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山(校对)第11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8/305

  结果一位过路道士吕纯阳赠金修桥,泼中了她,却不顾而去。关小妹经过打探,方知这位纯阳道长来自芜州齐云观,于是也寻到了芜州,却不得相见。
  百姓听闻纷纷感叹,有人提醒关小姐道:“齐云观前任观主的确姓吕,号纯阳子,但是几年前就离开芜州云游去了。”
  关小姐道:“是否是此人,要见过才知道,听说齐云观是梅家供奉,而今日梅公子娶亲,我感叹自己的遭遇,故此在门前摆摊寻人,希望有知情人帮我找到他。”
  老百姓这一围观,就把菁芜山庄的大门给挡住了。管事赵启明刚想过去驱散,不知从哪里又冒出个道士,腰悬酒葫芦手挥一把芭蕉扇,拦住赵启明,点名要梅振衣亲自出门迎接。赵启明摸不清这道士的底细,回山庄禀报去了。
  那道士当然就是钟离权,见赵启明回去了,钟离权也挤进人群,来到关小妹面前笑道:“这位小娘子,你看贫道是吕纯阳吗?”
  关小妹很认真的摇了摇头:“你不是!”围观的百姓发出一阵哄笑,心中皆道这老道脸皮够厚的。
  钟离权也不脸红,扇子拍着胸口道:“我叫钟离权不叫吕纯阳,但是这里只有你见过吕纯阳,你说是谁就是谁啊。”
  关小妹:“是就是,不是就不是。”
  钟离权点头道:“说的也是,但是你在这个地方摆摊不妥,此处是众人行走之道,若有车马往来会被你所挡,应后退三尺于道旁,我说的是吗?”
  关小妹只能说是,不得不将摊位后退三尺。这时山庄里的梅振衣已经听说事情始末了,心中也暗叹关小妹的手段,这其实与他当初拦路逼问法舟的道理是一样的。只要自己一出门,关小妹就说要寻的人是他,梅振衣不能否认。
  当着芜州百姓的面,他恐怕也只能顺应民意将“双喜临门”变成“三喜临门”了,反正今天婚礼都准备好了,就是多一位新娘子,进门拜完堂就算数了。幸亏师父钟离权赶到了,客串了一回一千多年后才有的“城管”角色,否则梅振衣还真不好应对。
  关小妹刚刚将摊位后退三尺,菁芜山庄的大门就开了,赵启明指挥几名仆人抬着一个系红绸的大箩筐出来了,箩筐里全是散碎铜钱,高呼一声:“铺吉道打赏喽!”
  梅家下人抓起一把铜钱朝天撒去,然后抬着箩筐向芜州城方向去,一边走一边继续撒铜钱,走的就是酉时将要迎娶新娘的那条道。山庄门前看热闹的百姓呼啦一下全跟着箩筐跑了,片刻间走的一个不剩!
  这时梅振衣穿着吉服走出门来,行礼道:“徒儿拜见师父!您老人家怎么来了?”
  钟离权呵呵笑道:“有喜酒喝,师父为什么不来?再说你父不在芜州,要正式拜堂行大礼的话,上首有一张座位还空着呢。”
  他说的很有道理,正式拜堂要请双方长辈坐在上首,柳家那边自然是柳直,可是梅家这边没有合适的人。俗话说师如父,钟离权坐在上首,自然是最适合不过。
  他们说话时,钟离权的身形就挡在关小姐与梅振衣之间。关小姐站起身来几次左右探望,可是钟离权的扇子就似抽风一般左右乱扇,从梅振衣的角度看去,恰好挡住了关小姐的视线和脸。
  梅振衣笑道:“师父,你的扇子什么时候变得这么新啊,连一条缝都没有?”此时他已经隐约明白,在洛阳牡丹坊第二次见到的那位“关小妹”,应该是观自在菩萨本尊下界,未果之后又在仙界见了清风一面,现在将关小妹这个化身仍然留在人间。
  钟离权:“我是来喝喜酒的,在新人面前,自然要用新扇子。快进去吧,别在门外说话了。”
  他们进了山庄,大门关上了,那边角门一开,管事赵启明屁颠屁颠跑出来道:“这位小娘子,我家少爷说了,见你卖的水果鲜嫩,今日吉礼上的果品就买你的了,能买多少就买多少!……我家少爷还说了,这里是私宅门外平时人不多,他建议你去城中翠亭庵门外摆摊,那里来来往往人多又有善心,你做生意方便寻人也方便。”
  梅振衣一进门,钟离权就把眼一瞪,挥起扇子就拍徒弟的脑门:“你这臭小子,还真能给师父惹麻烦,成亲的日子,竟然让人给堵门了!我如果不帮你,看你怎么办,走后门成亲吗?”
  “师父,徒儿错了,别,帽子打坏了,不,您老的新扇子别打坏了!……得,我脱了帽子直接让您老拍脑门吧。”梅家下人看得目瞪口呆,只见一位老道挥着芭蕉扇一路拍少爷的脑袋,而大少爷摘了帽子连躲都不敢躲。
  互相一打听,原来这位道长就是少爷的师父东华先生。菁芜山庄的下人们原先都认识孙思邈,再看少爷的这位钟离师父,与孙真人的脾气相差可太大了。
  进到新郎整装的小花厅里,钟离权才收起了扇子道:“谁叫你当日在落欢桥头自称吕纯阳?现在你不是吕纯阳也是吕纯阳了!”
  菁芜山庄怎么只见赵启明在忙乎,管家张果哪去了?张果出城去接新娘了,谷儿、穗儿午时进城,却没有直接到菁芜山庄。柳家在芜州城中也有宅子,提前布置好一处宅院让谷儿、穗儿落脚梳妆,等待梅家来迎娶。这座大宅子,也是谷儿、穗儿的嫁妆,等她们嫁入梅家之后,就是梅家的地方了。
  黄昏时分,迎亲的队伍进城,来到柳家宅院中,在内宅外叫门不开,众人让新郎吟诗,名为“催妆”。现代的某些地方的婚庆习俗,新郎迎亲时需要在新娘门外表明心迹,才能把门叫开,而唐代的风俗更文雅,新郎须吟“催妆诗”,意思是催新娘赶紧打扮好出门嫁人。
  梅振衣在门前吟道:“江南女儿柔如水,阿郎自小住横塘。塘花并蒂羞顾影,无须镜中照新妆。”
  他这诗有意思,简直太贴切了!闻者无不会心而笑。有人起哄要再来一首才能过关,但是里面的谷儿、穗儿已经等不及,叫人把门给开了。
  接下来新人登彩车,离开宅院去菁芜山庄。到门外梅家下人拦路,柳家以酒食等物打赏,这才能进去,彩车一直行到山庄庭院中。谷儿、穗儿一人手持一扇下车,用扇子挡住脸,足不沾地,并肩走过毯子,跨过门槛上的马鞍进入喜堂。
  在唐代,新娘子不披红盖头,而是用一把扇子挡住脸,进屋后新郎还要吟一首“却扇诗”,新娘才能放下扇子露出面目,然后拜堂成亲。闲话少述,热热闹闹的仪式过去了,终于迎来了洞房花烛。不知是新郎期待已久,还是一对新娘期待的更久。
  夜深人静的时候,梅振衣搂着一对佳人温润的身体,初为人妇的缠绵刚刚过去,梅振衣也是极尽怜惜。谷儿在他怀中也没睡着,喃喃道:“少爷,我不是做梦吧?”
  梅振衣在她胸前某点凸起处轻轻拨弄了一下:“你说呢?”
  谷儿哼了一声身体一颤,酥软如棉,那边穗儿似有感应,也娇哼一声。梅振衣道:“穗儿,你也没睡着?”
  穗儿弱声道:“眯着眼睛不敢闭,我和姐姐一样怕这是一场梦,等闭眼再睁开少爷就不见了。”
  梅振衣:“你把眼睛闭上,再睁开试试?天长地久,不在于此时之欢。”
  穗儿紧紧搂住他的胳膊:“少爷的话,穗儿不是很懂,但往后只会好好伺候少爷。”
  梅振衣笑了,一边笑一边动手:“伺候?就让我来伺候我的……”房中羞色,不必多述。
  ……
  第二天起床,按规矩应该向公婆请安,而菁芜山庄内不必如此了。梳妆已毕,弟弟梅振庭与与妹妹梅素节来向新嫂子问安,梅振衣看着弟弟欲言又止的眼神,也有些不忍心。算了,就看弟弟、妹妹的面子吧,梅振衣带着谷儿、穗儿来到后院,按仪式给裴玉娥请安。
  钟离权昨天喝完喜酒就不见了,他老人家来去从不打招呼,十有八九又回太牢峰了。
  婚后谷儿、穗儿的身份就变了,成了梅家的谷儿夫人与穗儿夫人。少爷还是常住齐云观,前文说过,玉真公主揽了一件事,主动要求为梅振衣布置将来的“新房”,等到了齐云观一看,梅振衣有些哭笑不得,同时也感叹玉真用心良苦。
  玉真怎么布置的?其实她什么都没布置,就是将梅振衣的卧房还给他而已,那个内外套间原本就是梅振衣与谷儿、穗儿的住处,现在当新房是最适合不过。
  那么玉真本人住在何处呢?前文介绍过齐云观的格局,梅振衣的住处是东跨院最后面独立的内院。除了东西厢房之外,正屋左边是书房,有独立的门户与院中相通,书房用山屏隔成三段,前面是小门厅,后面是放置睡榻的休息室,休息室还有个侧门与正厅相通。
  右边是梅振衣与谷儿、穗儿住的套间,玉真来后,梅振衣特意将正厅后面与齐云观的后院打通了,隔出一个单独的花园,供玉真公主闲暇时玩赏。玉真公主干脆在花园中另建一处居所,自己就住在那里,平时要穿过梅振衣居所的正厅,才能到达公主的居所,这样一来,玉真等于和他们住在一起。
第144回、空门新开九林寺,神僧广洒法缘帖
  到目前为止,梅振衣觉得一切都很圆满。他穿越前并不是一个胸怀大志的人,只想好好过日子。穿越后孙思邈的教导无非三个方面,怎么修行,怎么做人,再保有一颗济世之心,并没有引导他有任何野心。
  他的过人心机与花样百出的手段,来自于穿越前江湖八大门的历练,真正步入修行之门的根基,都是孙思邈打下来的,虽然与孙真人相处只有一年时间,但一生的修行根基已经印入身心了。后来再遇见钟离权,更多的只是机缘上的点化以及境界上的点拨。
  现在的梅振衣,如果有什么愿望的话,无非是希望天长地久,如果说还有什么私心的话,无非是希望身边亲近之人都能与自己一起修成仙道。这种事情当然勉强不得,但他也要尽量去结那个缘法。
  眼下在人世间他想做的最大的一件事情,就是凿建青漪三山洞天。虽然对于他的个人修行来说用不着这么大一片福地,但谁能没有一个“宏伟”的愿望呢?一方面如果他尽力是有可能办到的,另一方面他也觉得有些对不住知焰仙子。
  知焰仙子在丹霞峰上赠还拜神鞭,与他结为道侣,不再回昆仑仙境妙法门,事后梅振衣并不觉得太意外。有些事,点点滴滴的演变你可能并不在意,当它真正发生时,回想起来又觉得是水到渠成。当初知焰第一次来到齐云观时,后来的事恐怕已在师父钟离权的算计之中,就看他们有没有缘份了。
  梅振衣心底里有一个没说出来的想法,知焰因为他放弃了回昆仑仙境妙法门,那么他就有责任送给知焰另一片仙境。如果把青漪三山建成仙家洞天,应该不亚于仙境妙法门道场吧,就算比不上,也差不了太多吧?
  他的后代弟子如果知道当年祖师爷凿建三山洞天,最初是出于这么一种朴素的想法,估计都不太会相信。
  立岚送来那支玉简后,梅振衣在神识中反复读取凿建太牢灵境的过程,觉得实在太艰难了。东华门在太牢峰立派已经有三百多年,这三百年来一直在建造道场,虽然大规模的凿建近年才开始,但准备工作和基础已经很完备了。
  尽管艰难但梅振衣并没有一丝想放弃的打算,他制定了一个计划,三山洞天初成规模预计需要六十年。六十年对于普通人来说恐怕就是一生,但以梅振衣与知焰仙子这等修为,并不算很长的一段时间。
  目前有一点点小遗憾,那就是知焰仙子仍然闭关未出,时间已经过去半年多了。以前梅振衣不知道知焰还要闭关多久,但现在多少心里有数了,这还是因为提溜转。
  提溜转一直守在青漪三山中,它也很关心知焰的情况,有空就跑去问清风:“仙童,听说你擅推演之道,那你就给掐指算一算,知焰仙子还要多久才能出关啊?”这话问的有点气人,把堂堂金仙就当成街头算命先生一样。
  清风不与它计较,也懒得理它。但是提溜转真烦人,一有机会就跑去问,这段时间它除了守护三山、与梅振衣一起修行之外没干别的事,就是去烦清风。
  提溜转敢去招惹清风另有原因,因为明月喜欢和提溜转一起玩,所以清风拿它也没有办法,总不能不让它上敬亭山。后来清风实在不想听唠叨,就对提溜转道:“你想问我什么事,也不能这么没头没脑的,至少得有个前因后果。”
  一听这话提溜转就来精神了,根据它平时打听的消息,将知焰仙子当初为何来到齐云观,又是怎样揍了梅振衣,恰好钟离权赶到如何留下了飞云岫等等系列故事都讲了一遍,其中还包括当初入江都城营救玉真公主的经过,提溜转也参与了,当然说的更加精彩。也幸亏是它,换一个人还真不能了解这么多八卦消息。
  清风最后只淡淡的说了一句:“飞云岫化拜神鞭,梅振衣承诺相还,却不知此器一直在自己手中,以至于知焰流落人间缠神三年。如今知焰闭关入苦海劫,定坐中时日不可以寻常记,她能定坐多久,实则是梅振衣须守侯多久,应以三年相还。”
  提溜转追问道:“你的意思,是说知焰仙子要闭关三年?”
  清风答道:“若她能渡过此劫,应当如此,若三年不出关,恐怕就有意外了。”
  提溜转闻言之后跑到梅振衣那里去表功,就说自己打听出来了,知焰仙子需闭关三年。梅振衣叹息道:“提溜转啊,你不该去问仙童的,知焰闭关多久在于她自己的修行,不在于清风如何推演,我们好好守侯便是。”叹息归叹息,他也没责怪提溜转多事。
  这一段时间谁最苦谁最累,当然首推提溜转,炼化十万多支吉祥软草茎啊!一开始极慢,后来越来越快,到重阳节这一天竟然完成了,因为谷儿、穗儿也来帮忙。
  成亲之后,梅振衣有什么事并不瞒着两位夫人,她们也听说了郎君与提溜转在山中借炼化吉祥软草修行之事,主动要求一起来的。梅振衣就让她们帮提溜转的忙,采摘和炼化草茎,只有一个要求,不许动手,全以神念完成,并指点她们应该如何去运用神识。
  这其实是在教两个丫头御物、炼器之道,谷儿、穗儿平时以短剑相舞虽然好看,但是从历练的角度并没有太大的作用,小小的一支吉祥软草茎,是最好的磨练神识之法。梅振衣并不明言,只让谷儿、穗儿这么去做。两个丫头非常听话,并不多问,也不怕麻烦和枯燥,就按他的吩咐去做。
  提溜转这下可高兴了,并不是因为谷儿、穗儿能帮多大的忙,而是显出它的能耐大了,谷儿那边好不容易炼成一支草茎,它已经炼成几十支了,精神头是越来越足。
  重阳节这天,梅振衣炼制好了一百零八扇吉祥软草蒲团。提溜转在一旁看着,它几乎不敢相信如此浩繁的一件事,真的能在不到四个月的时间里完成,这在几个月前它是想都不敢想的。
  提溜转看着蒲团,而梅振衣也在看着它。现在的提溜转凝神安静之时,身形已经完全不转了,它本就是透明无形,所以几乎看不见。但是一旦施展法术身形转动起来,明显有了实质,神识中感应的是清清楚楚。
  提溜转也可以直接与普通人交流了,虽然不知道声音从何处发出,却开口能言。对于普通人来说以神念交流是一种神通,而对于提溜转来说,能像普通人那样发出正常的声音也是一种修得的神通。
  梅振衣笑着对提溜转道:“炼器也炼人,对于你来说,炼器也炼形,你终于凝聚成实形,且可虚可实,这一点比我都强,就像我的拜神鞭呐。”
  这话本来是夸它,提溜转却有些不高兴:“我不和东西比,我要和人比!”
  梅振衣又劝道:“以你现在的根基,就像这样也可修行啊,这就是你的身形,如今已凝炼成功。”
  提溜转左右乱摇,姿势就和摇头一样:“我不要这样的身形,我要凝成人身。”
  梅振衣:“今后你倘若修行有成,完全可以幻化出你生前的面目,但你毕竟不是人。”
  提溜转叹气道:“修行到那个地步不知道有多难,而且幻化出身形面目,也算不得真的,不过是骗一骗凡人耳目而已。”
  梅振衣:“阴神就是阴神,你又何必如此执着呢?就像你爱打听闲话一样!”
  “相公,如果你有办法,可以帮帮它嘛!”谷儿、穗儿也在一旁帮腔,她们和提溜转相处的时间也不短了,对这个鬼物印像很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8/3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