪说韩介耿直,不通世故,真想把郭老将军拉到面前,指着韩介问他,咱们认识的到底是不是同一个人?
  二人说着话,边令诚已缓步走来。
  边令诚的气色不太好,脸色苍白,脚步虚浮,如同踏在云朵里凌空虚步,走几步便停一下,暗暗用劲提升括约肌,然后继续迈步走,看起来走得很辛苦。
  顾青亲自迎出帅帐,朝边令诚惊喜地拱手:“边监军别来无恙,一日不见监军,如隔三秋。”
  边令诚面现怒色:“顾侯爷,奴婢自问从未得罪过您,您为何谋害奴婢?”
  顾青愕然眨眼:“我谋害你?边监军何出此言?”
  “回龟兹城之前,你在饭菜里做了什么手脚?”
  “手脚?饭菜是亲卫端上来的,你吃了,我也吃了,能做什么手脚?倒是有件事我想问边监军,说好一同去龟兹城的,我在前面左等右等,半天不见边监军的人影,为此我特意下令让大军多等了半日,差点贻误了战机,边监军难道不应该给我一个解释么?”
  边令诚一呆,接着大怒:“我解释个……顾侯爷,明人不说暗话,奴婢知道您不喜欢有人监军,但是监军是奴婢的职责,是陛下亲自交给奴婢的旨意,就算您再不喜欢,监军还是要存在的,你我都没有选择。”
  顾青愕然道:“我不反对监军呀,事无不可对人言,我对大唐对陛下忠心耿耿,就算一百个监军盯着我又何妨,忠心就是忠心,监军再多也不怕。边监军,切莫误会了我对你的一片赤诚啊。”
第三百零二章
捷报抵京
  一片赤诚终究是错付了。
  老实说,顾青在指挥麾下歼灭吐蕃军时,压根没想起边令诚这个人。更没想到边令诚一路走一路拉,就像在茫茫沙漠上圈地盘似的,拉到半路又转道去找高仙芝,很难想象高仙芝看到风尘仆仆跑肚拉稀的边令诚时是怎样的心情。
  顾青不反对监军是大实话,前提是监军在自己的军队里最好识趣点,懂得为人处世的道理,背地里捅刀子告黑状之类的事情最好不要发生,否则便不能容他。
  边令诚把话说开了,顾青也就不藏着掖着。
  “边监军,当初咱们认识时我便说过,我是来安西混日子的,日子混个一年半载,陛下就会召我回长安当官,所以我在安西希望日子平平稳稳的,不要出什么意外,边监军明白我的意思吗?”
  边令诚愈发愤怒了:“侯爷这话好生没理,奴婢对您可一直是执礼甚恭,从来不曾与您结怨,您在安西的日子过得平稳与否,与奴婢何干?”
  顾青冷不丁问道:“边监军,天子是否给过你密旨?”
  边令诚一惊,神情震撼地看着他。
  顾青笑了:“密旨的内容你我心知肚明,就不必直说了,你在安西监军是你的职责,我不会抵触你,但最好不要无中生有,否则,你很可能会有大麻烦……”
  “侯爷此言何意?奴婢不明白……”边令诚涨红了脸期期艾艾道。
  顾青悠悠地一笑,道:“边监军,你再猜猜,天子有没有给我密旨?”
  边令诚吓得后背冒了一层白毛汗,目光惊惧地看着他。
  顾青哈哈大笑:“边监军,天威不可测,天意不可揣度,你该不会以为陛下给你一份密旨就是对你无条件的信任吧?说句得罪人的话,你这种靠着一份圣旨便敢在安西横冲直闯的家伙,能活到现在也算命大,不过好运气总有穷尽之时,做人还是低调一点的好。”
  “边监军,其实我是个很好相处的人,对我有意见,有怨恨,可以当面直说,无论说得多难听我都接受,但是不要背后搞名堂,我脾气不好,真的很不好,嗯,勿谓言之不预也。”
  见边令诚惊惶忐忑的模样,顾青笑得很灿烂。
  对有些人真的没必要搞什么含蓄,把话说到明处反而更有效果,尤其是对那些自以为大权在握的蠢货。
  安西节度使府的三把交椅,高仙芝排第一,名符其实的一把手,顾青排第二,他这个第二随时可以把第一排挤走,边令诚充其量不过是第三。
  排名第三的人上蹿下跳刷存在感,作为二把手的顾青偶尔还是要扇他一记耳光,让他清醒一点。
  宾主相谈甚欢,边令诚如坐针毡,没多久便起身告辞,原本气势汹汹兴师问罪的架势,走的时候却多了几分惶恐和惊疑,脑海里仍在思索顾青所说的“密旨”究竟是真是假。
  顾青亲自将他送出帅帐外,并且热情地挽留他。
  “天色尚早,边监军何不在大营里用过饭再走?据说今日大营伙食很丰富……”
  边令诚脚步突然一个踉跄,连委婉拒绝的话都没说,头也不回逃命般离开。
  …………
  长安城。
  快马用了半个月,将捷报送至兴庆宫。
  与此同时,安西大捷的消息已传遍了长安城,大街小巷的官员和百姓议论纷纷,脸上找到了久违的自豪感。
  时年大唐征战异国,败绩越来越多,从武则天时代起,大唐对外已渐渐采取了战略守势,当年太宗和高宗从西域和突厥薛延陀南诏等占领的诸多土地,武则天时期已渐渐被邻国蚕食吞并。
  像顾青这般全歼两万多吐蕃敌军的捷报,委实是近年难得一闻的好消息,大唐的臣民多年不曾如此痛快过了。
  于是捷报传遍之时,顾青的名字也被长安百姓人尽皆知。
  当初那个能作诗,敢劫县衙大牢,敢斩杀刺史,蹲过两次大理寺的小子,如今摇身一变,成了戍边击敌两万余的英雄,在顾青的指挥下大唐大获全胜,三万吐蕃军被歼灭,吐蕃也算是伤筋动骨了,那个在长安城时常闯祸的家伙,却有这般了不起的本事,长安的臣民对顾青愈发敬仰赞赏,大街小巷已传遍了顾青的名声。
  而顾青当初亲手所创的八卦报自然不可能不蹭一蹭热度,在郝东来和石大兴的催促下,八卦报当夜撰文刻版,头版标题:“安西节度副使顾青奇闻轶事”,至于里面的内容,集造谣吹捧歪曲之能事,离别顾青多日,两位掌柜的求生欲直线下降。
  鸿胪寺卿张府。
  张怀锦一脸兴奋地冲进张怀玉的闺房,涨红了脸大叫道:“阿姐,顾阿兄立功了,好厉害!”
  张怀玉正在闺房内安静地读书,读的是顾青所著的《三国演义》,她已不记得自己读过多少遍了,每次读它总有不同的体会,对于顾青的才华,张怀玉更是愈发佩服,只是这种佩服深埋在心底,从来不会表现出来,更不会当面夸他。
  有才华的男人不能让他太得瑟,太得瑟往往便是欠揍的前兆,顾青尤是。
  合上书本,张怀玉无奈地叹气:“你这性子不能改改么?经常大呼小叫的,被二祖翁教训多少次都不改……”
  张怀锦蹦蹦跳跳跑到她面前道:“哎呀,会改的会改的,明日便改。阿姐,顾阿兄在安西立功了,大功!率部全歼吐蕃军两万余,捷报已到长安。”
  张怀玉眼中露出惊喜之色:“全歼两万余?他一个手不能提的书生竟有领兵作战的本事?”
  张怀锦使劲点头:“顾阿兄的本事大得很,没有他不会的,这次可是以寡敌众呢,顾阿兄麾下只有一万五千人,打败了吐蕃和一支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杂牌军,一共两万多人,活擒吐蕃主帅和很多敌将,敌帅已被押解来长安的路上,不日便向天子献俘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3/65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