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章(校对)第47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77/643

  空中的火幕是受修士操控的,如一片火海又向着九黎战阵卷去。山黎狻、器黎干站在军阵中连挥骨杖,周围一群巫士也合力施法,平地上涌起狂风卷向火幕,一道道火舌冲向天空。大部分火焰并没有落到阵中,而赤甲兽已冲过了第一道防线。
  战阵前方是壕沟,火焰落在壕沟里燃起一片片黑烟还有怪异的嘶鸣声,山黎狻虽然将很多虫兽撤走了,但毕竟还留了一部分在阵前,这些虫兽遭遇了火攻。与此同时,壕沟后面突然竖起了一排带着尖刺的栅栏,它是从地上冒出来的,作用就是为了阻挡冲阵。
  有些赤甲兽撞在了栅栏上,有些赤甲兽则直接飞了过去,栅栏随即也被燃成另一道火墙。无论如何,赤甲兽的冲锋速度被延缓了,也能让重辰部后续军阵难以跟进。
  九黎战阵也发起了反击,只见空中飞起了一片活物,有硕大的飞虫也有怪异的鸟类。飞得较低较慢的虫鸟被半空的火幕点燃,飞得较高较快的则穿了过去,迎接它们的则是一片箭雨。
  重辰部以赤甲兽为前锋,修士队伍跟进施法放火,这些修士中间还有腰佩短刀的弓箭手。弓箭手隔着火幕向着九黎军阵放箭,此刻又都将箭射向了半空。当九黎的飞行虫兽展开反击时,重辰部的一些修士也将火焰卷向了天空。
  战斗是立体的,赤甲兽已经冲到了战阵前,器黎部的战士们也纷纷展开了远程攻击,类似弩砲一类的军械射出重型弩箭和巨石,它们可以杀伤赤甲兽,也可以攻击到火幕另一侧重辰部的修士与弓箭手,喊杀声与惨叫声渐渐响成一片。
  仅仅靠弩砲一类的远程军械很难完全阻挡住赤甲兽的冲阵,很多山黎部的战士发出怒吼,身上亮起各种怪异的图腾花纹,各持武器朝着赤甲兽迎面冲了过去,看他们的厮杀配合,很像是在山野中猎杀大型猛兽。
  离虎娃不远的一名飞黎部战士并未冲上前去作战,却突然发出一声惨叫委坐于地,原来是他的本命蛊虫在前方阵亡了。
  再看那些重辰部的弓箭手,着装十分怪异,全身都包着兽皮,头和脸都蒙上了,只留了很小的缝隙露出口鼻和眼睛,鼻孔是塞着的,口中也含着东西。看来就是为了防止毒虫袭扰,同时也是防范毒烟,毕竟火攻不能解决所有的毒物。
  有的弓箭手正在射箭,却突然被半空抛来的巨石砸中,有的弓箭手好端端地却突然扔掉了手中的武器,打着滚惨叫着撕扯着身上的衣物。有不少毒虫还是越过了防线,要么从天上要么从地底,这些弓箭手的衣物包裹得再严密,也总有缝隙可钻。
  战阵对决,并非一波冲锋,那样作战只是没有组织的乌合之众。人的体力总是有限的,战场的形势也在不断发生变化,需要轮番发起攻势。重辰主攻而九黎主守,就像一波波大浪在拍打堤岸,时有崩溃的缺口,随即就会被堵上。
  这场大战足足持续了两个时辰,最终在黄昏来临时结束。吴回的大军并没有冲溃九黎的军阵,付出了二十多头赤甲兽、百余人伤亡的代价。而九黎这边的损失则更大,伤亡近三百人,这还不算那些被驱使的虫兽损失。
第079章、遗忘的往事
  像这样的大战,通常短时间内不可能分出胜负,第一次接战时双方往往只是试探,没想到第一天本应是试探性的交战,结果却是这么惨烈。九黎大军已经到了溃阵的边缘,而重辰部的攻势竟然如此猛烈。
  伤亡超过百分之十而不溃阵,在这个年代已经算是训练有素的绝对精锐了,九黎大军最终还能守得住,不仅因为他们斗志高昂,也因为他们不能撤退。
  重辰部大军来得如此突然,比预料的时间提前了半年,后方的很多村寨都没有做好准备。假如前线大军崩溃,重辰部便可顺势大举入侵,后果不堪设想。
  吴回第一天交战就攻得这么猛,也是欲携奇袭之威直接击溃九黎大军。这样的列阵大战僵持的时间越久,其实对重辰部就越不利,因为他们的后勤补给、各种战略物资与人员的远送、伤员的安置都更困难,毕竟大后方远在云梦巨泽北岸。
  接下来的几天,重辰部每天都会展开猛攻。九黎大军列阵迎敌,每一次都顽强地挡住了敌人,阵地则在节节后撤。
  这只是阵地的后撤布防,而非大军的撤退,因为九黎大军的防守阵地每次都会被重辰大军破坏,他们便回撤一小段距离,木黎部的战士们再布下另一道坚固的防线,身前留下的是一片硝烟灰烬。
  仗打到这个地步,已没有什么奇谋妙计可言,一切都得凭实力说话。就算换作虎娃、少务或巴原上最擅长打仗的大将军灵宝来指挥,恐怕也打不出别的花样来。重辰部突然渡过云梦巨泽出现在这里,就已经是奇谋成功,接下来便是要将好不容易取得的战略优势转化为最终的胜势。
  因为下雨有几次短暂的停战,过了半个月,打了八场战斗之后,九黎大军的阵地防线已后撤了五、六里。最初参加第一场战斗的两千多人,迄今已伤亡近半。
  这么大的伤亡如果发生在一次交战中,那绝对是战阵崩溃的结果。在每一次战斗结束后,双方都会迅速补充兵员,以保持战阵的完整。可是兵员的及时补充并不等于战斗力的恢复,连续大战已让九黎元气大伤,因为在战场上损失的都是最精锐的青壮。
  青壮族人的损失且不说,更重要的是那些掌握九黎秘术的巫士们,那可是折损一位就少一位,短期内是很难再培养出来的。修习九黎秘术的过程本就很凶险,往往一个村寨在很多年内也出不了一位出色的巫士,而在这场大战中便葬送了一批。
  重辰部的战损比例稍小一些,但最初投入战场的那十支军阵战士,伤亡也超过了三分之一,又及时从后方得到了人员补充。人员可以补充,但战斗力的下降也是难免的。普通战士还好说,但一位训练有素的弓箭手也得培养很长时间,更别提那些能施法的修士了。
  重辰部军阵的战斗力显然更强,假如从一开始吴回就投入了二十支以上的军阵,恐怕第一战就能把九黎大军给击溃了。吴回未能一战竞功,接下来的战略也很明显,就是要死死地将九黎大军主力粘在这里,使他们没有办法后撤转移,只能不断从后方调集支援。
  这种战略就像瞅准一个伤口持续地撕咬,让对方不断地流血。
  列阵决战对九黎是不利的,假如他们能成功转移后方村寨人丁,将大军撤入深山,在各处关隘袭扰伏击,吴回也会感到异常头疼。但现在有了难得的机会,重辰部能牢牢地将九黎大军主力吸在这里、让他们撤不走。
  九黎此刻就算完成了后方村寨的转移,想撤也已经有点晚了。因为只要他们想逃走,战线必乱,主力部队会被重辰大军从背后扑上来绞杀。
  假如这支大军被消灭了,就等于九黎各村寨的精锐已葬送大半,就算能够避入深山躲藏,也将在很长时间内难以恢复元气,甚至好不容易整合起来的大部族也会渐渐分化消散。
  这几天又下起了雨,双方暂时休战。五位大巫公坐在大帐中,用树枝于泥地上划出战场态势图,正在商议军情,还特意把虎娃请来了。
  飞黎望皱眉道:“一步失去先机,则步步被动,我们的大军被吸在了这里不得脱身,如今最怕的就是重辰部突然增兵。共工部答应助我九黎,却迟迟不见动静。若他们此时能渡江夹击,便足以将吴回击溃。”
  木黎户却摇头道:“我派去的人刚刚带回消息,帝江以为两部冲突调停的名义,率大军驻扎于领地西境,禄终则率大军在领地东境与其对峙。”
  虎娃终于明白为何吴回投入战场的始终是十支军阵,因为大后方也有压力,另一方面,当然也是因为后勤补给规模的限制。
  共工部君首帝江一改以往鲁莽好斗的脾气,这次居然玩得十分高明,他没有直接介入冲突,只是率大军到达与重辰部领地接壤的边境,号称要为冲突调停。如果重辰部没有防范的话,帝江所谓的调停恐随时都能变成突袭,但表面上却让人挑不出任何错处。
  重辰部怎敢掉以轻心,禄终亲率另一支大军固守边境,所以不能跟随吴回杀入九黎之地。共工部虽没有直接帮助九黎作战,却以另一种方式尽到了盟友的责任,至少他们帮助九黎牵制了重辰部,分担了战争的压力。
  蛊黎钟却脸色阴沉道:“重辰、共工,与我九黎皆有世仇。共工部虽名义上为我友盟,但也乐见九黎与重辰拼个两败俱伤。他们在边境按兵不动,就是要让我九黎与重辰死磕。可惜明知共工部有此打算,我等亦无可奈何。”
  飞黎望劝慰道:“但共工毕竟牵制了重辰,我等尚有胜机。……仗不能再这么打下去,是尽力阻敌后撤,还是集中各部精锐大举反击,必须在此时就做出决定。”
  九黎相对重辰的优势,就是他们依托本土大后方在作战,调集物资和补充兵员都方便得多,想扭转被动的战局,目前有两个选择。一是牺牲一部分军队断后,誓死阻挡住重辰大军的追击,然后避入深山利用地势周旋。
  这个选择能让九黎保住最后一口元气,至少不会被重辰大军消灭,若是共工最终能与重辰开战,将来或有反败为胜的机会。但后果是共工与重辰若不开战,九黎自身就难以翻盘了,还会让重辰在云梦巨泽南岸的开阔地带占据稳固的新领地。
  第二个选择就是,放弃原先后撤伏击的战略计划,直接把所有的精锐都调到前线来,孤注一掷发起反击。若是胜了便是彻底的大胜,但若是败了,那便是覆灭式的大败。
  这样的选择是很难做的,可如今却到了非下决心不可的时候。蛊黎钟长叹道:“我等虽损失惨重,但吴回大军何尝不也是兵疲将惫。黎民万众一心、士气正旺,此时不战将再难有胜机,一旦后撤只能偏居南荒深处,甚至还要迁居得更远。
  将各部后备精锐尽数调到前线来吧,生死在此一举!……奉仙君,您不是想找吴回算账吗?大军对阵之中难有机会,而老夫舍得这条命不要,也会给您创造一个机会单独面对吴回,届时您是否会出手呢?”
  他最后这番话是单独向虎娃说的,虎娃面无表情道:“我确实是想找吴回,只是大军对阵之中难有机会。而我留在这里的目的,就是为了找到真正的凶手、为奔流村一族报仇,该出时自会出手。”
  蛊黎钟就这么看着虎娃,缓缓点头道:“若不拿下吴回,他又怎能与您好生交待?既如此,待雨停之后,我们战阵中再见!”
  虎娃被请出了大帐,五位大巫公在为最后的决战做准备,有些计划不方便让他这个外人知晓。但虎娃有预感,这场耗时多日的大战就快分出结果了,而无论谁胜谁负,双方都将付出惨重的代价。
  ……
  三天后,雨停了。闷热潮湿的气候令人感到十分不适,感觉身上简直都快长蘑菇了。这个季节也最容易蔓延病疫,所有阵亡者的尸首都被及时处理,伤员也被转移到后方不能轻易与他人接触的地方。
  大地仍很泥泞,潮湿而焦黑的战场上,短短几天时间,竟有野草顽强地发出了新芽。双方大军重新摆开了战阵,吴回骑在巨犀上向前方望去,发现了敌军的变化。
  九黎增兵了,在高坡上排开的军阵队列并不是很整齐,战士们拿着各式各样的武器,有很多人是冒雨走过艰险的山路刚刚抵达的。五位大巫公将能及时调集来的精锐战士全部派上了战场,显然是欲孤注一掷展开最后的决战了。
  九黎大军并没有再筑壕沟与土堤于阵前,已放弃了防守的架势,看样子居然打算主动冲锋,这在此前的多场战斗中是未曾有过的情况。
  在先前的大战中,重辰部以赤甲兽冲锋配合火攻,后续军阵整齐地跟随推进。那一道道火墙也使九黎难以发起反冲锋,只能以远程军械以及飞行虫兽反击,并一步步向后退守。此刻潮湿的环境不利于火攻,而九黎大军也终于放弃了一味的固守。
  吴回有些紧张,但身边的将领都看见伯君大人轻蔑地笑了,只听他笑道:“九黎大军节节败退,这是要做最后一搏了。我不惧决战,就怕他们节节退守拖延时日,今日终于迎来了放手决战之机!”
  经过补充休整后,吴回率领的仍然是十支整编军阵,经过连番大战,他也清楚了九黎大军的战斗力。九黎大军士气高昂、悍不畏死,但若正面列阵冲锋,却不是训练有素的重辰部军阵的对手。若对方胆敢发起主动冲锋,吴回有信心将对方的战阵直接冲溃,那么一切都将结束了。
  兵员经过了补充,但赤甲兽已损失了一半,此刻剩下的四十来头仍然排列在重辰大军的正前方。吴回为了鼓舞士气,在亲卫的簇拥下,骑着巨犀也来到了战阵的前列。他将亲自指挥战阵与敌军对冲,尽最大程度鼓舞本方的士气。
  没有什么废话,大战随即打响。随着弩砲射出的重箭划过天空,九黎战士驱使着毒虫猛兽从高坡上如潮水般涌了下来,重辰部军阵排着整齐的队列迎了上去,两道巨浪眼看就要撞击在一起。
  虎娃经历过很多场大战,眼前的决战当然没有巴原国战那么大的规模,但其惨烈程度,恐要超出巴原国战中的每一场局部战斗。
  就在这时,战场上空突然传来一声怪异的鸣叫。虎娃抬头望去,只见一片的黑色阴影从高空俯冲向重辰部战阵中央。那是一只翼展达五丈宽的黑翎蛊雕,双翅上的硬羽支支都如闪着寒光的利刃。
  从虎娃的方向看不到蛊雕的背上,但元神却能察知,蛊雕上坐着一位枯瘦的老者,正是蛊黎钟。
  蛊雕这种凶禽虎娃小时候见过,路村人曾斩落一只白翎蛊雕。而蛊黎钟乘骑的这只黑翎蛊雕,感其神气赫然竟有化境修为,它的血肉中以及锋利的羽毛上都带着剧毒。
  蛊黎钟这老家伙隐藏得很深啊,虎娃原以为他并没有培饲本命蛊虫或蛊兽,却不知他竟培饲了一只这样强大的黑翎蛊雕,却从未公然示人。
  从吴回的方向,抬头能看见了空中冲下来的蛊雕以及蛊雕上的老者,随即又听见蛊黎钟的声音怒吼道:“吴回,你说要为儿子报仇,可是我父亲的仇呢?我父当年死于重辰部之手,老夫今日就让你与重辰部的大军一起为他陪葬!”
  别说是虎娃,就连身边的飞黎望都吃了一惊,万没想到蛊黎钟还有这么一段隐秘往事。蛊黎钟是如今九黎诸部中资历最老、在位年限最久的一位大巫公。他今年多大岁数了!他的父亲死于重辰部之手,那又得是多少年前的事情了?如今的族人们已皆不知情。
  确切地说,那是八十六年前的往事,蛊黎钟的父亲并不是一位出色的部族勇士或巫士,只是蛊黎部一名普通的族人。他在一次与重辰部的意外冲突中丧生,那只是一次普通的村民械斗,死得并不壮烈,如今的族人们甚至都已不记得这回事,更别提他的名字了。
  但蛊黎钟怎能忘记,他还记得那时年少的吴回刚刚成为重辰部的君首。
  吴回认识蛊黎钟,但他却不知蛊黎钟的父亲是谁,也根本不知道还有这回事。别说是八十六年后,就算是当年,身为君首的他也不会特意去关注一次普通的冲突中,蛊黎部曾有一名普通的族人丧生。
  蛊黎钟极速俯冲而下,他脸上的皱纹就像风干了的枣皮,眼神中却似燃烧着疯狂的火焰,而座下的黑翎蛊雕已发出凄厉的哀鸣声。他与主人心神相连,已知道主人今天是要拼命了,而它也没得选择,将随主人一起送命于此。
  虎娃眯起了眼睛,看着蛊黎钟从半空冲向了对方的战阵中,此举与送死无异。但虎娃也明白蛊黎钟就是去送死的,将所有的修为法力换作最后一次威力最强大的爆发,连同那只黑翎蛊雕一起身亡于此。
第080章、这不是我的战争
  蛊黎钟俯冲的轨迹就是冲着吴回去的,在大军中想刺杀主帅,必然会遭到重重阻截。虎娃和崇伯鲧在册封典礼上遭遇刺客时,瞬间就有无数护卫拦截在那一箭的前方,这对他们而言完全就是一种本能的反应。
  吴回的众亲卫持盾高高跃起,阻拦在蛊黎钟俯冲路线的前方;战阵前方的众弓箭手本已张弓待发,此刻将弓上举射出箭雨;排在赤甲兽后方的众修士已在准备施展法术,随即一道火幕和无数火球都袭向了空中的蛊雕。
  吴回带着神念大喝道:“莫要理会刺客!攻击向前、继续冲阵!”
  吴回身为主帅的反应很快,命令也极为正确,但此刻已经晚了。亲卫们固然要阻挡刺客,可是那些弓箭手与修士,本应该是对着九黎大军发起进攻的。双方正在迎面冲锋,战术配合事先都经过了演练,任何意外的变化都可能导致战局的混乱。
  箭雨和火攻都击向了空中,九黎大军冲到近前便没有受到本应有的阻截,重辰部军阵的正前方留下了一片空白地带。也不能怪那些弓箭手和修士在这一瞬间只顾着护住主帅,从而打乱了战阵配合,这完全就是下意识的反应,因为若主帅出事则后果更严重。
  蛊雕遭受的攻击足够强大,但将它杀一次与杀十次并没有区别,过于猛烈的集中攻击反而是浪费了战斗力。那只有化境修为的蛊雕发出一声凄鸣,双翅奋力朝下一挥,身躯突然炸裂。
  它不是被箭雨和火幕所杀,而是在攻击到达之前就突然自爆了。蛊雕所做的最后一个动作,就是将双翅上的黑色硬羽都化为飞刃如雨点般射了出去。蛊雕已死,而重辰部军阵中亦是惨叫一片。
  火幕是一层屏障,很多羽毛被点燃烧成飞灰,但蛊雕射出的飞羽速度太快,还有不少带着浓烟穿透火幕落在了军阵中。蛊雕的血肉炸裂,同样化成无数碎块高速飞射,也带着被火幕点燃的浓烟,很多碎块在空中就被烧没了,但有更多的则散射到周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77/64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