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章(校对)第46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64/643

  凉花川别再想着掩盖事实、蒙混过关,打算私下里说声谢、再送份礼就完事,这是万万不可的!伯羿那等英雄人物,会在乎凉花川谢他什么东西吗,恐怕人家连正眼都不会看一下。可是不论伯羿等人是否携恩图报,凉花川必须端正自己的态度。
  首先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再度以宗门的名义公告四方,感谢伯羿等人斩杀了当年的邪魔百岁童子,这是对凉花川的大恩。那么百岁童子究竟是什么人、当年又做过哪些事,也必须随着这样的公告说清楚,不能再让当年的先人无端受人非议。
  虎娃不要凉花川的东西,至于伯羿稀不稀罕,那是伯羿自己的事。但虎娃也同时提醒了几位凉花川尊长,既然按照两百年前的承诺、举宗门之力谢恩,那么就去赔偿炎帝仙宫的损失。
  炎帝仙宫为阻击百岁童子等邪修的进犯,付出的代价很大,在百年之内,仙家结界的禁制守护只剩下最后一击之力,瑶姬为了答谢从巴原各地赶来相助的高人,还将仙宫中已成熟的服常果尽数摘了下来,于赤望丘开了一场服常法会。
  炎帝仙宫的损失,原本追究不到凉花川的头上,虎娃也没想要找他们算这笔账,可是凉花川既然要信守承诺,举宗门之力报恩,那就好好去赔偿炎帝仙宫。这些事情都是要公开做的,拿出来什么宝物赔偿倒是其次,更重要的是要让大家都搞清楚,凉花川为何会那么做?
  另一方面,虎娃建议卢张回帝都后禀明天子帝尧,派出采风官到达各地,尤其是洨城一带,专门向民众宣扬伯羿大人斩杀百岁童子的功绩,凉花川必须派出弟子配合。
  其实不必特意去澄清什么谣言,只要行事光明磊落即可,赞颂伯羿斩百岁童子之功,自然能够扭转百岁山一带乌烟瘴气的乱象。把该做的事情做好,不该发生的事情便可以避免。
  凉耳旺问虎娃想怎么办,虎娃并没有说自己想怎样,而是指出凉花川应该怎么做。不论凉花川众尊长情不情愿,恐怕也不得不照办了,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如果还继续默许和纵容当地各部族美化和赞颂百岁童子,就是想和帝都中的伯羿大人为敌了。
  假如真是激怒了伯羿大人,凉花川这派宗门恐怕都保不住。其实都不必伯羿大人亲自动手,只要中华之地其他势力不阻止,虎娃从巴原叫一批高手过来,就能灭了凉花川。
  凉花川三位尊长黯然良久,也不知私下里以神念在商量着什么,最后还是宗主凉耳旺长叹一声道:“我等亦不是不明事理之人,只是世事纷杂,有时并不那么容易分辨与决断,只得顺势而为。既然今日如此,就按卢张大人与彭铿氏大人的意思办吧,只可惜我等三人恐成宗门罪人了。”
  一直没怎么说话的侯冈终于开口道:“你等为宗门罪人已久,今日之举,不过是赎前人之罪,以正自身,怎可不为之?”
  虎娃示意道:“太乙,将凉花索还给这位宗主吧。”
  凉耳旺连摆双手道:“不不不,这件宗门神器,就算是我凉花川的赔罪之意,请太乙先生转呈炎帝仙宫吧。”
  虎娃却摇头道:“贵派如何补偿炎帝仙宫,那是另一件事,我等亦可代为转送。但凉花索件神器要先归还凉花川,接下来该怎么处置,那由你们自己。否则的话,难免有人非议我等扣住神器未还,所以耳旺宗主必须先将此物取走。”
  太乙当场将神器凉花索还给了凉耳旺,打发走了这三位修士。凉花川中今日一定会很热闹,很多弟子恐会震惊不已,他们也将有很多事情要忙着处理。虎娃等人又在山中留了一夜,次日天明才走出百岁山,在洨水岸边的开阔地带,见到了列队迎候的凉花川修士。
  凉花川将山中弟子以及居住在附近一带的传人全都紧急召集来了,按照两百年前的宗门承诺来拜谢大恩。远远地看见虎娃等人走来,凉耳旺便率众门人跪拜行礼,虎娃走下青牛携太乙上前还礼。
  此事为什么不在那瀑布深潭边进行,并不是因为地方不够大,而是必须公开,不能私下里偷偷摸摸做贼似地道个谢就算了,必须要拿出公告四方、坦然示人的态度。这么大的场面,当然也吸引了附近各村寨闻讯赶来的民众围观。
  看见平日高高在上的凉花川仙家们这么齐整地跪伏于地,各村寨民众也都惊呆了,不知发生了什么事,纷纷在私下里打听,而他们很快就明白了究竟。
  凉花川宗主代表宗门赔罪并致谢,奉上了三件空间神器。谢礼分为三份,一份是给虎娃和太乙师徒的,一份是请虎娃转送炎帝仙宫的,还有一份先拿出来做个表态,接下来将派专人去帝都呈送给伯羿大人。
  凉花川众弟子昨日晚间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很多人到现在还没回过神来,有人的眼神中带着困惑、不甘甚至是怨恨之意,但不论他们怎么想,事情已经发生了。凉耳旺拜谢虎娃和太乙,并当众送上礼物时,当然要把话说清楚,围观的民众也都听见了。
  围观者的反应则更精彩,有人惊叫,有人当场傻掉了,还有人拍着胸口差点没晕过去,更有人表示坚决不敢相信,甚至有人在小声咒骂着什么,有骂凉花川修士的,有骂虎娃等人的,但都不敢太大声。
  虎娃等人并未在此停留太久,接受凉花川众弟子拜谢并接过谢礼之后,便继续北行离开了此地,凉耳旺率众门人恭谨相送。虎娃等人走了,凉花川的麻烦事才刚刚开始,不知后来该怎么应对这样的局面。
  走在荒野中,见四下已无人,太乙苦笑道:“师尊,您方才听见了吗?有人咒骂你多管闲事。”
  虎娃淡淡道:“我只是遇上了这件事,有人怨恨我并不奇怪。比如我们在山中遇到的那卖水的商铺老板,还有领我们进山寻找泉水的乡民,此举等于是断了他们的一条财路,心中难免有怨恨。……叽咕,你又如何看呢?”
  叽咕一怔:“又问我呀?在我看来,那些营生不做也罢,也不想想赚的是什么钱?于世无益之事,空耗心智劳力,有用之身不如去做点别的。慕名而去的那些游人,耗费钱财时日去取那无用之水,却是白白被人戏耍。”
第066章、归怀(上)
  虎娃为什么总喜欢问叽咕,如果这小妖能把事情看明白,其他人也就不必再问了。太乙又长叹道:“此事本不必如此,凉花川这派宗门已衰落,今日方有重振之望,却错失了仙家大机缘。”
  太乙的话中带着神念,认为凉花川错过了一次绝佳的仙家缘法。两百年前凉花川曾鼎盛一时,是中华之地赫赫有名的大宗门,但因百岁童子之事,声誉和实力都大受折损。
  当代凉花川中尚有宗主和四位长老这五名大成修士,凉济能死于侯冈氏祖地,又留了一位在宗门道场中坐镇,其余三位昨天都见到了。其势力虽不能与当年相比,亦未传承断绝,可这派宗门显然已在衰落之中,虽表面上挽回了面子与地位。
  凉济能之事本可以处理得更好,凉黄打听清楚内情之后,宗门尊长就老老实实地致歉并赔罪便是了,如此还是结交侯冈等高人的机会。百岁山的乱象根本就不该发生,可是既然发生了,虎娃又提到了百岁童子之事,从一开始他们就不应该岔开话题,而是要主动问清楚。
  如果问清楚之后,主动提起当年的宗门公告,感激并拜谢大恩,虽然事情还得这么办,但结果可能不一样,最重要的区别是能与虎娃这位高人结下仙家缘法。如果恭恭敬敬将虎娃迎入宗门道场,再一场仙家法会,这才是最好的结果。
  从太乙的角度,当然是极为推崇师尊的,而且他也亲眼见证了虎娃所遇的诸多修士,都结下了怎样的仙缘,简直就是修行中最难得的缘法,凉花川众修士却错过了,这才是他们最大的遗憾,也许要等到很久之后才能反应过来。
  虎娃骑在牛背上叹道:“凉济能本非恶人,却因一念之差做出了那等事情,恐怕亦与凉花川宗门风气有关。我很清楚他们所求,亦清楚他们在迎合什么,可见几位尊长之无奈,那宗主更是心里明白。但在世修行又怎能如此?名与实孰重,应处其实而不居其华。”
  ……
  虎娃斩化身离开巴原,只为印证修行,并未想过赢得什么名望地位而引人注目。初至九黎时,他只是个不起眼的仆从,在蛊神祭典上甚至换了当地的装束混在养草村族人中,后来更是留在养草村修习九黎巫术。可后来偏偏是他识破了“蛊神”真身,找到了潜伏至黎山圣地中的“蛊神”,并引伯羿前来斩除妖邪。
  假如不是虎娃,伯羿斩杀妖邪反而是被“蛊神”利用、帮助“蛊神”掌控九黎诸部,丹朱南巡收服九黎之举便会成为一个笑话,而众人尚不自知。无论是对九黎诸部而是对中华之国,虎娃都算是立下大功,然而此事却少有人知,除了当时蛊神潭边亲眼见证者,九黎万民皆不知情。
  来到中华腹地后,虎娃又孤身进入王屋山,点化沇里、得句芒之助见到了旱魃,化解了沇水上游的灾情。但这一切更是罕有人知,只发生在无声无息之间,以至于到了百岁山中,凉花川的三位尊长起初根本没把他当回事。
  他们有没有把虎娃当回事并不重要,重要是虎娃做了什么事、会做什么事。经过凉花川这一出,虎娃也必将在中华之地名扬四方。虎娃教弟子行事,应处其实而不居其华,他本人对于名望,已非刻意低调或不低调,只是不再着意,自然而已。
  比如凉花川这件事,就该公然颂扬伯羿斩杀百岁童子之功业,凉花川也必须说清前后因由、以正视听。虎娃因此成名于中华更是顺理成章,他又不是见不得人,对此也并不介意,只是事后不以此声名自居自得,他还是那个虎娃。所谓“华”,不居未必不得,只是伴随“实”的自然之华。
  虎娃在九黎立功,于中华扬名,而他此行并不是为了追求这功与名,只是遇到了这些事。虎娃看似“有为”,只因为世间“有事”,遇事而处便是修行,假如世间没有这些事,那么便无为亦无名。
  后人谈太上忘情,常有妄议。有言斩去常人诸情诸欲者,与无生无感之土石何异,又谈何长生?有言冷酷淡漠、诸事无动于衷者,又谈何修行?更有言灭绝人性、杀伐肆意、凡事不择手段者,实为偏执之至,唯我而无道,又谈何忘情?
  凡此种种,皆是后人妄加于太上,非太上之忘情。无为非无谓,自然心境而已;忘情非无情,透却无谓之情。而无谓之情人常有之,譬如凉花川诸尊长。
  今日之虎娃尚非来日之道祖太上,只是斩化身以证修行。离开凉花川后,他的名号渐渐为中华各部百姓所知。他并没有留在侯刚氏部族,继续行游于中华各地,也曾到过帝都平阳城。
  虎娃私下里到卢张大人府上做客、接受了卢张的款待;拜访了伯羿大人,转告了旱魃之事。但在这一路上,其他人并不认识虎娃,只当他是一名普通的少年,而这少年正在长大。他又去了哪些地方,遇到了什么、做了什么,并无事迹流传,或者说人们并不知道他就是那个虎娃。
  半年之后,虎娃回到了巴原,出现在赤望丘外,他的形容已变成本尊如今的样子,修为境界亦是如此。虎娃并没有从山门而入,而是直接进入了第七峰的后山,没有惊动任何人,或者说没有人能看见他。
  想当年虎娃第一次来到赤望丘时,险些丢了性命,而今天已如入无人之境,他脚踏虚空登上颜色桔红与雪白相间的绝壁高崖,身形一闪便进入了秘境。赤望丘秘境中,虎娃看见了端坐在琅玕树下的另一个自己,身形随即消散不见。此化身远走于黎民百姓之间,至此已修行圆满。
  ……
  赤望丘秘境中央,琅玕树下,那卧虎状的白色条石上,虎娃睁开了眼睛,第一眼看见的就是玄源的容颜。玄源面带惊喜之色道:“恭喜夫君修为破关!”
  化身修行圆满,亦是虎娃破关而出之时,他的修为已至九境六转。若说世间法有九层境界,破六境为大成;那么在每层境界中突破至第六转,亦可视为每境之大成,超越“知常”,另悟境界玄理,可演化诸般独有的妙法。
  玄源尚未求证地仙成就,或看不透虎娃此刻的修为,但虎娃入赤望丘秘境闭关前曾有言,出关之时便是修为破关之日,因而她开口便是恭喜。
  此番闭关初时在彭山幽谷,后被邪修进犯赤望丘所扰,又来到赤望丘秘境中,总计历时一年有余,虎娃伸手抚触着玄源的脸颊道:“阿源,你怎会就在眼前?”
  玄源为虎娃护法,但护法也不等于天天守在面前盯着,而是留神意护持,平日最主要的任务,是防止外人的行为与外界环境的变化惊扰到闭关者,护法者本人也不能离闭关者太近,避免干扰其神气。虎娃收回化身没有惊动任何人,离定出关刚一睁眼,伸手便可摸到玄源的脸,她来得也太快了吧?
  玄源微笑道:“你的化身进入赤望丘秘境的瞬间,我便神意有感,因此赶来一看,夫君果然于此时出关。”
  虎娃亦笑道:“看来我还是修为不到家,化身入秘境仍惊动了你!……我也要恭喜娘子,修为已至化境九转。”
  玄源答道:“你修行,我亦修行,怎可不精进?夫君你,就是我的机缘。”得遇虎娃,便是修行中的大机缘,太乙曾有此感叹,而玄源对此当然感受最深。当初在翠真村与虎娃“重逢”,便是她突破化境的机缘,而今日已至化境九转修为,算是精进神速了。
  从化境九转圆满,到堪入生死轮回境,对于修士而言,是一段仿佛无隙又无尽的路途,若未将此世修行参悟透彻,则可能永远也走不到那就似近在眼前的苦海长河。曾经的孟盈丘宗主命煞以及虎娃的师尊剑煞,都属于这种情况,他们的修为皆至化境九转圆满多年,但就是没有迈出那一步。
  以虎娃如今的修为,倒有手段将师尊引入生死轮回境,比当年步金山仙家祖师留下的黑色玉箴更加高明巧妙。但若那么做,很可能不是在帮剑煞反而是害了他,虎娃当年就亲身体会过其中凶险,如此也失去了法于自然的真意。
  玄源如今刚刚突破化境九转,想修至九转圆满尚须一段时日,但虎娃感觉也不会再等很久了。至于虎娃的弟子太乙,跟随虎娃去中华之地走了一趟,回到巴原时修为亦突破了化境九转,此刻被虎娃派往炎帝仙宫,给瑶姬送东西去了。
  小妖叽咕则留在侯刚那里,他还想在中华之地多见见世面,虎娃嘱咐叽咕最好待到修为大成后再回巴原,平日也别忘了多指点就住在附近的沇里。
  虎娃对玄源详细介绍了离开九黎之后在中华腹地的经历,伴随着仙家声闻神念。玄源静静地听完之后,先没有追问别的,开口道:“我曾听卢张大人言到,伯羿英雄盖世、恒娥娇美无双。你曾去帝都伯羿大人府上拜访,想必也见到了帝女恒娥,她是否果如传说那般,无愧天下第一美人之称?”
第066章、归怀(下)
  虎娃一怔,很纳闷地反问道:“有此说吗?那也就是他人有此一说,我倒未曾留意。在伯羿大人府中确实见到了帝女恒娥,我只觉她的修为很可能亦是已历天刑之真仙,至少是在我之上,有可能也是跟随伯羿大人从仙界返回了人间。”
  说话时发送了一道神念,就是他在伯羿大人府中见到帝女恒娥的情景,令玄源若身临其境。玄源倒难以看出恒娥的修为究竟有多高,而虎娃当时根本就没有在意恒娥美或者不美,只是诧异自己竟看不透恒娥的修为,其人很可能与伯羿一样已是真仙。
  见玄源有些走神,虎娃又笑道:“经娘子提醒,如今回想,那帝女恒娥确实姿容绝色,而其神气玄妙难测,却总给人凄清之感。于我而言,天下之美,只于一人。”他说话的时候,孩子般清澈的眼神就这么看着玄源,显得无比纯真,却看得玄源脸都红了。
  虎娃随即又取出一只玉匣道:“这是伯羿夫妇送给你和我的礼物,是传说中的不死神药玗琪,据称是少昊天帝所赐。”
  他打开了玉匣,里面放了九串果实,形似桑葚,但比普通的桑葚大多了,每串都有成年人的手指大小,呈深紫色,粒粒饱满晶莹剔透。玄源取出一串玗琪惊叹道:“这不死神药亦是神器,宛若天成之神器!”
  虎娃:“若非神器,怎能从人间移植仙界,又怎能从仙界带回人间?”
  突破九境修为后,化身入中华游历,通过亲身的印证,虎娃也解开了此前的很多疑惑。比如以九境初转修为的地仙飞升帝乡神土,是什么都带不走的,包括自己的凡人遗蜕,更别提那些亲手祭炼、融于形神中的神器了。
  历天刑成就真仙,便等于是另一种存在,倘若飞升而去,能带走的也只有融于形神中的神器。更玄妙的是,真仙飞升仙界后,帝乡神土中的东西也是带不到人间的,返回人间时所能带回的东西,同样也只是从人间带去的那些神器。
  比如虎娃的石头蛋,早就不是他当年在山中拣到的顽石了,经过这些年的祭炼,所凝炼是其精纯到极致的物性,打造成神器后,那凡石本身可能早已回归天地间。
  炼成神器需要合适的天材地宝,独特的神器更须可遇不可求的机缘,从上品法器炼成神器这一步,便脱离了天材地宝本身的概念,成为一种既可有形亦可无形、其变化不受器形之限的存在。
  虎娃早就知道,不死神药本身就是可炼化为神器的仙材,他当初就亲手炼成了很多,以五色神莲与琅玕为材质,但那借助的是太昊天帝所留的仙家法力。而赤望丘的宗门传承神器比翼飞舟、华仓以及飞羽,皆是以服常树上材质炼制的。
  传说中的五种不死神药,五色神莲、玗琪、琅玕、离珠、服常分别为五位天帝所拥有,虎娃已得其四,此番中华之行,他也在寻找最后一味玗琪。不料此物人间已无,却恰好在伯羿大人那里得到了。
  不同于虎娃仅以五色神莲或琅玕的某一部分为材质,炼化为神器,少昊天帝竟然将整株玗琪皆炼化成了神器,而且还能移植到瑶池仙界中生长,这是虎娃尚未领悟的仙家大神通手段。那么从瑶池仙界再带回的玗琪果实,本身就已是一种神器。
  人间的神话传说很有意思,五种不死神药与五位天帝各有对应关系。
  太昊天帝拥有琅玕,虎娃从中体悟到的是菁华诀;神农天帝拥有五色神莲,虎娃从中体悟到的是大器诀;轩辕天帝拥玗琪,虎娃此前未见,但想必能从中体悟到灵枢诀的玄妙;少昊天帝拥有服常,虎娃可从中体悟到吞形诀;高阳天帝拥有离珠,虎娃从中体悟到的是纯阳诀。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64/64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