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校对)第68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88/1157

  现如今,他对这些学子的遭遇,多少也有些感同身受的味道。
  但从另一方面说,他们这些学子关于休兵罢战的诉求,显然又与他追求建功立业的本衷,严重相悖而行。这个结果,让他觉得既矛盾又困惑的,心绪无比的复杂起来。
  “为什么会这样……”
  辛稼轩喃声自问道。
  “厌战?……”
  “对,就是厌战之情……”
  陆侍郎,现在应该是陆黄门,低声道。
  “已经弥漫在朝野之中……”
  辛稼轩若有所思的叹息了一声。
  要知道,上次一他在广府的时候,还是几乎人人以讨论北伐相关话题为荣,而且无比期盼这其中能够得到的各种好处与诉求,谁又晓得世事易变的这么快。
  而按照陆侍郎的说法。
  现在,经过了数年持续的萧条和凋敝,以及岭内不断加征的捐税,飞涨的物价和短缺的物资,层出不穷的出现之后,这种局面几乎一下子就被逆转过来了。
  这意味着什么,自然不言而喻了。一旦如果北伐的后续战事,以及战略方向被取消的话,那淮镇的地位,将变得犹为尴尬和突出了。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辛稼轩忍不住想起了这句诗文,不由生出一种无奈且无力的心情来。
  忽然有些明白,陆侍郎以及迫不及待,让他夺情回来成婚的心情和用意了。
  北伐失利的后续影响,经过民间在野这数年的发酵之后,终于体现在了朝堂之中,变成某种以反思为名的,针对北伐责任人的暗中声讨浪潮,和反对继续扩大战事的潜流。
  原本推动北伐最得力的东进派和北人党,却是因为出现了新老分裂,而被削弱和纷争不休。
  从某种意义上说,当初监国的手段和段测,虽然粗暴果断的解决了问题,但也无形间作茧自缚,而留下来更多的手尾了。
  ……
  相对暗流初涌的广府,身在淮东的一切日常,还在有条不紊的继续着。
  只是,当过完了一个还算满意的喧闹新年之后,时间的流逝就似乎就一下变快起来。
  转眼就是冬去春来,冰雪消融,万物复苏的季节。
  随着黄河和淮河冰面相继开裂,棱讯到来的巨大声响。一年之计的农业生产的准备工作,也在逐渐清冷萧疏下来的工地和拆除的脚手架的背景下,重新拉开了序幕。
  而来自大海对岸新罗之地的消息,还在隔三岔五的被送回来。可以说,随着所谓后百济的立国,新罗藩各道,也已经在愈演愈烈的乱战之中,打成了一锅粥。
  似乎是因为对方吸取了教训的缘故,只有全罗道一隅还算安定和消停,除了小股流窜的盗匪之外,就再没人人敢来招惹,反而还如预期一般的收容了大量从别道逃过来的流民。
  然后,又变成了当地藩主源源不断的生财手段了,对此我也仅能在公务之暇,露出个请允悲的表情而已。
  而关于博罗会的后续消息,也再次陷入僵局,只知道这是一个活跃在安东和新罗、扶桑之间,颇有实力和能量的地下组织,曾经在扶桑列岛的多次领主更替变迁之中,扮演过幕后推动者的角色。
  目前,淮东在东海各地的情报布局,才刚刚开始经营没几年,消息来源还比较有限,主要集中在那些散步海外的登州故旧,和昔日往来梁山海市的一些老关系而已。
  因此,虽然目前因为散布开来的商业往来,已经有不少渠道可以选择,但是能够深入的可靠路数,却是一个都没有。更多时候是明码标价的购买和悬赏消息。
  但对于这种经年日久,长期潜伏在幕后的组织就有些不够看了。而我对于这种,喜欢长期躲在幕后,搅风扰雨的秘密组织,也有足够的警惕性和戒备。
  特别是从新罗查获的结果来看,对方有足够的组组规模和财力、资源,也有相应的行动力和专业人手,是在不可不防的。
  特别是,还有一个动态不明的东海分社在外,有所觊觎的情况下。不能够一鼓作气给予足够的重创或者说损失作为教训的话,很容易就陷入长期慢性的对抗和消耗中。
  在此期间,比较令我感兴趣的重要事件,就是多次改良之后的蒸汽抽水机,在春耕前和青黄不接时的运用。
  ……
第695章
新气(五)
  沂州与徐州交界,沂水的一条支系边上。
  一处成色尚新的堤坝前,一群当地装束的乡人,正在自发摆出香案,顶礼礼拜着什么的,还有人在旁拿着唢呐等乐器卖力鼓吹着。
  他们遥遥正对的事物,居然是一架正在提水的老式蒸汽机,被多人习惯性叫做“气死河神”的宝贝。
  随着吞吐这灰烟的锅炉,咆哮着带动伸缩的杠杆和飞转的轮盘,粗圆的铸铁管道里。
  大股大股的翻浆泥水,从枯水期而水线严重下落的河道里,被抽取倒灌进有些干裂的田亩里。
  而在齐州,济水的下游。
  宽敞的河口中,十几名满脸烟灰的匠做和工役,正在一艘奇形怪状的车船上,进行调试和和修理。
  当他们再次完成之后,车船上框框的冒出一阵黑烟和噪音,船侧后的水轮开始哗哗的旋转起来,然后带动着船身突突突的向前行去。
  岸上顿然爆发出一阵欢呼声,接下来这一次,车船在水面上足足运转行驶了三个时辰,待到颇为笨拙的靠岸之时已经是天色发暗。
  负责军械整备的总材官孔吉吉和营造的前大匠沈岳,也迫不及待的迎上前去,询问各种情况和细节,并且将随船的各项数据抄录数份备案,其中一份连夜快马加持的送往益都。
  “下一步,该测试夜航了吧……”
  孔吉吉有些期许的询问道。
  “还有炮装和运兵的试做……”
  “不急,还得把机器的全部功效和毛病,都给试出来再说……”
  沈岳倒是不紧不慢的摆手道。
  “眼下的当务之急,是多装配几艘来进行比较。”
  “试出最合适的耗费比和操使流程,再变成简单的规范……”
  “水轮车船的操使人手,也要时间来培训的……”
  但不管怎么样,这也意味着使用锅骡机的水轮船,就此在内河航道投入运用的可能性和前景。
  虽然总体看起来速度和操纵性,尚且还有待改进,但是至少比人力踩踏驱动的,隔一段就要上岸换人的传统水轮船,要省时省心的多。
  一次可以运载的更多,航行的也更远,而且只需补充煤水而已。依照现场的演示,只要十几个人就可以游刃有余的操使起来。
  如果拿出一半的负载来装煤的话,甚至可以走得更远,或者在境外没有补充的情况下,来回较长的一段距离。
  因此,借来下来,就是在淮东境内的更进一步的适航性训练和磨合。然后根据获取的各种数据权衡,最终成为扩大规模批量生产的依据。
  这样,沿着传统运河漕运沿线布置的人力,就可以更多的被解放出来而投入到其他方面去。
  还有军事上调集和输送的便利和加成,随着结构改变和操作人手的减少,船上可以让出更多运载兵员的空间,或者将这些空间稍微改造,就可以装载上火炮和飞火雷。
  这样一个个拥有相对自持能力,可以中短距离机动的流动火力投射据点,就此成形了。这也意味着对外征拓时,沿河漕运的后勤补给线和火力投射支援,在距离和活动范围上的大幅扩张。
  而在内线的防御作战时,也有了更多弹性的水路防线和火力支援节点。
  当然,这都是比较远景的期望了。
  接下来,沈岳还要连夜乘船,前往百里外密州的胡口镇。
  因为,第十五所特设工场,编号第二十七的沈式锅骡(蒸汽)机,开始投产了。
  这一次却是建造在靠近出海口的河流边上,从上游水路运来的精炼煤炭,在不大不小的码头上堆成了数座小山。
  又经由木制包铁轨道上的推车,整车整车的填进轰鸣作响的机器炉膛里,进而变成滚动的流水线尽头,三涨式往复杠杆带动下,碾压粉碎的巨大力量。
  而在生产线的另一端。
  开采自外海岛屿,又从海口短暂的溯流而上的鸟粪石,在经过简单的筛选和分离之后,经由流水线送进轰鸣往复的机器中,锻压粉碎研磨成更加精细,也更便于提取和加工的粉末。
  相比南方沿海已经被开发挖掘的七七八八的近海岛屿,淮东沿海这些无人荒岛上的鸟粪沉积层,虽然要得薄一些,但以现有产能规模,全力开采上几十年是不成什么问题的。
  因此,就成了淮东化工行当,最方便的就近来源和出处了。
  而这些粉末,再经过了流水冲刷搅拌成,满是颗粒悬浮的乳液,沿着管道流入沉滤池的过滤与沉淀的分离。最终其中富含硝化物的溶液,被引入露天的蒸发池里,风干凝结的成可以初步利用的火硝和芒硝。
  然后再这个基础上,无论是与绿矾油化合反应生成硝酸类,或是用作与盐类提取出来的氯化物,碳酸钙,一起,作为三酸两碱的初级化工业,批量生产的反应介质。
  而鸟粪石剩余的渣滓和沉积物,半湿的捞刮下来之后,则是上好的肥田粉,连同冲洗池里废液一起,由附近各地的屯庄和种植园来人,用板车给拉回去。
  因为,经过农事所的试验田测试,用这些废液和沉渣浇灌搅拌过的庄稼,无论是大豆、玉米还是高粱,都可以涨得格外粗壮饱满。
  而在同样的土地成色和用量之下,其中长势最好最见效果的,则是大豆、蚕豆、豌豆、黑豆和落花生等根瘤作物,还有人畜皆用的苜蓿。
  ……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88/115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