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为田舍郎(校对)第39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95/650

  李隆基露出温暖的微笑:“承尔吉言,但愿仍是朗朗乾坤。”
  “臣,告退。”
  “去吧,顾青,朕祝你凯旋而还。”
  …………
  走出兴庆宫,迎面遇到高力士,顾青急忙主动行礼,高力士不敢托大,当即也还礼。
  “高将军,久违了。”顾青笑道。
  高力士的笑容里掺杂了少许的愁色,仍勉强笑道:“顾侯爷却是愈发风采照人,令人羡慕,年轻真好呀。”
  “塞外风沙吹了三年,我却觉得自己老了不少,高将军客气了。”
  高力士指了指身后,他的身后正静静站着一群姿色身段绝佳的歌舞伎,十多个女子并排站在一起,略显局促地垂头,不安地偷偷抬眼,匆匆一瞥后又如受惊的兔子,迅速垂下头。
  “奉陛下旨意,这些歌舞伎赐予顾侯爷,她们皆是太常寺所出,无论姿色身段还是歌喉舞姿,皆是当世之绝佳,陛下隆恩,将她们赐给侯爷,侯爷当好生善待她们。”
  顾青急忙面朝兴庆宫方向遥拜,大声道:“臣,谢陛下隆恩。”
  高力士满意地笑了笑,接着表情一肃,郑重其事地朝顾青长揖一礼,道:“顾侯爷少年英雄,为老奴生平仅见,五年前如横空出世,令世人惊诧敬仰,如今社稷危亡之时,还请顾侯爷看在陛下和贵妃娘娘这些年待你不薄的份上,为陛下扫清叛逆,侯爷,一切拜托了。”
  顾青急忙还礼道:“高将军言重了,忠君卫国是我分内之责,定会竭尽全力为陛下平叛,高将军侍奉陛下多年,值此危难之际,也请高将军保重身子,待我凯旋还朝,还想与高将军痛饮一回,以酬高将军这些年对我的爱护提点之情。”
  高力士笑了,二人郑重行礼后,各自别过。
  带着一群歌舞伎和乐工回到宅子,许管家被这阵仗惊呆了,听说是天子所赐,许管家顿时脸上生光,兴奋地指挥下人打扫厢院,给歌舞伎乐工安排住处。
  顾青独自站在前堂,神情陷入沉思,良久,忽然道:“许管家,派个人去请李姨娘和李光弼,颜真卿,就说府里宴客,请他们大驾光临。”
  许管家急忙应了,刚要转身,顾青又道:“再让歌舞伎马上打扮,半个时辰后于宴席上歌舞娱之,今夜府中歌舞饮宴通宵达旦。”
  许管家一愣,不明白顾青为何突然会如此反常,以前府中就算饮宴,也没有通宵达旦的先例,难道府里有了歌舞伎后,侯爷打算与别的权贵一样过一把奢靡浮华的日子?
  转念一想,侯爷本来就是权贵,歌舞娱之有何不可?
  于是许管家痛快地下去安排了。
  顾青脸上却丝毫没有宴客的喜庆之色,反而一脸冷峻,神情非常凝重,沉思许久,又让韩介等亲卫备马,顾青带上亲卫出门,亲自赴郭子仪府上,请郭子仪老将军赴府饮宴。
  郭子仪对顾青向来颇为欣赏,加上顾青曾经也是左卫中郎将出身,算是军中的自己人,顾青出宫后,天子让顾青官复原职回安西领军勤王的消息很快传开,郭子仪正好也想与顾青聊聊,于是痛快地与顾青同乘一车来到顾青府上。
  半个时辰后,李十二娘,李光弼,颜真卿等人皆到了。
  李光弼进门便咋咋呼呼,看着前堂外回廊下打扮艳丽的歌舞伎,李光弼不由一愣,接着兴奋地搓了搓手,大笑道:“好个小混账,总算开窍了,每次来你家总觉得寡淡得很,没想到今日你竟有了娱色之趣,这几年在安西没白待,哈哈。”
  进了前堂,见郭子仪,李十二娘,颜真卿等人都笑吟吟地坐在里面,李光弼急忙朝郭子仪见礼。
  郭子仪对他却没好脸色,哼了哼道:“说别人是混账之前,你多反省一下自己,顾青若是小混账,你便是个大混账,这些年在左卫闯的祸不比顾青少。”
  李光弼苦笑道:“是是,老将军,晚辈面前给末将留点脸。”
  郭子仪没理他,望着顾青和蔼地笑道:“二十出头便执掌一方,麾下猛将如云,精兵数万,少年英雄名不虚传……”
  目光淡淡地朝李光弼一瞥,郭子仪嫌弃地道:“不像某些人,混迹长安半辈子了,还只是个中郎将,昔日的晚辈子侄早已平步青云,他居然还有脸充长辈,但凡稍有羞耻之心都会一头撞死。”
  堂内众人于是殷切地盯着李光弼,好奇他会不会真的一头撞死。
第四百三十六章
乱世之民
  以李光弼的脸皮厚度,当然不可能羞愤得一头撞死。
  长安城兵将吃了许多年的太平粮,李光弼也是其中之一。太平盛世里,英雄豪杰似乎已不那么重要,大家都想着如何过好自己的小日子。
  于是许多原本应是英雄的人过着浑浑噩噩的生活,他们并未凋零,只是日子太惬意,明珠蒙尘遮住了光华而已,他们懒得拂去身上的灰尘,然而一旦国有危难,这些浑浑噩噩过日子的人马上恢复了本色,为国为民南征北战。
  明珠永远是明珠,拭去灰尘,绽放出的光亮永远不是凡人能企及的。
  顾青见客人到齐,于是吩咐上酒菜,等在回廊下的歌舞伎也入了前堂,在杯觥交错满堂盛宴中翩翩起舞,堂内顿时笑谑喧嚣,热闹非凡。
  宾客饮宴一个多时辰后,歌舞伎有些累了,顾青让她们暂时退下,然后斟满酒走到郭子仪面前,双手捧杯躬身道:“时值危难之际,老将军要担起平叛重任,晚辈无以为敬,还请老将军保重身子,晚辈转战关中时,愿与老将军守望相助。”
  满堂笑闹声忽然一静,每个人愕然望着顾青。
  郭子仪花白的眉毛挑了挑,沉声道:“听顾县侯的意思,难道我等守不住长安城?”
  顾青苦笑道:“晚辈不知如何说,说出来难免犯忌……”
  郭子仪目光朝堂内一扫,淡淡地道:“在座皆是君子,不会背后嚼舌根,顾县侯有话但说无妨,无论犯不犯忌,都不会传出去。”
  顾青搁下酒杯,缓缓道:“老将军,晚辈以为,长安城恐怕真的守不住。”
  满堂皆惊,郭子仪皱眉道:“叛军虽说势众,但也不至于攻得下大唐国都,顾县侯因何而出此言?”
  顾青叹道:“叛军二十万之众,这二十万人里,五万是骁勇善战的异族部落,还有十五万是多年戍守大唐北境,与敌交战无数次的善战之兵,不讳言的说,他们是大唐最精锐的边军,如今反戈而叛,长安城八万兵马久处太平,忘战怠练,长安城又是一座超大的城池,城大则城防难免有许多纰漏之处,叛军可以选择攻城的地点太多,所以晚辈认为,长安城顶多只能守两个月,终究会被叛军所破。”
  一番话令在座的宾客陷入沉思,郭子仪和李光弼都是领兵多年的将军,顾青如此一剖析,二人也觉得有道理,神情不由变得黯然起来。
  “长安城若失,天子当如何自处?”颜真卿失神喃喃道。
  顾青叹道:“只能请天子出京巡幸,往西南而去,郭老将军,李叔叔等各位留在关中,我率安西军随后赶到,关中便是我们与安禄山交战之地,务必将安禄山拦截在关中,这场叛乱不能再往南蔓延了。”
  堂内众人皆默然点头。
  郭子仪沉声道:“长安城老夫还是会尽力守,在此之前,老夫会向陛下陈情利害,请陛下暂离长安,巡幸西南。若长安城实在守不住,老夫便率军撤出长安西进,与河西,陇右两大节府合兵,最后再入中原,与安贼一较高低。”
  顾青紧接着道:“晚辈的安西军会在两个月后开拔至玉门关内,战场情势瞬息万变,待晚辈率军回关中后,再派人与郭老将军联系,我等分兵狙敌,尽快将安贼逼出黄河以南,如此我等拥有山南,河南和淮南等富庶粮食产地,便可立于不败之地,平定叛乱只在早晚。”
  郭子仪捋须笑道:“甚善,便依尔所言,安西军入玉门关后,你我分兵而击,待收复关中后,可合兵北进,一举将叛军剪除殆尽。”
  顾青笑了笑,没答话。
  率安西军平叛可以,但他绝对不会跟郭子仪的军队合兵。
  安西军就是他的本钱,一旦与郭子仪合兵,他的本钱便完全属于朝廷了,这是吃亏的买卖,绝对不能干。
  顾青又对李光弼道:“李叔,若长安城破,李叔不可恋战,留作有用之躯,出城再聚集王师,与叛军周旋游击,待小侄率军入关后,会与李叔会合,再图将来。”
  李光弼不领情地一瞪眼:“小混账,安西待了几年真以为自己是威风凛凛说一不二的大将军了?我用得着你来安排?该如何做,我有分寸。”
  顾青端起酒杯走到颜真卿面前,看着这张平静苍老的脸庞,顾青暗暗一叹,举杯敬道:“颜侍郎书法一绝,令人敬仰,小侄写的字向来丑陋不堪,尤其佩服字写得好的人。只是小侄还有一句话想说,字虽好,失之刚烈,刚烈则易折,字是字,人是人,人不必如字,笔锋转处,不需刚硬,柔和为上。”
  颜真卿听得一头雾水,不明白顾青话里的意思。
  顾青与他满饮一杯后,朝他笑了笑。
  安禄山叛乱,造成的人间悲剧太多,眼前的颜真卿就是活生生的悲剧,颜家满门忠烈,尽赴此国难。
  忠臣碧血,洒尽江山,后人唁之,只是一场唏嘘,而这个悲剧站在面前,顾青的情绪却不止是唏嘘,想挽回点什么,却不知从何做起。
  歌舞伎休憩一阵后,进前堂再次歌舞起来,堂内恢复了欢笑谑骂。
  众人都怀着心思,今夜的酒宴大家都不尽兴,没到子夜便匆匆告辞。
  李十二娘没走,她特意等到宾客散去后,才走到顾青面前道:“你明日便要走了?”
  “是,匆匆一聚,又是离别,李姨娘,您也要多保重。”
  李十二娘缓缓道:“军国大事我不明白,只问你一句,长安城是否真会被安贼攻陷?”
  顾青沉声道:“多半是守不住的,李姨娘当早做安排,速速离开长安,最好去蜀地避难,小侄的石桥村算是世外桃源,兵灾暂时不会祸及到那里。”
  李十二娘笑着摇摇头:“我会走,但不会去蜀地,国难当前,对方又是咱们不共戴天的仇人,我怎能不多尽一份心力……你的那个小同乡冯羽前日有信送来,他使计烧了营州史思明八万石粮草,算是给安禄山的后背捅了一刀,他还说会继续潜伏在史思明身边,寻机再给叛军一记沉重的打击。”
  顾青欣慰笑道:“这小子,还真是有些斤两。”
  李十二娘也笑道:“他是个人才,此役之后,若军中没有合适的位置,我愿将他引入门下,在打探消息,潜伏敌后这方面,冯羽令我惊才绝艳。”
  指着堂内仍在翩翩起舞的歌舞伎,李十二娘忽然问道:“今夜的歌舞伎是你故意而为?”
  顾青苦笑道:“天子对我仍有猜疑,我只能做出声色犬马之状,让天子对我放心。”
  李十二娘愠怒道:“你都要为他拼命了,为何他还对你不放心?”
  “帝王多疑,不会信任任何人,多年前唯一信了一个安禄山,如今便被狠狠打脸了,往后天子的性情恐怕会更偏执,所以我要做一些姿态出来,打消他的疑心。”
  李十二娘叹了口气,拍了拍他的肩,道:“此去安西,虽是万马军中,你也要保重自己,战场上刀剑无眼,你是一军主帅,切莫亲身犯险。”
  “李姨娘,你也要保重,覆巢之下无完卵,从此江山不太平。乱世之民,命不如草芥,李姨娘若遇危难,尽管来我军中,我保护你。”
  一句“我保护你”,令李十二娘眼眶含泪,心中翻涌着一股暖流。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95/65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