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为田舍郎(校对)第43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36/650

  “节帅,求援奏疏已接连送去长安五次了,但天子仍无旨意,据送奏疏的将士回禀,长安城中已有传言,言天子欲离京巡幸……”副将附在哥舒翰耳边轻声道。
  哥舒翰眼中露出怒色,然后很快平静下来。
  “巡幸”是个好词儿,但战争时期尤其是京城危在旦夕之时,“巡幸”的意思就是逃跑。
  “天子……万乘之躯,当避。臣子……仍要尽忠。”哥舒翰吃力地道。
  副将垂头道:“是,末将愿与潼关共存亡。”
  潼关城墙上,战况越来越激烈,哥舒翰皱眉,举手颤巍巍地指向一处被石块砸坍塌的箭垛。
  副将立明其意,扭头朝亲卫喝道:“那处箭垛塌了,增派将士堵住缺口,严防叛军攀上来。”
  亲卫匆匆领命而去。
  “节帅,今日叛军攻关尤为激烈,才一个多时辰,将士们伤亡已不小了……”副将忧虑地道。
  哥舒翰嘴角不受控制地流了一线口水下来,副将急忙帮他擦净。
  “顾青……收复了洛阳,叛军……粮道已断,潼关……必取。”哥舒翰口齿含糊地道。
  话说得有些模糊,但副将跟随哥舒翰多年,立马明白了哥舒翰的意思。
  “置之死地而后生?”
  “……对。”
  副将叹了口气,看着城墙上激烈厮杀的将士,道:“如此,潼关愈发危急了,节帅,咱们恐怕守不住潼关……”
  哥舒翰费力地扭头,颤抖的手指向东面,道:“派人……安西军,求援。”
  副将重重点头:“是,末将这就派快马去洛阳,请安西军火速驰援潼关。”
  话音刚落,无数黑色的罐子被投石机抛向城墙,罐子落地碎裂,里面的油状物流了一地。
  一名守关将士踉跄奔来,一脸惶急地道:“节帅速避,叛军要用火攻了!”
  哥舒翰吃力地从轮椅上撑起半个身子,昔日威风凛凛的大将军,如今拖着沉重的病躯,两眼一瞪仍有虎啸山林的霸气。
  “不退!我与将士共生死!”
  …………
  安西军拔营,大军浩浩荡荡启程,前锋官沈田已率五千骑兵走出了数十里。
  中军阵内,旌旗飘展,一杆黑色金边的帅旗尤为突显,上面绣着“敕命青城县公太子少保光禄大夫安西节度使顾”。
  亲卫高举帅旗,神采飞扬地骑在马上,帅旗迎风猎猎招展,所过之处,行人商旅纷纷恭敬避让。
  顾青的神情却不像亲卫那般飞扬,反而有些焦急。
  “韩介,派人去前锋传令,让沈田加快行军,潼关怕是很危急了。”
  韩介朝旁边一名亲卫扬了扬下巴,亲卫策马疾驰而去。
  然后韩介朝后面看了一眼,道:“侯爷……呃,不对,公爷,咱们在洛阳城招募了四千新兵,看那些人松松垮垮,连马都不会骑,这些人若编入安西军,恐怕会影响战力呀。”
  顾青淡淡地道:“所以我让刘宏伯段无忌留在后军慢慢走,一边走一边操练,这些人暂时用不上,一年半载约莫才有个兵模样。”
  韩介叹道:“可惜这些新募的兵没法进陌刀营,一个合适的都没有。”
  “陌刀营挑选很严格,宁缺毋滥,路上再慢慢找吧,让人留意路过的村庄城镇,若遇到身材合适的,不妨劝说他入募兵,兵饷好说,总比在乱世里仓惶逃命强多了。”
  看着前方浩浩荡荡的兵马,顾青忽然叹道:“安西军入关以来,虽说折损不算大,但相比叛军主力兵马,安西军若正面相抗仍有不如,咱们必须扩军了。”
  “扩军?募团结兵吗?”
  “只能募团结兵,否则长安那边不好交代,咱们这里还有一个边令诚时刻等着拿把柄,募新兵不可太高调。”
  韩介咬了咬牙,道:“边令诚这个不男不女的东西,留着迟早是个祸害,公爷,要不要末将寻个由头办了他?”
  “你打算如何办他?”
  韩介阴险地笑了笑:“搜罗营中有男风之好的将士,把他们和边令诚关在一个营帐里,授意他们轮死边令诚,然后咱们向长安禀奏,就说边令诚伤风败俗,营中乱搞男男关系,最后活活爽死……”
  顾青吃了一惊,上下打量韩介,忍不住道:“你为何越来越邪恶了?这种主意你从哪儿学来的?”
  韩介无辜地道:“长安城很多风流馆里有男色娱人,有些好此道的权贵经常聚饮而乱,偶尔也听说有男色不知如何被权贵玩死,第二天悄悄被抬出城埋了……”
  顾青迟疑地道:“韩介,你……没这毛病吧?”
  韩介摇头:“末将家里一妻二妾都难以周全,对男风实在有心无力……”
  “有心……无力?”顾青拨转马头,不动声色地离韩介远了一点。
  不动声色的动作颇具伤害性,韩介急忙辩解道:“公爷,末将的意思,我根本不好此道,还是女人好,身娇体柔温柔解语,关了灯该找到的位置一找就找到……”
  顾青皮笑肉不笑道:“大家都在骑马,你为何独自开车?”
  “???”
  “对边令诚客气点,他若不犯我,我便能容他,你说的什么将他与好男风的将士关在一起,以后提都别提,这是给他送福利,美不死他。”
  “……是。”
  从洛阳到潼关,必经函谷关。
  安西军虽然都是骑兵,但沿途大多是山地,骑马难行,更不可能放马狂奔,尽管顾青一催再催,前锋沈田的行军速度仍然无法快起来。
  三日后,大军刚到函谷关,顾青下令关内扎营。
  当夜帅帐聚将,除了沈田外,别的将领都到齐。
  顾青坐在帅帐内,盯着挂在帐内的一张羊皮地图发呆。
  见众将到齐,顾青道:“我等向潼关急行军,若能在叛军攻破潼关以前赶到固然最好,安西军便与潼关守军一同抵御叛军,哥舒翰身体抱恙,我会接管潼关的兵权。有了安西军加入,潼关至少能坚守两个月以上,或许不需要两个月,他们的粮道已被咱们截断,叛军若无法开辟新的粮道,一个月内必败,这场叛乱就算平定了。”
  众将纷纷点头。
  顾青又叹道:“但是,若在安西军到达以前,叛军已攻破了潼关,那么事态便严重了,我们要马上拿出一个备用的章程,潼关若破,救之无益,接下来安西军何去何从。”
第四百八十二章
关陷城破
  潼关若破,关中平原已失,包括都城长安在内,都会被叛军占领,同时叛军也不会再为粮草发愁,有长安城国库的屯粮,有广袤的关中平原官仓,粮草不再是问题。
  也就是说,叛军若破了潼关,安西军费力截断的叛军南北粮道等于徒劳。
  有些话说出来很残酷,但帅帐内的将领们很清楚,战时需要冷静的头脑,无论内心愿不愿意,潼关确实很有可能在安西军赶到以前被攻破,顾公爷未雨绸缪,必须要提前为安西军安排新的战略方向。
  “公爷,若潼关被破,长安城必不能保,除非安西军及时赶到长安,与长安守军一同守城,或许能抵挡住叛军的攻势。”刘宏伯道。
  常忠摇头:“从今日算起,就算咱们不吃不喝连夜赶路,也来不及在数日内赶到长安,出函谷关后仍是山地居多,人马难行,不是不愿救援,实在是无法及时赶到。”
  李嗣业闷声道:“若非当初陛下非要咱们去洛阳,也不至于……”
  常忠厉声喝道:“李嗣业,闭嘴!不想活了?”
  顾青叹道:“若潼关能够多守住几日,一切或许来得及……”
  常忠好奇道:“公爷觉得潼关很快会失守?”
  顾青点头:“这几日我越想越不安,叛军粮道被断,安禄山必有置之死地之心,攻打潼关必然必以往的攻势愈发凌厉激烈,潼关守将哥舒翰病重,一军主帅若稍有意外,军心必然涣散崩溃,潼关被破只在须臾间。”
  刘宏伯叹气道:“原本高仙芝守关挺合适的,天子为何换下高仙芝,让病重的哥舒翰去守,这根本就是乱命……”
  帅帐内众将说得还算温和,但隐隐间对天子的指挥部署皆有牢骚。
  顾青看在眼里也不阻止,微微一笑道:“那是朝堂的事,我们管不着。潼关若破,长安城只有两万多守军,断然无法守住,叛军已拥关中偌大的地盘,必然招兵买马扩军……”
  头疼地揉了揉眉心,顾青叹道:“那时,可真就天下大乱了,再也无人压制得住安禄山了,安西军也不行。”
  李嗣业咬了咬牙,道:“安禄山扩军,咱们安西军也扩军!咱们扩个十万大军出来,再与安贼决一死战!”
  顾青抄起桌案上一支毛笔扔过去,骂道:“你给我坐下!说得轻巧,叛军可以拉壮丁,可以抢掠民间富户,我们能干吗?养十万大军需要多少银钱粮草,你算过账吗?这笔钱你能出?”
  李嗣业讪讪坐下,嘴硬道:“公爷挣钱向来厉害得很,再努努力说不定就赚到了呢……”
  饶是如此紧张时刻,众将仍忍不住大笑起来。
  顾青摆了摆手,严肃地道:“潼关若破,安西军便离开关中,转战南方……”
  转身看着地图,顾青摸着下巴沉吟许久,盯在地图的某一点上,手指往上一指,道:“安西军去邓州,然后转道去颍州,依托江南道的富庶和产粮之地,咱们先把将士们的肚子问题解决,再说平定叛乱的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36/65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