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校对)第68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87/1157

  “对面可是圣军的人马……”
  还没靠岸,船上就有人大声的吆喝起来。
  “小的洞庭一阵风,代表水路好汉的九坞十一寨……”
  “久仰圣军盛名,愿为圣教大业,共襄义举……”
  而面不改色的金求德,也在心中暗自松了一口气,在直接或间接的运作和策划之下,他们终于走到了这里,又靠近自己的目标和期望更近了一步。
  通过他所擅长的情报收集和判断诱导,他已经可以用一次次转危为安所培养起来的信任和依赖,间接影响这只人马的动态和趋向了。然后又通过他负责主持的改良教义和宣贯传道的方式,无意间又等于是变相参与掌控了,所谓教众的个人基本情况和军中的人心趋向。
  虽然这只是个一个毫不起眼的开端,能够给他提供的主力和资源,还是响当当额有限,但他显然有信心,从中谋取和得到更多的东西。
  然后,他在法大力的示意下,迎上前去施展开七寸不烂之舌高声道。
  “话说,这位兄弟……”
  “你知道安利……”
  “不,是咸鱼的各种好处么……”
  ……
  “让他们滚……”
  我毫不客气的对着童昊和苏长生两人下令道。
  “偷偷的留下来不肯滚的,就让他们人间蒸发……”
  “不要客气,这种东西多被盗贼抢劫,死绝了才好……”
  一段时间没有注意,居然有好几个来自岭外的慈善团体,在淮东的治下私自活动着,已经有好些时间了。
  原本他们主要在六州以外的泗州、宿州澄边沿地带活动,以个人身份发着形闪电额旗号,提供少量的食物和药品,因此一直不怎么显山不露水的。
  只是这一次在流民检疫营里,被密保连坐制下的流民举告出来,不但以互助为名发展了地下组织,还有所刺探和打听消息的行为,才引起了秦长脚麾下的肃反委员会这条线的无意关注。
  而他们背后的领头人和发起者,都是广府当地久负盛名的大善人,被称为万家生佛的头面人物,于是就觉得饿有些忌惮和束手束脚了。
  但这对我有个卵用。
  所谓几代名声的大善人,本身就是个天大的笑话。就和后世那些公知、精分和历史发明家,YY和鼓吹的资本的良心和勤劳致富的大地主一样,都是为了某些不可告人的丑恶目的,而吹生出来的奇葩脑洞和伪逻辑而已。
  前者主要是剥削阶级里,某些善于经营的个体,伪装和洗白自己的手段,主要是在对于被剥削的大多数人,极尽所能的敲骨吸髓之后,又假惺惺的拿出点残渣剩饭来,广而告之的收买人心和经营名声。
  就好比后世建立无数慈善基金会来变相避税和完成下一代财产转移的跨国富豪们,在各种慈善性质的公众活动上所作秀的一般。
  而后者,则主要是那些被达到的地主后代和无良文人,通过玩弄数据和理论,故意将勉强算得上有产阶层的中农和富农,也变相捆绑在驻留的地主阶级中,以掩人耳目混淆是非,完成对于地主阶级残酷剥削的洗白和在包装。
  乃至籍此混淆和动摇土改之类,新中国社会改造的成果和赖以团结大多数贫苦人民的执政基础。
  而在这个时代,所谓的大善人,本身就代表了某种巨大社会资源和地位背景的特权阶层,放在台面上的白手套而已。
  所谓急公好义的慈善事业,更多是一种接着灾难的由头,为自己敛财兼脸上贴金的作秀手段而已。要知道,我曾经也是他们之中的一员,并且在广府兵灾之后的赈济活动中,得到不少好处的现成受益者之一。
  因此,更实在的理由则是,这些慈善团体,既要和我抢名声和人望,还要分走相应的社会资源,哪有这么好的事情。
  无论于公于私怎么看,对我之下的淮东来说,都是有害无益的。
第694章
新气(四)
  抱歉,章节号被我自己弄错了,所以没有了新气2这个章节名了。
  江宁行在,虽然还未到春江潮涌的季节,但是江面上沿江出现肉眼可见的涌潮。
  因此,从石头城里望出去,可以看见无数蚂蚁一般的军民,正在忙着加固沿江的堤岸。
  两鬓微微透出点杂色的监国,也正在依旧料峭的寒风中,接受日常的汇报。
  “荆湖北路行营既江西招讨司联袂来报……”
  “两道六路的官军,已经光复潭州(今长沙附近)……”
  “城破杀贼两万,而俘获倍半之……”
  “境内贼首,并护法、长老、香主、坛主,杀获不计其数……”
  “唯余……”
  报告的官员,小心看了眼监国的脸色,发现没有特别难看的地方,这才继续到。
  “一小股残贼走脱,流遁与云梦大泽(洞庭湖流域)之南野……”
  “云梦泽……”
  监国默念了这个字眼。在兵科判事的情报中,这个水网地方已经成为了那些不法之徒,流亡匪类,以及被真丫的乱民残余,最大的啸聚之地。
  不过,比起占据了闽地内陆大部,有组织有纲领领的大云教贼,却又不算什么像样的货色了。如今看来,江南鼎沸的局面,已经被逐步扑灭,敉平下去了。
  因此,群贼汇聚的云梦大泽,需要对待和操心的次序,就被排在相对靠后的位置,起码得等朝廷从荆湖北部抽出手来,重建了长江中游的内河水军再说不迟。
  沉思之间,负责奏报的人已经由大本营的承值,变成了枢密院的签事。
  “诸军的犒赏,已经逐次发下去了……”
  “黄州、饶州、湖州各地的客军,已经开始接受再编和整训……”
  “西府(枢密院)出给的四个军序为,超勇、超捷、克定、胜勇……”
  这也意味着短时之内,有更多的生力军,从地方抽手出来。无论是巩固朝江中游的荆湖战线,还是支援江汉上游的蜀地,都有足够的余力和底牌了。
  “总算是消停了……”
  监国微微的叹了口气,又和声道。
  “那国中有什么风声么……”
  “国中其余尚好……”
  来自通政司的官员,声音顿时变得有些艰涩和结巴起来。
  “诸公各安其位……”
  听到这里,监国就忍不住撇了撇嘴,而在心理叹息道。所谓的“各安其位”,便是继续相互扯皮而相持不下,在国事大政上基本没有什么成果和进展的意思。
  讲得不好听就叫做尸餐素位,不过这种状况对他来说,但也不算是不可以接受的局面,只是要消耗掉一些日常的效率和行政资源了。
  “就是诸学的士子们,稍稍有些异动……”
  “不过已经被平复下去了……”
  ……
  广府,小江码头。
  辛稼轩也很是意外在出来迎接人群中,见到了便装简从的陆侍郎。
  年近五旬的陆侍郎,虽然还是侍郎,却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六部次官、左右资序,而是隶属于门下省的黄门侍郎。
  虽然已经不复古时作为门下省副手的煊赫,而仅仅是一个重要的身姿,但是地位甚至还在诸位给事中之上。属于正儿八经的省台大员,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部堂官了。
  因此,无论是从官位的尊卑还是翁婿的长从关系,或是内朝外官之讳来说,都不应该主动屈尊纡贵,来他这个从四品下差遣的制置副使的。
  “最近有什么事情发生么……”
  随后,辛稼轩在龙雀园徽记的马车上,看到街上巡逻戒严的军士,不由有些惊讶。
  “是太学和京大的士子,公车上书的结果……”
  陆侍郎看似轻描淡写的道。
  “要求罢战休兵,且与民生息,以蓄势再图……”
  “五城防军不敢阻挡……于是出动了殿前军左骑部……”
  “然后,就被驱散捉拿回去,勒令师长认领而各自监管了……”
  说到这里,陆侍郎不免再次看了他一眼才道。
  “其中为首干碍甚重的数十位,已经拟定提前外配了……”
  听着陆侍郎所描述的这一切,曾经出自两大的辛稼轩,也觉得心中很有些不是滋味。要知道当年,他也是同样的热血澎湃和居心忧国,却落得一个停学编遣的下场。
  如果不是龙雀园的陆小姐,多少使了些力的缘故,只怕至今还在边州远藩,蹉跎堪磨着资历呢。因此,在淮东站稳脚跟之后,他也多少寻觅和找到了一些往昔不得志的同年故旧,将他们援引道淮东去继续发展。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87/115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