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山(校对)第20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1/305

  旁边陪同的僧人闻言都有些吃惊,乔觉不叫梅施主而改口称梅公子,还说他不是佛门弟子不必勉强叩拜,这是哪家的道理?刚才连慧能像都叩拜了,现在到了地藏菩萨面前岂有不拜之理?他供奉了寺中那么财物,向佛之心还不够虔诚吗?
  梅振衣却不意外,微微一笑仍然跪在蒲团上叩拜,行的却是道家拜师长的大礼——这就是恭敬与请教的意思了。
  他的“灵山心法”修炼已接近于极致,能感应到面前的地藏菩萨像确有化身神识依附,而且与身边的乔觉和尚本人浑然一体无差别。这位乔觉住持就是地藏菩萨,本尊托舍轮转入世间,拜菩萨如同拜乔觉。
  礼毕起身后梅振衣问道:“我欲向大师请教修行秘法,可否就在此私下一谈?”
  乔觉点了点头,挥手命众僧都离开大殿退入后院,整座大殿以及殿外的天井都变的空空荡荡,九林禅院的大门也关上了。乔觉看着他问道:“梅公子以礼登门进香,有什么事就请直说吧。”
  梅振衣:“昨日大师超度满山鬼神入轮回,斯为大功德之举,但我青漪三山洞天总管提溜转也被摄入轮回地狱,特来请大师将她放回。”
  乔觉笑了:“你说的轮回地狱,实指幽冥世界,轮转之事不可逆,哪有放回一说。”说话的同时带着声闻智慧神通,伴随着神念——
  你也知超度孤魂野鬼入轮回是功德之举,既然众生无别,阴神也无别,不分你家的还是别人家的。今天你找个理由,明天他找个理由,阴神岂不皆留于世,这是不可能的。阴神既入幽冥,轮回之事不可逆转。
  梅振衣解释道:“她已脱天年之限修行有成,实不必入。”同时也伴随着声闻智慧神通发出——
  提溜转不是一般自感成灵的孤魂野鬼,她是一位有修行的阴神,早已有破妄修为,虽然当年横死,如今已突破生前天年所限,完全可以在人间继续修行。如果一世修行不成,入轮回自无话可说,但象现在这样误入幽冥世界则不该也不必。
  乔觉仍然面带微笑说:“于我无分别,于世间无分别。”发出神念是这样的——
  我管你们搞什么鬼?轮回中还能分辨是有修行的鬼与无修行的鬼吗?一世尽入轮回而已,阴神因此生执念难消,羁留于世实为困苦,超度往生来世再修才是正道。这个世界上谁都不希望亲近之人离去,但在众生轮回中就是如此,并不是我所能改变的。
  梅振衣一指菩萨像两边的锦帘问道:“此大宏愿何说?”发出的神念暗示——既然不是你所能改变的,那这“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说法又从何而来呢?
  “尔自入幽冥便知。”乔觉答了七个字,这回发出的神念就复杂了,滚滚而来包含多层意境——
  首先他告诉梅振衣,以你的修为还不能完全了解此境界的含义,你亲身经历了才能知道是怎么回事,其次解释了众生入轮回的一瞬经历,最后阐述了地藏菩萨为何号称幽冥教主,幽冥世界又是何意?
  凡是世上有灵众生,一世尽临死一瞬,元神清晰无碍,又称中阴光明,这一生的经历都会在灵台中闪现,这不仅仅是简单的回忆,一幕幕呈现出一种奇异的“清明”状态。
  比如某人少年时曾经暗恋过一个女孩,却认为对方不会看上自己,一直没有表达,此刻才清楚那女孩当年也与他一般心思。后悔吧?可他已经“死”了。
  比如当年有人说的话,他一直没听懂,把善意理解成了恶意,现在才明白是误会了。
  比如有人害过他,他却一直蒙在鼓里,把仇人当朋友,此时灵台中回现种种经历,突然想清楚自己当初是被人陷害了。
  如此种种不必细述,这一瞬就是一生,元神清明却又徒叹奈何,故世间传说人死之后要走“奈何桥”,其“奈何”二字的来源于此。将死之凡人灵台何能承受这种冲击?一世清明经历闪现之后,所有的记忆在寻常神识中被洗去,只将难忘奈何之事印入“阿赖耶识”中,或者说苦海定境中,然后重归天地轮回。
  在灵台深处的苦海定境中有前世种种痕迹,只是不到这个境界看不见而已。
  所谓孤魂野鬼,也就是羁留于世的阴神,未入轮回之前没有这段“中阴光明”的经历,仍停留在一世难消的执念之中。比如提溜转一直在想:“我是失足落崖,还是有人在背后推了我一把?”到后来它连自己的名字都忘了,这个问题还没想通,不知不觉中张家长、李家短到处打探各种消息,已经成了习惯。
  地藏菩萨以不可思议之大神通法力,于灵台中化转而成幽冥世界,这类似于各位金仙在无边玄妙方广世界中开辟的仙界,但却不是仙界,是以大宏愿发出的另一种化转之功。看来地藏菩萨做出的牺牲很大,谁愿意自己灵台化转的世界是这个样子?这是他证佛果之劫也是证佛果之愿。
  有一句话叫“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有的人可能不理解,想下地狱还不容易,杀人放火就是了,有什么值得宣扬?这其实个误会,它指的就是地藏菩萨这种大慈悲无私宏愿。
  所谓幽冥世界与仙界最大的不同在于,仙界是超脱轮回的飞升或往生之所,而幽冥世界是一世尽再入轮回的轮转之所。地藏垂帘世间,大神通所及之内,将离世之有灵众生自“中阴光明境”直接接引入“幽冥境”,同时也可将孤魂野鬼引入幽冥境再入轮回。
  幽冥境中涵盖了中阴光明境一切所见,但还有别的经历,至于是什么,乔觉和尚的神念中没说,梅振衣只有去了才清楚。
  然而梅振衣却明白了一件事,关于提溜转的处境有两种可能,一是这小鬼已经再入轮回,那只能祝她来世好运了。第二种可能是提溜转借幽冥境历苦海劫,就像当初梅振衣在奈何渊中的经历一样,这小鬼如今的修为也到了,此刻正是机缘。
  假如提溜转在幽冥境中历苦海成功,她有两个选择,一是带着神识记忆托舍而去,二是困在幽冥境中等人把她带回来,仍为阴神地仙。梅振衣很了解提溜转,这小鬼是不会愿意主动托舍而去的,她一定想以现在的身份回青漪三山,与梅振衣早就约定好重塑炉鼎。
  梅振衣心念及此,将这些想法以神念告诉乔觉,同时开口道:“我愿入幽冥世界,带她回来。”
  “凭何而入?”乔觉这回没有用声闻智慧神通,就是简简单单的问了四个字。
  这一问是什么意思?假如有人跑到白宫门外招手喊道:“奥巴马,你出来!我要对你讲一讲国际形势。”想法也许是好的,但是凭什么呀?和地藏菩萨谈这种条件是要讲缘法的,一方面你得有这个资格、另一方面你得有这个修为,还有一方面你得知道怎么出入幽冥世界。
  对于此时的梅振衣而言,这三方面条件一样都不具备,但他却有自己的办法。
  他没有回答,大步走出大殿,在天井院正中那口深不可测的暗井上方转身站定,从怀中取出一面黑色小幡,身形一晃,手中黑幡抖成一丈余长。院中阴风四起,幡中有浓雾如黑云爆出,其中有无数朦胧的身影晃动,发出阴瘆瘆令人牙酸的怪异声音。
  黑气展开遮蔽天日、涌入大殿。梅振衣祭出了三十八年来从未动用过的法器炼魂幡,这是孙思邈得自妖道明崇俨的遗物,在飞尽峰上问论鬼神之时赐给了梅振衣。
  梅振衣驱使明崇俨收入幡中的无数生魂,将乔觉和尚包围,一片空间宛如人间地狱。但是在外人看来,在地藏菩萨面前玩这一手邪术很搞笑,这不如送小菜一般吗?
  梅振衣就是要“送菜”,他放出这些生魂并未展开攻击,而是恭恭敬敬说道:“此幡中是妖道当年以邪术收摄的生魂,不得入轮回苦厄不堪,望大师慈悲,以大神通法力渡入幽冥世界。”
  这个要求是乔觉和尚不能拒绝的,梅振衣想到的进入幽冥世界的方法与提溜转一样,提溜转是以阴神之身追着满山鬼神进去的,如今梅振衣要化出阳神随这些生魂一起进去。
  乔觉身形一闪就来到梅振衣面前,叹息一声问道:“你凭何而出?”
  梅振衣答道:“阳神化身变换而出,此幡另有护神之妙用。”阳神化身变换是他多年来未曾堪破的修为境界,看样子不证修行他也不能出来。
  “观我之眼。”乔觉说了四个字,周围无数生魂消失不见,梅振衣的肉身炉鼎还站在原处,但手中的炼魂幡已经不见了。能随神念变换称神器,炼魂幡也是神器,被梅振衣的阳神带入幽冥世界,此时的幡面已变成了纯白色。
  出入幽冥世界当然不能以凡人肉身,梅振衣以阳神而入,同时展开炼魂幡护住自己,如果他不能堪破化身变换,不可能将提溜转带回来,连自己都很难回来。得到明月的指点之后,梅振衣悟众生观心法,只差一点轮回见知,所以他不留退路的进入幽冥世界。
  满院生魂刚刚消失,梅振衣的肉身炉鼎站在那里如同入定,有一个小女孩的声音说道:“地藏菩萨,他进去了!”
  只见山门殿中走出了一个小女娃,皱着小鼻子脆生生的说话。神通广大的地藏王菩萨乔觉也微微一怔,单掌行礼道:“这位仙童,你就是明月吧?”
  明月:“是啊,我就是明月,刚才站在山门弥勒像前面,被挡住了,你一直都没看见我。”
  乔觉看着明月连连点头道:“灵台生而不染之白净识,难怪我方才没有发现你,请问仙童来此有何事?”
  明月当然不如乔觉这般法力广大,但是她的修为心境是另一种极致,丝毫不受阴森幽冥气息所染,站在山门殿弥勒像的另一边,乔觉不刻意搜索的话也不能察觉。
  明月一指梅振衣道:“我不喜欢你这里,是送他来的,现在看护炉鼎等他回来。我告诉你噢,梅振衣这个人做事很讲究,带回提溜转还没完,他回来后一定还有事情要和你谈,清风哥哥让我也做个见证。”
第241回、返照人心即地狱,世界十方无量光
  乔觉的眼神明澈深邃无比,梅振衣与他对视的一瞬,神识就像陷入无边无际的未知深渊。阳神离体随满院生魂而去,进入了一个奇异的世界,这个世界中什么都没有。
  梅振衣自己并未变化,阳神是超脱炉鼎不散之神识,不仅仅是抽象的、超脱存在的意识,它可虚可实,等同于获得极大自由的自在身心。种种神通俱足,神通所能察等同凡人五官之所见,“出阳神为地仙”并不是一句妄语。
  梅振衣当然都能看见,但是周围什么都没有,无边无际的黑暗,没有东西让他看。他什么都能听见,可是什么声音都没有,完全静悄。他不知自己身在何处,初始时有一种一直向下的坠落感,恍惚间又似一种一直向上的漂浮感。
  这是什么地方?如果一切都不存在,你会有一种连自己也不存在的错觉,彷佛所有意识与感官都要消散了。
  这是无边玄妙方广世界吗?梅振衣曾在入境观中“见”清风短暂的出入无边玄妙方广世界,但那毕竟不是他自己的亲身经历,感觉有些类似又有不同,至于有什么不同却说不出来。
  假如一个人“死了”,是他从世界上消失,还是原有的世界从他身边消失?
  假如一个人从世界上消失不再回来,那么对于那个世界而言,他是不是就等于“死”了?
  这是哲学家们探讨的关于死亡的定义问题,梅振衣进入这个世界中,也很自然想到了这个问题。心念一起,五官立刻有所见,所见不在周围,而是灵台中激起的种种念,此生包括穿越前的一切经历都一幕幕闪现——中阴光明境!
  这一瞬就是一生,中阴光明境方起,梅振衣大喝一声,将灵台中的“中阴光明境”给喝破了。他已经有了奈何渊中历苦海的修行,当然能不为中阴光明境所扰,也不想被地藏菩萨窥探。
  喝破中阴光明境,又重归一无所有的寂灭世界,梅振衣又喝了一声“幡!”在虚空现出实形,白色的炼魂幡出现在手中一抖,神识展开,白光四射而出,欲照破这无边黑暗。
  此时神识中听见了乔觉的声音:“何为菩萨行?”
  随着这一问,世界变了,梅振衣突然发现自己成了坐在法坛上的地藏菩萨,非一时一地,化身于无数道场中,眼前所见应接不暇。
  ……
  九林禅院的天井里,明月眉头一皱道:“菩萨,你这是在拦他的路吗?”
  地藏:“在此地,仙童勿叫我菩萨,称我乔觉即可。”
  明月:“好吧,乔觉和尚,以你的果位以他的修为,你如果没拦住的话,等他回来后若与你理论,你只有与他平心而谈了。”
  乔觉一笑:“梅施主与乔觉僧,当然有话好说。”
  明月一摇脑袋,很严肃的说:“你错了,他就是要找地藏王菩萨理论,就像当年在彭泽张榜立约一样。但你不是做乱的淫邪,说定的事情就是定了。……彭泽张榜的事情你知不知道?我告诉你吧。”
  ……
  梅振衣莫名坐在了地藏菩萨的法座上,听见了万民赞颂功德之声,一瞬间有些飘然忘乎所以,然后又听见了无数人的祈求与祷告。
  他首先感受到的是深刻的惊惧之心,世间传言地藏菩萨为幽冥教主,很多人惊惧身后之事,都在地藏菩萨面前供奉,企图消弭罪业或求福于子孙。
  还有很多人喜欢乱拜菩萨,跑到地藏座前求财、求色、求名、求子、求发达。古往今来事情不同,但欲念所求相通,比如后世人祈求菩萨保佑高考顺利,唐人祈求明经登科。
  也有人在菩萨面前泄怨,某人做的坏事太多,求菩萨把他收了下地狱吧!某人怎么还不死?邻居有钱有势盖了一栋高楼,菩萨罚他家失火吧!有人借了我的钱不还,请菩萨诅咒他。
  凡此种种欲念萦绕,定心不得安住。有善念、有恶念、更多的是难言因果对错之常念,比如某男仰慕某女,可是某女心向他人,于是某男祈求菩萨成全,这种事情怎么成全?众生之祷告,菩萨怎么办,世上没有一种大法力能满足。
  梅振衣听见不是一人接一人依次的祈求,而是千万念合一应有尽有,折射世间众生态。他定心守住未乱,明白地藏的意思不是要他解决这些欲念,而是在此情景下回答刚才那一问——何为菩萨行?
  梅振衣第一念想到的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因为心经的开篇就是“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然而他在神念中回答却是:“我师孙真人教以大医精诚心,体疾患之苦常济世人,有病治病,无病养生以尽天年。”
  阳神超脱炉鼎之外,外其身而身存,口就是心,说出来的就是真实感悟,没有什么故弄玄虚之妄语。老老实实此话一答,眼前所见又有了微妙的变化。
  还是万念合一,却不是在菩萨座前,而是法眼所见世间众生各种念,与刚才所求一脉相承又有微妙的变化,伴随着种种批判与咒怨。首先是各种咒骂——世上那么多坏人横行,菩萨为什么不让他们下地狱?
  还有人暗激其心——我当扫除一切障碍,这个世界本该为我。却又看不清他要扫除的障碍在哪里,自己也成了他人欲念中当扫除的障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1/3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