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当家不好了(校对)第61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10/651

第九百零一章
第一坦克骑兵团
  南方大陆,北方半岛。
  一辆军列从北方沿着铁路一路往南,最后抵达了奥里萨帝国北方半岛中南部城市芝歌。
  此地位于奥里萨帝国北方半岛的南部,不靠海,但是却有两条铁路线交叉而过,乃是北方半岛里的重要铁路交通枢纽。
  往北,可以直接抵达无尽海峡的沿岸城市纽曼,而现在纽曼乃是大恒人度过无尽海峡后的最重要的物资输送点。
  往东,可以抵达北方半岛的东部沿海城池沃格特,那是奥里萨帝国北部湾地区的重要沿海港口城市。
  往西,可以抵达北方半岛的西部沿海城市,一个中型的沿海港口城市艾布尔。
  往南,其铁路线一路可以直接抵达北方半岛,进入奥里萨帝国的腹地。
  而这个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被大恒帝国陆军攻占之后,也就成为了大恒帝国南方战区司令部的驻地,以及最为重要的兵员、物资中转站。
  大恒帝国用于维持南方战区的大量物资,很多都是从本土港口装运后,货船直接在海军的护送下南下,然后抵达上述三个有铁路向连接的港口城市进行装卸,随后通过北方半岛的铁路网进行运输,运抵芝歌。
  再从芝歌进行调配、中转,再运抵一百多公里外的南方各战线。
  为了保障北方半岛铁路网的运行,大恒帝国甚至战前准备了大量火车头和车厢囤积在丹拿王国,战争爆发后,这些火车头和车厢就跟着进入了北方半岛。
  伴随而来的还有大量的工程兵以及铁路公司的专业技术人员。
  为的就是第一时间抢修已经被奥里萨帝国破坏的铁路线,恢复北方半岛铁路的运营。
  自从大恒帝国占领此地,并把这地方当成南方战区司令部和物资中转站后,这个城市变得繁忙无比,尤其是火车站,更是日夜灯火通明。
  这一天,芝歌火车站上执勤的卫兵们,发现了一列和往常不太一样的列车进入了货运场。
  每天运输各种物资的列车多的是,运载什么物资的都有,这些执勤卫兵们也是见多识广,哪怕是前些天从北边来了一批军列搭载了数十门一百五十毫米加农炮这种大杀器都没引起他们的注意。
  然而今天这列车上,运的东西不太一样。
  有点像是装甲车,又有点像是拖拉重炮用的履带牵引车,或者干脆说是两者的集合体。
  这东西很奇怪,下半部分是和拖拉机一样的履带,而上半部分却是一个凸起来的铁塔,并且还有一根炮管,看口径应该是三十七毫米。
  这东西和他们以往见过的装甲车都不一样。
  大恒帝国陆军很早就开始装备各种车辆了,最早的机动车辆可以追溯到十几年前的蒸汽拖拉机牵引车。
  那个时候为了运输陆军大量的重型火炮,陆军开始尝试使用蒸汽拖拉机,效果一般般。
  后来汽油发动机逐渐成熟后,陆军开始使用汽油拖拉机牵引车,以牵引大量的重炮部队。
  一开始这种牵引车只是大轮子的拖拉机模式,但是很快就开始使用履带式拖拉机牵引火炮。
  同时陆军开始装备轮式汽车、半履带式汽车,用来牵引中小型火炮,运输炮弹等。
  后续又发展装备了轮式装甲车、半履带式装甲车,用于侦查、快速机动等。
  但是,这些各种机动车辆,都没有眼前的这个古怪的钢铁车辆奇怪。
  让这些执勤卫兵们感到奇怪的这些钢铁机动车辆,正是大恒帝国首批装备的坦克:二十一年式坦克。
  这些坦克严格上来说,还不属于正是量产服役的型号,其实是前期的测试型号,有一些是生产商自己用来测试改进的原型车,而有一些则是部队少量订购用来测试,探索坦克使用战术的车辆,一共有四十八辆,分属了好几个子型号。
  这些坦克之所以出现在这里,一方面是陆军方面想要这种新式武器进行战场上的突破,而另外一方面其实也是为了希望在实战中收集更多的数据,为后续的研发、改进、生产、使用坦克提供更多的有效数据。
  没有什么,比实战更能测试一种新式武器的性能了。
  为此,陆军搜罗了四十八辆情况比较良好的二十一年式坦克,编成了一个装甲骑兵团派往南线作战。
  这些在普通士兵显得古怪的坦克并没有在这个中转站停留多久,第二天就是被运着继续南下,一直抵达了距离前线大概二十公里的第四军团所属的第二十七军的驻地。
  抵达目的地后,大量随车一起过来的坦克兵、工程师启动了这些坦克,离开了火车车厢后,准备前往郊外的临时驻地。
  这些坦克们在行动的时候,大恒帝国里首个坦克团,也就是第一装甲骑兵团的团长的唐如明上校也是和来迎接的南方战区司令部骑兵司副司长方桂林少将。
  为是什么骑兵副司长来迎接?
  因为这个第一装甲骑兵在陆军作战序列里,是归属骑兵部队的……
  看这名字里带个骑兵就知道了!
  实际上不仅仅坦克,就连那些装甲车部队大部分其实也归属骑兵序列。
  大恒帝国陆军早期发展装甲车开始,就是归属骑兵管的,在机枪,战壕,铁丝网出现并大行其道的今天,帝国陆军的骑兵将领们哪怕是心理不愿意,但是也不得不承认,传统的骑兵冲锋作战已经过时落后了。
  大恒人引以为傲了几百年的骑兵部队,面临着过时落后的尴尬局面。
  而这一次北方半岛作战里,骑兵部队一开始打的其实还行,不断的进行高速穿插,机动,侦查,甚至还打过一次骑兵冲锋作战……
  但是等奥里萨人把第二防线建立起来后,大恒的骑兵部队就彻底失去了用武之地……
  前头就是铁丝网加战壕,骑兵再猛也冲不过去,至于玩迂回,如果能够迂回,双方也不会打成战壕战了。
  这破地方总宽度也就三百公里,双方的总兵力加起来超过三百万,几万门大小火炮,数以万计的机枪……
  双方对持的前线,那基本都是被双方炮火炸的光秃秃的无人区,根本没地方让你迂回。
  更恶心的是,这种战壕防御体系他可不是孤零零一道战壕,而是众多战壕组成的网络,纵深能够有十多公里,而进攻的时候,推进距离只能以百米为单位计算。
  如此情况步兵和炮兵都无可奈何,更别说骑兵了。
  于是乎,参战的骑兵们一个个下了马,化身步兵作战,惨得很!
第九百零二章
坦克参战
  正是认识到了传统骑兵到了末路,所以这些年骑兵将领们一直都是在求变,他们早就开始师属骑兵团里装备轮式装甲车、半履带式装甲车,组建了装甲部队,用来代替部分的师属骑兵,进行武装侦查,快速机动等任务。
  现在的坦克部队,也是骑兵部队组建的,这第一装甲骑兵团的团长唐如明上校,一年前还是第十六胸甲骑兵团的团长,后来被调过来负责试验、组建坦克部队。
  乃是大恒帝国陆军里最早一批接触并实际负责坦克部队组建、运用的中高级军官了。
  骑兵为什么有这么大的热情搞坦克,用骑兵总监的话来说就是:总得给二十几万骑兵们找条活路不是……
  普通骑兵们服役几年,退役也就退役了,但是你让一大堆骑兵军官们这么办?
  让他们退役的话,这不到年龄,也没犯啥错,又不是什么全军范围的大裁军,你把骑兵军官们给退役了,信不信那些骑兵将领们直接骑着战马,挥着马刀跑到联合参谋部去大闹。
  这可不是几十几百,而是几千名骑兵军官呢,直接给弄到预备役去没法交代!
  让他们转职去带步兵或炮兵的话,专业也不对口。
  最后骑兵的中高级将领们以及其他兵种的高层们想来想去,还是觉得让骑兵部队朝着机械化部队转型,要不然他们迟早得失业!
  于是乎,陆军里也就有了这样的情况,各种装甲部队,甭管是装甲车还是坦克基本都是让骑兵来搞,现在各军、师属的装甲侦察连、营等部队,就是骑兵方面负责组建的。
  这也是为什么大恒帝国的第一个坦克团,其部队番号有着骑兵二字的缘故。
  因为这本来就是‘骑兵’部队,只不过把战马换成了坦克而已!
  既然这支坦克部队,是属于‘骑兵’,那么其作战模式自然也就往骑兵的方向走。
  因此在第一装甲骑兵团抵达前线后,在持续进行适应性训练期间,第二十七军内商讨该如何运用这支坦克部队的时候,其运用的思路就比较特殊了。
  没有把这些坦克部队分散,然后配属给步兵进行作战,而是保持了团级编制用于发起突击作战。
  怎么说呢,该团团长唐如明上校也好,南方战区司令部骑兵司的人也好,他们都一致认为,第一装甲骑兵团的作战,就应该和以往的重甲骑兵,胸甲骑兵一样,集结在一起然后冲过去,粉碎敌人的防线,撕开缺口,为后续部队的突击典型基础。
  这是典型的重装骑兵作战的思维。
  这一点上,和后世坦克首次出现在战场上,然后直接配属给步兵部队,当成步兵支援坦克使用是有一定区别的。
  因为大恒帝国发展坦克的时候,其实战壕战还没这么完善,大恒帝国的骑兵部队想要坦克,也不是为了突破战壕,而是为了取代现有的胸甲骑兵等部队,用来冲锋作战,撕裂敌人防线使用的。
  只不过现在战壕出现后,也就让坦克部队的战术定位出现了一些变化。
  但是根本上变化依旧不大,至少骑兵将领们依旧没有把坦克分散开来,然后配属给步兵的想法。
  因为这样一来,坦克不就成为了步兵武器了嘛,也就没他们骑兵什么事了。
  不过他们也是考虑到了现在的坦克性能还很一般,单独作战能力薄弱。
  比如二十一年式坦克,该坦克重约十吨,行军速度十五公里每小时,最大行程距离五十公里,这意味着速度一般,持续作战距离和时间都比较短,难以在突破后持续进行纵深作战。
  火力上,该坦克配属独立三百六十度可旋转炮塔,配属一门短管三十七毫米火炮以及一挺八毫米同轴机枪。
  防护上,装甲厚度为八毫米到二十五毫米之间,正面装甲和炮塔装甲最厚。
  这款坦克的性能,基本上已经是到达了目前大恒帝国国防工业技术能力的极限,受限于发动机的功率,他们已经很难再进行额外的性能提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10/6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