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校对)第59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90/1157

  “李某何德何能……蒙的看重……”
  “只是打个招呼而已……”
  冯浪不以为意的道。
  “防七营的三团两大队,就你这团领下存留与阵获最多……”
  “铳手也保护的最好……又恰逢其时挡住了来袭之敌……”
  “这就是最好的功劳和表现的机会了……”
  “故而依照军中例制,日后有所需要的话,也是优先择选你部补足的……”
  “此番战事中少不得要增兵分营,我自当要未雨绸缪了……”
  “紧急军情……”
  突然一骑扬尘飞驰而来,高声叫喊道。
  “敌势正在退却……”
  “悉令所有后卫人马,尽数前往追击……”
  李显忠与冯浪不由面面相觊的诧异异常,这么方才还是视若局众的对敌,这么这就轻易知难而退了么。
  随后补救,率残部抵达黄河岸边的他们,就有些惊讶的看见,在已经建设齐全的滩头大营里,那些已经登岸的北军看起来足足有上万之众。
  然而在面对营外对峙的居于数量劣势的淮东军,却大多数缺乏斗志与战意的,聚集在岸边大呼小叫着什么,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
  因为本身的数量不足,加上面对早已筑好的工事,因为先期追赶过来的人马,也没有急匆匆的发动强攻,而是用小批量的排射,来进行火力侦察和防线的额试探。
  “是船。”
  这时候李显忠却突然开口道。
  “什么……”
  “送这些北军渡河的船,都到哪里去了……”
  李显忠继续解释道。
  冯浪不由拉开镜筒仔细的观望了一番,果然发现没有见到适合河面输送的大船。
  “船在那里……”
  旁边负责观哨的人突然我这咫尺镜高喊道。
  然后他们终于在远处的河面上,找到了若干笼罩在淡淡烟雾中,小黑点一般慢慢驶来的河船踪迹。
  驻留在岸边的北军,也因此逐渐安定了下来,开始自发的聚集起来,用弓弩对着营外的列阵,进行箭雨交加的回击。
  然而,随着河面上的船队逐步靠近,笼罩在上方的烟雾,不但没有消散,反倒是愈发的浓重和鲜明起来。又过了半晌之后,不止站在高处的望哨可以看得清楚,就像大多数正在交战的军兵,都可以用肉眼看得到,那些正在升帆疾行的船队,居然其中好些在一边行驶,一边燃烧冒烟。
  被高度戒备中的黄河水师,却公然在河面上内战,相互追逐冲撞跳帮厮杀着,投射的箭石与火罐,烧的河面上一片狼藉,哪怕是大白天也是清晰可见的。
  但是,相比军中大多数将士所露出来乐观的表情,冯浪却是脸色大变,几乎与李显忠此起彼伏地喊道。
  “收缩部伍回防……”
  “就地设防列阵……”
  “将要有一场血战了……”
  “只怕我们要迎来一番绝经反扑的苦斗了……”
第586章
变数(一)
  隆隆的零散炮击声中。
  对北朝大将,卢龙节度留后卢宗训来说,这真是灾难性的一天。
  好容易熬过那段最艰难的日子,休养生息积聚了一整年的功夫,又好不容易理清了内部的干系和纷争,以兵临淮北为目标,重新发起的攻势,在易如反掌的成功潜渡之后,居然会变成这种转折和变故。
  负责输送后援的黄河水师,却在河面上自行攻战内讧起来了。虽然知道河北道内部有不少纷争,但没想到已经恶劣到了这个地步,居然直接在战时在水师里相互攻战起来。
  结果,上万马步健儿都已经如期成功登岸,但是除了随身携带的甲械和数日口粮外外,后续战事一应所需的辎重粮草畜马,却因为黄河水师的变乱,而彻底没有了着落。
  然后派出的先头部队又铩羽而归,直接让人追到了营门之外,而一时间内外交困军心大乱,所幸被他拼接之军多年的手腕和权威给强行平复下来。
  他并不是没有遇到过,比这个更加恶劣的状况,至少在整个冬天被安东诸侯的联军,围困与营州的时候,他可是带着部下一起吃过那些冻毙尸体的。
  当他重整部伍,下定决心对这些明显处于数量劣势的南军,发起背水一战之时。
  却发现对手却像是牛皮糖一般的难缠。他们直接追着败退的先头,直接在河岸营垒外就地掘壕,然后就这么死死的钉在那里。
  一时不察的混乱,就让他们刚好占据了足够近的位置和开拓了相应防御的地势,而用射距覆盖营外几处出入点的范围。数度出击的强攻,都被密集的排击给打了回来,从拆开的边墙,迂回包抄和侧击气候也没有能够发挥效果。
  虽然他们大可以暂时忍受伤亡而绕过不管,但是就这么把这么一只尤具势力的对人放在身后,无论是谁人领兵,都不会安心的,特别是在缺乏后援和补给,敌方却明显处于主场的情形下。
  究竟是,放弃营地和数量的优势,化整为零突入地方杀掠一番,就地获得补给和其他物资,然后伺机向西回归国朝的治下;
  还是继续原地扼守这个要点,等待对岸可能后援的继续跟进至,少靠杀马充饥的话,还可以原地多维持一些时日的;
  或者干脆先全力以赴击破眼前这股南军,获得主动权和上风再说其他。
  正所谓上中下的三种方略,也让卢宗训不免陷入了一时进退维谷的犹豫当中。
  这时,一枚弹跳的铁弹,呼啸着落在了他的附近,将一处木排连同背后的人打得稀烂。
  木排夯裂飞溅的数块碎片,甚至扫在卢宗训的亲卫从列里,就听得负责擎住大旗的旗牌官,闷哼一声头破血流的倒了下去,斜倒些许的旗杆,被眼疾手快的接住重新扶正,就像是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一样的。
  而他依旧是心烦意乱的观望着战局,要是有一些重型器械就好了,哪怕是弹射器或是小型的船弩,都能打开这个不算困局的困局。
  这时,亦有人将那枚占有不少血渍的铁弹,给捡拾了过来。只有碗口的黝黑铸铁球,看起来毫无出奇之处,却让卢宗训不由心中一动,对方居然还留有余力,可以在抵御阵前攻打的同时,同时发炮骚扰营中,这意味着什么。
  这个想法也让卢宗训彻底下定了决心,不能再这么继续看似优势的相持下去了。当所谓的奇兵,已经不再具有出奇制胜的优势,就应该当机立断的果断脱离接触和纠缠。
  “立即拆营制排。”
  “准备分兵突出……”
  “某将亲率跳荡与骑队,轮流殿后……”
  事实证明他这个决定还是稍稍晚了一些。
  ……
  青州,益都城。
  对于刚刚从前沿,提前轮换下来的崔邦弼来说,则是有些烦扰。
  因为这段时间,广府本家的崔氏一族来人了,并且对他展开了一番游说和劝说。
  因为在北伐中的失利,导致了熙和崔氏的相应投资和布置,在崩如山倒的败局中损失惨重,至少上百万缗的有形无形的资财,尽数化作了水流去。
  又逢上族中扶持下几位关系密切朝中新进,因为在新老北人党的纷争中,站错了队而呈现出被闲投散置的边缘化迹象。因此,大名鼎鼎的熙和崔氏,也不免呈现出某种颓势和低潮来。
  然而,雍熙堂内那位致仕在家的崔老令公,能够继续庇佑亲族的时日也不见得剩多少了。
  而当代家主虽然依旧春秋鼎盛,膝下各房儿女孙辈却也不甚成器。依靠老令公的余泽,最多也就做到了部下从六品的郎中而已。
  还谈不上炙手可热的权柄在握,只能算是各不错的额肥缺而已。要是老令公一去,只怕就连这个油水丰厚的上好差事,都保不住了。
  因此这时候,有人求教崔老令公之后,终于想起了他这个无心布置的闲手,居然也因缘际会羽翼渐丰的已经走到了这个地步。
  是以,现在特地派出了亲熟的平辈来,用家里承诺的资源和人脉,来烧一烧他这个冷灶,也好为家族的前程别寻一条出路或者说退路了。
  在职分之内提携一下亲熟的族人子弟,当然并无不可也是公开允许的事情,只是对于家中那些人,旁敲侧击表达出来的想法和要求,他却有些无语无奈却又觉得可笑至极。
  在广府,所谓的勋贵子弟出身,也是有很大的水分,各家勋贵都是家大业大,但供养和维持的亲眷族人也是相当众多的。因此能够分配到的资源也是按照亲疏远近,有着三六九等的偌大区别。
  因此,像他这种前代正房的旁支,又是庶出的子弟出身。虽然不能说是寒酸,但在广府本地来说,也不要是太多随大流的普遍存在。
  因而才被塞到殿前诸班去混个出身,依靠体貌壮整又娴熟铳器,成为飞云都的两位铳士指挥之一。又恰巧碰上的组建新军七部的机缘,而被塞进了吊车尾的第七将的麾下,总算赶上了这轮前程和机会的末班车,混到了一个营官的资序。
  然后,就在北伐攻战的九死一生中,一步步披肝沥胆的走到现在的位置,不可谓不是满心感触而百感交集了。
  但在五大统制官中,他显然才是威望和资历最是弱势的那个,甚至连从体制外以友军的身份,带着老部队来投奔的王贵都有所不如。只是因为某种现实的需要和某人的坚持,他才得以继续坐在这个位置上。
  然后在正任统制官辛稼轩,主持军中全局而无暇分身的情况下,以副统制的身份,管领行营右护军的日常事宜,同时轮值到前沿的战区去。
  依照国朝的例制,各种军序大小不等。但凡五千兵卒以上,即可置以军号,但是领军者仅称为统将,以辖制各营官正将;而达八千人的军序,则称谓为统领;只有兵额上万的满编军序,领军者才可以称得上是统制官;
  而达到一万三千员额的大军制,则别设以为副统制;一万五千员以上的序列,则还要依次增设左右统领、左右统将,以分领其责。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90/115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