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氏虎子(校对)第57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70/1111

  张季抱了抱拳,从赵虞手中接过毛笔,一边在纸上描绘,一边向这位二公子解释。
  “……荆楚义师,听说去年已拿下了南郡,目前正与南阳的王尚德厮杀于宛南……江中义师这边,江中义师大致可分三部,关朔麾下的长沙义师,陈勖麾下的江夏义师,以及程周麾下的豫章义师。关朔、陈勖二人我就不多说了,想来公子比我更清楚,至于程周的豫章义师,这股义师如今正慢慢倒向我江东……”
  赵虞轻笑道:“赵璋胃口不小啊。”
  “是公羊先生的建议。”张季笑了笑说道:“江东终归还是弱了些,若能吸收其他义师为己用,自然是最好不过。”
  “唔。”
  赵虞点点头,并没有就这个问题追问下去。
  因为他也明白,赵璋、公羊先生等人所在的江东义师,他与天下其他义师是不同的,说难听点,公羊先生不过是借了‘义师’一张虎皮罢了,剥除这层虎皮,江东义师就是一股他赵氏用来复仇的势力。
  而在复仇之余,赵虞观那位公羊先生的战略安排,仿佛也有着与晋国‘裂土而治’,甚至是‘取代晋国’的意思。
  『反正要叛乱,那就做个彻底。……是这个意思么?』
  赵虞表情古怪地摇了摇头,忽然意识到当初那位迂腐而顽固的公羊先生,实则也是一个‘狠人’。
  就在赵虞暗自嘀咕之时,张季已在那张纸上描绘好了当前天下各股重要势力的分布图。
  不得不说,他着实不擅长丹青,画技稀烂,但赵虞还是通过他所绘的地图,对当今天下的局势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
  据张季的介绍与解释,整个大江以南,目前都是‘新楚国’的国土,听命于荆楚的楚王——至少在名义上是这样。
  在此基础上,去年各路义师率军北进,已前后攻陷南郡、江夏、汝南、九江、庐江等郡,再加上江东义师控制的下邳、沛、广陵、彭城,整个义师势力,可谓已经占领了二分之一的天下。
  但仔细来分析这个‘二分之一天下’,水份却着实不小,毕竟相比较人口稠密的河北、河南、中原、山东,如今义师所占据的地盘,大多都是‘欠开发’的穷乡僻壤。
  就拿鲁阳、昆阳举例,似这等小县放在河北、河南、中原、山东等地,比比皆是,可在义师占领的地盘上呢,这已经算是颇有规模的‘大县’了,换而言之,义师势力近两年虽占领了不少地盘,但对于晋国,却几乎没有伤筋动骨。
  赵虞怀疑,晋国朝廷迟迟没有派遣援军,可能也是基于这一点——即故意放弃一些不紧要的国土,诱义师在战略上分散兵力,以便于后续的平叛。
  当赵虞向张季说出这个猜测时,张季亦点头说道:“公子所言极是,事实上公羊先生也有这方面的考虑。……因此,公羊先生建议在拿下济阴、济南、泰山、山东等地后,便暂缓攻势,改为固守,以防晋国的反击。公羊先生言,晋国熬了许久,一旦展开反击,必然是雷霆之势,倘若义师抵挡不住晋国的反击,非但先前的一切优势将荡然无存,或有可能兵败如山倒,甚至全军覆没。”
  “公羊先生有把握守住么?”赵虞皱着眉头问道。
  张季摇了摇头,说道:“那就看我江东能否在晋国反应之前击败济南的章靖,抢先占领泰山、济水……否则,恐怕只能退守彭城。”
  “章靖?”赵虞微微一愣:“陈门五虎之一的章靖么?”
  “公子知晓此人?”张季惊讶问道。
  “唔。”赵虞点点头,简单说道:“前几年,章靖曾为我赵氏之事来鲁阳一带审查,为我赵氏争取到了朝廷的……‘赦罪’。期间我与他打过几次交道,不过并未见过。”
  “哦。”
  张季恍然地点点头,说道:“关于赦罪那件事事,江东亦听说了……”
  听他淡然的语气就知道,无论是他还是江东,对这件事都不以为然——他鲁阳赵氏当日遭受那等无妄之灾,光是平反怨屈有什么意义?
第461章:五月
  当晚,在一番鱼水之欢后,赵虞枕着双手躺在榻上,不觉又想起了今日与张季谈聊的那些事。
  如他所料,江南义师虽看似气势汹汹,但实则欠缺底蕴,或者说后劲不足。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陈勖的江夏义师,在占据了整个汝南郡后,迟迟没有按照原战略向北挺进,攻打陈郡、陈留,而眼前又因为关朔的求援,向关朔派出了五万援军——据张季所言,若非他与一同前来的黄赟以江东的名义催促,陈勖恐怕还不打算立刻就往北进兵。
  是陈勖故意消极怠战么?
  当然不是,归根到底,无非就是陈勖的江夏义师‘吃撑了’而已,无法短时间立刻就将汝南郡消化。
  从这一点来看,陈勖还算是有见地的,绝非那种只顾眼前利益的庸才。
  但遗憾的是,时机却不在陈勖这边,无论是荆楚还是江东,都要求陈勖立刻进兵——赵虞暂且不知荆楚那边是什么打算,但江东这边,张季已明确做出解释,即江东需要其他义师齐头并进,替江东分担压力。
  说难听点,江东是在利用其他几路义师也不为过。
  但考虑到江东义师实则就是他‘赵氏义师’,赵虞也不好做其他想法。
  『……我要不要推波助澜一番呢?』
  赵虞再次想到了这个问题。
  诚然,他可以以‘鲁阳赵氏二公子’的身份取得关朔、陈勖的信任,随后助这两股义师击败叶县的杨定、南阳的王尚德,继而伙同义师挥军河南、梁郡,与江东齐头并进。
  可问题是,之后呢?
  在公羊先生的战略安排中,江东可以凭济水、泰山、南北湖等复杂地形与晋国裂土而治,可西边,那可是一马平川,一旦晋国展开凶猛的反击,晋国军队可以毫无阻力地一路攻至颍川郡,打到昆阳。
  介时,他昆阳该如何抵挡?
  有风险不算什么,真正的问题在于,义师已快到达极限了,根基不稳的义师就算吞下了大量的土地,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充分利用起来——这也正是公羊先生决定‘裂土而治’、休养生息的原因。
  『用昆阳,用我近七年的努力,去赌各路义师可以抵挡住晋国的反击,这赌注是否太大了点?』
  赵虞暗暗想道。
  “少主?”
  漆黑的床榻上,忽然响起了静女关切的询问声:“怎么了?”
  她是听到了听到了赵虞的长吁短叹。
  “有点心事。”赵虞随口答道。
  听闻此言,静女摸索着下了床榻,点燃了桌上的油灯,旋即回到了赵虞身边,将头枕靠在心爱之人的胸膛上,轻声问道:“我能知道么?”
  赵虞笑了一下,搂着静女光滑的身体,轻声说道:“也没什么,就是在想,能否推波助澜。”
  说着,他便向静女简单解释了一番。
  静女这才恍然大悟,轻声问道:“少主想要暗助关朔与陈勖?……公羊先生不是不看好西边么?”
  “话虽如此……”
  赵虞苦笑地点了点头。
  的确,静女的话一语中的,公羊先生所在的江东义师,确实不看好荆楚、江中两个大方向的义师,认为这两股义师极有可能在未来不久后被晋国击溃——江东之所以派张季前来,纯粹就是想看看这两股义师能否替江东分担压力,说白了就是‘祸水西引’。
  但,江东有江东的考量,赵虞也有赵虞的考量:放着荆楚,以及关朔、陈勖这几股义师势力不管不顾,坐视他们在未来不久被晋国击溃,赵虞觉得实在有些可惜。
  在听完赵虞的考量后,静女冷静地说道:“我不懂打仗的事,但倘若如少主所言,荆楚、江中两股义师必败无疑,少主又何必为他们去争取那仅一丝的胜算呢?……在我看来,叛军败了,对于少主也有利,少主可以像吸收隶垦卒那样,吸收义师的士卒,待江东积攒足够的力量……”
  “唔……”
  赵虞想来想去,还是觉得静女的建议更为稳妥。
  他轻轻一拍静女的小臀,笑着说道:“还是静女聪明。”
  被心爱的人突然偷袭了一下,静女顿时羞涩起来。
  羞涩之余,她手捧赵虞的脸轻声说道:“少主莫要心急,为报仇之事,少主已等了近七年,再等上三五年又何妨?”
  赵虞愣了一下,这才意识到自己确实是过于着急了。
  在公羊先生都认为应当先‘休养生息’、‘巩固实力’的情况下,他确实不宜急着为义师添柴。
  好不容易已得到了‘部都尉’的官职,混到了晋国的体制内,眼下他要考虑的,是如何利用荆楚以及关朔、陈勖等义师的叛乱,在晋国得到更高的地位,获许拥有更多的军队。
  至于报仇,待日后江东那边积攒到足够的实力,正式对晋国发难,他这边再做跟进也不迟。
  天亮之后,赵虞招来了张季,吩咐他道:“张季,我要你立刻返回江东,将我的事告知我的兄长与公羊先生。……并且告诉他们,既他们已在‘明处’,我将在‘暗处’积攒实力,待有朝一日江东准备充分,我将与他们并进。”
  “是!”
  张季抱了抱拳,郑重地说道:“此番回去后,我会向大公子说明缘由,回到公子身边。”
  “好。”
  赵虞欣慰地点了点头:“我等着你。”
  当日,张季告辞赵虞,带着那两名江东士卒,回到了沙河南岸的军营。
  期间,他叮嘱两名江东士卒道:“我见过周首领之事,切记不可泄露。”
  两名江东士卒连连点头。
  回到沙河南岸的军营后,张季便向一同前来的黄赟提出了辞行,准备返回江东义师。
  黄赟听了很是诧异,不明白其中缘由。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70/111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