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骨(校对)第128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89/1957

  东境琉璃山的势力范围,完全沦陷化为一座孤城,被天都四面围堵。
  而寒冬过去,一场春闱恰到好处的展开。
  太子静心栽培的春风茶舍,蛰浅不出的能人异士,终于能够在春闱之后,光明正大登上天都的舞台。
  “顾左使,我来替殿下传一样物件。”
  府邸清净之后,没过多久,就有火焰焚动声音,虚空星火点燃,勾勒出一扇门户——一位红拂河使者,双手捧袖,似是托着什么,从这扇门中走出。
  由于初代皇帝对于天都地基的特殊规划,铁律在天都城投射出了几个特殊的点,凭借着这些“奇点”,红拂河使者可以自由出入在天都的公宅之中。
  整座天都的阵纹都对他们开放,若是有急事,或是重大之事,便会有他们代为传送。
  顾谦平时接手文卷,都是宫内宦官相送,再不济也是快马,这是他第一次见到红拂河使者在天都内走动。
  什么物件?
  竟然能让红拂河使者出动?
  只见那位使者,从袖袍内取出了一个雕工精致的木盒,当着顾谦的面打开来。
  里面躺着三枚钥匙。
  那位使者依次介绍,轻声道:“这一枚乃是莲花阁书楼的钥匙,曹燃先生性格莽撞,有时候意气行事,莲花楼里的藏书极为重要。若是那位曹先生哪天不辞而别了,这枚钥匙便由您代为保管,可开莲花楼,入书库阅卷。”
  这第一枚钥匙,便让顾谦神色震惊。
  殿宴上,曹燃继位莲花阁主,虽然天下人都知道这对小烛龙而言是一个虚职……但他是真的没有想到,书楼的备用钥匙,还会送一把到自己手里。
  “这一枚,是太清阁的秘阁钥匙。”
  使者的话,让顾谦的心脏重重一跳。
  太清阁……沈灵和徐瑾死去的地方。
  自己背负着痛苦拼命跑了多少年,终于跑到了这里。
  终于……
  顾谦的神情有些恍惚。
  “天都这十年来的重要档案,密卷,哪怕是未完成的调查……全都放在了那里。”使者恭声道:“顾大人,如您所见,这两枚钥匙都极为稀有。所以我特地来走一趟。”
  剩下的话,似乎都变得不再重要。
  啷当两声,顾谦接过了这两把钥匙。
  两把钥匙,一黑一白,黑色雕刻莲花,白色纯璞如玉,前者是莲花阁书楼的钥匙,后者则是太清阁钥匙。
  他觉得这钥匙有千万斤重,接过手的那一刻,却又像是千万斤的解脱。
  顾谦笑了。
  笑得像是个孩子。
  张君令单手撑肘,呆呆“望”向这一幕,她来人间这么久,这是第一次看到顾谦这么开心。
  她听顾谦说过五年前发生的事情。
  天都城内无秘密,但人心里有秘密。
  顾谦把肚子里的秘密都剖出来告诉她了,但她不是很能理解,为什么顾谦要抛弃一切地追逐死去的那两个人……逝者已矣,老师死了,她坦然接受了。
  为什么沈灵和徐瑾死了,顾谦接受不了呢?
  这一直是张君令的疑惑。
  她在努力学习着人间的情感,思绪,以及那复杂的……“波动”。
  忽然灵机一动,脑海里想到了一个突兀的场景,如果有一天自己睡醒,发现顾谦死在了大火中……她会觉得悲伤吗?
  青衣女子的神情变得严肃起来。
  她好像有点明白了。
第三百零三章
最后的酷刑
  盒子里还有一把钥匙。
  那位红拂河使者此刻的神情最是凝重,他这次没有面对顾谦,而是微微偏转头颅,望向出神发怔的张君令,郑重道:“张先生,殿下认为,您出身莲花阁正统,乃是袁淳先生的闭门弟子。遂决定将这枚钥匙,交付与你。希望你妥协保管。”
  这是一把斜月形状的钥匙。
  “这是什么钥匙?”
  张君令皱起眉头,两根手指并拢,微微挑起,那枚钥匙哗啦一声漂浮而起,自行掠入她的掌中,仔细去看,似乎也没什么特别和不同,只不过是弯如斜月,轻轻摇晃还会荡漾出哗啦啦的水声。
  顾谦也一样,这是他第一次见到形状如此奇特的钥匙。
  “这是……一把特殊的钥匙。”
  那位红拂河使者语焉不详的给了这么一个回答,面上带着神秘的微笑,道:“张先生保管好便是。”
  神神秘秘。
  古古怪怪。
  张君令唇角拉扯,懒得去想那么多,只是轻轻捻了捻,掷了掷,斜月钥匙抛起又落下,她点头道:“这枚钥匙很好看,我很喜欢。我收下了。”
  ……
  ……
  “宁奕,如你所见,公孙越已经身败名裂。”
  天都城外,红亭绿水。
  太子很有雅致地摆了一张长桌,铺了白宣,海公公替他研磨,面前就是自在湖的湖水,山水雾气缭绕,颇有三分似人间仙境。
  严冬已去,虽说仍然有三分料峭春寒,但湖面坚冰消融,已有鲤鱼复苏,波光粼粼之下,一片盎然生机。
  宁奕站在红亭之下,看着屋檐挂角,悬挂四枚铃铛,这是一座独具匠心的莲花阁小阵,四枚铃铛内蕴风雷,交撞之下抵消去势,开辟一方无垢空间,这座小红亭将不受风雨,不落灰尘,不沾蚊蝇。
  太子提笔画着眼前的湖水,他作画功夫下得极深,兴许是在天都蛰浅的年月里暗自磨砺的,笔锋之下,雾气缭绕山壁料峭,颇有三分逼仄之气,但旋即一转,湖面柔和,晕开一叶扁舟。
  但眼前只是空荡荡的湖。
  宁奕送完徐清焰,便来到了这里,他入了红亭,找了一处栏杆,双手轻轻按着玉栏,远眺湖面,道:“其实我与他的恩怨,没有你想得那么深,我杀他,他杀我,这个因果在莲花道场已经了结了。我没杀死他,他也没能杀掉我……其实到了今日,已没了那么多记恨。”
  “我还以为,看到公孙这副模样,你会觉得舒畅一些。”
  “……”
  太子目不转睛,并未抬头,仍在专心作画,轻轻道:“宁大剑仙啊,你真该看看殿前那些人的嘴脸。”
  “监察司一朝倾塌,昭文一出,朝堂的那些言官便捧冠死谏来了。”太子忍不住笑了出来,微微后退,观赏着自己的画作,“平日里躲到八百里外的怕死鬼,现在一个个是身子骨硬如铁板的须眉英雄,本殿看着那些谏言,真是大开眼界……公孙越被拔了舌,剔了眼,游行三日,千刀万剐,他们还嫌不够,他们是真的恨极了这位活阎王啊。”
  “可是公孙越杀了那么多人,与他们也无关啊。”
  太子的笑意有些泛冷,“真正落井下石,力推危墙的,反倒不是生仇死怨的宿敌,而是这帮平日里当缩头乌龟,不敢吭气的乌合之众。”
  宁奕沉默了一小会,道:“你那封文书,措辞太过激烈。”
  “这是公孙自找的啊。”
  太子面无表情道:“我本想赐他一条安稳归去的好路,他偏要受尽折磨痛苦。”
  笔墨悬停。
  似是这股肃杀劲气影响到了作画,太子悬笔不落,保持这个姿势,声音缓缓变得轻柔,“我让昆海楼负责笼车游行。公孙最后的酷刑,将由顾谦亲自执行。”
  宁奕挑了挑眉,“最后的酷刑?”
  顾谦与公孙越之间的“决裂”,真正的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只是一场以保护为名的割裂,公孙越在自己尚握权势的最后一刻,斩断了与顾谦的联系……于是这场骤烈的风暴席卷天都,顾谦是唯一安然无虞还得以重用的官员。
  如今太子安排笼车游行,由顾谦亲自负责送公孙越上路,以那位判官的性格,真的会按照谕令执刑吗?
  宁奕欲言又止。
  太子的心境终于平和,道:“我知道你要说什么。”
  宁奕望向李白蛟,道:“我认为顾谦不会杀公孙越。”
  “顾谦……当然不会杀公孙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89/195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