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校对)第44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47/1157

  河阳桥,南关城,一名身披镶铁甲子的哨兵,呵着白色的烟气,抖擞着腿脚,努力保持最后一点儿的体温,不给冷风给带走。
  天色大多数时候都是灰蒙蒙,听着河面上冻结时,冰块摩擦的格格声,就成他们这些没见过冰天雪地的南人,为数不多的乐趣之一。
  好容易才走完这一圈,他已经迫不及待的回到,哨楼下相对避风的门洞里。
  掀开被绳子固定住,又被吹的猎猎作响的遮帘,热腾腾的气息扑面而来。湿润的水气混合着煮食的味道,让他觉得自己被冻麻的体表知觉,又重新泛活了过来。
  炉上的锅子里正热着辛辣味的汤食,而炉壁上则贴着沾水的饼子,也发出某种焦黄的谷物香气,而炉脚的位置,则放着几双包着布头,也难掩臭烘烘的大脚。
  从炉子下口微微涌出的热烟气,烤得几双大脚的主人,露出某种惬意的表情来。
  这可是从御营左军那里,用战利品交换来的为数不多的好东西之一,精铁筒皮的油炉子。
  据说这种为了北地过冬而专门设计的军中行具,可以适用任何可燃材料,从竹片木柴门板窗扉,到木炭、石炭,乃至精制的蜂窝煤球,通过特殊的防风和通气设计,让炉子可以很好的保持持久的热力,而在风雪中长时间不易熄灭。
  而且相对体小而轻,携带简便,用木框装着就可以马驮着伴随行军,因此,只要有足够的燃料,就可以随时随地提供热食和取暖所需的火力。
  在这漫长酷寒的冬日里,也是各军将士最爱惜的宝贝之一,全军上下也不过换到了几十个而已。也只有承当警哨和轮备值守的团队,才能临时得以配属。
  “张大牛,这一班该到你巡哨了……”
  被点到的一名哨兵,老不情愿的从炉边站起来,整了整衣冠龇牙咧嘴的走到风雪中去。
  然后声音尖锐的警钟,在呼啸的风声中突然被敲响起来,也惊得他们这些哨位留守,忙不迭的抓起兵器,纷纷冲了出去。
  “好多人……”
  站在满是冰棱的警钟旁边,手里还拿着锤子的那名哨兵,几乎是脸色煞白的对着他们喊道。
  这时候风声刮起的雪尘,已经小了许多,也让视野变得清明了起来,只见。
  覆满白雪的河面冰层上,几乎全是蠕动的人体。就像是无数粘附在蜜糖上的蚂蚁,满山满谷的充斥着白色基调的视野。
  “备敌……”
  “应战……”
  随着吹响的螺号,整座被大雪覆盖而陷入沉寂的关城,霎那间沸腾着苏醒过来,掀开了遮盖在毡布的器械,灌上加温后的油脂加以润滑,而冻结的铁构件,则被直接浇上烧开的热水,而活动开来。
  放在用炭火保持某种常温室内的弓弦和弩机,也被取了出来,迅速调试组装成一张张紧绷绷嗡嗡响的弓弩来。
  虽然受到严酷冬日的严重削弱,但作为常年备战东南路,延边将士的素养,在这一刻充分体现了出来。
  而那些敌人,仍旧在不紧不慢,或者说小心翼翼的过河作业中。
  他们三五成群的牵挽着坐骑或是驮马,以手持长杆的士兵当先在前,然后用长杆轻轻拍打着冰面,根据响声和震动来判断,是否可以通行的路径和节点,然后用兜子里的马粪,在雪面上做出某种标识……
  北风之中,很快就传来的异样的呼啸声,那些当先在前,已经行走过半的武装人员,突然纷纷栽倒在地,却是遭到了来自南关城的攒射。
  在旷阔的河面冰层之上,那些正在过河的士卒,根本没有可以遮挡和掩护的事物,在遍地白色背景的印衬下,作为射击的目标,也实在太过明显了。
  因此,他们根本没有机会规避或是躲上,就纷纷被射倒栽翻在空旷的冰面上,仅有少数人极力蜷缩着身子,借助尸体的掩护。
  但是,试图渡过冰面的人,却是一波又一波的前赴后继源源不绝,在来自关城的灰色箭雨浇淋下,很快冰面上上就被大片大片的血色所染红,堆叠起一堆又一堆,被冻得硬邦邦的尸体来。
  而后续的人,就籍着这些尸堆的掩护,还在顽强的继续前行着,一点点的向着关城靠近过来。
  然后,关城里的重型器械也开始发威了,随着高抬拱臂投出的石弹,呼啸重重的捣击在冰面上,又弹跳翻滚着,砸碎砸烂若干正在行进的人体和掩护物,从冰面上碾出一条不规则的血色轨迹来。
  然后是在弹着点附近,突然出现的大片如蛛网般碎裂,翻滚翘起的尖锐冰裂,顿时将好些缓缓行进的人群,给一股脑的吞噬下去,变作浑浊水花泡沫里的惨叫呼号声。
  随着石炮的反复轰击,越来越多的冰面上,开始产生连锁反应式的崩裂,这下,那些原本苦苦忍受这伤亡,而脚步不停的敌兵,也终于不免慌乱起来。
  他们丢开了手中作业的器具和最后一点组织,开始大呼小叫四散奔走着,试图规避和躲闪这些,正在大规模蔓延的冰裂。
  有的人向前跑,有的人向后逃,但是大多数人都没能逃过冰裂蔓延的速度,而消失在水花和碎冰沉浮中。
  但是在南关城所能波及的射程之外,旷阔无垠的河面冰层之上,依旧还有更多人人马,正在尝试着冲过河面的冰层。
  虽然因为拥堵前行的人实在太多,而冰层冻结的程度也是各不相同。时不时还有人运气不好的,因为负载过重而在令人头皮发麻咔咔的碎裂响动中,哗啦一声连人带马裹卷着附近其他人,仅来得及发出短促的惊呼,就成片陷没进满是冰屑碎渣的浑浊河水中。
  他们几乎是不断在用先行者的生命,给后续的大队人马,探出适宜通过的冰上路径来。
  而面对于此,南关城里的守军,就显然无能为力了。
  他们同样不利行动的情况下,只能派出巡哨沿河进行远远的监视,然后对着后方派出十万火急的信使。
  “传信的人手加倍……不要吝惜马力了……”
  “上东门的前出营地、北邙山上清宫的大营……”
  “还有白马寺和武牢关那里,都要不惜代价给我送到……”
  前军统制官王贵,心急如焚的如此反复吩咐道。
  “我们需要援军,越多越好……”
第437章
天倾(二)
  仅仅是半个白日之后,第一批穿着肮脏皮袍的身影,已经成群结队的站在黄河南岸上。
  其中还有些人,依旧是难以置信用力踩踏着脚下,一遍遍的确定着这不是某种虚幻和错觉。
  毕竟,之前强行穿越尚未完全冻结坚硬的黄河冰面,已经让他们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和牺牲。
  一些规模较小的团体,甚至所要面临的对手都没有打过照面,就这么整族整群的倾覆沉没在,冰冷浑浊的河水与浮冰之中。
  “这里就是都畿的土地了……”
  经过了漫长如履薄冰式的煎熬之后,再次踏上陆地的踏实和安心的感觉,让这些粗壮汉子不免重重嘘了一口气,却是浑身都被汗水给浸湿了。
  “儿郎们,尽情放手去抢罢……”
  “金帛子女,予取予得……”
  “凡是挡在我们之前的,都是敌人……”
  各自头目鼓舞和鞭策士气的声音,此起彼伏的荡漾在已经越过冰面的人群中,让原本有些悲壮而哀伤的气氛,也逐渐变得热烈起来。
  这些人都是北地汉子,个个粗壮结实,面庞漆黑,说话大声呼气,喉结个个暴突。有的人说的明明是汉话,却简直像是含着个大卵子,腔调重让人听不明白。
  不少人身上还能隐约感受到血腥气,就在人群中撞到互相对眼,他们下意识就在相互颈项胸腹要害处打量,只是觉得让人身上发毛。
  穿过冰面的短暂集结之后,他们就像是肆虐的蝗群一般,铺天盖地的涌过了河洛之地,那荒芜而死寂的广阔原野,遵循着某种古老而原始的本能,自发向着战火和喧嚣之中的洛都,汇聚扑卷而去。
  第一时间就将那些散布的外围据点和游荡的巡哨,往来的输送队,一股脑儿扑灭在突飞猛进的滚滚狂潮之中。
  当他们再度停下脚步的时候,却已经是在满地狼藉的外围营盘里,在用含糊不清的语音和腔调,闹哄哄的喊着某种号子,奔走忙碌着搜捡这一切可以利用的东西。
  这群军汉还个个几乎都是罗圈腿,走在松软陷足的雪地里,就跟桩子砸在硬地似也,个个四平八稳的毫不晃悠。
  他们也不懂什么叫享用与烹饪,但凡是从营盘中翻找到任何东西,从袋装的稻米、大麦到瓜薯,乃至马吃的黑麦、刍豆等畜料,连同现割淋漓的死马,活宰的大块连骨畜肉什么的,按照三五成群聚成一堆,各种寻获胡乱往里丢做一处,大火添柴的烧做一大釜,然后稠乎乎的舀出来。
  一人捧着个比脑袋还大的木碗、瓢子,沉甸甸的压得结实。然后连骨带肉半生不熟的捞在手里撕啃,吃到后来干脆,放开腮帮子简直就朝喉咙里倒也似。
  佐餐下饭全不讲究,有把咯嘣脆的盐豆子或是撕一条死硬的干熏肉条,一捧长灰斑的奶渣疙瘩就算不错的搭配了。
  待到海吃塞了一肚子之后,又直接拿煮化了的雪水来,咕咚咕咚喝得那叫一个利落,或是直接嘎吱嘎吱的干啃起雪团子来,那也不怕肚子消受不了!
  然后才打着各种浓重气味的饱嗝,整备鞍马装具器械,准备踏上新的征程。
  这毕竟是他们冒险越过,原本延边诸多防塞构成,现已经是形同虚设的死亡线后,一路倒下了不知道多少坐骑和同伴,狂奔南下这么久以来,吃的第一顿饱饱的热食啊。
  之前在怀州虽然所获不少,但是分摊到大多数人身上,就聊胜于无了。
  因此,一些人热泪盈眶的向上天祷告,总算不用在极寒中继续主动减丁了,另一些人,则有些睹物思情的嚎啕大哭缅怀着,那些在过早到来的寒潮和霜冻中,死去的亲眷和族人。
  这一切,都要感谢某个契机和理由,不然他们绝大多数人,或许这一辈子,乃至几代人都没有机会踏上,中原这片温暖而肥沃的土地。
  自从梁公的时代开始沿河筑垒,逐步深入草原屯垦,而拉开了中原王朝对塞外之地的,数百年压制和镇服的历史。
  依仗和背靠着沿着河流分布的堡寨体系,大量历代的军功之士,被分封在了草原上,以水源为支撑点,就地建堡筑垒为居所,捕获附近的番胡为奴役,进而在后续的世代扩张和屯垦中,形成一个个大小军功藩领。
  而原本当地土生土长的胡马儿,不是被驯熟城俯首帖耳的牧奴聚落或是走狗鹰犬,就是不得不成群结队的举族远走他乡,逃到中原势力尚且渗透有限的,北海以北冻土荒原或是黄沙阻隔的漠西草原去,以逃避各种压迫和侵并。
  最后形成的结果和格局,就是原本广袤无垠的草原,被依照河流走势和水草地的分布,在漠东和漠南草原上,被分割成一个个支离破碎的大小藩领。
  作为以牧业和矿产为主的塞外诸侯藩领,在普遍的苦寒与贫瘠之中,也造就了坚忍不拔又人命极贱,而无谓牺牲的独特风气。
  因为只有少数位于原本塞外军堡附近的屯区,才能依靠河流和水源,为这些藩领提供相对稳定的农耕产出,但是因为这些物产剩余,能够养活的人口总数和上限,基本是变化不大的。
  因此每年为了过冬的需要,都会进行相互征战来主动减丁,或是对着北朝边塞防线,组织发起一波波自杀性的寇掠和试探。来变相消耗掉治下,野草一般滋长出来的杂胡部众,以减少潜在的隐患和不安定因素。
  而北朝也会在冬末初春的冰雪消融之际,乘着塞外牛马赢弱疲弊的时机,发起名为春狩的武装扫荡,人为制造出某种无人区式的,短暂隔离带和缓冲地域,以削减来年的潜在威胁和压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47/115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