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骨(校对)第129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90/1957

  太子笑了笑,拎起那副画卷,轻轻抖了抖,一副自在湖山水雾画跃然纸上,波光粼粼,偌大画卷,极大部分留白,真正下笔细琢的只有一叶扁舟,舟上一位红衣女子,斜手而枕,半拎着酒壶,半睡半醒,雾气缭绕,虽面容模糊,但气质惊艳。
  黑白山水中的一抹落红。
  李白蛟看着画中的女子,忽然觉得心底轻轻一绞,轻轻喃喃道:“所以,这才叫酷刑啊。”
  ……
  ……
  公孙越的听力渐渐恢复了。
  是“圣光术”的原因,这道秘术在西岭被教众们称为回春术,虽不可生死人肉白骨,但功效之好,匪夷所思。
  顾谦事无巨细地照顾着他,如今天都百废待兴,昆海楼一势独大,诸多会议,应酬,能推脱的都被推了,即便如此仍然极忙,不过无论顾谦身处何处,在忙什么,一定极力十二个时辰之内挤出时间,回一趟昆海楼地下密室,后来实在忙不过来,抽身不得,也信不过他人,只能恳求张君令,想起来便来一次地下,替公孙越续命。
  日子过得很快。
  一连便是十五天过去了,这十五天里,公孙越身体的细微刀口愈合了,伤疤结痂,而且在“圣光术”的导引下,能够听清楚周围的声音……对他而言,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
  一个被千刀万剐的人,丢在黑暗的,寂静的空间。
  这的确是比死还痛苦的酷刑,折磨。
  如今他能够听到了……当初太子行刑之时,并没有彻底拔除他的听力,只不过上刑之时受到的刺激太大,暂时性的失聪。
  他躺在棺木里,比死人更像是一个死人。
  口中的眼球早被摘了,浸泡在星辉氤氲的瓶罐里,上下沉浮,已是浑浊不堪。
  张君令靠在昏暗的地下室,施展了圣光术,逼仄的地下空间内,被灼目的光芒照耀……她的修为强过顾谦太多,施展的圣光术效果自然也好很多。
  光芒消逝。
  棺里的“家伙”肺腑伤势也好了一些。
  这种术法不能接连不断的施展……寻常人的身体是承受不住的,十二个时辰施展一次,已是违例,但只有这样,才能将公孙从濒死线上拉扯回来。
  结束了治疗,张君令准备离开地下室。
  轻轻的“呲”的一声,有些刺耳,像是野猫在抓着木板。
  张君令皱起眉头。
  那个躺在棺木里的男人,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在棺木侧板折断了新长出的指甲,歪歪扭扭写道:“顾……在哪?”
  顾谦的顾字都没有写对,指甲折断后是一片潦草的血迹,只不过张君令“看”懂了这行字。
  她轻轻掷出一团星辉,落在公孙越面前,同时开口问道:“你知道是谁救了你?”
  公孙越那张狰狞的,丑陋的脸上,露出了一丝古怪的笑容。
  这个世界上,还会谁会救他呢?
  在听力尚未恢复之时,他只剩下一片混沌的意识,接连不断的酷刑后……他得到的短暂的宁静,接着不断被什么物事砸中,身躯颠簸,如果没有猜错,自己应是被押着游行,遭受谩骂,再之后又是短暂的宁静,接着再是一阵颠簸。
  不过这一次的颠簸,没有那些丢掷物了,他心里已经有了猜测,自己被救了。
  紧接着就是“圣光术”,清除体内的杂淤。
  根据两位施术者的不同效果来看,很明显还有一个人在替自己治疗。
  公孙越躺在棺里,握住张君令掷来的星辉,随着他的意识,那团星辉缓缓溢散,这是莲花阁内独有的“显化术”,将神海的念头具象化,这门术法演化到后面,就是所谓的传音入秘,再后面,可能就是传说中的“言出法随”。
  “张君令?”
  公孙越忐忑地发问。
  “不用感谢我。”青衣女子提前预知了下面的对话,于是冷冷的回应:“如果不是顾谦的请求,我应该会杀了你。”
  果然,一片沉默。
  棺木里的男人沉默了很久,都没有再开口。
  公孙越似乎是在思考,他有太多的话想要说了。
  张君令毫无留恋地转身,道:“好好珍惜最后的时间吧。即便有‘圣光术’救治,你也活不了多久了。”
  “等一等——”
  那团星辉传来了焦急的意念波动。
  张君令蹙起好看的眉头,不耐烦地转身。
  “你能帮我一个忙吗?”
  棺木里响起了剧烈的咳嗽,那个男人不能开口,但不知为何……张君令看到那几行字的时候,感受到了扑面而来的挣扎和痛苦。
  “求求你。杀了我吧。”
第三百零四章
绝望的真相
  太清阁的密宗案卷,都被封锁在此地后院书楼里,与莲花阁书楼不同,这里的秩序更加森严,看守更加严密。
  五年前的一场大火,曾经席卷了这里,烧死了情报司的两位官员。
  一位是平平无奇的情报司持令使者,名叫徐瑾,并没有多少人记得他,以他的官阶,品级,影响力,这般死了,没有掀起丝毫的波澜。
  而另外一人则不一样。
  沈灵是天都情报司仅存的九位少司首之一。
  不仅如此,他还是当年云洵的得力干将,情报司在当年正是巅峰之时,与执法司在天都分庭抗礼,势均力敌,因为这场大火,云洵曾经入宫面圣,去莲花阁找老师讨要说法……而摆出一副强硬姿态的大司首如此干预。
  最终这桩案件却是不了了之。
  沈灵和徐瑾所负责的案卷,乃是一级机密,当初执法司和情报司争着要抢一宗案卷……两方都投入了极大的心血,人力,而这个项目却被忽然叫停。
  执法司收手了,情报司也发出了扼令。
  但有两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决定一意孤行,违背命令继续调查,于是在呈交卷宗的前一夜,遭遇了这场大火。
  其实是三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
  还有一个顾谦。
  他是一个幸运儿,在决定忤逆命令之前,被沈灵销毁档案,秘密地塞入执法司当一枚种子,等待生根发芽的那一日……于是那枚种子逃过了一劫,而且顺利的生根发芽。
  当初躲在暗处的顾谦,曾经寄希望于天都的一众大人物,能有哪位好心人,为情报司兜底,为自己的两位弟兄报仇,但后面他慢慢失望了。
  这桩案件就此沉了下去。
  而且再无“昭雪”的机会。
  在经历两届天都大变后。
  顾谦终于站在了高处。
  他终于有机会,亲手揭开那一日太清阁大火的秘密。
  “顾左使。”
  “顾大人。”
  马车停下。
  太清阁如今的驻守者已经换了一拨人,当年的太清阁,乃是道宗的麻袍道者负责驻守,随着陈懿失势,李长寿执掌内阁,此地的驻守者便被小阁老策令更换,变成了宫内的御前侍卫,原本纯粹的道宗圣地,有了皇权渗透之后,变了些许意味。
  门口的驻守者,只认殿下的谕令。
  披着黑色斗篷的顾谦一路前行,路上所见之人尽是低眉行礼,神情恭敬,参拜这位左使大人。
  今非昔比。
  他一一点头,算是见过,只不过眉头拧着,明显在思考其他的琐事。
  昔日太子挪出了一大批文卷,无处安放,分为三拨,分别放在三个地方。
  东厢。昆海楼。太清阁。
  而顾谦要求的大火案案卷,就锁在太清阁书楼内。
  他快步踏入后院书楼,深深吸了一口气,逼迫自己打起精神。
  关于密宗案卷的调查推进,工作量实在太大……原因有三,第一点,是当年的那场大火,毁坏了很多资源,很多情报都已经丢失。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90/195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