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校对)第4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5/1157

  “……”
  “不就是一群不事生产的光头,却籍着宗教的名义占用了大量田亩人口财货等社会资源,还不用交税的特权阶级和他们附庸群体,以至于威胁到国家政权的安定和正常运转……”
  “然后……就被朝廷给剪羊毛了……”
  “剪羊毛是什么……”
  对方疑惑了一下,好吧我肯定他家境应该不错。
  “就是如田稼般,定期收割的意思。”
  “以清理整顿佛门为名,将这些被释门占据的土地财货人口,重新纳入国家的管辖,以缓和社会矛盾的举措而已……”
  “所以名为法难,实为一种特殊时期的国策而已……”
  “所以其根本目的,不是消灭佛法或是禁绝信仰……”
  “而是打击抑制佛门,广占田土,滥造浮屠,争相攀比宏伟辉煌,奢靡浮华的风气。”
  “而拆废寺院,强令还俗,将被沙门荫蔽和寄附的人口,重新纳入国家的税负徭役之中,取寺院聚敛之才,为国朝财计之用而……”
  好吧,那群人什么时候辩论已经停了,全部都在看着我不说话了。
  “兄台说的似有些道理,但是在这里会不会有些不敬了……”
  白牙齿年轻人,忍不住苦笑了下。
  “我要敬的也是发下宏源解脱众生苦的佛祖菩萨啊,又不是他们这些以修行为名穿僧衣,吃百家供奉的人……”
  我故作义正言辞的道。
  “光看他们各个吃的肥头大耳,红光满面的,怎么也和虔心修行什么的,扯不上干系吧……”
  抱头蹲很配合的。似有所感的点头道。
  “所以说,这寺庙修的宏伟壮阔又如何,在我眼中不过是一直养的愈加光鲜的肥猪而已……”
  白牙齿再次看了眼众人中唯一的光头,对方双手合十微诵佛号,一副各种中枪的表情。
  “不过……”
  看在对方涵养还不错的情况下,我想了想又补充说。
  “虔诚不虔诚且不论,起码这座寺院的主持,肯定是个擅长经营的人……”
  “哦……”
  “起码学识见历要高,才能布道讲经忽悠大众,口才辩才要好,才能长袖善舞的周旋于权贵豪门之间……结交对寺院发展有益处的各方势力……”
  “还要善于管理僧众俗徒,维持基本的戒律和服从,任用合适的人员,经营各种寺产而增值孳息……才有长久之道……”
  “必要的时候,配合和响应官家的获得上层认可,还要多多参加施粥赈灾之类,增加名声和人望的公信活动……”
  “毕竟,只进不出,并不是细水长流的发展之道……”
  “还有善于借助世俗的力量和维持一些外围势力,防范和避免那些贪婪之辈,对寺产的觊觎和侵夺……”
  “从某种程度上说,在这纷乱世道中,经营一个寺院,不会比管领一家封土之臣,更加容易的多……”
  “兄台的见第,还真是……别具一格啊……”
  那个年轻人再次露出白牙齿。
  “不过相见既是有缘,更论拜听大论……”
  “鄙姓蔡,字元长……”
  他对我郑重施了一礼,自我介绍道。
  “还未请教兄台尊讳……”
  “感觉有点耳熟啊……”
  我嘀咕道,总觉得在哪里听过一般,回个辑。
  “好吧你可以叫我夏亚……”
  他开始一一为我介绍,这群人都是他的好友旧识什么。
  “这位是王甫……泗县人士……”
  “这位是宽夫。”
  “这位是及甫。”
  “这位是简夷。”
  “这位是升卿……”
  “小僧佛印……暂且挂单寺中……”
  最后是那个年轻光头对我合十道。
  “多蒙指教了……”
  “我辈皆有复兴社稷之愿,因此人称复社群友……暂推我为领头……”
  然后这位蔡元长总结道。
  “今蒙见夏兄,闻道宏论,颇有高屋建瓴之解,倒也不失此行了……”
  复社,好吧,我可以吐糟东林党也穿越了么。
  然后我忽然想起来什么,蔡元长,这这……这不是我原本历史那个坑爹的人物么。
  好吧,看样子,无论他叫什么名字,显然与历史上那个恶名昭著,号称亡国六贼之首的太师大人,在人生轨迹和世界观上,已经没有一点关系了。
  “那你认识童贯、梁师成、朱勔、李彦等人么?”
  但我还是忍不住问了句。
  “余皆不识,不过这位童贯,似有耳闻……”
  他疑惑了一下,还是回答道。
  “应该是西门头号称一刀称的那个童屠子吧……”
  另一个叫王甫的人,有些不确定的道。
  好吧,这个时空,某论坛阉党们吹捧上天的童贯大王,目前只是个屠夫而已。
  “可否移趾敝处盘恒一二,更多加亲近请教……”
  他继续发出邀请。
第42章
彼见
  我想了想还是婉言拒绝了,虽然不知道他和本时空的那个人重合多少,至少这会他还只是我行程中偶遇的一个过客而已。现在还不是高调张扬的时候。
  不过他实在盛情难却,又保证绝计就在附近不会耽误太久,就顺手在寺门前买了两大包茶饼,几包粗细点心,又从素食铺子切了一大盘黄米做的粘蒸糕,跟着他们穿过两条大街,来到了距离辰国寺不远处的复社。
  所谓复兴社稷会的所在,其实是一个旧书铺子的后院,空气中充满了某种油墨和旧纸的味道的颇大院落,门楹上只有一块写着墨书“乐道”的木板,不过收拾的恨干净,最多就的是各种新旧不一的书籍和文抄。
  倚墙的几间房舍,看起来颇有生活的烟火气息,一角攀架的瓜蔓和一小畦花圃边上。
  居然还有一部石版底的手动印刷机,藤筛里撒着不知道是铅还是锡的金属活字,已经被磨得很光,我稍微看了眼印盘,居然是按照现代习惯,左起横版的式样,不用说,又是哪位穿越者前辈——梁公留下的福利了。
  把买来的东西,摆在搬出来的旧案上,烧水冲茶,然后就随意自取自饮,各自做自己的事情去了,看起来闲淡率性的多,显然是日常亦是如此。
  有的是拿本书做到角落去,自顾去读的摇头晃脑;有的则是对墙用水蘸毛笔,开始写一些不明所以的东西;或是拿起刀剪,自得其乐的修理花圃,或者干脆打着哈欠走进房里,不一会儿就鼾声大作起来。
  因此,最后只留下蔡元长陪着我继续介绍这里的情形。
  “彼辈颇有竹林遗风啊……”
  我对蔡元长笑笑道,看起来很有些古代版文学宅,加读书同好会秘密花园的味道。
  按照他的说法,这也是一个兴趣颇杂的松散团体。
  作为日常的活动内容,据说除了收罗和传读各种古今书类之外,时常会拿他们自己写的一些心得、诗作之类的东西,拿到这里来供大家品评赏鉴,然后印些小圈子内流行的集抄,作为纪念什么的。
  这部手工印刷机,便是他们最大件的公产了。
  事实上因为数百年前,活字印刷的提前出现的大量推广普及,如今世间出版业已经达到一个相当高的水准,其中:既有传统皇家的内府刻书,也有省台部院的所谓台阁刻书。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5/115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