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章(校对)第22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1/643

  修炼到五境九转圆满,终于窥见了迈入梦生之境的那扇门,谁又能忍得住呢?可虎娃便忍住了!
  ……
  虎娃与少务和盘瓠回到了军营,少务决定,大军且休整三日,一方面巩固后方的太禾城守备,一方面警戒南方的龙马城动静,三日后将进军攻打相室国的国都。无论都城被破或者是被围,相穷大军的后路皆将被切断。
  收拢残兵逃回都城的舆轩,已经意识到大势不妙。仗打到这个地步,当然不是舆轩想看到的结果,可他也不得不认为——相穷恐怕是回不来了。舆轩派出使者,趁着少务大军尚未合围之前出发,向相穷禀告紧急军情,并已做好最坏的打算。
  舆轩要带着相穷诸子和传国器物,离开都城西撤。假如相穷回不来,那么相室国需要再立新君,绝不能让国中诸公子落到少务手中。舆轩当然也不甘心就这么放弃都城,他命令副兵正宇光坚守都城,能守多久就守多久,万一能等到相穷大军及时回师是最好不过。
  留副兵正宇光守都城,舆轩自己要先撤了,在紧急西逃之前,他还去了都城中的一座府邸、拜见了一名修士。
  此人名叫梁易辰,祖上曾经是木匠,为相室国王室打造过宫殿,后世子孙便以梁为姓。梁易辰最早是一名散修,拥有三境修为时成为了一名共工,因为其天资出众,得机缘拜在了赤望丘门下,如今已拥有五境九转修为多年。
  梁易辰虽未在国中任职,但拥有国工大人的身份,且其身份很特殊,相当于赤望丘派驻在相室国中的首脑人物。
  赤望丘的势力遍布巴原各地,樊室国与帛室国的宗室便直接被其控制,国君想立哪位公子继位,恐怕得赤望丘先点头才行,这两国中各种重要的职务,很多都是由赤望丘传人担任的。但在巴室、相室、郑室三国,情况稍有不同。
  这三国宗室并不受赤望丘控制,但赤望丘却很注意各大宗族的年轻才俊,同时也重视各地出众的散修,若认为有必要,则会设法将之引入赤望丘门下。而巴原上的众散修、各宗族中的年轻人,当然也希望能有机缘拜入这一大派宗门。
  所以赤望丘在巴原各地的门人,有一个任务便是注意发掘合适的传人,通过这种方式扩张宗门势力。但实际上,有太多人愿意送好处求上门,希望本人或其子孙能得到赤望丘的指点,赤望丘发掘传人之举反倒成了一种恩赐。
  赤望丘表面上并不插手于各国纷争,尤其是在巴室、相室、郑室三国中,并不直接干涉国事。但赤望丘有很多弟子就生活在各城廓中,他们都是地位尊贵的修士,假如都听从赤望丘的号令行事,潜在的影响力极大。
  梁易辰就是本地人,却成为了赤望丘弟子并拥有了如今的修为,他住在相室国都,负责赤望丘在相室国中的事务,比如将宗门消息以及命令传达给各位赤望丘传人。
  舆轩若有求于赤望丘,他应该找的人就是梁易辰,如今便登门拜访了。舆轩不是空手来的,他从相室国的传国器物中拿了一件神器奉上,并向梁易辰提出了请求。
  如今少务大军压境,即将切断相穷大军的后路,相室国这一战恐要大败,国君都未必能回得来。少务已占据相室国东境大片城廓,舆轩只能带着国君诸子退到西境据守,万一相穷不归,他将再立新君。
  可就算是这样,相室国能否守得住,仍是未知之数。所以舆轩向赤望丘求助,希望赤望丘能够出面干涉——发话让少务停战和谈。
  就算是停战和谈,相室国在这种情况下也要付出很大的代价,但无论什么代价,首先都要将西部的国境保住,日后才有翻身的机会,总之要避免灭国的下场。
  梁易辰听明舆轩来意之后,沉着脸道:“相穷举兵之时,未曾问过赤望丘的意见。如今兵败之时,兵正大人倒想起我来了。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呢?我不责问相穷也就罢了,兵正大人居然还有脸登门相求?”
  舆轩心里直想骂人,暗道这位国工好大的架子,区区一名五境修士,听口气便自以为能代表整个赤望丘了?相穷这几年确实对赤望丘有点防备之心,不希望被大派宗门势力插手操控国事,但对梁易辰可是礼待有加,平时没少给好处啊!
  心里虽然这么想,可舆轩表面上还得赔笑道:“易辰先生何出此言?主君对您的敬重,国中无人不知,这几年对赤望丘的供奉,也是越来越丰厚。”
  梁易辰仍板着脸道:“相君供奉的东西倒是不少,可是国中诸事,几乎从不征求赤望丘的意见,就当我是个摆设吗?”
  舆轩只得又解释道:“先生有所不知,这都是因为采风大人西岭所进的谗言。西岭多次建议主君,要恢复当年的学宫、诸事少受赤望丘的影响。其实是他自己有私心,想成为学宫之长。”
  梁易辰说的情况也是事实,舆轩不得不将西岭抛出来背黑锅。其实以相穷的个性,怎会被西岭的谏言所左右,只是西岭的建议恰好符合相穷的心思,相穷也不希望国中之事过多受赤望丘的控制。
  但舆轩总算给了梁易辰一个台阶下,梁易辰很矜持地点了点头道:“西岭那些谏言,我多少也有所耳闻。相君被谗臣蛊惑,才有今日下场。而兵正大人求到我这里,又希望我怎么做呢?”
第066章、赤望丘的命令(上)
  舆轩恳求道:“先生能否联系赤望丘?若白煞宗主能发句话,劝阻少务吞并我国,其他的什么都好说。”
  梁易辰想了想,答道:“我可以把你的请求禀告宗主,至于宗主会怎么做,却不是我所能左右。但我有一个条件,兵正大人必须先答应。”
  舆轩:“不知先生有何要求?只要能做到的,舆轩一定照办!”
  梁易辰:“你先告诉我,如今打算怎么做?”
  舆轩:“为了以防万一,我将带着国中诸公子撤入西境,集合力量守住各关防隘口,同时命副兵正宇光守卫都城、等待主君回师。”
  梁易辰点头道:“这倒是个明智的决定,只要国嗣不落入少务之手、并能守住一片国境,相室国的根基便仍在。……这样吧,相穷之子由我带走一位,我亲自将他送到赤望丘。”
  舆轩吃了一惊:“先生想带走哪位公子?”
  梁易辰:“相穷有十几个儿子,如今都已被你集合在宫中了吧?我亲自去挑选其中一位,他将来若能拜在赤望丘门下,不仅是他本人的福缘,亦是相室国之福!”
  梁易辰竟要带走相穷的一个儿子,且是由他亲自挑选,这一手可谓老谋深算。这位公子的身份可不是人质,梁易辰定要挑选诸公子中资质最出色者,在赤望丘众高人的指点下,将来很有希望迈入初境得以修炼、成为赤望丘的传人。
  而在如今情况下,这位公子除了拜入赤望丘、遵从师门之命,已没有别的选择。赤望丘掌控了这样一个人,用处太大了,哪怕就是将此人留在山中修炼,他人也不得不有所顾忌。
  假如相室国能守住,不仅要指望通过这位公子维系与赤望丘的关系,同时继位的新君也会担心赤望丘会派这位传人归国争位。退一万步讲,假如相穷诸子尽数落入少务之手,但还有一位国嗣在外。
  赤望丘若玩个借尸还魂的把戏,立这位公子为新君,由他来号召复国。相室国中那些仍忠于相穷的势力,在赤望丘的帮助下拥立新君起事,对于少务而言也是个极大的麻烦。
  赤望丘弟子虽多,他们本身倒也不能对抗举国大军,但别忘了这些修士所代表的不仅仅是本人,都有背后的宗族及部族势力,根本不用亲自动手,往往就能集合起一股强大的、令人头疼的力量。
  赤望丘未必会那么做,但只要控制这位公子在手中,少务必定担忧,恐怕就更不敢触怒与得罪赤望丘了,凡事都会更加恭顺。所以梁易辰的这个要求,等于是同时挟制相室国和巴室国的后手,很有点趁火打劫的意思。
  但舆轩自己求上门来,当然无法拒绝这种要求,只得赶紧将梁易辰请到王宫,让这位赤望丘的高人挑选一位公子带走。梁易辰挑中的是公子宫怀,今年刚刚十六岁,尚未迈入初境得以修炼,但相比其他诸公子,其人生机元气完足且性情尚属沉稳,在如今遭逢大变之时,他的神情还算镇定。
  少务大军很快就会杀到,舆轩也不敢耽误时间,要赶紧组织车马队伍带着剩下的诸公子西撤,并尽量运走重要的物资。梁易辰倒是不慌不忙地又说道:“采风大人西岭正在都城,监国大人此去,留副兵正守城,何不让采风大人也尽忠职守呢?若都城能守住,也给他一个立功的机会;若都城被破,便让他以身殉城,亦可传为忠良佳话、鼓舞军民士气。”
  梁易辰够狠,临走前还要坑死西岭。西岭是言官并非武将,但梁易辰却建议舆轩派西岭守城尽职,甚至要他在城破之时以身殉城。
  舆轩只得点头道:“我明白该怎么做,自会照您的意思安排。请先生照顾好宫怀公子,您此去也要小心。”
  梁易辰昂然道:“我赤望丘使者的车马,在巴原上畅行无阻,监国大人还是小心自己吧。”
  ……
  少务大军休整已毕,朝相都城开跋。沿途所见的景象与先前这一路行来有所不同,大道两旁是开阔的田野,谷物皆已收割完毕,村寨十室九空。本地民众大多早就逃入都城躲避战祸,就算有不愿意走的,舆轩也及时派人命他们撤入城中了。
  军阵沿大道行进,队伍很长,远远地突然听见迎面传来了铃声。附近的人早就走空了,这个时候谁会朝着大军而来?紧接着就望见一辆插着白节的马车,车梁上挂着铃铛,后面还跟着两辆装满了财货的带篷马车,施施然驶近。
  白节是赤望丘使者的标志,前方开道的将士当然认识,打手势示意队伍停下,朗声问道:“请问是哪位高人至此,为何事前来?”
  马车缓缓停下,有一个声音传来道:“赤望丘使者易辰,赶赴宗门,禀告相室国之变。”
  赤望丘弟子出行,并非都有资格在车上插白节,因为他们平日只能代表本人不能代表宗门。相室国中,只有梁易辰一人平日拥有这种资格,其他赤望丘传人只有在执行宗门任务时,得到梁易辰的许可,才能在车上插白节行事。
  少务当初从武夫丘绕道帛室国返回时,虎娃就曾在车上插过白节,确实挺能唬人的,而如今大军前方来了货真价实的白节车驾。少务闻言已经赶到了军阵前方,在众将领的簇拥下拱手行修士之礼,开口道:“原来是易辰先生,少务率大军过境,不想竟在此处相遇!”
  少务出兵前,详细分析过巴原各国的情况,当然知道梁易辰是谁。进军途中突然迎面遇见这位修士的车马,少务心中有些惊讶,但态度仍然很客气。假如梁易辰并非站在敌对一方,在这种时候,少务当然也不会去轻易得罪赤望丘。
  少务这位国君已经现身了,梁易辰也从马车上下来见礼。他告诉少务,自己正准备返回宗门,向宗主禀报巴室国与相室国之间最新的战况。少务招手命侍从端上来一盘东西,对梁易辰说道:“进军途中,未及携带厚奉,谨奉上一盘武夫美石为礼,请先生转达我对白煞宗主以及赤望丘众高人的敬意。”
  少务下令后面的军阵让开,让梁易辰的车队先过去,不仅没有检查其随行的人员与物品,反而送上了一份厚礼。而少务送上的礼物也很有意思,既是修士所需的天材地宝,亦是武夫丘的特产。看着梁易辰的车马从容离去,这位国君也暗叹了一口气。
  盘瓠在一旁小声嘟囔道:“看这位赤望丘使者的样子,很有些趾高气扬啊。主君先从后面赶过来行礼,他才下车相见。主君命大军让道、请他的车马先行,他也不推辞一句,明显就是在摆架子。”
  身边的灵宝苦笑道:“主君的礼数,敬的是赤望丘而不是他梁易辰,因为他的车上插着白节。说实话,在主君眼中,他这个人还不如那杆白节呢!这世上有太多人,分不清别人之所以敬他,并非是敬他本人。我听说这位易辰先生五境九转修为已有多年,他若是此心不知收敛,恐怕一辈子的成就也就如此了。”
  虎娃闻言悄悄瞄了灵宝一眼,暗自点了点头,他这位大弟子的心性倒是很不错,很多事情看得很明白,并非仅是一位只有血气之勇的壮士。
  少务大军这一路行来,沿途最受尊敬的人是谁?应该就是虎娃。但是人们对虎娃的敬仰,是因为他的所作所为、在民间流传的诸多事迹;而少务对梁易辰的尊敬,跟梁易辰本人的所作所为有半点关系吗?世上有太多人分不清这些,或者就算能分得清也不愿意去分辨。
  灵宝的职责是收编相室国战俘,怎么会出现在这里?因为都城附近的大战,抓到的战俘是最多的,接下来要进攻相都城和龙马城,也将收编更大规模的战俘,所以灵宝便跟随前方大军同行。
  ……
  已经远去的梁易辰当然听不见灵宝说的话,他此刻非常得意,甚至感觉有些飘飘然。此番回宗门复命,不仅带着相室国奉上的一件神器,路遇少务大军,少务还亲手又奉上了一盘天材地宝。更重要的是,他带回了相室国的一位公子,完成了星煞大人亲自下达的任务。
  如今的赤望丘,白煞闭关潜心修炼、一心求证长生,而玄煞也已经很久没有消息,估计亦在闭关修炼。宗门大小事务由星煞主持,并与赤望丘五老协商而定。若是少务大军杀到,梁易辰要设法挑选相穷的一个儿子带到赤望丘,就是星煞前不久送到相都城的命令。
  巴原上的这场战事,发生得太过突然,赤望丘就算有心想干涉,当时既来不及也不太好插手。
  去年少务归国,郑股命人行刺却误杀了一支商队,此事做得极为隐秘,事后风波也渐渐沉寂、不再有人提起。谁能料到一年之后,这件事又突然被翻出来,被查出是郑股所为,目的就是为了刺杀少务。
第066章、赤望丘的命令(下)
  巴室国抓走了白叔辛这个人证,白果城城主白伯乙率人潜入善川城救兄弟,却失手被擒,巴室国顺势起兵突然攻占了白果城。
  这场冲突来得快、结束得也快,少务攻占白果城后便按兵不动,派使者去质问郑股。消息传到赤望丘也需要时间,赤望丘就算想劝阻都没法再开口。因为郑股可是想要少务的命,就算是普通人有此遭遇也得寻仇,更何况是一国之君,还能不让人出气吗?
  郑室国与巴室国在国境屯集重兵却没有打起来,这时相穷却突然横插了一杠子,率大军杀入了巴室国国境、连下三城直扑国都。相穷事先也没征求赤望丘的意见,他追求的战略就是进军神速、要打巴室国一个措手不及。
  在这种情况下,谁又能劝阻巴室国举兵反击呢?今日相穷大军杀到了巴都城下,而少务大军亦杀到了相都城下。其实星煞下达命令之时,相穷尚在攻打彭山与丈人山之间的关防隘口,而少务也刚刚击溃悦耕大军的防线,但这位高人已经判断出战局走向、清楚双方主帅的战略意图。
  仗既然这么打,必然有一方的都城会被攻破、最终不得善了。于是星煞同时对派驻在相室国与巴室国中的宗门联络人下了命令:若巴都城破,要设法将少务的一位兄弟带到赤望丘;若相都城破,则尽量将相穷的一个儿子带回去。
  星煞使用岩鸽传讯,岩鸽的身上带着一件很小的法器,上面附有御神之念,要用赤望丘秘传之法解读。梁易辰接到命令后一直在琢磨该怎么办,当舆轩大军战败之后,他就在等着有人求上门来,顺势提出要求,那样总比自己上门更有面子、也更容易开口。
  可是梁易辰足足等了三天,舆轩都未找来他,他暗中打听到的消息,舆轩已经收拾东西准备西撤了。梁易辰差点就绷不住了,假如舆轩不来找他,他已经打算直接去找舆轩要人了,并顺口给予某些许诺。
  恰在这个时候,舆轩终于求上门来,让他也大大松了一口气,顺势提出了要求。梁易辰这些天等得很辛苦,但使命最终完成得很完美,怎能不得意?
  ……
  路遇梁易辰只是行军途中的一个小插曲,少务大军很快就推进到相都城下。这座城廓虽然比不上巴都城那么宏伟,但也不小,城墙高大而坚固,此刻已四门紧闭。
  少务下令从东、南、北三个方向围城,却独独在西面留下了一个缺口。这也是灵宝提的建议,舆轩大军虽然败阵,却提前将附近各村寨的民众都撤入都城,假如围困四门攻城太急,城中组织军民登城,同时散播假如破城将会被屠戮的谣言,将使民众们不得不死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1/64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