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章(校对)第22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0/643

  自己刚才看见了什么?虎娃不认为那是幻境,他能很清晰地分辨,倒有点类似于魔境了。记得很久以前,在家乡的路村,虎娃配合族人们击溃了羽民族人的进攻,当时那些翅膀着火从天空掉落的羽民族人也是死伤一片,而族人们最终没有留下一个活口。
  激战后的虎娃神气耗尽晕了过去,当他醒来后走出屋子,恍惚间一刹那也看见了那些已死去的羽民族人的虚影,与方才的感觉有点类似,却又不太一样。这些是寻常人看不见的东西,但好像也是某种真实的存在,在特定的状态下才能感应到、包含在天地间的气息中。这种感应以特定的方式折射入元神,虎娃便能看见那些奇异的“东西”。
  虎娃回顾方才进入的状态,再凝神入境却睁着双眼,以天地为己身,元神感应与真真切切的肉眼所见不分彼此,他接着又看见了方才的场景。战场上飘荡着无数的虚影正在厮杀,正是白天阵亡的那些人。
  虎娃生在这样的年代、这样的环境,当然也是信鬼神的。他悟出了纯阳诀,对神道设教与鬼修之法有所认识之后,已对世间的鬼神之说有了自己的理解。但民间总有阴神鬼物的传说,它们与羊寒灵那样的山神可不同,虎娃此前还没有亲眼见到过呢,实际上绝大多数人也根本没见过。
  虎娃今天却在战场上见到了这样的“东西”,它们便是传说中的阴神鬼物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阴神鬼物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虎娃凝神只观察着其中的一个“人”,此人起先只是一道虚影,可是融入与现实场景重合的定境中,便看得越来越清晰,是个只有十六、七岁的少年。他似乎被刀剑砍中,作势格挡中一次又一次倒地——便是他身亡时的场景。
  虎娃并不是直接看到了“他”,而是神识极其精微,感应到了天地间残留的某种气息,折射入元神,捕捉到这一缕气息的源头,让它呈现得更加清晰。元神感应在运转,虎娃看见那个少年的样子也在变化。
  仿佛时光倒流,倒地的少年起身、后退、前进、后退、再前进——这是他在战阵中轮番冲杀的场景。接下来便是列阵,这是大战尚未开始之前。虎娃在跟着这个少年向前走,因为少年的步子是在后退,这是他跟随大军进发到战场的经历。
  时空仿佛错位,虎娃明明站在现实的大地上,看见的却似是另一个时空的场景,而且光影在极速变幻。舆轩率领的军阵是从相室国都城来到战场的,虎娃却没有跟着那少年一直回到都城,因为光影变幻得很快,虎娃似乎捕捉到了只属于那少年的气息。
  少年远去退回到都城,虎娃只是站在原地远望着,接着突然转身走向了北面,然后他又看见了那少年。这里是离战场不远的一个村寨,居民早就跑光了,虎娃只看见那少年倒退着回到了村寨,途中还做出集合列阵的动作,手里握住了什么东西。
  虎娃看明白了,这少年就居住在这个村寨中,受征召加入了军阵,拿起武器走上了战场。这是此人一生经历的回放,虎娃站在空空荡荡的村寨中,看着那少年所留下的气息折射出的一切,也看见了少年在村寨中生活的场景。
  他是一名很普通的村寨族人,出生在这里,也一直生活在这里,几乎没有去过很远的地方。在他十七年的生命中,大部分时间都在村寨里,当然也有离开村寨远行的时候,那属于虎娃没有看清楚的场景。
  就在不久前,这少年受征召去了国都,加入后备军阵上了战场,便在昨天黄昏前阵亡。
  虎娃一直在定境中观察了少年十七年吗?当然不是,前后总计大约只有一个时辰,只是天地间有关这少年留下的一缕气息被他捕捉到了,在极精微的定境中感应,用一种非常快速精炼的方式在他的元神世界中展现了出来。
  虎娃看清了这少年一生所有的细节吗?当然也不是,他只是以战场上属于那少年的一缕气息为灵引,又捕捉到了天地间更多的信息,由很多或模糊或清晰的碎片拼接起来,观察到此人一生大概的历程。
  一个时辰内能感应到并在元神世界里演化展示如此复杂的场景,并以这么快速的方式,只有极其强大且精微的元神修为,才能支撑这一定境,虎娃等于是在连续施法。
  为何战场上那么多虚影浮现,虎娃偏偏选择了这少年、捕捉他留在天地间的气息?冥冥中好像自有一种感应,这少年的气息很清晰完整,这些年他就生活在附近不远的村寨里。假如换另一道虚影,虎娃也不可能在战场上走出不远的距离,便能追溯到那若隐若现的气息痕迹。
  虎娃看见的便是传说中的阴神鬼物吗?他也在问自己,答案是否定的。他并不是看见鬼了,只是五境修为九转圆满,形神融入天地,感应精微到达极致状态,能够察觉到天地之间的各种气息。他捕捉了一缕气息,在元神中演化出方才的场景。
  但也不能说他看见的不是鬼物,所谓的鬼物又是怎样一种存在,或者说“鬼”的概念又该怎样去理解呢?虎娃终于不再施法,就在空荡荡的村寨中坐了下来,参悟刚才所经历的一切。
  怎么形容一个“人”的概念,可以描述他的五官相貌、筋骨血肉。但人之所以为人,还有他的成长经历、脾气秉性、所思所想、所行所为,与周围的人或物所发生的一切关系、在这个世界中留下的所有痕迹,才能概括某一个特定的“人”。
  当一个人逝去之后,他就真的从这个世界上完全消失了吗?好像也不是,他给这个世界造成的一切影响都还在,比如他在战争中曾经砍伤过敌国的士兵,那伤痕还留在敌人的身上。他生前曾折断过一根树枝,那棵树上仍然少了一根枝条。亲人们会为他伤悲、还记得他的样子。
  他本人留下的一切痕迹都不会消失,只会慢慢地逸去、被打散、被掩盖,直到无法再察觉。白天刚刚发生过大战,所以虎娃能够在战场上捕捉一丝清晰的灵引,假如再过很多天、这里又发生了很多事,就算以虎娃那么精微的元神感应,恐怕也察觉不清了。
  如果说虎娃见到的就是鬼物,那么所谓的鬼含义便为“归”,指一个人来到世上又归去之后,所留下的一切痕迹。但虎娃在战场中见到的那些虚影,并不是传说中真正的鬼物,只是元神感应中捕捉到的气息,它们不在乎谁能不能看见,就是一种痕迹。
  但虎娃既能“看”见这些,便意味着民间传说中的鬼物,也可能由此诞生。假如战场上的某道虚影,凝聚了生前的念力尚未消散,那便可能成为真正的阴神鬼物。但这种阴神鬼物迟早会消散,它们也很难自我觉醒,除非是因为某种特别的机缘、或是被人以神通法力凝炼唤醒。
  但这个少年的虚影不行,战场上所有的虚影皆不行,虎娃并没有看见阴神鬼物,却知道了阴神鬼物可能从何而来。
  虎娃又想到了另一个问题,假如真有那么一道虚影凝聚着生前的念力未散,因为特殊的原因被唤醒,也可以借助修炼神魂之法继续凝聚,从而踏上修炼之道。但是这种阴神鬼物的修炼机缘,其实比禽兽自悟成妖还要难得。
  假如不得修炼凝形,阴神鬼物就算出现了,其存留于世的时间,就相当于本人横死前尚未耗尽的寿元,大多在一种朦胧未醒的状态下最终自然消散。阴神鬼物若能觉醒修炼,借助神道设教之法倒是挺合适的,也可以借助于别的专修神魂的秘法。
  虎娃今夜并没有见到真正的鬼物,却悟出了这些。
第065章、梦生之境(上)
  虎娃又回想起刚才经历的定境,因为形神融入天地达到极精微的状态,感应到那少年的一缕气息为灵引,从而在元神世界里展现了那么多场景。但他只是在被动地观察,尚不清楚更多的事情,定境中所见只有那少年,并无其他人,很多情况只是根据那少年的行为推测出来的。
  虎娃脑海中灵光一闪,忽然悟出在此修为的基础上,元神定境中存在一种演化的可能。比如他想走进那个村寨、与那曾经的少年交谈,并且切身经历那少年所生活过的场景,那么定境中的一切便会随之演化,村寨中曾经的居民们亦会出现,那活生生的少年就能真切地出现在眼前,而他本人也会融入到这些场景中。
  这并不是那少年复活了或者变成了鬼,而是元神世界对已窥见的一切进行的演化。虎娃能够走进自己的元神世界里,在那样一个村寨中驻足、与一个活生生的少年交流。那是随他的心念演化出的世界,却与真实无异。
  那样的定境与以往不同,元神世界好似真正化为一方天地,而自己便行走在这一方天地里。这种定境是完全断绝外缘的,须在闭关中修炼。虎娃窥见了这一扇门、已随时可以迈过这扇门,但他暂时还不打算这么做,此刻也不是闭关清修的时机。
  但虎娃已经意识到,只要闭关入定、迈过那扇门,证入的便是山神曾经说过的、由五境突破六境的关口——梦生之境。
  那是一种奇异的定境,据说宛如一场真切的世间大梦,却是在自己的元神世界里。或者说元神世界就化为了宛如现实般的真切世界,人在定境中去经历生生世世。若想突破六境大成修为,必须堪破梦生之境。
  “梦生”也可能是“梦死”,有很多修士就是在这样的闭关中坐化的,谁也不知他们在定境里都经历了什么。堪破它才有可能突破六境修为,但堪破的前提是证入,先得看见那扇门、迈过那扇门才行。很多修士五境九转圆满多年,甚至连那扇门都摸不着,修为境界终身止步不前。
  虎娃已窥见了梦生之境的门户,虽没有打算立刻就迈过那扇门,但同时也领悟了阴神鬼物是怎么回事、可用何种方式去修炼。
  比如有那么一位阴神鬼物,由于某种原因存留于世并被唤醒,可借助纯阳诀修炼神魂,达到五境九转圆满之后,以天地为形、以一丝不散的阴神之念为引,证入梦生之境回溯生前种种,若能堪破之,亦将拥有大成修为。
  虎娃竟由此悟出了一条修炼之道,适合阴神鬼物求证,最终能够指向大成修为,至于能不能修炼大成,那就看个人的机缘了。但虎娃至少可以留下这条指引,这不是他本人的修炼经历,只是今日所证,也与他此前所悟的纯阳诀有关。
  世间自悟纯阳诀者,并非只有虎娃,高阳天帝早就留下了纯阳诀的传承指引。高阳天帝本人当然不是以阴神鬼物之身修炼的,虎娃亦不是,纯阳诀同样可以指引其他人,其中是否有可借鉴的神通手段呢,是专修神魂之法的?
  一念及此,虎娃的神魂以及意识仿佛离开了躯体,飘荡在村寨上空。这是一种很奇异的体验,他自悟了出摄阴神之法!虎娃当然不是阴神鬼物,如今神魂却离开躯体,成了类似于阴神鬼物的存在。究其玄理,便是将形神融合于天地,再以天地为形凝神而出。
  对于通常修士,要将纯阳诀修炼大成之后,才能领悟出摄阴神之法。可是虎娃方才不仅对阴神鬼物的来历有所领悟,且又悟出了指引阴神鬼物的修炼之法,便自行掌握了出摄阴神之法。
  看上去很神奇,但虎娃知道这并不是什么大超脱手段。一旦躯体受到惊扰,离体的阴神会立刻归位。他飘荡在村寨上空,就像曾经在战场上见到的那些虚影一样,若没有极精微的元神感应,其他人是察觉不到的。
  阴神不能离开身体太远、太长时间,而且是属于一种既难以被发现又难以自保的状态,遭遇意外若不及时回到躯体中,很容易被法力所伤。虎娃现在的状态就像游荡在天地间的鬼物,他尚触动不了任何东西,却可以轻松地穿越各种障碍。
  虎娃就以阴神之体轻松穿过了村寨中的几座房舍,亦察觉到了原身中的法力消耗。出摄阴神游于天地间、穿越各种障碍时,也是会消耗神气法力的。离开原身的距离越远、穿越的障碍越多,这种消耗就越大,甚至可能会发生危险。
  仅仅是游荡于天地间的阴神、不能触动任何实物,这样的神通又有什么用处呢?用处当然是有的,比如可用于偷窥,比单纯的元神感应更加直观和准确。可阴神离体亦难穿越很多法阵,且容易受到各种法力的侵扰,这种用处其实不大。假如是针对普通人,想窥探什么事情,也用不着出摄阴神这么费事。
  出摄阴神更重要的一个用处,是依附于各种神像或神物之上,接受人们膜拜时精纯的心念,从而能滋养神魂。这一点对于虎娃来说无所谓,但对于世间的阴神鬼物来说,却可能是一种很重要的修炼秘法。
  虎娃出摄阴神后另有感悟,他也可以专门修炼阴神、证入梦生之境,拥有六境大成修为之后,便可以阴神之体直接施展法术、触动世间事物,甚至以阴神之体显形。再继续修炼下去,若迈过八境九转七十二阶登天之径,还可脱离形骸的束缚,修成纯阳之元神。
  这些便是高阳天帝当年所悟,虎娃也隐约窥见。其实世间修士,几乎没人去修炼出摄阴神之法,这样既艰难又凶险。但高阳天帝所留的纯阳诀却另辟蹊径,指出了一种专修神魂而迈过登天之径的方法。
  虎娃的阴神之体就是一道看不见的虚影,穿过几座房舍又飞到了空中。他本人尚无飞天之能,但出摄的阴神却是可以飘飞的,只要离身体不是太远、神气法力不过分消耗即可,这也是一种很新奇的超脱体验。
  虎娃飘到空中向周围望去,随即发现了村寨外有人,就站在路口正窃窃私语,居然是少务与盘瓠。从他们所站的地方,可以远远望见村寨中央正在定坐的虎娃身形。
  虎娃后半夜一个人离开大营,在战场上漫步,后来却离开了战场越走越远、不知去向。值守的军士立刻将这个情况禀报给了少务,少务不知发生了何事,也担心虎娃有什么闪失,便叫上盘瓠一起出来找他,还特意没有让亲卫跟随。
  盘瓠的鼻子灵,对虎娃的气息又十分熟悉,虎娃这一路并没有刻意掩盖行迹,盘瓠领着少务很快就追来了。他们来到这个空荡荡、阴森森的村寨里,却发现虎娃正在空地上定坐。两人也没敢打扰,悄悄退到了村口外守着,同时也是为虎娃护法。
  虎娃的阴神悄然飘近,便听见盘瓠压低声音道:“好端端地,怎么大半夜跑到这里来定坐?假如不是知道他是师兄,我差点以为看见鬼了!”
  少务沉吟道:“军营中肃杀之气太重,定坐时常常侵染元神,而且各种气息杂乱,也不利于清修。小路师弟夜观战场,可能是忽有所悟,便跑到这里入定参详。”
  盘瓠点头道:“师兄修为已五境九转圆满,是不是已经窥见突破六境的门户?假如是这样,恐怕需要择地闭关,不能再跟随大军前行了。但现在可不是好时机,也不是好地方啊!”
  虎娃闻言心念一动,阴神随即归位,站起身来走出村寨道:“我今夜在战场上行走,感应天地间的种种气息,忽有所悟来到此处定坐参详,却把你们给惊动了,难为你们后半夜跑到这里来为我护法。”
  少务问道:“师弟可是要闭关突破六境修为吗?这段日子让你跟随大军行动,可能是耽误你的修炼了。”
  虎娃摇头道:“我还没有打算择地闭关,跟随大军至此、见证世间诸事,也是我的一场修行。……师兄请放心,在你尚未平定相室与郑室国之前,我是不会自己躲起来修炼的。天就快亮了,你们也忙了一夜,一起回去休息吧。”
  虎娃若想证入梦生之境,随时都可以,但他却不打算在此时这么做,有三方面的原因。
  其一是他跟随少务大军来到此地,这场战事正进行到最关键的时刻,他也不可能扔下所有人自己跑去闭关修炼。虎娃不是这种人,不会这么做事情。
  其二更重要的,虎娃的修行是求证大道之本源。虽然已拜剑煞为师,但实际上他修行至今所悟的秘法皆非得自师传,只是得到了各位尊长高人的点拨。他是自悟修行的,每一层境界都在印证大道之本源、并为后人留下清晰的指引。
第065章、梦生之境(下)
  比如虎娃今天悟出了一门秘法,可以指引阴神鬼物的修炼、直至证入梦生之境。可是这样的秘法却不适合指点盘瓠、灵宝、猪三闲、藤金、藤花等人修炼。他们并不是阴神鬼物,如果修炼出摄阴神的秘法、走专修神魂之路,实际上是绕了一个极大的弯子。
  这样的秘法对于他们来说,只是到达一定境界之后的某种印证。
  虎娃本人究竟修炼过多少种秘法?他自己也说不清,因为从来都没人教过他,他的修行谙合大道之本源,总可触类旁通,就算从未修炼过出摄阴神之法,如今也自悟了。
  假如换一个人,几乎不可能拥有他这样的修行经历,别说自悟这些秘法,就连同时得到这些传承都几乎不可能。那么修炼各派秘法者,又是如何一步步证入梦生之境,从而突破大成修为的?
  虎娃所要求证清晰的,便是不同的人修炼不同的秘法大成,那些看似偶然的机缘中所包含的必然规律。这既是“道”的体现、也是认识“道”的方式,而大道本身,是难以直接形容的。
  比如菁华诀修炼的是生机;而大器诀是以自身为炉鼎打造大器;灵枢诀又是追求最完美的先天之态……有的宗门以炼剑为主,有的宗门以炼器为主,有的宗门还擅长以灵药辅助修炼。炼剑或炼器,就能突破大成修为,并最终踏过登天之径吗?
  事实可能并非如此,只是人们借助种种手段在修炼自身,在这个过程中谙合了大道之本源。所以虎娃要将自己所修炼过的秘法一一印证参悟,都找到能证入梦生之境的途径,从而万变不离其宗、留下清晰的指引。
  其三也许是最重要的,虎娃虽窥见了梦生之境的门户,但还没有悟透那究竟是怎样一种定境?不知道门后面是什么,就随便推门走进去碰运气,这也不是虎娃的修行。山神对梦生之境语焉不详,但他却叮嘱过虎娃——
  假如有一天,虎娃五境修为九转圆满,无论能否窥见梦生之境的门户,最重要的就是见证世间的一切人和事。这不仅仅是置身事外去看,更是置身于每一个人的经历中,去观察体会他们的所思所行——堪破梦生之境的玄妙便在于此。
  虎娃此番随大军出征,要看的可不仅是那位已逝去的陌生少年,他有太多的事情要见证。比如就有两个很重要的人——素未谋面的相穷与朝夕相处的少务,便是他要重点观察和体会的对象。这两个人的命运,其实包含了世间无数人的梦想或者说妄想。
  “梦生之境”是山神的说法,因为当年的太昊天帝曾这样形容。在后世,修士们将之称为“大妄之境”,或者干脆称为“妄境”——这是虎娃指引弟子时所说。后世尊虎娃为太上、尊太上为道祖,当然是有原因的。
  虎娃的证道过程,并不仅在于自己能否修炼大成、踏过登天之径,而是印证世间万法层层境界谙合大道之本源,使后人不论修炼何种秘法,已有那么一条清晰的指引、告诉他们将走向何处。所谓修炼,从自发的探索走向自觉的求证,成为修行。
  虎娃被尊为道祖,已经是很多很多年之后的事情了,而此刻的他,正在梦生之境的关口外,打算一一参详自己所悟所修的诸般秘法。人在世间总会面对各种诱惑,也包括自己的诸多欲念,那么对于修士而言,最大的诱惑是什么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0/64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