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章(校对)第47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74/643

  少务起身拱手道:“那就多谢太乙先生了!”
  朝会进行到这时,也就该散了,可崇伯鲧却突然皱起眉头,抬起头目光似穿过屋顶望向远处的高空。片刻之后,虎娃亦皱眉道:“竟有人此时飞天赶到奉仙城,咦,还是老熟人?”
  有人飞天而来,在奉仙城外落下云端,并未掩饰踪迹,引得民众一片惊呼。这段时间,飞天赶到奉仙城的高人可不少,但大家都很自觉地没有惊世骇俗,隐匿身形在城外落下云端,皆如常人一样走进城廓。
  而此人却不同,显出身形直接从云端飞落,城内外的民众都看见了。但他亦知礼数,并没有直飞入城,而是落在城门口向守城军士通报,自称来自帝都平阳,奉中华天子之命,有急事通知崇伯鲧大人。
  既然虎娃已有察觉,就没有着急散朝,仍坐在王宫里等着,不久之后便有人来禀报此事,虎娃宣来者进殿,居然又是历正宫礼官卢张。
  虎娃离座走下高阶,笑着相迎道:“卢张大人,帝都平阳一别后,没想到我们在这里又见面了。”
  卢张赶紧向虎娃行礼:“彭铿氏大人已成奉仙国君,可喜可贺!”卢张知道崇伯鲧来巴原是要册封三位国君的,但他事先却不知其中有一位国君竟是虎娃,虽感到有些惊讶,但也为虎娃高兴。
  但卢张可不是来祝贺的,而是奉命向崇伯鲧宣布天子诏令:江河水情有异,皆因西荒高原天时有变。中华天使崇伯鲧大人册封三位国君后,乘云辇赴西荒高原,查明天时异变成因,并见机出手化解。
  听到这份诏令,众人皆吃了一惊。东海水情变化,他们刚刚是听敖广禀报的,这说明大江水情有异。而穿过中原之地的大河,其上游源头亦在西荒高原,若西荒高原天时有异,同样会影响到大河水情。帝都平阳那边也察觉到了,所以派崇伯鲧去调查成因。
  天子朝中有那么多高人,为何偏偏要派崇伯鲧去呢?在平常情况下倒也能说得过去,因为崇伯鲧恰好在巴原,离江河源头的西荒高原最近,而且他的修为足够高,又带着轩辕云辇。
  但如今的情况显然并不寻常。先是在册封典礼上有刺客射出那样的一箭,崇伯鲧的应对策略是不点破那人用的是伯羿的箭法,也不问俘虏的口供,但私下里一定要调查的。今日蛊黎钟又找来了,重辰部将要与九黎开战,此事居然还牵涉到了虎娃。
  少甲辰并不是虎娃杀的,蛊黎钟真想平息事态,实没有必要再把虎娃卷进来,那样只会把事情搞得更复杂。以虎娃的身份,他卷进去了,也就意味着巴原三国这一系的势力都卷进去了。
  如今西荒高原天时有异,中华天子则命卢张跑了这么远的路,紧急通知正在出使途中的崇伯鲧去西荒高原。总让人感觉这是特意要将崇伯鲧远远地支开,令其无暇顾及很多事情。
  但是这些话,却没法直接问卢张,就算问了,卢张恐怕也搞不明白,他只是个传话的。之所以派卢张来传达天子诏令,恐怕也是因为卢张与虎娃很熟,不会遭到冷遇和疑忌。
  虎娃只得礼节性地说道:“卢张大人奔波辛苦,正可在奉仙国中多留几日,好生休息一番,也让我这位国君好生款待。”
  卢张却摆手道:“我不是不想在这里多留几天啊,可是国事紧急,我要立刻返回帝都向天子复命。”
  卢张这次可够累的,没有轩辕云辇,这么大老远地赶来立刻就得回去,好让帝都朝中确认崇伯鲧大人确实已经领了天子诏令。崇伯鲧微微叹了口气,起身道:“既如此,我离开奉仙国后就立刻赶往西荒高原。但还有一事应叫卢张大人得知,亦请卢张大人禀明天子。
  今日蛊黎部伯君蛊黎钟大人来了,转告了重辰与九黎的冲突,因吴回之子少甲辰身亡而起。至于少甲辰是怎么死的,详细经过就在这枚玉箴中,是奉仙君亲手交给我的。如今我不能立刻回帝都复命,请卢张大人一定要转呈天子,以助天子公断此事。”
  卢张当天就走了,可谓来去匆匆,他不仅带走了虎娃炼制的玉箴,还带走了另一件东西。那也是虎娃让他带回帝都的,并再三叮嘱,一定要私下里亲自交到伯羿本人手中。
  但崇伯鲧却没有立刻动身,若远去西荒高原,原先的随从不可能都跟着了,只有崇伯鲧本人乘轩辕云辇而去,各种琐事都要提前安排好。
  卢张离去后,虎娃在王宫偏殿设宴“款待”蛊黎钟,在座的人不多,有虎娃和玄源,还有崇伯鲧与太乙。这五人至少皆有化境修为,其实也用不着吃东西了,所谓的设宴只是礼节性地做个样子。
  虎娃身为地主,本应先说一些欢迎的客套话,可入席后他却一言不发,就这么盯着蛊黎钟看了半天。其他人见奉仙君如此,也不好先开口。他的目光仿佛有刺,蛊黎钟似是被盯得受不了了,良久之后终于开口道:“奉仙君为何这样看着我,我这张老脸又有什么好看的?”
  虎娃却没接这茬,开口便是单刀直入:“若交出奔流村一族,便能平息事态,我不信伯君大人不会那么做。这里已无外人,说实话吧,奔流杠父子如今怎样?”
  蛊黎钟当即一怔,低下头道:“老夫惭愧,奔流杠父子为保全族人,在我来之前便已身亡……”
  事情果然不像在朝堂上公开说出来的那么简单,在重辰部要求蛊黎部交出奔流村一族时,蛊黎钟当然不能公然答应,但他却把消息透露给了奔流杠父子,告诉了他们事态的严重性,并从他们那里打听到事情的真相。
  当重辰部第二次再派使者来质问时,奔流通主动站了出来,承认少甲辰是自己亲手杀的,当时的情况是迫于无奈,因为少甲辰不仅要杀他,而且还要残害无辜的奔流村族人。奔流通表示一人做事一人当,他给少甲辰偿命,此事与奔流村其他族人无关,然后当场自尽。
  奔流通确实是一条有担当的汉子,否则当初也不会突然发难杀了少甲辰,可他未免想得有些太天真了。随便站出来一个人揽下所有的罪名,重辰部就会放弃追究吗,奔流通的一条命怎么可能与少甲辰等人的命相比?
  重辰部使者不信这只是奔流通一人之事,仍然坚持要拿下奔流村全族拷问。这时奔流杠族长安排好了族中事务,给全村每户人家都做了交代,然后也找到重辰部使者,承认是他协助奔流通杀了少甲辰,此事与奔流村其他族人无涉。
  杀了少甲辰之后,害怕重辰部的追究,他们才强令族人一起逃亡。说完这些之后,奔流杠便毒发身亡了,他来之前就已经服了毒药。
第076章、奔流之殇(上)
  奔流杠就是来送死的,奔流通死了,他亦生无可恋,只是尽最后的努力保全族人。但是这位族长也不是白给的,他用自己的命给蛊黎钟以及九黎五大部出了道难题,使他们不好公然牺牲奔流村一族。
  假如重辰部想要一个交待,奔流杠父子就给了这个交待,而且奔流杠临行前已经叮嘱族人统一了口径,无论谁再来查问这件事,大家都要按照他的说法交待,把事情全部推到他们父子身上。
  奔流杠父子的供认以及自尽,都是在众目睽睽下公开发生的,消息很快就传开了。
  少甲辰残害无辜的奔流村族人、被身处绝境的奔流杠父子所杀,奔流村一族逃回南荒请求蛊黎部的庇护,而奔流杠父子已以死谢罪。在这种情况下,蛊黎钟再把奔流村族人交出去,恐怕九黎民众也不会答应了,奔流杠父子之死,已激起了黎民之愤。
  而重辰部当然不肯就此罢休,找两个人来自尽,这就算交待了吗?重辰部不仅要求将奔流村全体族人抓回去查问真相,更要九黎诸部交出少甲辰。
  奔流杠父子不是已承认把少甲辰给杀了吗,重辰部怎么还向九黎要人?但站在重辰部使者的角度,难道奔流杠父子说什么、他们就得信什么吗?
  在重辰部的领地中,有很多人都看见少甲辰的车马离开奔流村之后,又走了很远的路,一直进入了九黎的地界。重辰部也打听到了,后来有四个人很像少甲辰及其随从,确实到达了蛊黎部的村落。
  因此重辰部的使者也有理由怀疑,少甲辰来了蛊黎部,可能是自己来的也可能是被人劫持的,总之就再没有回去。重辰部现在就是逼蛊黎部交人,否则不惜刀兵相见、血洗蛊黎部为少甲辰报仇。
  蛊黎钟这边就难办了,除非他能证明那四个人的身份,但这是不太可能的事情。就算蛊黎钟能证明来到养草村的是侯冈、太乙、叽咕和虎娃,也不能证明重辰部族人在领地道路上看见的不是少甲辰。
  蛊黎钟是了解内情的,只有虎娃能站出来说明情况,才能让重辰部没有理由继续追究下去,否则仅仅交出奔流村一族也是不够的。可是蛊黎部又不好直说请虎娃站出来承认当初的身份,并解释是他而非少甲辰驾车经过重辰部的领地进入了九黎之地,所以只说前来求助。
  听完之后,玄源没有说话,只是瞪着蛊黎钟,目光凌厉,面色显然不善。而崇伯鲧开口道:“蛊黎伯君,奔流杠父子尚知不要牵连恩人,宁死也没有说出奉仙君等人之事,而你却想让奉仙君站出来顶这件事。须知以奉仙君的身份,你是唯恐天下不乱吗?”
  蛊黎钟低头道:“重辰部来势汹汹,我也是迫于无奈。不敢强求奉仙君做什么,只求奉仙君指点老夫该怎么做?”
  虎娃瞟了他一眼:“我再问你,奔流村一族,是否说出了我与侯冈等人之事?”
  蛊黎钟答道:“奔流杠父子至死未提,而其他奔流村族人想必是得了奔流杠的交代,也都没有说出来。但若他们落入重辰部之手被严刑拷问,有的人恐怕就不会还不开口了。”
  太乙突然插话道:“可是就算奔流村族人说出来有这么回事,他们亦不知我等四人的身份,当初在奔流村时,我等四人可没有交待来历。”
  虎娃却摆了摆手道:“我已将事情经过,托卢张大人转告中华天子,并没有打算隐瞒回避什么。想当初我等路过奔流村,后来做的事情,只是怜奔流村族人无辜,想尽量保全他们、给他们留一条生路。
  既然我已经遇到了这件事,而奔流杠父子以及奔流村族人又是如此态度,我也想尽力继续保全他们。蛊黎伯君,你且回吧,本君该怎么做,不用你求亦不用你教。”
  将蛊黎钟打发走了,崇伯鲧起身道:“奉仙君,我明日就将奉帝命赶往西荒高原,这件东西你且拿着。你若真打算去九黎与重辰之地,必要的时候,便将它交给重辰部君首吴回。”
  崇伯鲧拿出来的是一枚玉环,他的衣着简朴,浑身上下并无多余的饰物,这玉环也不知从哪里掏出来的,竟是一件神器,想必亦是信物一类的东西。崇伯鲧被远远地支到了西荒高原,但他也担心虎娃会跟重辰部起什么冲突,特意给他留下此物,或许有用。
  虎娃亦起身道:“太乙熟悉西荒情况,就让他随您一起去吧,有什么事还能帮点忙。”
  崇伯鲧亦未推辞,道了声谢便和太乙一起离去,殿中只剩下了虎娃和玄源夫妻二人。玄源开口道:“夫君,其实你去了也没用,该打照样会打起来,你不仅无法平息事态,恐怕还会使事态更复杂。”
  虎娃叹息道:“我当初刚刚进入中华之地,并不了解太多情况,将事情想得太简单了。不仅是我,侯冈亦是如此。”
  玄源:“侯冈毕竟十五岁就离开了部族之地,那么多年都没有回去。……中华纷争将起,有人已经开始动手了,少甲辰之死不过是个借口。”
  虎娃:“我不想理会什么借口不借口,既然遇到了这件事,就要交待明白,这就去九黎一趟。”
  玄源:“若是奔流村族人开口便将你的事给供出去了,我倒不建议夫君再理会他们。但奔流杠父子至死未言,我也清楚以你的性子,定想继续保全奔流村一族。只是此行可能会有麻烦,你将太乙派到西荒,是否要我陪你一起去,或者再把善吒叫上?”
  虎娃摇头道:“不必了,我又不是去挑起各部之争的,人多反而不便,但也需提前做好准备。叫人将云起、古令、贤俊这三位道友请来,他们恰好还在奉仙城,我要向他们借三件神器。再召集三百名勇士……不不不,还是三百头猪吧,明天就得准备好。”
  玄源笑道:“你如今已是国君,一声令下举国从命,三百头猪当然没问题。就算家猪凑不齐,赤望丘中还有那么多弟子呢,去蛮荒山野抓野猪也能给你抓够了。”
  以虎娃的身份,既然已经向负责调解、公断各部之争的中华天子说明了情况,实在用不着再给蛊黎钟什么交待,更用不着特意跑去一趟。他和玄源对事情的性质也判断得很清楚,吴回闹出这么大的动静,绝不仅是为了给一个废物儿子报仇,而且少甲辰也确实该死。
  水火不容的重辰部与共工部对峙于大江北岸,也共同形成了压制九黎诸部的屏障,可如今这个平衡被打破了。丹朱先与共工部结盟,又收服了九黎诸部,假如九黎诸部完成整合发展壮大,再通过丹朱与共工部联手对付重辰部,那么重辰部在将来的处境会临非常不利。
  所以重辰部不想被动等待形势越来越不利的变化,已主动出手破局了。九黎内部完成了整合,又斩除妖邪迎来了最好的发展时期,但如今毕竟立足未稳,还没有来得及发展壮大。重辰部应是打算先将他们打残了再说,至少是给予重创,让九黎在很长时间内缓不过气来。
  重辰部敢大举进犯九黎的另一个原因,也是伯羿斩除了妖邪。大妖与邪修尽除,固然是为九黎诸部将来的发展扫清了障碍,但凡事有利也有弊,它同样使九黎诸部在面对外来的强敌时,失去了强有力的依仗与屏障。
  那些大妖和邪修所占据的地盘,很多是南荒中的宝地和要地,不仅九黎诸部族人不得侵犯,外来人也同样不能进入,这就相当于一道道屏障了。而且伯羿斩杀的大妖中有好几位强大的神将,像凿齿那样的神将自不可能再帮助九黎族人出手,可有的神将仍是能请动的。
  那几位强大的神将占据宝地与重要的路口,禁止九黎族人涉足,并每年索取供奉,的确成了沉重的负担。可是九黎诸部若遇到了强大的敌人,在肯付出足够的代价的情况下,还是能请求那几位神将出手的,可如今它们都已经被斩除了。
  从九黎内部来说,这是好事,除了去尾大不掉的祸患,但遭遇强大的外敌时,也等于失去了制衡的手段。重辰部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会决定大举入侵。
  玄源不认为在这种情况下,虎娃出面就能平息事态,他只能把自己也卷进去。若是如此,少务也不可能选择别的立场,便等于将巴国与巴原也卷进去了。但虎娃还是打算去一趟九黎,并不是与谁交待什么,而是去保全奔流村族人,假如他不去的话,那些人最终难逃一死。
  可是虎娃为何要借三件神器,又为何要找来三百头猪?次日便有了答案。
  虎娃也体会到了国君权势所带来的便利,一声令下,次日中午三百头猪便凑齐了,并被集中到了城外指定的地点,个个膘肥体壮。
  原本奉仙国能在半天时间内凑来三百头家猪,可是经办官员觉得其中有几十头猪太过瘦弱,便又派人在山野中抓来了更强壮的野猪替换。
第076章、奔流之殇(下)
  见臣民办事如此尽心且有效率,虎娃褒扬之余也只得苦笑,因为这些猪越壮硕,他将要做的事情便越困难。
  这是一片开阔的野地,闲杂人等早已回避。虎娃站在半空挥手祭出一片黑雾,正是借自贤俊的神器妖墨;紧接着又扔出一枚四四方方的石印,落地之后竟化为了一座洞府,是借自云起的神器石屋。
  一阵风卷过猪耳,这些猪就像受到了什么召唤,发出哼哼的叫声,争先涌进了洞府中。虎娃于半空再一挥手,黑雾升起笼罩住洞府,光影变幻间洞府竟消失不见,平地上只有一团灰蒙蒙的雾气。
  虎娃最后祭出了从古令那里借来的神器夔角,只见一条独角夔龙冲进入雾气盘旋着发出一声清啸,然后驾驭着这团雾气飞到远方的山野中消失不见。片刻之后,又闻清啸之声,那条夔龙又飞了回来,雾气散开露出洞府,三百头猪又跑了出来。
  虎娃收起了三件神器,脸色微微有些发白,显然此番施法消耗极大。玄源在一旁小声道:“来去皆十余里,如果只想将这仙家洞府挪移到远方,以夫君的法力,一次也就是三十余里,不可能将他们直接从九黎带到巴原。”
  虎娃点头道:“这比我想象的要吃力,若非修为更进,就算知此手段也很难施展出来。一次三十余里,将奔流村族人全部带走、暂时转移到安全之地也勉强可以了,再多费些时日、多耗些法力、多做几次挪移,也能把他们带到巴原来。”
  多费些时日、多耗些法力、多做几次挪移,虎娃话说得轻松,玄源却倒吸一口凉气。她很明白想做到这一点是多么艰辛,又需要怎样的大气魄与意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74/64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